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5日電(記者董小紅、陳地)第12屆世界運動會將於7日在成都開幕。目前,包括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在內的27個競賽場館(場地)均已準備就緒,並把節儉要求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中。 在場館建設方面,成都世運會堅持「能改不建」,27個競賽場館(場地)均為改建或者臨建。在改造過程中,成都還統籌賽事需要和賽後利用,全部採用綠色環保建材和可循環利用材料,採取裝配式、標準化建設模式,集約安裝。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世運會設置的15個室外場地或依託於戶外公園、公開水域等改建臨設,或設在草地、沙灘等自然場地,將運動賽事與公園城市有機融合。 以成都桂溪生態公園為例,秉持「能借不租、能租不買」的改建方式,公園草地上「長」出了帳篷和看臺,用於承辦擲準飛盤項目的比賽。賽後,相關裝置和設備也將及時拆除,讓公園恢復如初。 成都世運會設置34個大項、60個分項,256個小項,既有武術、龍舟、地擲球等極具歷史文化底蘊的傳統項目,也有跑酷、飛盤、無人機競速等洋溢青春活力的新興項目,邀約世界共同感受「運動無限,氣象萬千」。 成都世運會期間,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將承擔飛盤(團隊)、地擲球、潛水和救生4個大項的比賽。 走進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一個個用心的細節,也讓人感受到成都世運會的綠色低碳理念。堅持「一館一策」精打細算,進入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的遊泳館,藍色的水面令人心曠神怡,藍白色調的座椅則明朗清麗…… 「能借不租、能租不買。」成都體育學院場館中心執行副主任蘭仁欽介紹,場館大型設備如UPS(不間斷電源)、場地擴聲系統、棚房、帳篷、電纜等均採用租賃方式解決,不僅大幅降低了資金投入,更有效減少了建材生產與長途運輸產生的碳排放。 「同時,我們通過空間靈活轉換,方便場館在賽後可持續利用。」蘭仁欽說,場館在空間設計上大量採用可摺疊、易轉換的設施,如摺疊式桌椅等,極大提升了場館利用的兼容性和效率。賽事中使用的LED屏幕、專業燈光系統等,在成都世運會結束後將直接服務於學校日常體育教學,實現「一次投入、長期受益」,延續場館的價值。 本屆世運會中,四川省體育館將承辦泰拳和自由搏擊的比賽。四川省體育館業務科副科長譚冰瀟說:「在節儉辦賽方面,我們積極利用2024年(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使用的臨建設施,減少新搭建板房數量,達到節約辦賽的目的,臨建利用舊設施面積近500平方米。」
50年來,共有197個批次超過2000名中國醫護人員馳援摩洛哥—— 「中國醫療隊是摩中友誼的使者」(新時代中非合作) 今年是中國向摩洛哥派遣援外醫療隊50周年。50年來,共有197個批次超過2000名隊員從上海各大醫院馳援摩洛哥。在日前舉行的援摩中國醫療隊派遣50周年系列活動開幕式上,摩洛哥衛生與社會保障大臣阿明·塔拉維表示,中國已向摩洛哥派遣援外醫療隊50年,這是摩中雙邊合作的歷史性裡程碑,象徵兩國真誠、持久的深厚友誼,「中國醫療隊是摩中友誼的使者」。 「不管多晚,中國醫療隊員隨叫隨到」 今年春天,85歲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退休醫生張柏根重返摩洛哥塞達特省哈桑二世醫院。50年前,作為第一批援摩中國醫療隊隊長,他和隊員們在這裡度過了兩年時光。「那段時間,沒白天沒黑夜,只要有患者,我們就進行診療。」張柏根說。 在摩洛哥迎接張柏根的,是50年前與他合作過的當地護士卡蒂迦。「我還記得,那時不管多晚,中國醫療隊員隨叫隨到。我們和中國醫療隊員就像一家人一樣親切。」卡蒂迦說。50年前風華正茂的兩人,如今已白髮蒼蒼;他們植下的中摩醫療合作之樹,正鬱鬱蔥蔥。 援摩中國醫療隊派遣50周年系列活動開幕式上,首映了一部名為《愛從東方來》的紀錄片。紀錄片講述了中摩醫護人員合作的故事,彰顯兩國人民深厚的情誼。系列活動上還舉行了中摩醫療合作攝影展,生動再現了50年來兩國醫療合作的美好瞬間——中摩醫生聯合查房、中國醫療隊員赴摩偏遠山區義診…… 據統計,50年來,援摩醫療隊共診治摩洛哥門急診患者588萬人次,收治住院患者84萬人次。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聞大翔表示,50年來,中摩衛生合作持續深化,架起歷久彌堅的中摩友誼之橋。中方願與摩洛哥同仁攜手推動醫學科學進步,增進兩國人民健康福祉。 「中國醫療隊是一支勤奮敬業、能力出眾、充滿智慧的團隊。你們的到來有力支持了我們,感謝中國醫療隊!」摩洛哥舍夫沙萬省衛生廳廳長哈立德·阿瑪爾說。 摩洛哥非洲中國合作與發展協會主席納賽爾·布希巴表示,中國醫療隊助力改善非洲民生,體現著中國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大國擔當。 「中國醫生的專業素養令人敬佩」 7月中旬的一個上午,舍夫沙萬省穆罕默德五世醫院的檢查室內,中國醫生揭開了當地青年易卜拉欣右眼上的紗布。「我看見了,看見了!爸爸,是你嗎?」易卜拉欣30年來第一次看見光明,看到了親人的模樣。 由上海眼科專家組成的中國眼科醫療專家組「光明行」團隊前不久來到穆罕默德五世醫院,為當地患者診療。易卜拉欣患有先天性白內障,手術過程中眼球會不自主地震顫,增加了手術難度。主刀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郭濤表示:「只要視力能恢復到0.1,我們就要去努力。」術後複查結果顯示,易卜拉欣的視力恢復到0.2,終於不用再摸索著走路了。 據介紹,此次「光明行」診療活動是穆罕默德五世醫院近年來集中開展白內障復明手術最多的一次,目前已為300多名白內障患者進行了手術。同中方醫生合作開展手術的眼科醫生宰納卜感慨道:「中國醫生的專業素養令人敬佩。希望這樣的交流活動越來越多,助力摩洛哥醫療體系進一步發展完善。」 中方專家組還代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向穆罕默德五世醫院捐贈了先進的眼科醫療設備,以滿足該醫院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的需求。穆罕默德五世醫院院長莎拉·賈法爾說:「中國醫療專家組就像光明使者,給當地民眾帶來光明和希望。『光明行』診療活動是摩中友誼的象徵。期待以這次活動為起點,摩中開展更多的交流合作。」中方專家組組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範先群表示:「我們願通過開展更多的醫療衛生領域交流合作,為中摩民心相通作出更大貢獻。」 「摩洛哥衛生健康史上不可磨滅的記憶」 摩洛哥賴哈姆納省醫療中心裡,婦產科醫生伊曼·拉希迪一邊嫻熟操作,一邊指導護士做好配合。 伊曼與中國醫療隊的緣分始於1981年10月。當時,一名摩洛哥孕婦在外出途中突然臨產,被緊急送往塔扎市的伊本努·巴扎醫院,那裡有一支中國醫療隊。經過半小時的手術,中國醫生成功救回嬰兒的生命。這名嬰兒就是伊曼·拉希迪。 長大後的伊曼選擇就讀醫科,成為一名婦產科醫生。她的志向是像當年救助她的中國醫生一樣,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如果沒有中國醫生,如果沒有他們豐富的急症處理經驗,就不會有我的今天。」伊曼說。 像伊曼這樣因為中國醫療隊員改變人生、與中國結緣的摩洛哥民眾,還有很多:經常邀請阿加迪爾分隊的中國醫生去家裡做客的巴蒂婭一家,主動給中國醫療隊當翻譯的當地醫生馬烏伊娜,帶領村民給塔扎分隊的中國隊員送生活物資的鮑吉瑪先生…… 阿明·塔拉維表示,摩中兩國開展衛生合作50年來取得豐碩成果,「中國醫療隊員的專業精神和無私奉獻,成為摩洛哥衛生健康史上不可磨滅的記憶」。他認為,摩中衛生合作不僅對雙方深化戰略夥伴關係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全球衛生健康領域的多邊合作貢獻力量。 (本報拉巴特電) 本報記者 管克江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09日 第 03 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暖暖直播 |
杏爱直播 |
花间直播 | 深夜直播 |
午夜直播 |
小猫直播 | 青草直播 |
迷笛直播 |
飞速直播 | 9i安装下载 |
极速直播 |
极速直播 | 么么直播 |
蝶恋直播 |
极速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鲍鱼直播 | 柚子直播 |
奇秀直播 |
蝶恋直播 | 桃子直播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蜜糖直播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蜜桃视频 |
红楼直播 | 红桃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