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李靜 發於2025.8.11總第1199期《中國新聞周刊》雜誌 浪浪山的風又吹過來了,帶著小妖怪們燃起的柴火味、一點未滅的火星和小豬妖的那句追問:「我想離開浪浪山。跟著大王是挺好,可是一輩子待在浪浪山也是無趣,是不是應該出去闖闖?」 2023年的新年,一部豆瓣開分9.5的國產短片集《中國奇譚》引發不小的轟動,打頭陣的《小妖怪的夏天》單集播放量已經突破1億。一隻小豬妖就這樣撞進觀眾的心裡,他不過是浪浪山微不足道的「邊角料」,在「大人物」的陰影下「搬磚」,在妖洞的最底層嘆息,卻還揣著去外面看看的卑微夢想。 如今一晃兩年半過去,小妖怪有了自己的大電影。2025年暑期檔,《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小豬妖不再是獨行,他拉扯起幾個同樣潦草、同樣被宏大敘事遺忘的夥伴——沉默的猩猩怪、聒噪的黃鼠狼精和吐槽不停的蛤蟆精,倉促拼湊起一支「草根取經團」,跌跌撞撞,踏上了屬於自己的、充滿荒誕與荊棘的西行路。 他們沒有大聖的金箍棒,沒有哪吒的風火輪,更不是來改寫結局的,甚至從頭到尾尋不到他們的姓名。但是這群「nobody」仍然在已知的命運齒輪下,回答了一個問題:這滿身泥濘的路,為何還要走? Nobody的故事 《浪浪山小妖怪》剛定檔時,不少同行給影片監製、藝術總監陳廖宇發來消息:「你們也太快了!2023年推出短片,2025年長片就出來了?」其實,和人們想像的不同,《浪浪山小妖怪》並不是《小妖怪的夏天》火了之後趁熱打鐵。「如果真是這樣,那今年夏天大家就看不到這個電影,至少還得兩年。」陳廖宇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真實情況是,2021年,短片劇本剛完成不久,長片計劃就啟動了,也就是說,電影項目幾乎與短片同步立項。 原因不難猜,短片的劇本相當紮實且有創意,《中國奇譚》的製片人崔威看完,馬上就對《小妖怪的夏天》導演、編劇於水說:「構思個長片吧,做電影。」於是,在短片進入製作階段的同時,於水開始了長片劇本的創作。 當然想過在短片的基礎上擴寫成長片,把短片情節豐富化,在最後的危機到來前,寫寫最底層的小妖怪如何在「大王洞」掙扎生存。大綱都已經完成,於水想了想,又把它推翻了。「今天的觀眾還是需要新東西,短片劇本再有潛力,畢竟大家都看過。」於水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短片的結尾基礎上續寫,也想過,但是「往後寫也有點怪」,故事就和《西遊記》和孫悟空沒有多大關係了。左思右想,於水最終決定,在短片的故事背景下,寫個新的劇本出來。 方向確定,寫作就頗為順利了。第一版大綱一氣呵成,在做短片的空隙裡,一年多時間,長片劇本就完成了。主角當然還是那些在神話故事中連甲乙丙丁都算不上,頂多是背景板的小妖怪。如果你看過短片,應該還記得和小豬妖一起在熊教頭手下做事的另外三個小妖吧——黃鼠狼精、蛤蟆精和兔子精,垂頭喪氣,透著微微死感,連眼睛都睜不開。短片熱播那陣子,這四位幾乎成為最熱門表情包和頭像,網友說他們是最佳「牛馬代言人」。 電影裡,蛤蟆精和黃鼠狼精順利進入「取經隊伍」,從龍套變為主角,兔子的形象在動畫影視中非常常見,且誕生過一眾經典動畫形象,因此選擇了其他不常是主角的小妖怪。哪怕在小妖怪的品類這個層面,於水也希望選取真正的nobody——不典型的、似乎永遠上不了臺面的小動物,在以往的動畫影視參與度上,他們都屬於「邊角料」和「邊緣人」。兔子精的空缺,由猩猩怪補上。「大聖本身是猴,好歹隊伍裡得有兩個和師徒四人稍稍像一點的,要不然一路遇到的這些人,也太容易騙了吧。」於水說。 四個畫風完全不搭的小妖怪,就這樣組了隊,他們各有各的難處和盼頭:猩猩怪身材高大卻深度社恐,恨不得把自己藏進地縫裡,跟誰說話都發怵;蛤蟆精就想在「大集團」裡當個螺絲釘,都去取經了還捨不得扔掉在大王洞的工牌;小豬妖算隊伍的創始人,可心裡那點「出去闖闖」的念頭,總被現實潑冷水;黃鼠狼精出發時是十級話癆,偏偏要扮演取經人裡最沉默的沙僧。 幾個主要角色,黃鼠狼精的角色設計最難,因為於水發現,寫完前三個人物後,留給他的空間不多了。為了讓人物有弧光變化,黃鼠狼精的初始設定是嘴皮子不停,啟程一路西行後開始思考人生,思考什麼是正義,影片結尾,他有了獨立判斷力,變得謹言慎行,完成了自己的修行。 這四個人假扮唐僧師徒去取經,本身就透著荒誕和喜感。身份一錯位,麻煩和笑話就跟著來了——一會兒被真妖怪追著打,一會兒被錯認成唐僧差點下鍋,一路雞飛狗跳,笑聲底下卻藏著生活的澀味。小豬妖在短片裡是悲催的「打工人」,到電影裡,又成了四處拉人入夥的創業者。於水坦言,他想通過這些人物展現普通年輕人的故事與困境,創作時,他並沒有把小妖怪明確設定為「打工人」之類,而是底層小人物,從小人物的視角出發去講述他們會遇到的問題,但正因為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是小人物,小妖怪的經歷才喚起了最大程度的共鳴和共振。 作為中國動畫歷史最悠久的廠牌,《浪浪山小妖怪》的出品方之一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曾創作過不少與《西遊記》相關的作品,包括幾代觀眾耳熟能詳的《大鬧天宮》和《金猴降妖》。相比之下,《浪浪山小妖怪》可以說是個「非主流」的西遊故事。「如果於水寫的不是那些從未被詳細書寫過的小妖,不是這種獨特視角,可能也就不會被《中國奇譚》選中了。」陳廖宇說,「因為在過去的故事裡,英雄人物被寫過太多遍,而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人,你、我、他可能都是無名之輩,難道就不值得去表現嗎?」在他看來,無論古典神話還是科幻題材,都應該具備當代性,讓觀眾照見當下的自己,產生情感共鳴。 正是因為觀照當下,於水讓故事聚焦於小人物,而且還是傳統意義上的「反派」。「一說妖怪我們老有刻板印象,認為一定是壞的,其實不一定,他們就是神話中的一個族群而已。有些大妖怪可能壞,下面的小妖只是在他那兒討口飯吃而已,他們也有生活,有困擾,有家庭。」於水特別想「破一破」這種刻板印象,他覺得現在一個人太容易被貼標籤了,尤其在網絡上,有時候也許只是犯個小錯或是一時疏忽,整個人都被否定,而人是立體的。就像故事裡的小妖怪,確實為大王做過幫手,但是他們本質善良,甚至可以為拯救別人豁出自己的性命。於水希望人們在生活裡,也能這樣多轉變視角,那麼也許大家對世界的看法會變得溫和一些。 「最好的技巧是觀眾感受不到技巧」 在神話的外衣下,「小妖怪」當然是一則現實的寓言,而用早已被酷炫3D特效餵飽的眼睛去觀看,又感覺它有些復古。畢竟如今大銀幕上,不炫不酷不扎眼的二維動畫電影,實在不多見了。 陳廖宇覺得,無論二維還是三維,並不是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哪種形式都沒有先天的優勢或者豁免權,關鍵要看自己適合什麼。「『小妖怪』的短片就是二維,已經有了積累,何必另起爐灶?而且,你看看他們,長得就是這麼地隨意、潦草。」陳廖宇指著後面背板上的「小妖怪師徒四人」說,如果用三維製作精緻、光滑的建模,不如用二維能更加直接地打造拙感,畢竟角色並非光鮮亮麗的大英雄,因此線條不適合處理得太過絲滑,而是帶著一絲笨拙的氣質。 「比如小豬妖的兩顆獠牙,弧線保留了手繪感,這些細節正是最難的地方。」陳廖宇說,這也是二維動畫的獨特優勢,因為質感筆觸是人手畫出來的,帶有一種溫暖感和親近感。 如今觀眾眼前的畫面,無論松石、遠山還是村莊,無不充滿古意,景物是水墨氤氳的山川雲氣,人物又是工筆勾勒的精細國畫。在筆墨意韻中,加進了現代繪畫中的光影、色彩和空間透視,二者交融彌合,在古與今、神話和現實、作者與大眾之間找到了一條中間道路。陳廖宇發明了一個詞叫「水墨意鏡」——不是用鏡頭表現一幅畫,而是在鏡頭裡加入畫意。這背後,是600多人團隊、1800多組鏡頭和2000餘張場景手繪,實現了「大處寫意,小處寫實」。 為了讓角色形象適應大銀幕,「小妖怪」的主創進行了不少探索。比如小豬妖外輪廓線的線條粗細會根據鏡頭遠近有相應變化,遠景、中景、近景的線條像素各不相同。還有大反派黃眉怪的造型,黃眉怪並非一個臉譜化的「工具人」,因此主創將他設計成一個英俊中透出一絲邪惡的中年帥哥,有顏值也有能力。黃眉怪在片中的造型有戴披風的、穿鎧甲的,還有終極大戰裝扮,造型套數甚至不低於主角。 很多觀眾說,似乎又與記憶中的上美影重逢了,回到了童年時的暑假。這份熟悉感並非偶然——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作為出品方,將締造過《哪吒鬧海》《猴子撈月》《邋遢大王奇遇記》《大耳朵圖圖》等中國動畫史上經典作品的老動畫人常光希、周克勤、凌紓、姚光華、速達等請出山,作為顧問對影片整體內容、藝術風格提供支持。影片監製、藝術總監陳廖宇是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專業第三屆學生,他的老師,有執導過《天書奇譚》的錢運達,《驕傲的將軍》《哪吒鬧海》的動畫設計浦家祥,曾經由於現實原因而「斷裂」過的上美影品格、秉性與風貌,某種程度上,在他所在的這個班級裡,得到了繼承。 在陳廖宇眼中,無論「小妖怪」的短片還是長片,都呈現出傳統美學與無釐頭搞笑的兼容,因為反差而產生魅力,正符合上美影的調性,也就是當年動畫拓荒者「萬氏兄弟」立下的創作箴言——「不模仿別人,不重複自己」。在他看來,創作者的人格先於作品存在,一個作品的創作周期其實遠不止人們所見的3年、5年,而是從這個創作者出生就開始了,一個人所受的教育、經歷過的事情、建立的價值觀,都潛移默化地體現在作品裡。 導演於水生長在古建大省山西,有個在山西大學美術學院教書的父親,讓他從小讀的書是繪畫本《中國通史》,父親課餘也給出版社繪製插畫、連環畫。20世紀80年代的畫家,出手便是煙霧嫋嫋、紫袍玉帶的古意,那些充滿寫意與留白的傳統畫法啟發了常趴在一邊看父親作畫的於水。長大一些後,他最喜歡上美影的動畫短片《三個和尚》,簡單的線條和幽默且不失諷刺的品格,深刻影響了他成年後的創作。如果有人看過於水的早期作品《禽獸超人》,會發現無論是小人物視角、搞笑戲謔或映射現實,都與《三個和尚》有精神上的相似。而今天的《浪浪山小妖怪》,又能看到《禽獸超人》的影子。 製作《小妖怪的夏天》時,於水的父親曾「出山」幫他寫片頭和片中的毛筆字,這次製作電影,父親又幫了忙。小雷音寺那場戲,當小妖怪取經四人組進入大殿,「假如來」和身後的一眾菩薩、羅漢有個集體亮相,劇組找了很多畫師來設計這幅畫面,始終不理想。「總覺得氣場和氣勢不夠,差點意思。」陳廖宇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因為這幅畫面需要的不僅是技術,更多的是傳統文化底蘊和審美修養。這時候,『老於老師』出手了,果然『薑還是老的辣』。」「老於老師」的畫稿一拿出來,大家馬上覺得,「這張對了」!最終,在於水父親畫稿的基礎上,做出了小雷音寺眾佛亮相的場面。 陳廖宇覺得,不同影片團隊都有自己的基因,有些偏技術背景,有些偏藝術背景。「小妖怪」的團隊無疑屬於後者,他們都不太追逐時髦和酷炫,雖然他認為影片的最高潮部分「也挺炫的」,但這個「炫」歸根到底在為故事服務,是因為情節走到那兒了。在他看來,最好的技巧是觀眾感受不到技巧,只記住了故事和人物。 取得「真經」 往日傳統美學的積累成為《浪浪山小妖怪》的創作基因,但即便基因相同,卻因為不同的理解、手法、風格與思考方式,它與此前的國風作品又全然不同。 雖然整個作品透出濃厚的中國風,但在於水眼中,中國風並非國畫、石獅子、紅燈籠等那麼簡單的符號展示,這些符號只是對所謂國風的最表層理解。在表層之下,還有中國美學,例如畫面的留白,這需要觀眾通過理解才能意識到其中的特別之處。而最深層的中國風格,其實是一種性格,是只有隨著敘事推進,才能慢慢感受到的、最為厚重的層次。 無論哪個層次,其實都不需要刻意。陳廖宇感慨:「你每天出門不會琢磨半天自己穿什麼才會凸顯自己是中國人吧?不需要琢磨,因為本來就是。」他認為,國風也好傳統美學也好,不是束縛人的東西,而是可以為創作者所用的,它們也不是標籤,而是動態的,只要創作者真實地反映自己的生活,忠誠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就是「國風」。 「我大兒子回來了,他現在在大王洞受重用,大王派他們去取經吶!」「哎哎,快別說了媽!」電影裡,小豬妖把在山洞口對著鄉親大肆「顯擺」的媽媽拉回去,大概很能讓人會心一笑。 於水認為,這種民族性格和特點是難以在導演的作品中抹去的,就像李安哪怕在好萊塢拍電影,觀眾依然會從他的作品裡感受到中華品格。於水把動畫中的「中國性」比喻為冰山和山尖,「表現青山綠水這些都沒問題,但是在它之下應該有一個更龐大的、我們看不到的山體,那恰恰是最主要的部分。只有具備了這個部分,中國性才會自然而然地以某種形態呈現出來」。 影片的結尾,決戰之後迎來的平靜時刻,大概就更是屬於中國人的留白與哲思。他們的一切努力被修正,沒有得道成仙,沒有逆天改命,甚至未來得及說出自己的名字。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緣起緣滅,不增不減。但作者的悲憫又留給了觀眾一絲希望——哪怕拼盡全力最終仍是歷史中的塵埃,卻依然可以被「看見」——村子裡的百姓修起一座小小神龕,裡面供奉的不是齊天大聖和西遊師徒,而是那四個直到影片結束也沒有姓名的小妖怪。 去西天取經、成聖成佛的意義是什麼呢?如果是拯救他人,被他人信任、依賴甚至尊崇,那麼他們四人,其實已經做到了,他們已經「取到真經」。 《中國新聞周刊》2025年第29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倒計時100天—— 灣區同心 共赴全運之約 8月2日,「灣區同心 全運同行」——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和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在深圳舉辦,正式發布禮儀服裝、頒獎音樂、殘特奧會獎牌,以及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火炬,向全國發出灣區邀約。 當晚,深圳全城多個地標建築燈光聯動,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主題宣傳標語點亮夜空,營造出濃厚的賽事氛圍。 這是一場全民共享的體育盛會,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承辦的全運會,更是「一國兩制」在體育領域的創新實踐。 比賽場館煥然一新、配套優化有條不紊、群眾運動如火如荼……秉承「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粵港澳三地各項賽事籌備工作進入了衝刺階段。 11月9日,十五運會的聖火將在廣東奧體中心的火炬塔點燃。 科技賦能,場館改造換新顏 一流的場館,既是辦好賽事的保障,也是展示城市發展活力的窗口。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王曦介紹,本次全運會厲行節約、嚴格預算,不搞重複建設,不新建大型場館,不新建「全運村」,廣東賽區75個比賽場館中,90%以上是利用現有場館改造升級的。目前,競賽場館改造已經全面收官。 始建於1984年的天河體育中心,是廣州重要的體育地標。這座曾承辦六運會、九運會、亞運會等重要賽事的綜合性體育中心,在改造後展露新貌——復建的南廣場門樓「天體之門」,延續了原門樓白色柱體和頂棚的簡潔風格,既保留歷史記憶,又提升安全性和功能性;新增941米專業跑道和700米風雨跑道,通過拆圍透綠和功能整合打造多個「街角公園」。 「我們將體育場二層平臺和多塊空置區域改造成全天候全民健身空間,打造城市『無界體育公園』。」年過八旬的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廣州市設計院集團顧問總建築師郭明卓是天河體育中心始建時的總設計師,此次再度執筆,為老場館注入新活力。 原有的場館設施老舊,如何快速改造以滿足本屆賽事的高要求?答案是科技賦能。 「我們在改造中採用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讓老場館以嶄新面貌迎接盛會。」廣東奧體中心改造項目建築設計負責人郭嘉介紹,該項目在施工中利用無人機三維雷射掃描技術還原屋面曲線,使用複雜結構自平衡拆解施工技術破解老舊逃生樓梯拆除時的結構穩定性問題,此外還實現了固體廢料全利用。 作為開幕式場館和田徑賽場,廣東奧體中心還引入智能導航系統,藉助AR技術與藍牙定位解決「找座難」痛點,並可通過語音識別、手勢交互等實時獲取賽事信息。在天河體育中心,新風熱回收系統、智慧照明系統等一整套新設備的使用,讓改造後的場館建築本體節能率達20%、降碳率達45%。 在深圳賽區的場館改造中,「科技辦賽」特色更加鮮明。「通過智慧化改造,可以實現場館監測、溫度和溼度自動調節等功能,給運動員和觀眾提供更加舒適的環境。」深圳市體育中心智慧化改造項目負責人張柱山介紹,場館裡共部署了1707個無線網絡接入點,「在這裡,不用擔心拍攝的現場視頻發不出去。」 共享惠民,以賽營城新圖景 廣州大學城體育中心滑板場,123名來自各地的滑板少年在這裡奮勇爭先; 香港倒計時100日活動現場,「全運100全民共創百萬公裡大挑戰」最後100公裡騎行和體育運動嘉年華活動鳴鑼開始,市民們踴躍參與;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大三巴牌坊,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與各界人士一同開展「迎百日 健步行」活動,舞龍舞獅表演為全民運動增添喜慶色彩; ………… 連日來,粵港澳三地組織形式多樣的大眾體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全運會氛圍。 本次全運會,競技體育比賽項目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預計1.5萬餘名運動員參加決賽;群眾賽事活動設23個大項166個小項,預計約有1.1萬名運動員參加決賽。眼下,群眾賽事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上百萬人參加了預賽和「我要上全運」賽事活動。 在場館改造中,廣東賽區以「兼顧賽時賽後利用」為原則,確保賽後場館功能空間靈活轉換,讓人民群眾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在珠海,橫琴國際網球中心等場館賽後將以「免費+低收費」模式向市民開放,讓專業場館成為大眾健身的日常空間。 貫徹「全運為民,全運惠民」的理念,廣東將辦賽和營城結合起來,專門印發《城市側服務全運盛會行動方案》,各市正以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新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在梅州,嘉應古城騎樓修繕一新,精心設計的「觀賽+旅遊」精品線路,將賽事場館與「梅江八景」文旅資源串聯起來。 在雲浮,借十五運會曲棍球項目主賽場的「東風」,9個曲棍球石藝雕塑地標性景觀片區已經成為城市新的打卡點。 「我們堅持以賽事提升城市,推進街區改造、綠化美化、照明優化等1160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通過拓寬車道、退圍拆圍等方式疏通623條涉賽道路堵點。」王曦說。 同心同行,灣區融合繪新篇 開幕式在廣州、閉幕式在深圳、賽事覆蓋粵港澳三地; 比賽項目分布於19個城市,是全運會歷史上承辦城市最多的一屆; 預計內地前往港澳參賽人員將超6000人,港澳來內地參賽人員將超3000人,是港澳來內地參賽和內地赴港澳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 如何確保跨境參賽觀賽高效順暢?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佟立新介紹,在此前跨境測試賽中首創「一賽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驗、封閉運作、無感通關」新模式,總結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創新舉措,成功破解人員、物資、信息等關鍵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的難題。 對參賽代表團,組委會在相關口岸設立了專用通道,代表團可「團進團出」「隨到隨走」;對持票觀眾,組委會開通了綠色通道,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憑賽事門票還可「急事急辦」。在橫琴口岸,還設有「免出示證件」通道,屆時觀眾有望實現「刷臉」通關。 灣區融合,是這場體育盛事的重要主題: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會徽由廣東木棉花、香港紫荊花、澳門蓮花的花瓣交疊旋轉成同心禮花,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頭頂三色水柱,火炬「綻放」以「交流融合」和「共同繁榮」為設計理念…… 王曦表示,廣東將充分用好「港車北上」「澳車北上」及240小時過境免籤等便利性政策,攜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深度遊產品,鼓勵粵港澳旅行社聯合開發「全運主題遊」產品,促進賽事經濟與文旅消費雙向賦能。 香港賽區將承辦十五運會8個競賽項目及1項群眾賽事活動,並將承辦殘特奧會4個競賽項目及1個大眾項目比賽。「香港會充分發揮國際化和專業化優勢,以專業的團隊協作、嚴謹的賽事組織、人性化的服務細節,為國家體育強國建設貢獻香港力量,向世界講好中國體育故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在過去一年,香港順利完成了全運會8個競賽項目和2個跨境項目的測試賽,以及殘特奧會4個競賽項目的賽前演練。 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澳門將進一步深化文體旅資源的交匯發展,推動「賽場即景點、觀賽即旅遊」的融合模式,將精彩的賽事轉化為深度融合文體旅的超級媒介,體現全運會的核心價值,也凸顯澳門歷史與現代交融、東方與西方薈萃的城市特質。8月1日,澳門賽區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投入運營,展示、發售多款以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為主題的官方特許商品。 同心同行,共赴全運之約。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體育強國建設成果的窗口。 (本報記者程遠州、洪秋婷、富子梅、李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9516
14
2025-10-30 06:02
75482
87
2025-10-30 06:02
45387
13
2025-10-30 06:02
73625
38
2025-10-30 06:02
76328
57
2025-10-30 06:02
48957
18
2025-10-30 06:02
45916
43
2025-10-30 06:02
49576
68
2025-10-30 06:02
14896
23
2025-10-30 06:02
56931
45
2025-10-30 06:02
27815
28
2025-10-30 06:02
76328
28
2025-10-30 06:02
34912
72
2025-10-30 06:02
19654
78
2025-10-30 06:02
64239
84
2025-10-30 06:02
28473
58
2025-10-30 06:02
42783
17
2025-10-30 06:02
32148
73
2025-10-30 06:02
97456
13
2025-10-30 06:02
82139
76
2025-10-30 06:02
35416
57
2025-10-30 06:02
73842
15
2025-10-30 06:02
75918
64
2025-10-30 06:02
53862
28
2025-10-30 06:02
47526
32
2025-10-30 06:02
36154
28
2025-10-30 06:02
68253
39
2025-10-30 06:02
18562
13
2025-10-30 06:02
29763
81
2025-10-30 06:02
69513
29
2025-10-30 06:02
82759
72
2025-10-30 06:02
51376
27
2025-10-30 06:02
12635
71
2025-10-30 06:02
94136
54
2025-10-30 06:02
29148
39
2025-10-30 06:02
52136
69
2025-10-30 06:02
56248
74
2025-10-30 06:02
58249
15
2025-10-30 06:02
41738
23
2025-10-30 06:02
86257
79
2025-10-30 06:02
64829
81
2025-10-30 06:02
49873
57
2025-10-30 06:02
91684
38
2025-10-30 06:02
13876
14
2025-10-30 06:02
21945
29
2025-10-30 06:02
93562
53
2025-10-30 06:02
86231
98
2025-10-30 06:02
45938
18
2025-10-30 06:02
68527
28
2025-10-30 06:02
49125
54
2025-10-30 06:02
65472
61
2025-10-30 06:02
16743
74
2025-10-30 06:02
| 樱桃直播 | 迷笛直播 |
| 妖精直播 | |
| 桔子直播 | 西甲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鲨鱼直播 |
| 牡丹直播 | |
| 贵妃直播 | 茄子直播 |
| 飞速直播 | |
| 杏爱直播 | 荔枝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小妲己直播 | |
| 零点直播 | 蝶恋直播 |
| 97播播 | |
| 贵妃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 69美女直播 | 彼岸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金莲直播 | 魅影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