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掃碼下載、涉詐軟體全裝好,騙子又開始用「雲手機」詐騙了 在很多人還不知道雲手機為何物時,騙子已經「嘗鮮」用雲手機實施詐騙了! 古稀之年的趙大媽在網絡交友時,被騙子引導使用「雲手機」進行股票投資,近20萬元養老錢血本無歸。北京市反詐中心12日發布預警,本市出現利用「雲手機」進行詐騙的新型手段。這一詐騙手段,免去讓事主下載註冊涉詐軟體的「麻煩」,不易引起警惕,特別是對不熟悉手機操作的老年人來說,更是防不勝防。 看得見取不出的「收益」 幾天前,70歲的趙大媽遭遇詐騙向北京警方報案。騙子是趙大媽在交友網站上認識的,經過長達幾個月的網聊,徹底獲得了趙大媽的信任。7月底,騙子自稱有內幕信息,可以炒股賺大錢,拉著趙大媽一起進行投資。 按照對方要求,趙大媽在微信搜索某「雲手機」小程序,不需掃碼也不用下載軟體,直接在網上登錄對方給的帳號,「雲手機」小程序裡已經安裝好了投資軟體和小眾聊天軟體。此後,趙大媽無論是與騙子日常聊天,還是炒股票,都在「雲手機」小程序中進行。 騙子自稱利用內幕信息炒股不能轉帳,只能購買超市購物卡,用卡密進行注資。為了展示自己的「誠意」,也讓趙大媽看到自己真有投資的「本事」,騙子主動給趙大媽轉帳25萬餘元,讓她取出現金買成購物卡注資炒股,兩人一起賺錢。看對方如此信任自己,再加上帳戶中不斷增長的收益,趙大媽放下了防備,陸續取出近20萬元積蓄,購買超市購物卡,將卡密發給對方進行注資。 趙大媽不知道的是,那25萬元其實是騙子剛剛詐騙他人獲得的贓款。騙子「一箭雙鵰」,不僅用這25萬獲得了信任繼續詐騙趙大媽的錢,還讓趙大媽變成「工具人」,幫自己「洗錢」。 炒股一周後,趙大媽問對方如何取出投資收益,結果就再也聯繫不上對方了,這才報了警。警方發現,「雲手機」裡的炒股軟體和聊天信息已經全部被騙子清除,蹤跡難尋。 8月初,年近花甲的張先生也遭遇了相同的詐騙。在交友網站結識的女網友自稱有投資渠道,引導張先生登錄了一個「雲手機」小程序,裡面已經預裝好了投資軟體。張先生先轉帳5000元小試牛刀,很快,張先生的親屬聽說此事,懷疑他被騙了,向警方報案。 被騙子相中的「雲手機」 記者了解得知,「雲手機」其實是網絡服務商提供的一種雲服務,它並非實體手機,而是在網際網路上運行的虛擬手機程序。雖然沒有實體,但一樣可以安裝軟體、玩遊戲等,憑藉強大的網絡支持,甚至具備比實體手機還強大的運算和存儲能力,深受遊戲玩家的青睞。 反詐民警告訴記者,騙子看中了「雲手機」虛擬運行、使用方便等特點,註冊「雲手機」帳號,預裝虛假投資的涉詐app和小眾聊天軟體提供給事主使用,一是通過小眾聊天軟體保持和事主的私密聯繫,不易被他人發現;二是在「雲手機」中安裝涉詐App進行投資,避免事主使用實體手機登錄涉詐軟體時收到風險提示;三是一旦事主醒悟,騙子可以遠程操控「雲手機」刪除相關證據。 反詐民警說,騙子實施詐騙經常會要求事主點擊陌生連結、掃描二維碼下載註冊涉詐軟體等,這些複雜操作容易引起事主警覺。而通過「雲手機」準備好全部詐騙要素,就省去了這些「麻煩」,尤其對不熟悉手機操作的老年人來說,更加防不勝防。 警方提示:別相信「穩賺不賠」投資承諾 警方提示,在「虛假網絡交友」詐騙中,騙子在婚戀、交友網站假意交友、談戀愛,為的就是在獲取事主信任後,引導事主在涉詐App中進行虛假投資。 公眾在網絡交友時一定要謹慎甄別,不要輕易透露個人信息和財務狀況;要選擇正規渠道投資,不要相信任何「穩賺不賠」「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承諾,拒絕線下交付現金以及購買黃金、購物卡注資等非透明交易方式。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凡是要求登錄「雲手機」聯繫、進行投資理財等操作的,一定要高度警惕,避免落入犯罪分子的圈套。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瑩
資料圖:高校圖書館內,學生正在看書複習。 記者 瞿宏倫 攝 北京8月14日電(記者 闞楓)14日在北京發布的一項針對在校大學生人工智慧(AI)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超六成受訪大學生直接或間接面臨AI學術爭議風險,如抄襲判定、作業扣分等情況。 這份主題為「2025年高校師生AI應用及素養研究」的報告由第三方機構麥可思發布,調查涉及2971名在校大學生(含本科生2177名,研究生794名)及1073名高校教師。 報告顯示,生成式AI已對在校大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深刻且多元化的影響,其中,積極影響是主流,主要體現在深化知識理解、拓寬學習視野、增強學習主動性和提升學習效率等方面。然而,潛在的負面影響也同時存在,尤其是技術依賴導致自主學習能力下降和學習質量下降的問題。 這種影響直接關聯到學術誠信風險。報告顯示,針對生成式AI使用不當可能引發的學術不端問題,如內容抄襲、數據造假等,85.5%的受訪在校大學生表示存在擔憂,僅14.6%的學生擔憂程度較低。 值得一提的是,AI爭議風險已轉化為現實困境,約2/3的受訪在校大學生(65.9%)直接或間接面臨AI學術爭議風險,其中,42.0%的受訪大學生親身經歷過因AI生成內容引發的學術糾紛,如抄襲判定、作業扣分等。 面對生成式AI引發的學術風險,超六成受訪的高校師生表示其所在學校有使用生成式AI的明文規定。此外,為防範學術不端,不少高校啟用AI檢測工具,報告顯示,43.4%的受訪教師認可該做法,但強調需平衡檢測準確性與師生權益;25.4%的受訪教師明確支持,認為其能有效維護學術誠信;24.3%的受訪教師表示擔憂,主要顧慮是可能導致誤判或侵犯隱私;6.1%的受訪教師不支持,主張應通過教育引導解決問題。(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9324
21
2025-11-27 18:21
39215
24
2025-11-27 18:21
52983
79
2025-11-27 18:21
59346
45
2025-11-27 18:21
59328
17
2025-11-27 18:21
52871
25
2025-11-27 18:21
18592
19
2025-11-27 18:21
69254
32
2025-11-27 18:21
69532
39
2025-11-27 18:21
98236
16
2025-11-27 18:21
52134
46
2025-11-27 18:21
31497
83
2025-11-27 18:21
17258
65
2025-11-27 18:21
96124
48
2025-11-27 18:21
51489
59
2025-11-27 18:21
38942
17
2025-11-27 18:21
32496
27
2025-11-27 18:21
26571
87
2025-11-27 18:21
47235
86
2025-11-27 18:21
63875
49
2025-11-27 18:21
65497
94
2025-11-27 18:21
58964
24
2025-11-27 18:21
16923
37
2025-11-27 18:21
85731
35
2025-11-27 18:21
36725
41
2025-11-27 18:21
91726
87
2025-11-27 18:21
79318
65
2025-11-27 18:21
56938
97
2025-11-27 18:21
28951
43
2025-11-27 18:21
68245
83
2025-11-27 18:21
83729
15
2025-11-27 18:21
57623
71
2025-11-27 18:21
45921
97
2025-11-27 18:21
76519
31
2025-11-27 18:21
15286
42
2025-11-27 18:21
98672
46
2025-11-27 18:21
71428
54
2025-11-27 18:21
81364
49
2025-11-27 18:21
83129
25
2025-11-27 18:21
38951
92
2025-11-27 18:21
63918
47
2025-11-27 18:21
82543
21
2025-11-27 18:21
87215
61
2025-11-27 18:21
84391
89
2025-11-27 18:21
97234
27
2025-11-27 18:21
32964
24
2025-11-27 18:21
27658
23
2025-11-27 18:21
18346
94
2025-11-27 18:21
32789
76
2025-11-27 18:21
75942
69
2025-11-27 18:21
23741
62
2025-11-27 18:21
56438
68
2025-11-27 18:21
21935
49
2025-11-27 18:21
| 魅影直播间 | 魅影直播间 |
| 荔枝直播 | |
| 六月直播 | 蜜桃视频 |
| 莲花直播 | |
| 山猫直播 | 小k直播姬 |
| 魅影直播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美女直播app |
| 小k直播姬 | |
| 榴莲视频 | 橘子直播 |
| 免费直播 | |
| 桃花直播 | 迷笛直播 |
| 咪咕直播 | |
| 蜘蛛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魅影5.3直播 | |
| 免费直播 | 大鱼直播 |
| 美女直播app | |
| 名模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 鲍鱼直播 | |
| 迷笛直播 | 彼岸直播 |
| 趣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