海南白沙8月11日電 (記者 王曉斌)品過白沙香茗,再親手植下新綠。8月10日,參與2025年海南自貿港「逐浪計劃」暑期實習活動(下稱「逐浪計劃」)的港澳大學生,在白沙黎族自治縣體驗了一場融合茶文化與生態實踐的活動。有學生感言,此舉不僅栽下茶樹,更是種下了一份「常回來看看」的念想。 8月10日,參與2025年海南自貿港「逐浪計劃」暑期實習活動的港澳大學生,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種茶樹。記者 駱雲飛 攝 當天,學生們首先探訪了白沙茶園小鎮的萬畝生態茶園。這片茶園坐落於一處獨特的地質遺蹟之上——約7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形成的隕石坑。如今,常人難尋隕石撞擊蹤跡,但直徑數公裡的隕石坑已演化為連綿坡地。隕石撞擊形成的特殊環境,結合優良茶樹品種及傳統制茶工藝,共同塑造了白沙綠茶等產品獨特的品質魅力。 海南白沙隕石坑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餘隆洋介紹,海南熱帶雨林氣候賦予了白沙綠茶鮮明的特質,「其滋味回甘顯著,香氣馥鬱,區別於其他產區。」 餘隆洋說,為提升產業附加值,公司近年積極研發新產品,如速溶茶、茶多酚提取物等,並探索對接新式茶飲市場,拓寬銷售渠道,有效促進了當地茶農增收。 8月10日,白沙黎族自治縣萬畝茶園。記者 駱雲飛 攝 白沙茶博園是白沙縣著力打造的「茶旅融合」示範項目,在原有薄沙茶廠基礎上,整合建設了「知茶園」、「茶香廊」及體驗茶園等設施,集茶文化展示、科普教育、觀光休閒功能於一體。園內引種海南大葉、雀舌、金觀音等百餘種優良茶樹,景觀雅致。 在白沙茶博園,港澳大學生們了解茶葉加工流程,品鑑現場衝泡的白沙綠茶與紅茶。在茶博園前的空地上,工作人員指導港澳大學生們揮鍬培土,親手栽下一株株茶樹苗。 8月10日,參與2025年海南自貿港「逐浪計劃」暑期實習活動的港澳大學生,在白沙黎族自治縣觀看工作人員手工制茶。記者 駱雲飛 攝 福州大學香港學生李承熹通過「逐浪計劃」,在海南白沙農場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這是李承熹第一次深入了解到「一口茶」背後的制茶流程,「整個複雜工序令人印象深刻」。種下一棵茶樹,也讓李承熹覺得自己與白沙多了一層連結,「這棵茶樹讓我覺得自己在這邊留下了自己來過的痕跡,很有成就感」。李承熹說,自己種下了「常回來看看」的念想。(完)
這兩天,2025年白玉蘭國際音樂節正在上海舉行。聚光燈下,九成都是孩子們稚嫩的面龐,他們盡情演奏著青澀卻蓬勃的音符。在這片青春海洋中,多支平均年齡超60歲的成年人樂團格外亮眼,他們帶著歲月沉澱的從容,用樂器奏響對音樂的熱愛,和小朋友們同臺競技,不僅成為賽場獨特的風景,更以數十年如一日對音樂的執著,讓年輕的音樂愛好者看到——熱愛無關年齡,追夢永遠不晚。音樂節組委會表示,白玉蘭音樂節是全年齡段的,只要熱愛音樂,大家都可以盡情來展示自己。在音樂的世界裡,七十歲與七歲同樣充滿活力,而這份跨越年齡的執著,正是最動人的樂章。態度,又玩又不玩上海賽區的舞臺上,新世紀樂團木管五重奏讓評委眼前一亮。原創《水鄉協奏曲》的長笛如薄霧輕拂,雙簧管似晚鐘悠遠,單簧管兼具流水與月影之妙,巴松管若石巷迴響,圓號溫潤如夜色……這首曲子的創作者、73歲的盧鐘鳴說:「西洋樂器,也可以很民族很江南。」12年前,他們因音樂結緣,其中也有退休的專業音樂人。樂團取名「新世紀」,寓意年歲再長,追夢也要從零開始。單簧管手任世春童年纏著母親兩周才得到了五毛錢的竹笛。擱置樂器30年後,他退休後每天兩小時練琴成了必修課。去年演出前,團員老朱腳骨折,坐著輪椅、綁著石膏也要登臺,「不能讓團隊失望」。他們的排練場地以長寧仙霞路、安龍路為中心,好幾位成員要從閔行、寶山橫穿半個上海趕來,盛夏三十八九度高溫,兩小時車程也無人抱怨。新世紀樂團木管五重奏現在,樂團中也有了年輕的血液,比如41歲的雙簧管手鍾卜,是美國藝術學院碩士出身。看到前輩對音樂如此難以割捨,他也深受感動。白天他在企業上班,只能擠出清晨深夜練氣息,抓著公交扶手練指法,每周雷打不動訓練三四天。樂團裡有兩句看似矛盾的話:「我們是來玩兒的」,是說不計較座位安排等小事,保持輕鬆心態;「我們不是來玩的」,則是對專業的較真——管樂演奏要求每人達到獨奏水平,一練就是六七個小時,專業學生都覺得吃力,他們卻樂在其中。圓夢,魔鬼式訓練此次音樂節上,上海老年大學長笛團的7位演奏者也圓夢登上了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當他們奏響經典的巴洛克樂曲時,沒人能想到他們曾是被長笛難倒的「初學者」。他們為了站上圓夢舞臺,進行了魔鬼式的訓練。上海老年大學長笛團圓夢站上東藝舞臺說起來,他們的心中,都藏著一個與長笛有關的夢:王子玟因範曉萱愛上長笛的優雅;劉聰被陳逸飛《吹長笛的女人》中沉靜打動,那幅畫成了她多年手機屏保;鄭熱血在閣樓聽唱片時埋下種子,2014年看到女兒閒置的長笛,在老年大學重啟夢想;潘金鳳為彌補兒時遺憾,退休後一頭扎進長笛世界;朱麗瑛曾因水平差距想放棄,同學從握笛姿勢到呼吸方法手把手教;丁曉因他人出色而忐忑,班長一句「大家都會帶著你」讓她留下……這裡既有暗自較勁的動力,更有默契補位的溫情。上海老年大學長笛團後來,上海音樂學院的公益教學,讓他們觸摸到專業門檻。「別人教吹曲子,我教你們音樂」,老師要求他們理解音符背後的情感與歷史美學,逐個過關單獨演奏。當老師推薦他們參加白玉蘭音樂節時,那句「你們會是亮點」的肯定,讓他們決心「來真的」。每個人一站兩小時,無指揮狀態熟記聲部,憑練習建立集體節奏感;在家錄音頻發群點評,再集中打磨。排練期間,有人退掉了旅行訂單,也要堅守排練;有人舉家農家樂,但是自己半夜爬起來加練,只因「不想拖後腿」……從上臺雙腿發抖到享受舞臺,音樂讓他們蛻變。從前不敢奢望的舞臺,如今成了證明自我的地方。「土法」,也能上央視當25位來自寧波的東海薩克斯樂團樂手走上舞臺,評委姚復鳴聽說他們用18年的時間,用自製土法,讓薩克斯聲從海曙區老年大學舞蹈隊的排練室,傳到了央視舞臺,忍不住為他們點讚:「你們對於音樂的熱愛,讓我很感動,站上這片舞臺,就是成功。 」寧波的東海薩克斯樂團這支平均年齡65歲的團隊始於2007年2月。當時樂團的「教頭」白樺在寧波文藝圈名頭甚響,長笛、三弦、二胡、小號等十八般樂器樣樣都會。「我當時發現我們還缺少一支有一定規模的管樂隊。」白樺說。於是,他自掏腰包買了20把薩克斯,組建了一支「東海女子薩克斯樂團」,當時的成員基本來自海曙區老年大學舞蹈隊。「開班第一天來了四十多位阿姨,別說五線譜,識簡譜的都少。」團長兼指揮的白樺耐著性子從音符、指法、氣息教起。吹長音憋得臉紅脖子粗是常態,65歲的薩克斯手朱小青回憶:「剛開始聲音像鋼鋸鋸金屬,吹半小時就缺氧,像跑了十公裡。但沒人輕言放棄。一次次掙扎著突破瓶頸,現在總算基本玩轉了這個五六斤重的大傢伙。」朱小青說,「是薩克斯把我們這群人聚在了一起,讓退休生活變得精彩紛呈,充滿活力。」 東海薩克斯樂團比賽中漸漸地,樂團名氣大了,不少男同胞也慕名加入進來。作為一支業餘樂團,要達到專業級的層次分明和情感收放並不容易。白樺在實踐中摸索出不少實用有效的「土辦法」。「戲曲裡的鼓板節奏感特別強,我就用它來引導節拍,一個節拍一個節拍優化調整。」為了使樂章和團員的演奏水平更加匹配,白樺也反覆修改總譜,「業餘演奏者很難做到強弱控制自如,我們就通過增減演奏人數的方法,來營造音樂所需的層次感和對比度。」就拿這次來白玉蘭國際音樂節演奏的《北京喜訊到邊寨》為例,白樺說:「我們為了這個曲子,排練了近半年了。」十八年來,樂團不僅在當地各類文藝比賽中頻頻獲獎,還曾帶著原創曲目《社區歡歌》登上了央視重陽節晚會的舞臺。他們不滿足於舞臺閃耀,更將旋律播撒到基層,如今他們公益演出的足跡遍布寧波各區縣,還在社區結對教學,老團員手把手帶新人。18年,他們讓人看到的不僅是演奏的技藝,更是歲月淬鍊出的熱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山猫直播 | 蜜桃app |
荔枝网直播 |
绿茵直播 | 迷笛直播 |
糖果直播 |
彼岸直播 | 伊人app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黑白直播 | 快猫 |
小白兔直播 |
红桃直播 | 伊人app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桃子直播 |
love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雨燕直播 |
暖暖直播 |
伊人app | 趣播 |
美女直播 |
妖精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金莲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打开b站看直播 |
sky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