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8月9日電 (記者 馬芙蓉)湖北省氣象臺9日早上陸續發布暴雨橙色省級預警、強對流橙色省級預警。 根據天氣預報,預計9日至12日,湖北將有一次較強降雨過程,鄂西和鄂北地區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雨強50毫米~100毫米)、雷暴大風(8級~11級)等強對流天氣;十堰、襄陽、神農架、恩施北部、宜昌、荊門、隨州、孝感、武漢北部、黃岡北部累計雨量60毫米~120毫米,局地超過200毫米。 此外,預計9日晚,湖北將由偏南風轉為偏北風,陣風有4級到5級。氣象專家表示,降雨疊加北風吹拂,將有效緩解湖北高溫熱度,預計10日湖北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都將降至30℃上下;11日,除鄂東南外,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降至「2」字頭。 氣象專家提醒,新一輪降雨過程對緩解旱情有利,但需要防範強降雨誘發的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和城鄉積澇風險。尤其是湖北北部、西部地區降雨較強,對漂流活動會有一定影響,提醒公眾關注預報預警,注意防範山洪、滑坡等暴雨次生災害。(完)
「剛剛香港浸會大學呂海濤教授分享了如何藉助人工智慧,幫助發現藥物靶點。」近日,在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上,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副教授韓偉聽完主旨演講,便立刻聯想到自己的研究領域:「我們已經合成了很多的新材料,卻未必完全清楚真正適用的方向,人工智慧或許可以提供新的啟發。」 在這個匯聚了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量子通信、未來航天、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的「交流場」上,200餘位青年科學家齊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次次燃起「跨界火花」,架起了科研與產業、人才與項目之間的橋梁。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同心攜手 向新而行」,人工智慧成了連接不同學科的「通用語言」。不少與會的青年科研人員表示,AI不僅提升了科研效率,也幫助他們突破原有的學科邊界,開啟更加融合與開放的研究路徑。 「AI在科研中的廣泛應用,某種程度上革新了我們的科研思維。」香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王鵬長期做葉綠體研究,他介紹,「以往,我們只能小規模地分析葉綠體中某些蛋白與其他代謝通路的相互作用;而現在可以一次性輸入3000多個蛋白數據,通過AI來自動配對,得到一個葉綠體層面的蛋白相互作用的全貌。」 除了方法上的革新,人工智慧也推動著青年科學家們把目光投向「硬科技」前沿。「仿生智能技術是一條新賽道。」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郭雷指出,仿生智能可以催生前沿科學發現,克服現有的類腦智能局限性,更好實現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國際領跑。 「這個方向特別需要跨學科的融合,以及從基礎理論到關鍵技術,再到公司應用的全面創新,以及複合型的青年人才。」郭雷說道。 如何培養出更多具備跨界能力的青年科研人才?也是本次大會關注的話題。「目前,我們已經和內地科研單位開展了多項合作,包括科研項目對接、人才交流、學生聯合培養。」王鵬提到:「這不僅有助於技術上的互通互補,也加強了兩地人文層面的交流。」 當下,這種「雙向奔赴」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大會現場,京港澳三地29個優質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當天正式成立的「京港澳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團」,將常態化服務三地科創項目與人才成長;同步啟動的「北京市港澳創新中心」也將聚焦科技企業孵化、成果轉化、跨境標準共建,打造京港澳科創資源落地「第一站」。 在韓偉看來,這是非常好的契機。他說,香港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和創新能力,內地擁有大科學裝置等「國之重器」和廣闊的市場,通過與內地在科研項目、平臺資源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可以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發展空間。 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啟明在採訪中介紹,學校近年來在中醫藥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正在橫琴新校區加快部署,探索中醫藥與西醫協同發展的新方向,「我們希望把握好『一國兩制』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中醫藥的科技創新與推廣,為中醫藥『走出去』貢獻澳門的力量。」(完)(《中國新聞》報劉益伶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六月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柠檬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月神直播 |
苹果直播 |
极速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魅影直播 |
love直播 | 趣爱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午夜直播 | 婬色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黄播 |
蜜桃直播 |
苹果直播 | 苹果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花蝴蝶app直播 |
迷笛直播 |
伊人下载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月神直播 |
雪梨直播 | 伊人app |
青柠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