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8月13日電 題:世界文化遺產鎖陽城遺址享「呵護套餐」煥「新顏」 作者 馮志軍 劉瀟 利用遙感測繪技術,對鎖陽城遺址範圍及周邊進行航拍掃描和三維重建;應用新材料提升遺址城牆的抗風蝕、抗坍塌能力;建立遺產監測預警體系,對遺址大環境和本體進行長期監測……近年來,位於甘肅酒泉市瓜州縣荒漠戈壁中的世界文化遺產鎖陽城遺址,經一系列文物保護工程「呵護套餐」煥「新顏」。 立秋伊始的一場雨水過後,被由遠及近的駱駝刺、紅柳等耐旱沙生植物簇擁著的鎖陽城更顯蔥鬱。遠處連綿起伏的沙丘、溝壑和風蝕臺在半人多高的綠植中若隱若現,近處高達10米的完整夯土城池輪廓難掩千年前的磅礴氣勢。不時從濃密林下突然竄出的野兔,引得絡繹不絕的遊人陣陣沸騰。 相較於幾年前,記者探訪此地時的「漫遊」,如今鎖陽城遺址內「可涉足空間」明顯縮小,參觀遊覽等活動進一步被規範,各類禁止攀爬、翻越等警示牌也密集豎立起來。 8月7日,航拍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的鎖陽城遺址。(無人機照片)記者 李亞龍 攝 鎖陽城保護所文保工作人員馬建國13日說,近五年來,官方累計投入文保資金逾千萬元人民幣,組織實施了鎖陽城遺址外城和內城部分牆體的保護修繕工程、塔爾寺加固工程、鎖陽城及塔爾寺遺址三維數位化項目、鎖陽城遺址考古發掘等多項文物保護工程,以確保最大限度延長該遺址存續年限。 鎖陽城遺址,考古調查和勘探初步推測其年代約為公元7至13世紀。其內城、外城雙重城牆,以及牆體上的甕城、馬面、角墩及堡子等共同構成了保存完好的城市防禦體系,與經由灌溉技術形成的古墾區一起,為絲路交通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安全和補給保障,是人類開展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典型保障性城址。 8月7日,航拍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的鎖陽城遺址內城北牆保護修繕項目。(無人機照片)記者 李亞龍 攝 「遺址每年曬了多久的太陽,承受了多大的風,以及遭受了多強的沙塵侵擾等,我們心中都有數。」馬建國說,在對鎖陽城遺址文物本體進行保護修繕的基礎上,該所攜手敦煌研究院,通過與蘭州大學、劍橋大學等院校合作,在遺址區內多處安裝了天氣、風沙、日光等多種監控設備,實現「全天候體檢」。 近年來,鎖陽城遺址內的塔爾寺遺址進行了持續考古發掘,出土瓦當、陶質獸角、佛首、木質鬥拱、壁畫殘塊、塑像殘塊等各類器物殘件百餘件。出土文物中有不少黃色、綠色的琉璃構件,這體現出該寺院等級較高,也從側面印證了鎖陽城的重要地位。根據現存牆體和出土文物判斷,塔爾寺的建造年代應為隋唐時期。 8月7日,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的鎖陽城遺址內景。記者 馮志軍 攝 為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鎖陽城遺址近年通過改造提升參觀木棧道、觀景臺,播放歷史文化宣傳片等方式,讓遊客深入遺址及寺院,近距離感受和體驗遺址沉澱的歷史滄桑和文化底蘊。 而在未來,當地將在絲路文化數字展示中心推出鎖陽城遺址「數字文保」體驗館,通過全息投影再現鎖陽城盛唐邊貿盛景;引入AR實景導覽系統,讓遊客「穿越千年」親身觸摸歷史的溫度;推進鎖陽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進一步提升鎖陽城遺址展示利用水平。(完)
●南方日報記者潘曉晨通訊員黃紹偵 圭峰山麓,銀洲河畔,江水縈繞,海潮漁歌。三水融通的生態環境,孕育出獨一無二的新會柑,也滋養了百億產值的江門新會陳皮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 自「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以來,新會陳皮全產業鏈在政策護航、科技賦能、人才創新等多重驅動下,年總產值從2021年的14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61億元,並帶動逾7.8萬人就業創業,人均增收超2.6萬元。 依託新會陳皮「藥食茶同源」的獨特價值,這片種植著14.3萬畝新會柑的土地,正串聯起種植、加工、文旅、金融等全產業鏈,讓「一兩陳皮一兩金」的美譽轉化為強鎮富民興村的產業。 道地價值 新會陳皮持「身份證」上崗 新會陳皮的核心競爭力,源於其不可複製的「道地性」。三水交匯的獨特氣候、土壤孕育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新會柑,而「陳久者良」的炮製技藝更在2021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近年來,江門新會通過立法保護、品牌賦能、標準制定,讓這項傳統農產品煥發新生——作為廣東省首批立法保護的嶺南中藥材,新會陳皮建立從種植到加工的全程標準化體系,98家企業獲GAP種植基地認證;新會陳皮連續3年蟬聯「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榜首,新會於2024年斬獲「中國陳皮之都」稱號,35家企業46個產品獲評廣東省名牌。 「我們上線了數位化溯源系統,為每塊陳皮賦予『身份證』。」新會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開展2021年及以前庫存新會陳皮重量現場核定,並核定2024年新會柑產量超18萬噸。「授權許可使用單位可依據溯源系統帳戶新會陳皮數量,等量申領『新會陳皮』證明商標實物標識,消費者只要認準這個標識,就能買到『真產地、真年份、真品質』的新會陳皮。」該負責人表示。 「玩法」創新 農產品變可質押可投資的「硬通貨」 陳化5年內的陳皮有一種花香味,10年左右的陳皮則沉澱出陳香味,而10年以上的陳皮,就會陳化出濃濃的藥香味……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車間內香氣氤氳,在這裡,新會陳皮「玩轉」藥、食、茶、健跨界融合,形成了「6大類35細類120餘種產品」的產業生態:從陳皮普洱茶、陳皮月餅到陳皮酵素、陳皮面膜,產品矩陣覆蓋健康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多領域。 在政府的牽線下,企業還積極與科研院校合作,開展新會陳皮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例如,對新會陳皮的活性成分、藥理作用進行深入研究,為其藥用價值提供科學依據;研發深加工技術,提高新會陳皮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提高產業效率和質量。 江門新會更通過文旅融合激活體驗經濟,舉辦文化節、柑花節、採摘季等活動,串聯起圭峰山、梁啓超故居等景點,形成「採摘—加工—品鑑—研學」的文旅閉環。此外,創新「陳皮銀行」倉儲金融模式,通過金融賦能撬動資本,推動陳皮從農產品升級為可質押、可投資的「硬通貨」。 如今,「中國陳皮之都·新會」被寄予了更高的厚望——帶領中國陳皮全產業實現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當地國資平臺企業將攜手廣州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共建中國陳皮貿易中心,推動新會陳皮產業邁入標準化交易新時代。 全球市場 僑鄉「新農人」破圈出海 依託江門僑鄉優勢,新會陳皮成為海外華人舌尖上的「鄉愁符號」。而新一代產業人才的加入,更為新會陳皮注入全球化基因。 香港青年梁偉釗譜寫「陳皮柑茶出海記」:從30萬元起步到年銷400萬元,他的陳皮柑茶通過跨境電商遠銷歐美,帶動周邊農戶共建350畝標準化種植基地。近期,他正構想「智慧綠野新會陳皮產業升級計劃」,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有機農場,通過港澳窗口走向國際市場。 海歸博士劉雪菲打造「智慧陳皮實驗室」:引入5G物聯網技術打造「無人智慧倉」,實行「分倉陳化+智能養護」模式,實現機器人智能搬運、翻曬、出庫。當下,她正積極探索新會陳皮加工領域的更多可能性,比如陳皮啤酒、陳皮奶、陳皮零食等年輕化產品。 目前,新會陳皮已形成產業集聚發展的態勢:7808家經營主體,1959件註冊商標,280多家SC認證加工企業。2024年,新會陳皮通過「粵品北上疆品南下」等平臺加速「走出去」。 新會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持續開展新會陳皮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強新會陳皮公用品牌市場營銷推廣、深入挖掘新會陳皮健康價值等工作,「我們加快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激發新會陳皮三產融合發展的創新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抓饭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榴莲视频 |
花瓣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快猫 |
桔子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蜜糖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快猫 |
趣播 | 蜜糖直播 |
极速直播 |
趣播 | 香蕉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桃花app | 蜜疯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莲花直播 | 奇秀直播 |
蜜桃app |
红桃直播 | 小k直播姬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妖精直播 | 魅影视频 |
蜜糖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