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8月10日電 (記者 國璇)8月10日晚,中國組合胡譯乘和張欣欣奪得第12屆世界運動會體操項目蹦床女子雙人同步金牌。 或許有人會疑問,蹦床是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為何會出現在世運會賽場?奧運會體操項目設蹦床分項,但僅有男、女兩個單人小項,世運會蹦床項目則設男、女雙人同步以及單跳和雙蹦床共六個小項。各具特色又相輔相成,從項目設置上,人們便可一窺世運會和奧運會的緊密關係。 20世紀70年代,由於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機會有限,一些等待中的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決定「另起爐灶」。1981年,首屆世運會在美國聖克拉拉舉行,一個不同於奧運會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應運而生。 和競技性更強的奧運會相比,世運會則為更多新興運動、小眾項目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在這裡,人們可看到體育舞蹈的活力四射,領略撞球運動的精準優雅,感受救生項目的人道主義關懷……值得一提的是,武術和龍舟兩個極具中國特色的項目此番首次成為世運會正賽項目,加之俄羅斯桑搏、泰國泰拳等,多元民族文化在世運會平臺上碰撞交流。 不過,正如蹦床出現在兩大賽事中,世運會這一非奧項目最高水平的國際綜合性運動會與奧運會並非涇渭分明。當一些運動普及度提高、規則完善後,就可能正式加入奧運大家庭,比如羽毛球、沙灘排球、女子舉重和跆拳道等,因此世運會某種程度上是奧運項目的「孵化器」。 此外,世運會也是一些奧運項目的「回歸港」,兩者形成雙向流動的動態平衡。比如空手道和霹靂舞分別正式亮相東京奧運會和巴黎奧運會,這兩個項目在退出奧運舞臺後繼續活躍在世運會。 兩者還存在一定的「交叉地帶」。哪怕項目名一樣,比賽形式也可能不同。比如奧運會的皮划艇項目設有靜水和激流迴旋兩個分項,而成都世運會的皮划艇項目則分為皮划艇馬拉松、皮艇球和龍舟三個非奧分項。被稱為「巖壁芭蕾」的攀巖項目在洛杉磯奧運會被細分為速度、攀石和難度三個項目,而成都世運會只設置了速度賽。 8月7日,第12屆世界運動會開幕式在四川成都舉行。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會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旗、成都世運會組委會會旗在開幕式上升起。 記者 張浪 攝 近年來,國際奧委會通過不斷改革,讓奧運項目設置更趨靈活和年輕化,也使得更多的世運會項目被奧運會「吸納」。比如本屆世運會的棍網球、腰旗橄欖球和壁球等項目是洛杉磯奧運會的新增比賽項目。 從領導者層面看,世運會的主辦機構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和國際奧委會也早已建立合作關係。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主席佩魯雷納表示,協會的願景是「對標奧運會」,7月在四川舉行的世運會史上首次火炬傳遞,正是世運會向奧運標準靠攏的體現。 此次世運會開幕式也是世運會和奧運會共生共存的生動註腳。國際世界運動會協會會旗和國際奧委會會旗在夜幕下升起,國際奧委會主席考文垂則在視頻致辭中感謝「世界運動會為更廣泛的奧林匹克運動所做的貢獻」,世運會歷史上第一支主火炬以「水火交融」的方式被點燃。 「世運會就像一個展示非奧項目魅力的『櫥窗』。」如佩魯雷納所說,是否入奧並非評判項目優劣的標準,世運會與奧運會相互促進、相互補充,讓更多體育項目被看見,推動了全球體育的多元發展。(完)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當我們回望那段烽火歲月,重走抗戰路,地處湖南長沙的嶽麓山,絕對是一座不可繞過的精神地標。 位於嶽麓山腳下的嶽王亭,系抗戰期間湖南省國民政府為昭示民眾投身抗日運動而建。傅煜 攝 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即三次長沙會戰和一次長衡會戰。特別是三次長沙會戰,中國軍隊擊斃擊傷日軍約10萬餘人,給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麓山忠烈祠內展示的長沙會戰歷史圖片。傅煜 攝 在中國抗戰史上,長沙會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重大勝利,不僅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更提升了中國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 嶽麓山抗戰文化園內的指示牌。傅煜 攝 抗戰時期,橫亙於湘江西岸的嶽麓山,因「與長沙城隔江相望,對長沙有瞰制之利」的特殊地勢,成為長沙會戰的核心陣地。而今,這裡仍保留著眾多抗戰遺蹟及紀念建築,無聲訴說著那段血與火的歷史。 嶽麓山頂,雲麓宮旁,一塊正面篆刻「長沙會戰碑」五字的青石碑,豎立於六角亭內。 長沙會戰碑。楊華峰 「1939年9月,日寇以18萬之眾,兵分六路進攻長沙......」這塊立於1948年的石碑碑文,記述了第一次長沙會戰期間,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九戰區全體將士奮勇抗日的悲壯事跡。 陸軍第七十三軍第七十七師紀念碑。傅煜 攝 當時,時任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指揮5個集團軍共約20萬人,採取「後退決戰,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迎擊,並最終獲勝,粉碎了日軍「以戰迫將」的狂妄企圖。 移步雲麓宮前坪,那段壯烈犧牲的歲月,以一種沉重的方式呈現眼前。這裡的麻石圍欄上,刻有5000多位長沙會戰中陣亡將士名單。 抗戰陣亡將士名單石欄。汪曉 攝 嶽麓山間遺留的壕溝、炮臺等戰事遺蹟,更是當時激烈鏖戰的直接見證。現存長達10餘公裡的戰壕遺蹟中,曾發掘出大量彈藥槍枝。 戰時,中國軍隊在嶽麓山修有大量戰壕,此處為當時戰壕遺址之一。劉見華 攝 長沙會戰中,炮兵陣地成為阻擊日軍的關鍵。當時,中國軍隊利用嶽麓山的地勢布置重炮旅,彈無虛發給日軍以毀滅性打擊。而今山上的古炮臺,就是當時炮兵陣地的遺蹟之一。 長沙會戰古炮臺。汪曉 攝 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爆發。為靠前督戰,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將指揮部從長沙二裡牌遷至嶽麓山上一處防空洞,並在此以著名的「天爐戰法」指揮作戰,通過誘敵深入、集中圍殲取得大捷。 第九戰區長官司令部指揮所舊址。楊華峰 攝 而今,這個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最高指揮中心遺址,仍隱匿於著名景點愛晚亭附近。肅立綠蔭掩映的山洞前,耳邊仿佛迴蕩著指揮作戰的堅毅指令。 沿著蜿蜒山路行至嶽麓山腳,麓山忠烈祠內「鐵血忠魂——長沙會戰史實簡明陳列」,吸引不少遊客駐足瞻仰。 麓山忠烈祠。傅煜 攝 一張長沙軍民祝捷大會的歷史照片,定格著第三次長沙會戰勝利的歡騰。這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在英美接連失利之際中國軍隊的重要勝利,國際反響強烈,也讓民族精神在烽火中愈發昂揚。 麓山忠烈祠內展示長沙軍民祝捷大會盛況的歷史照片。傅煜 攝 英國《泰晤士報》評論稱:「12月7日以來,同盟國唯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長沙大捷。」 麓山忠烈祠內懸掛「允武且仁」匾,意為革命軍將士徵伐與仁德並具。傅煜 攝 而今,麓山忠烈祠及其後山上的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已成為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化作激勵後人砥礪前行的精神火炬。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傅煜 攝 每年抗戰紀念日,大中小學生、社會團體等都會在此舉行莊重的緬懷活動,紀念在長沙會戰中守衛國土的英勇將士。 八十載光陰流轉,硝煙早已散盡。昔日浴血鏖戰的嶽麓山,如今楓影婆娑、遊人如織,已是長沙城中最富盛名的文化地標與旅遊勝地。 愛晚亭。楊華峰 攝 而今,嶽麓山所在的湖南湘江新區,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林立,57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星羅棋布,嶽麓山大科城、湘江科學城、世界計算·長沙智谷等科創平臺串珠成鏈,超百萬各類人才雲集,已成為湖南創新動能最強勁、經濟活力最充沛的區域。 中南大學。中南大學 供圖 嶽麓山腳,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千年弦歌不輟,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算力無垠;山間小徑上,晨練者的矯健身影、學子的朗朗書聲,早已取代昔日的槍炮轟鳴。這安寧祥和的畫面,正是革命先輩以熱血與生命澆灌出的和平碩果。 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楊華峰 攝 重走嶽麓抗戰路,不僅是一次歷史的回望,更是一場精神的洗禮。觸摸戰爭的印記,聆聽英雄的故事,方能讀懂何為家國大義、不屈風骨,方知今日的和平繁盛何其珍貴。 湘江西岸的長沙漁人碼頭燈光璀璨。楊華峰 攝 當山下湘江兩岸的都市霓虹璀璨亮起,當大學科技城的智慧之光生生不息,嶽麓山這座「英雄之山」,正以其厚重的歷史底蘊與勃發的時代生機,無聲地告慰著長眠於此的英魂。 作者:傅煜 羅萱軒 編輯:常新宇 審校:魏園 責編:宋方燦 (微信公眾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迷笛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杏爱直播 | 花儿直播 |
花瓣直播 |
花儿直播 | love直播 |
么么直播 |
妖精直播 | 糖果直播 |
杏仁直播 |
九球直播 | 杏爱直播 |
美女直播 |
糖果直播 | 蜜桃视频 |
心跳直播 |
桔子直播 | 杏仁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极速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么么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桃鹿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富贵直播 | 97播播 |
密桃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