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8月4日電(傅飛揚 元萌)一條老街,如同貫穿古今的基因鏈,牽動著一座城市的脈搏。如今,在浙江台州,越來越多的老街「圈粉」市民遊客,成為文旅產業發展「新寵」。 頂層設計賦能 台州溫嶺市的坊下街,一直以來承載著當地人的記憶與鄉愁。2024年底,一場聚焦老街復興的協商懇談會,開啟了坊下街有機更新的序幕。 懇談會上,民眾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等圍繞坊下街區文化場館項目規劃和建築設計方案建言獻策。最終,多方達成共識,要做好「頂層設計」,更要下好「繡花功夫」,打破「千街一面」的同質化文旅體驗,讓坊下街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消費集聚地。 今年3月,溫嶺坊下街市級文物修繕工程啟動,在保留小南門城門、林家裡、姚家裡、息廬等傳統建築格局的同時,因地制宜完善功能布局,讓「老底子」街區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在台州路橋區,十裡長街(二期)成為城市提質煥新的亮麗風景。它的蝶變,與「頂層設計」密不可分。 路橋十裡長街風光。元萌供圖 2024年4月,路橋區舊改辦與路橋區社發集團完成運營管理權交接,開展大商圈管理辦公室實體化運作。十裡長街振興領導小組、十裡長街大商圈協調機制等,自上而下協同聯動,為長街運營管理保駕護航。 在現狀調研與大量文獻研究基礎上,當地對十裡長街的空間格局、街巷肌理進行梳理,打開「水街一體」發展空間。如今,十裡長街保留了近三分之一的原住民生活,重塑河街相伴的典型水鄉風貌,使市井煙火、鄉愁滋味與現代城市交相輝映。 賡續老街文脈 在台州,和合文化、宋韻文化、商貿文化等多元文化場景,塑造出老街獨特的文化韻味與煙火氣息。 城市化浪潮下,地處台州黃巖老城核心區域的司廳巷、東禪巷裡豐富的歷史遺存,在歲月侵蝕下不復光彩。如何以「新舊共生」的創新理念,探索古巷的文化傳承新路,成為城市規劃者與當地居民共同關心的問題。 為此,當地深入挖掘司廳巷、東禪巷的深厚文脈,從文化基因解碼的角度出發,把士紳文化、商賈精神等元素轉化為可感知的文化符號,將歷史遺存與現代生活場景有機融合。 今年6月,黃巖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黃巖區東城街道司廳巷、東禪巷街區有機更新實施方案》,用「繡花功夫」修復歷史建築,同時植入文化創意、社區服務等功能,實現歷史與現代的融合。 在路橋十裡長街,主題文化街區、主題文化館和主題文化店蓬勃發展,構建了屬於長街的「主題文化矩陣」。2024年底,十裡長街入選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街區。 今年,台州非遺百工館的開放,則進一步推動路橋實現「歷史活起來、文化動起來、城市亮起來」的願景。該館以「活態傳承」為核心理念,集非遺展示、技藝體驗、創意研發於一體。 「我們接手老街運營後,到各地走訪調研非遺業態,發現杭州手工藝活態館在非遺方面做得很好,就主動聯繫負責這個項目的文旅公司對接資源。」路橋區社發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傳統百工到現代製造,遊客可在館內一站式讀懂台州非遺的前世今生。 激活新興業態 一條老街,如何激活新興業態,開啟文旅發展的高光時刻? 入選第四批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的臨海紫陽街,趕上了縣域旅遊熱的風口——2024年,紫陽街所在的台州府城文化旅遊區接待遊客2345萬人次,直接帶動文旅消費約85.31億元。 如今的紫陽街,秉持「遠悅近來、主客共享」理念,開枝散葉出文藝賦美、文化夜遊、國風快閃等文旅新業態,打造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生活圈」。 近日,紫陽街上的實景演出。元萌供圖 走進位於紫陽街的大書場茶館,桌邊總是坐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戲臺上,評書表演藝術家一襲長衫,手執醒木,將戚繼光抗倭的故事娓娓道來。 現場,年輕觀眾佔了八成以上。在該茶館負責人李晨晨看來,年輕人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主力軍,他們針對這一群體加入了變臉、微情景劇等更具互動感的表演,還推出了以朱自清作品為靈感的「匆匆」「荷塘月色」等人文茶飲。 位於台州椒江區的葭沚老街則創新「日夜潮玩」遊覽模式與文旅消費場景,致力於打造新一代「城市會客廳」——葭沚老街新推出「主理人街區」項目,吸引有想法、有創意的年輕化業態落戶,為老街注入澎湃生命力。 以活躍的產業經濟、高度的人口集聚、優質的旅遊資源、堅實的文化基礎為依託,文商旅創新融合……放眼台州,一條條老街正不斷煥發新活力。(完)
長治8月11日電 (李庭耀 李泱南 趙彥傑)夏末秋初,山西長治上黨區寺莊村鮮食玉米種植基地,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採收玉米,將鮮食玉米供應市場。 記者走進鮮食玉米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翠綠的玉米植株挺拔整齊,飽滿成熟的鮮食玉米棒藏在葉片之中,空氣中瀰漫著香氣。村民穿梭于田間,掰下玉米棒,裝筐、搬運、裝車,一派繁忙景象。 村民正在採摘鮮食玉米。 趙彥傑 攝 與傳統玉米相比,鮮食玉米具有種植周期短、見效快的優勢,一年可以種植兩茬,其味道甜美,受到消費者青睞。 依託特色農業資源,上黨區推進鮮食玉米規模化、標準化種植,縮短耕作周期,提升土地效益,為鄉村振興、農民增收注入產業動力。 依託特色農業資源,上黨區推進鮮食玉米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趙彥傑 攝 上述基地負責人李德強介紹,今年共種植150餘畝鮮食玉米,其中水果玉米120畝,糯玉米30餘畝。首茬玉米已成熟上市,預計畝產3000斤左右,銷往本地以及鄭州、西安等地市場。 「我們每天採收30餘畝,首茬玉米採收結束後,就開始種植第二茬,70天到80天就能成熟。」李德強告訴記者,每年採收季能吸納周邊20餘名村民在基地參與採收工作,助力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1648
12
2025-10-23 00:25
12893
65
2025-10-23 00:25
23598
15
2025-10-23 00:25
52863
93
2025-10-23 00:25
79415
91
2025-10-23 00:25
45176
72
2025-10-23 00:25
73186
29
2025-10-23 00:25
42153
31
2025-10-23 00:25
54219
25
2025-10-23 00:25
91748
27
2025-10-23 00:25
69473
96
2025-10-23 00:25
48329
69
2025-10-23 00:25
71685
86
2025-10-23 00:25
79385
52
2025-10-23 00:25
86123
56
2025-10-23 00:25
89172
51
2025-10-23 00:25
76492
83
2025-10-23 00:25
79632
68
2025-10-23 00:25
92876
41
2025-10-23 00:25
31624
53
2025-10-23 00:25
86274
15
2025-10-23 00:25
86153
43
2025-10-23 00:25
69537
89
2025-10-23 00:25
37896
51
2025-10-23 00:25
16985
28
2025-10-23 00:25
82691
94
2025-10-23 00:25
84527
51
2025-10-23 00:25
21467
39
2025-10-23 00:25
79265
63
2025-10-23 00:25
12537
12
2025-10-23 00:25
45386
58
2025-10-23 00:25
94625
46
2025-10-23 00:25
24916
39
2025-10-23 00:25
48732
45
2025-10-23 00:25
82961
14
2025-10-23 00:25
58391
28
2025-10-23 00:25
19436
68
2025-10-23 00:25
84729
37
2025-10-23 00:25
39521
15
2025-10-23 00:25
18435
82
2025-10-23 00:25
83295
79
2025-10-23 00:25
82174
59
2025-10-23 00:25
34981
45
2025-10-23 00:25
59318
27
2025-10-23 00:25
98124
18
2025-10-23 00:25
37462
72
2025-10-23 00:25
41982
16
2025-10-23 00:25
38642
15
2025-10-23 00:25
38195
98
2025-10-23 00:25
92381
36
2025-10-23 00:25
48923
35
2025-10-23 00:25
29718
59
2025-10-23 00:25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花蝴蝶app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97播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魅影9.1直播 | |
| 黑白直播体育 | 仙凡直播 |
| 小k直播姬 | |
| 荔枝直播 | 趣播 |
| 蜜糖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山猫直播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快猫 |
| 快猫 | |
| 祼女直播app | 浪花直播 |
| 97播播 | |
| 蝴蝶直播 | 柠檬直播 |
| 直播软件下载 | |
| 鲍鱼直播 | sky直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秀色直播 | 妖精直播 |
| 桃子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