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蕉城區金榕社區著力破解「小馬拉大車」問題 9名幹部服務2萬多人,怎樣減負賦能(幹部狀態新觀察·走進一線探作風) 臨近中午,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金涵畲族鄉金榕社區的公益暑託班下課了。「阿姨好!」孩子們紛紛走出教室,遇上金榕社區黨支部書記蘭淑琴,熱情地打著招呼。 「今年社區對接蕉城區總工會,辦起了公益暑託班。」蘭淑琴感慨,現在事務性工作少了,為群眾服務的時間多了,社區還來了得力的幫手。暑託班、口琴培訓班、社區工坊、假期法治課……蘭淑琴介紹,在近鄰黨建指導員吳秀雲的協助下,社區辦起不少惠民活動。 「這要放在前幾年,實在沒有精力去辦。」蘭淑琴介紹,金榕社區2021年成立,轄區內7個商品房小區有居民2萬多人;寧德市學生人數最多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也在該社區,學生人數超6500人,社區兩委幹部卻只有9人。「過去,單是針對學校門口交通擁堵和流動攤販問題的投訴,數量就佔整個鄉12345熱線投訴件的1/3。」蘭淑琴說。 看得見的問題要解決,看不見的煩惱也不少。前幾年,不同部門、機構在社區掛牌設工作室、示範點等。掛了牌,就要檢查工作。金榕社區辦公室門口的牆上,還留著些釘頭,「原來我們這裡的牌子都能靈活拆卸,哪個部門來檢查了就掛上相應的牌子。」蘭淑琴說,掛牌設點幾乎都要求專門的辦公場地和材料。 「小馬拉不動大車」,社區的工作幹不完。「都說車子大,先得弄明白裡頭裝了啥。」蕉城區委組織部幹部鍾華傑在調研中發現,「民生需求不能減,但不必要的事務性工作必須砍掉;各部門機構對社區的服務不能停,但檢查要削減。」 要常態長效減負,還要從制度上加以規範。寧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雷阿平介紹,寧德市委建立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今年7月,協調機制出臺寧德市村(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實施辦法,進一步規範村(社區)工作機制、掛牌和證明事項。「準入清單裡沒有的事項,上級部門不得隨意攤派給社區,必須通過市級協調機制審批。」雷阿平說。 僅靠減負還不夠,還必須為「小馬」加把力。去年以來,寧德市選派33名有經驗、有能力的處、科級幹部擔任城市黨建指導員和駐社區第一書記,充分發揮指導、幫帶、協調作用。吳秀雲到社區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啃下校園周邊治理這塊「硬骨頭」。 「混亂的時候,擺攤的小貨車、三輪車在路邊排成一排,還有違停的小汽車,好好的雙向車道直接變單向車道。」金榕社區內的蕉城區第二實驗學校,上下學期間的校門口堵車和流動攤販扎堆問題,蘭淑琴早就求助過相關部門,但不同部門分開行動各管一塊。上下學時間,交警前來指揮交通,但其他時間,還有違停車輛造成擁堵;早上或傍晚,城管部門會來管理流動攤販,但也不是每天都來。學校門口的治理難題一直不能徹底解決。 吳秀雲協調社區、學校、城管、交警、公交公司等召開多場聯席會議,商議解決方案。解決擁堵問題,首先要在路中間加裝護欄,引導車輛有序行駛,防止違停和逆行。「這就需要交警部門評估是否影響交通安全,並給車輛留出足夠調頭空間,還要公交公司確認是否阻礙公交車通行。這事僅靠社區的力量確實難以辦成。」吳秀雲介紹。 經過多方協調,區、鄉兩級城管部門及公安、學校、社區志願服務隊等聯合成立志願護學隊,在校園周邊常態化開展「護學」行動。「道路交通秩序改善許多,少了不守交規的汽車和電動自行車。」居民王女士說。 「群眾不參與,社區力量永遠是『小馬』。」鍾華傑認為,治理好社區,關鍵要讓群眾共建共享。 吳秀雲說:「我們在走訪中發現,社區內不少家庭主婦希望在照顧家庭的同時找點活計,增加收入。」吳秀雲牽頭成立環金溪片區聯合黨委,聯結金榕、金溪兩個社區。借鑑金溪社區經驗,金榕社區引入當地的手工企業業務,承接數據線、玩具、上色彩繪等手工產品的訂單,「有了這些訂單,一些老人、『寶媽』的月收入增加2000多元。」「先服務群眾,才能發動群眾。」蘭淑琴說。如今社區志願者團隊已有400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寶媽」。 「基層減負不是減責任,而是減去不必要的負擔;基層賦能不僅是增強力量,更要想辦法讓群眾積極參與。」雷阿平說,目前寧德市已清理村(社區)牌匾1.7萬多塊,清理工作事務50多項,取消證明事項100多項。下一步,寧德市將繼續解決社區工作力量不足、服務資源與群眾需求還有差距等問題。 本報記者 施 鈺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12日 第 10 版)
北京8月10日電 題:「兩山」理念蘊含怎樣的環境權觀念? 作者 何志鵬 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在環境領域,中國有一句廣為人知的科學論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即「兩山」理念。隨著實踐發展,其內涵不斷豐富,逐步拓展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等更深意涵。 今年恰逢「兩山」理念提出20周年。回顧歷史,立足當下,「兩山」理念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尊重、保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環境權提供了理論指導,其中蘊含的環境權觀念,更為國際社會人權保障帶來啟示。 內蒙古阿爾山的霧凇美景。(資料圖)記者 張瑋 攝 以金山銀山看待綠水青山 「兩山」理念的首要啟示在於重視環境自身價值。 人類出現環境問題,或因為短視、自私,或因為無知、魯莽,或因為貧窮、無奈。歷史上,不少國家因忽視環境保護、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付出代價,其後果往往觸目驚心。 表面上看,企業作為生產者,汙染了環境卻沒有承擔成本,好像佔得了便宜;但事實上,包括企業在內的社會主體普遍遭受了環境的反噬,即環境成本外部化——其本質是讓公眾乃至全人類承擔企業經濟增長所消耗的環境成本,既違背道德,也反噬經濟效益。 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價值。在中國,將綠水青山看作金山銀山,實際上是提醒所有社會生產生活中的行動者:清潔美麗的環境本身也具有經濟價值,不可隨意汙染、破壞。中國的環境立法、環境執法監督等機制更要求經濟發展規劃必須在充分考慮環境影響的前提下進行,環境需要成為整體發展框架的重要部分,而非作為附屬品存在。人們認識到環境本身的價值,就不會再用魯莽行動片面追求局部、小範圍、短期經濟增長,而是更充分評價一種行為的環境影響,更審慎思考一項行動的環境成本。 2025年7月23日,山東青島,一輛公交車在加注燃料電池氫。近日,中國一企業向社會車輛充裝加注燃料電池氫突破1000噸,為區域綠色交通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發 張進剛 攝 縱金山銀山難換綠水青山 「兩山」理念提醒人們,與其等到出現了汙染事故再採取行動進行環境補償,不如事先研究判斷,採取預防性措施保護環境、保障環境權。 歷史上,人類曾見證過很多環境資源的不可逆損失。渡渡鳥因人類不停捕獵而滅絕,這種生物多樣性的損失不可彌補;同樣的,土壤荒漠化也是對生態環境的深層次破壞,修復所需時間極長、修復成本極高。 如果人們只關注環境訴訟與損害賠償,很容易忽視一個關鍵:人類可以擁有美好的生活環境而沒有巨額財富,但無法只擁有財富卻失去適宜生存的環境;人類能在優美的環境中感受健康和愉悅,卻難在疾病纏身、靠金錢維繫生命時體會幸福。訴訟換不來良好的環境,金錢贖不回逝去的健康。片面強調以制裁和訴訟方式維護環境權,就是捨本逐末,忽視了幸福生活的核心要素。 因此,人類最理性的選擇是充分預見行動的環境後果,避免因漠視環境而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兩山」理念深刻揭示:金錢買不回綠水青山,買不回健康,更買不回消逝的生命。這從更深層提醒人們,珍惜和愛護美好的環境,才是對幸福生活最根本的守護。 從綠水青山贏得金山銀山 守護綠水青山,方能贏得金山銀山,擁有綠色的生活環境,意味著有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從最簡單的因果關係分析,良好自然環境中的居民健康水平遠遠高於受汙染的環境。減少了醫療成本,意味著效益的提升。進而言之,環境優美的地區更易給人留下良好印象,從而吸引更大規模投資,帶動企業入駐與經濟增長。 此外,優美的環境本身已成為可消費的資源。隨著當前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更多人願意為優美的環境買單——年輕一代將環境優美之地視為理想之地,推動環境資源富集地成為網紅打卡地。維護好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能吸引大量遊客,從而帶動交通、餐飲、服務等產業協同發展,環境資源由此轉化成為經濟動能。 可見,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存在因果關聯。守護綠水青山,不僅惠及一方人民、造福自然生靈,更對國家安全和地方發展具有深遠價值。 2024年12月14日,江蘇南通濱江風光帶冬日景觀。近年來,當地不斷開展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打造「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濱江之城。 記者 泱波 攝 以國際合作共建綠水青山 環境權的維護,面臨環境問題長期性、廣泛性、流動性的挑戰。任何地區都不能不顧周邊環境的惡化,而只保證自身環境的優美。這恰恰揭示了共建綠水青山、共獲金山銀山的環境權合作路徑,即跨區域的環境協同。 受人類跨域活動、動物遷徙、水和大氣流動等因素影響,汙染破壞的後果終將反噬行動主體。全球臭氧層空洞、氣候變化和海洋塑料汙染等議題,都已直觀印證了汙染問題的跨國界性和環境權的共享屬性。若一國奉行以鄰為壑的思路,只保護本國環境卻去他國汙染破壞,不僅違背道德準則,更無法真正實現自身環境權益的有效維護。 從這個意義上看,國際社會需要三管齊下:一是深化對環境權廣泛性、長期性的認知,強化充分有效的合作;二是審慎行動,評估自身行為對跨域環境權的潛在影響;三是深化國家間合作,重點提升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治理能力。 國際社會更應倡導審慎行動,通過預先規劃與汙染防控,減少環境損失、共建綠水青山;同時加強知識共享與發展支持,實現共同、協調、可持續的清潔發展。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4日,中國「兩山」理念支撐可持續發展邊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記者 廖攀 攝 部分國家僅以損害賠償索求經濟利益,本質上並沒有抓住環境問題的核心和關鍵;有些國家表面高喊口號,卻不切實幫助知識和能力不足的國家維護環境;有些則大肆提升環境稅、以環境為藉口設貿易壁壘……這些都不是真誠的環保舉措,反可能以環保之名阻礙發展,加劇環境破壞。今年7月,中歐領導人共同發表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展現了以務實行動推動氣候合作的決心。如果世界各國都能按照這樣的思路推進合作,全球綠水青山的願景將更加可及,人類的生活環境也將愈發美好。(完) 作者簡介: 何志鵬。作者供圖 何志鵬,吉林大學法學院院長、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吉林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任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中國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私法研究會常務理事等。201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2017年入選第八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021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2861
26
2025-10-26 01:34
38269
19
2025-10-26 01:34
38627
91
2025-10-26 01:34
18462
52
2025-10-26 01:34
17248
84
2025-10-26 01:34
15924
49
2025-10-26 01:34
85127
58
2025-10-26 01:34
63214
17
2025-10-26 01:34
21759
37
2025-10-26 01:34
13694
83
2025-10-26 01:34
87245
54
2025-10-26 01:34
75486
16
2025-10-26 01:34
75492
31
2025-10-26 01:34
65324
53
2025-10-26 01:34
25693
72
2025-10-26 01:34
21753
91
2025-10-26 01:34
65291
82
2025-10-26 01:34
35291
76
2025-10-26 01:34
21537
24
2025-10-26 01:34
36985
45
2025-10-26 01:34
42986
15
2025-10-26 01:34
92765
37
2025-10-26 01:34
23749
18
2025-10-26 01:34
53296
24
2025-10-26 01:34
47265
13
2025-10-26 01:34
26341
94
2025-10-26 01:34
18265
87
2025-10-26 01:34
17354
39
2025-10-26 01:34
23891
89
2025-10-26 01:34
98364
19
2025-10-26 01:34
64397
51
2025-10-26 01:34
17695
74
2025-10-26 01:34
35692
95
2025-10-26 01:34
91782
39
2025-10-26 01:34
25931
93
2025-10-26 01:34
65231
49
2025-10-26 01:34
83426
32
2025-10-26 01:34
21458
85
2025-10-26 01:34
37419
81
2025-10-26 01:34
15847
28
2025-10-26 01:34
27139
23
2025-10-26 01:34
21645
38
2025-10-26 01:34
47953
52
2025-10-26 01:34
86219
48
2025-10-26 01:34
36721
97
2025-10-26 01:34
87693
36
2025-10-26 01:34
74618
71
2025-10-26 01:34
38179
76
2025-10-26 01:34
32458
35
2025-10-26 01:34
37968
46
2025-10-26 01:34
47621
71
2025-10-26 01:34
| 零点直播 | 暖暖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夜魅直播 |
| 免费直播 |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柚子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河豚直播 | 青草直播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小蝌蚪app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 蜜桃直播 | 深夜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
| 夜魅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蜜疯直播 | |
| 极速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金莲直播 | |
| 深夜直播 | 蜜疯直播 |
| 金桔直播 | |
| 妖姬直播 | 零点直播 |
| 抖音成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