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8月9日電(鮑夢妮 胡豐盛 方佳佳 王穎)2025綠色低碳創新大會將於8月13日在浙江湖州開幕。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湖州有哪些綠色低碳應用成果?日前記者實地探訪尋找答案。 走進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空地兩棲無人機、「太湖之鷹」巡檢無人機、智能駕駛垂直起降電動機等產品映入眼帘。該類產品通過全電驅動替代傳統燃油動力,可在工業巡檢、物流轉運等場景中減少碳排放,推動全電航空技術突破,帶動湖州航空產業集群向低碳化轉型。 「它不僅純由電力驅動,綠色低碳,而且應用創新設計,更節能高效。」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副院長張偉以「太湖之鷹」為例介紹,該無人機通過多旋翼實現垂直上升,到達一定高度之後再結合固定翼飛行。其高效能源轉換技術顯著降低單位作業能耗,較普通無人機飛行更省電且快速,可5小時不間斷飛行。據悉,目前「太湖之鷹」在同量級飛機中飛行速度最快,未來計劃向2座型800公斤級載人機邁進。 「太湖之鷹」巡檢無人機。 鮑夢妮 攝 在日常生活端,數位化也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 7月中旬,湖州推出「生態身份證」數位化集成平臺,通過全景集成生態數據、倡導綠色行動、彰顯城市生態魅力,構建起政府引導、全民參與、企業轉型的生態共建機制。其中,個人生態身份證基於身份信息構建數智帳戶,實現綠色生活「一證全通」;企業生態身份證依託企業碼信息,以綠色碳效為標準,貫通綠色評級、金融等機制,推動企業綠色轉型。 「這一創新實踐有效激活了全民參與綠色低碳的積極性。」平臺建設方、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數據部工作人員姚滿琳介紹,居民可通過分類投放垃圾、步行、騎行單車等日常行為以及參加零碳相關活動獲取「綠幣」,再以「100綠幣等於1人民幣」的比例兌換消費折扣券、停車券等。自今年上線以來,「生態身份證」用戶量超100萬。 110千伏城北變電站。 鮑夢妮 攝 在能源供給端,位於湖州安吉縣的110千伏城北變電站(下稱「城北變電站」)碳排量只有常規變電站的35%,是全國首座全生命周期近零碳變電站。其實現該成績的原因,在於變電站創新應用20餘項節能降碳技術。 「通過房頂的採光罩,導光管能將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內,白天實現百分百自然採光。」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工作人員趙崇娟說。 此外,為減少變壓器運行碳排放,城北變電站選用天然酯絕緣油變壓器,全壽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相比傳統變壓器降低約90%。在變壓器餘熱回收利用方面,圍繞「熱回收、熱發電、熱消納」三大關鍵環節,城北變電站首創變壓器餘熱回收利用系統,通過溫差發電和末端供熱雙重利用,實現「變」熱為寶。 據中國船級社測算,城北變電站全壽命周期因為建材生產、安裝施工、設備運行等過程預計產生19358.12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變電站建設中因綠化碳匯、光伏發電等產生的溫室氣體清除量可以達到20000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一加一減,城北變電站可實現二氧化碳「負排放」。(完)
錫林郭勒8月5日電 題:「人權行動看中國·2025」內蒙古行啟動 中外嘉賓見證草原傳統產業新變革 記者 烏婭娜 「10年前我曾來過內蒙古,很高興這次來看到了變化和進步。」站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義大利新絲路促進會會長、義大利中國問題專家、註冊記者弗朗切斯科·保羅·馬林焦開心地說道。 8月4日,「人權行動看中國·2025」內蒙古行活動在錫林郭勒盟啟動。來自義大利、希臘、匈牙利、法國和中國等10餘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和媒體人,將在一周的時間裡,用他們的視角記錄和傳播內蒙古在綠色發展、和諧共生領域的美好故事。 活動首日,中外嘉賓走進首放·錫林郭勒奶酪文化產業園,奶香味撲面而來。穿過長長的生產車間,透過玻璃窗,大家可以看到從「一滴奶」到「滿口香」的奶製品製作的全流程。 圖為外籍嘉賓記錄奶製品生產過程。記者 烏婭娜攝 奶製品佔據蒙古族傳統美食的「半壁江山」,2014年,奶製品製作技藝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奶製品行業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同時,加入機械化生產,確保了食品安全的同時還能提高產量;當地企業還在奶製品口味和種類上持續創新,拓寬銷售渠道,讓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品嘗並且愛上這一傳統美食。 錫林郭勒盟傳統乳製品協會會長烏蘭今年已經64歲了,她從小就跟著媽媽站在爐子前學做奶製品,如今依然在推廣奶製品機械化和標準化方面奔走。 從靠燒牛糞控制火候、手工搗攪牛奶上千次發酵,到在生產線上操控機器,剛開始很多人並不接受。 「很多純手工製作奶製品的人總覺得有了機器的加入,會失去傳統的味道,我就一點一點跟他們講,機器解決的是動能和熱能,奶製品的好味道源於高品質的奶源和製作中每一個流程對於溫度和力度的把控。」烏蘭笑著說道:「品質得到保證了,我們蒙古族的奶製品才能走得更遠。」 首放·錫林郭勒奶酪文化產業園總經理楊靜介紹:「作為集文化展示、生產加工、研學體驗於一體的現代化產業園,在這裡,傳統奶製品製作技藝與現代科技實現了有機融合。」 希臘希中文化協會副會長,文學與哲學教授喬月·碧絲芭在品嘗過蒙古族奶製品後讚嘆道:「這味道讓我很『心動』,內蒙古的奶酪和國外的味道有很大不同,非常獨特。」 圖為弗朗切斯科·保羅·馬林焦與當地牧民合影留念。記者 烏婭娜攝 在西烏珠穆沁旗牧星畜牧有限責任公司的牛舍裡,中外嘉賓感受到的是傳統產業擁抱現代科技的另一番景象。 西烏珠穆沁旗位於北京正北方,第一產業以畜牧業為主,是內蒙古重要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唯一匯集內蒙古九大類型草原的地區。 成立於2024年7月的西烏珠穆沁旗牧星畜牧有限責任公司是草原現代牧業的典型代表。該公司由巴彥胡舒蘇木14個嘎查股份經濟合作社出資成立,為全旗牧民提供飼料生產、牲畜飼養、獸醫診所、民宿服務等優質畜牧業服務。 從「單打獨鬥」到「抱團取暖」,牧民們有了工作還能分紅,現代化的畜牧設施與傳統產業相得益彰。 巴彥胡舒蘇木黨委書記布仁圖格斯詳細介紹了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模式,通過科學規劃牧場、推廣良種繁育、應用智能化養殖技術等措施,讓當地實現了草畜平衡和養殖效益的雙提升。 站在牛舍前,弗朗切斯科·保羅·馬林焦說:「中國和義大利的畜牧業發展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鑑之處,我很開心看到這裡發展得這麼好。」(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伊人app | 橙色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蜜唇直播app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小妲己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嫦娥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柠檬直播 |
伊人下载 |
优直播 | 绿茶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凤蝶直播 | 雨燕直播 |
魅影直播 |
雪梨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榴莲视频 |
韩国直播 | 花瓣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花瓣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97播播 |
荔枝网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