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盤運動近幾年在我國頗受歡迎,它也是世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8日起到今天(10日),成都世運會進行擲準飛盤的比賽。共有16對混雙組合參賽,8日小組賽結束之後,中國隊遺憾未能出線。12日起,還將有團體飛盤賽。 擲準飛盤:「飛盤高爾夫」 世運會的比賽中,飛盤項目如何進行?飛盤項目全名叫擲準飛盤。多了「擲準」兩個字,比賽的時候,跟平時自己玩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成都世運會飛盤項目競賽主任 薛志行:和高爾夫球規則比較像,也是用最少的次數打到目標框當中,會設置不同的盤道,讓隊員繞過樹,繞過灌木叢,繞過一些障礙物去打到目標框當中。 本次比賽總共設計了18洞賽道,每洞賽道對選手們的考驗都不一樣。比如第五洞賽道考驗的是選手們坡道上扔盤的能力,第十六洞賽道,選手們需要將盤穿過環形建築,再落到目標框,第十八洞賽道則是來自水域的考驗,選手們要將盤直接扔過湖面。每次投擲後,選手需要從上一次飛盤落地位置再次投擲,直至飛盤進入目標框中。 場地並不固定 擲準飛盤比賽如何觀賽? 擲準飛盤比賽場地並不是固定的,那麼賽道有變化,現場觀眾又是怎麼觀賽的? 成都世運會擲準飛盤項目的這場比賽,觀賽門票已經銷售了八成以上。可是觀眾並沒有坐滿所有的座位。他們都哪裡去了? 擲準飛盤兩種觀賽方式 即可觀賞又能鍛鍊 擲準飛盤項目的比賽,有兩種觀賽方式。第一種,觀眾可以選擇坐在觀眾席裡看轉播,來觀賞比賽的細節。另外一種方式,觀眾也可以選擇跟隨運動員的推進路線,一同前行。 成都世運會飛盤項目競賽主任 薛志行:成都是一個公園城市,很契合擲準飛盤的運動調性,大家走了一個半小時把全場都走遍,運動員鍛鍊了,觀眾也鍛鍊了。 觀眾:雖然我們平時自己在玩,但是我覺得他們和我們玩的不是一個東西,人家更專業一點。 觀眾:它讓人變得很專注,你會對著一個目標不斷去實現它,把你的想法通過動作來實現。 擲準飛盤比賽 挑戰與探索中獲得快樂 擲準飛盤比賽,飛盤的落點隨機,從富有挑戰或充滿樂趣的落點一起再次前進,是一種探索的快樂。 成都世運會飛盤項目競賽主任 薛志行:所有人都是在景色當中去參加比賽。剛剛有一個隊員把盤打到了灌木叢當中,他就像在灌木叢當中長出來了一樣,然後再去投,是很有樂趣的。包括有一個隊員把飛盤投到椅子上面,他必須站在座椅上面去投擲飛盤,完成這個動作。 擲準飛盤比賽共有三種飛盤 都有何用處? 擲準飛盤的比賽中,不僅僅只用到一類比賽用盤。不同的飛盤都有什麼用處? 成都世運會擲準飛盤競賽輔助官員 沈寅初:在擲準飛盤中我們一共有三類的飛盤,我手裡現在拿的邊緣比較鋒利的,稱之為擲遠盤,將從大約100米左右的距離,將飛盤儘可能扔得更遠,更靠近目標框。這是第一個開盤用的飛盤。 第二類為推進盤,當完成了第一盤的擲遠之後,因為離目標框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我們選擇這類推進盤,將飛盤儘可能扔到離框最近的位置。 最後這款叫敲杆盤,目的就是最後將飛盤扔進我們背後的目標框裡面。 不同的飛盤代表不同的飛行屬性,根據賽道的設計來完成不同的飛行路線。 沒有裁判 隊伍互評「飛盤精神」分 本次參加成都世運會的中國飛盤隊,擲準飛盤項目由1男1女組成混雙組合。團隊飛盤項目由14名隊員組成混合隊伍參賽。每次上場7名隊員,比賽場地兩端設有得分區,兩支隊伍各負責防守其中一個得分區。無論是擲準飛盤還是團隊飛盤,比賽之後,都會有一個圍繞「飛盤精神」的互相評分環節。 成都世運會飛盤項目競賽主任 薛志行:每一次比賽完了,都會給對方打一個「飛盤精神」分,最終還會評出一個「飛盤精神」最高的隊伍,作為嘉獎,對於隊伍規則的認知,對手的態度、相互尊重、誠實等等的一些隊伍的精神風貌進行評價。 我們都沒有裁判,這個項目最大的魅力還是自己誠實,遵守規則以及相互尊重,大家通過友好協商把爭議都解決掉。
以前只聽說過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銜接班,沒想到考上大學了也要上高中大學銜接班,這樣的「提前起跑」究竟有無必要?(8月11日《南京日報》) 高考結束後的暑假,本應是學子們卸下重擔、調整身心的寶貴時光。然而,近年來「高大銜接班」悄然興起,不少準大學生還未踏入大學校門,就已提前投身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等課程的學習。這種所謂的「提前起跑」教育,看似未雨綢繆,實則違背教育規律,不僅無助於真正提升學習能力,反而可能適得其反,純屬畫蛇添足。 從學習規律來看,「高大銜接班」的教學效果堪憂。高中與大學的知識體系、教學方法存在顯著差異,大學教育的核心是培養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讓學生在假期裡繼續被動接受填鴨式教學。脫離了大學課堂的系統鋪墊和學術氛圍,僅憑短期突擊很難真正掌握知識精髓。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囫圇吞棗的學習可能會讓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反而為大學學習埋下隱患。 深究「高大銜接班」盛行的根源,不難發現,其背後是教育焦慮的延續和商業利益的驅動。從幼升小到初升高,銜接班的影子無處不在,這種依靠搶跑提高學習成績的應試焦慮,在高考後自然延伸到「高大銜接」階段。商家正是抓住了家長和學生「怕落後」的心理,將正常的教育過度包裝成「生死攸關的起跑線」,進一步加劇了家長和學生的恐慌心理,從中牟取暴利。 事實上,大學有著完善的新生培養體系,多數高校會通過入學教育、基礎課程分層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平穩過渡,完全無須依賴校外銜接班。家長和學生更應明白,人生本無起跑線,而人生的高度從不只看起跑速度,更在于堅持——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保持對知識的渴望,而非被教育、考研、就業等焦慮裹挾著盲目超前。 教育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與其讓準大學生在暑假裡為意義不明的銜接班焦慮奔波,不如讓他們多一些時間廣泛閱讀、培養興趣、鍛鍊身體等,還可以學習一些實用技能,如駕駛、烹飪、社交等能力,這或許比提前學幾章高數更有意義。(江德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3629
43
2025-11-06 08:06
58132
56
2025-11-06 08:06
31798
83
2025-11-06 08:06
42358
91
2025-11-06 08:06
38964
69
2025-11-06 08:06
98653
61
2025-11-06 08:06
52734
87
2025-11-06 08:06
43591
27
2025-11-06 08:06
96345
17
2025-11-06 08:06
79265
71
2025-11-06 08:06
16493
53
2025-11-06 08:06
71423
68
2025-11-06 08:06
92675
52
2025-11-06 08:06
98432
23
2025-11-06 08:06
54378
78
2025-11-06 08:06
63982
83
2025-11-06 08:06
14568
82
2025-11-06 08:06
84571
34
2025-11-06 08:06
76483
82
2025-11-06 08:06
21736
83
2025-11-06 08:06
78692
34
2025-11-06 08:06
86521
42
2025-11-06 08:06
75296
76
2025-11-06 08:06
71698
21
2025-11-06 08:06
54619
45
2025-11-06 08:06
94832
19
2025-11-06 08:06
15349
21
2025-11-06 08:06
64813
51
2025-11-06 08:06
61948
26
2025-11-06 08:06
67245
85
2025-11-06 08:06
23169
74
2025-11-06 08:06
71548
87
2025-11-06 08:06
13856
32
2025-11-06 08:06
71396
78
2025-11-06 08:06
46958
58
2025-11-06 08:06
41693
83
2025-11-06 08:06
31487
17
2025-11-06 08:06
32159
72
2025-11-06 08:06
39486
93
2025-11-06 08:06
24136
26
2025-11-06 08:06
19437
48
2025-11-06 08:06
61584
32
2025-11-06 08:06
62931
31
2025-11-06 08:06
98612
79
2025-11-06 08:06
45376
52
2025-11-06 08:06
67239
61
2025-11-06 08:06
48571
96
2025-11-06 08:06
96528
81
2025-11-06 08:06
85693
29
2025-11-06 08:06
41879
81
2025-11-06 08:06
87231
91
2025-11-06 08:06
| 魅影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 魅影9.1直播 | |
| 抓饭直播 | 大鱼直播 |
| 小猫直播 | |
| 蝴蝶直播 | 榴莲视频 |
| 蜜糖直播 | |
| 河豚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绿茶直播 | |
| 荔枝网直播 | 月夜直播 |
| 鲨鱼直播 | |
| 五楼直播 | 趣爱直播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黑白直播体育 | 69美女直播 |
| 妖精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桃鹿直播 |
| 香蕉直播 | |
| 小猫咪视频 | 金桔直播 |
| 莲花直播 | |
| 九球直播 | 蜜糖直播 |
| 97播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