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8月11日電 (朱瑩 劉力鑫)11日,記者從江西省贛州市舉行的中共贛州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贛州提出實施「十萬英才聚贛南」行動,力爭三年吸引10萬大學生等青年來贛州就業創業,實現人才與產業「雙向奔赴」。 地處江西省南部的贛州市,是個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但作為贛粵閩湘四省通衢的贛州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憑藉地緣、親緣、資源獨特優勢向南融灣。近年來,贛州市全力構建具有贛州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工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圖為8月11日,江西省贛州市舉行中共贛州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布會。劉力鑫 攝 贛州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辦常務副主任黃曉東介紹,今年上半年,贛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分別高於全國、江西省2.4個百分點、0.5個百分點;實現營業收入2429.1億元,同比增長10.1%,列江西省第3位;利潤總額89.4億元,同比增長27.4%,列江西省第1位。規上企業總數3068家,保持江西省第1位。 如何實現「十萬英才聚贛南」?贛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郭瀾介紹,該市讓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加快發展的「最大增量」,創新人才機制。 完善引才新機制,贛州深入對標深圳規則規制,修訂出臺「雙向科創飛地」「周末工程師」「高層次外專引聘激勵」等升級版政策措施,大力開展「書記部長進校園」活動,三年內吸引10萬青年來贛州就業創業,為城市發展注入「青春活力」。 探索育才新路徑,贛州全力支持江西理工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贛南師範大學高品質辦學、贛南醫科大學申報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推動贛南科技學院申報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探索出臺高校院所與企業人才雙向雙聘政策,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落實用才新導向,贛州深入實施企業自主評定人才體系改革,把人才管理、評價、激勵等權限交給企業;研究制定「首席技術官」「企業創新專員」政策措施,推動企業培養一批懂創新、善創新的人才隊伍。 「我們把就業創業置於民生之先,針對返鄉農民工、大學生等群體就業難,為初次創業青年群體提供免租辦公場所,為畢業大學生群體在贛州求職一年期間提供免費住宿服務等。」贛州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溫江濤說。(完)
鄂爾多斯8月4日電 題:內蒙古鄂爾多斯借黃河水滋養萬千景 作者 李愛平 李歡倪 在鄂爾多斯廣袤的土地上,悠悠黃河水奔湧而過,不僅孕育了燦爛的文明,更成為鄂爾多斯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過程中,破解資源瓶頸與生態困境的「智慧密碼」,成就了借黃河水滋養萬千景的成功實踐。 近日,記者對當地多個旗縣進行了探訪。 在鄂爾多斯鄂託克旗棋盤井鎮「雙水源」工程現場,轟鳴的設備、跳動的數據交織,礦井疏幹水與黃河水正通過科技與智慧,上演著一場「變廢為寶」「借水生金」的水資源高效利用大戲。 負責人阿希達介紹,該工程以礦井疏幹水和黃河水為「雙水源」,配套建設礦井疏幹水深度處理系統和黃河水淨化處理系統。一方面,將礦井疏幹水「變廢為寶」,經過「調節—常規處理—超濾—反滲透」處理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後併入生活飲用水管網,剩餘由煤礦企業退回的達標水統一有償調配,用於園林綠化、工業用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表黃河水,經淨化處理,同樣進入生活飲用水管網,補充居民的生活用水。 黃河凌汛,曾是讓人談之色變的自然災害,但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通過引凌治沙工程,將凌汛期高水位的黃河水導入庫布其沙漠,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記者從鄂爾多斯市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心獲悉,這一創新舉措減輕了黃河防凌壓力,將水害轉化為水利。在黃河水的滋養下,蘆葦、紅柳等20多種植物遍布,黑鸛、東方白鸛等20多種水鳥繁衍棲息。 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境內,有10條黃河一級支流,被稱為「十大孔兌」。「十大孔兌」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每年大量的泥沙隨著洪水湧入黃河,不僅加劇了黃河河道的淤積,也讓流域內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圖為鄂爾多斯市「十大孔兌」綜合治理效果圖。 李歡倪供圖 記者從達拉特旗政府獲悉,目前,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兩級政府投入2.2億元,先期將西柳溝作為「十大孔兌」生態治理先行先試的示範孔兌,進行整體治理。同時,在黑賴溝實施「攔沙換水」試點工程,撬動4.2億元的社會資本投資治理,建成攔沙壩151座,實現了分洪、緩洪、用洪、補水和減沙的功效,在火房圪臺實施了引洪滯沙工程1處,這些攔沙壩如同堅固的衛士,將黃河泥沙蓄積在壩體一側,預計在25年的使用期內可減少入黃泥沙1.27億噸。 值得一提的是,鄂爾多斯市以此為基準,還成功置換了2800萬立方米的寶貴取水指標。2024年,鄂爾多斯市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標誌著自1987年《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實施以來,沿黃城市首次實現通過「攔沙工程」置換取水指標。置換來的水量除配置中心城區居民用水1600萬立方米外,還分配工業項目用水750萬立方米、棋盤井地區生活用水450萬立方米。 鄂爾多斯市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心負責人杜曉彥表示,「攔沙換水」工程提高了黃河的防洪防凌能力,還實現了水資源的優化配置,讓「沙」與「水」在生態實踐中找到了新的平衡。 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表示,從棋盤井鎮「雙水源」工程,到杭錦旗引凌治沙工程,再至「十大孔兌」攔沙換水工程,這一系列創新性水利工程,不僅為當地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鄂爾多斯經驗」。(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7165
81
2025-11-25 16:25
45189
35
2025-11-25 16:25
79132
46
2025-11-25 16:25
38726
52
2025-11-25 16:25
85916
15
2025-11-25 16:25
15642
23
2025-11-25 16:25
35478
25
2025-11-25 16:25
98347
45
2025-11-25 16:25
83961
81
2025-11-25 16:25
98623
24
2025-11-25 16:25
61893
91
2025-11-25 16:25
86312
81
2025-11-25 16:25
15743
75
2025-11-25 16:25
95781
96
2025-11-25 16:25
86374
41
2025-11-25 16:25
97384
31
2025-11-25 16:25
83574
13
2025-11-25 16:25
37641
95
2025-11-25 16:25
63821
82
2025-11-25 16:25
23596
86
2025-11-25 16:25
97326
24
2025-11-25 16:25
46879
54
2025-11-25 16:25
64823
38
2025-11-25 16:25
91382
18
2025-11-25 16:25
91532
71
2025-11-25 16:25
63827
65
2025-11-25 16:25
14385
24
2025-11-25 16:25
23741
76
2025-11-25 16:25
42681
57
2025-11-25 16:25
34578
61
2025-11-25 16:25
93246
17
2025-11-25 16:25
83571
28
2025-11-25 16:25
85134
63
2025-11-25 16:25
75931
57
2025-11-25 16:25
25814
34
2025-11-25 16:25
91582
78
2025-11-25 16:25
25374
27
2025-11-25 16:25
49168
95
2025-11-25 16:25
82795
61
2025-11-25 16:25
39126
63
2025-11-25 16:25
76943
36
2025-11-25 16:25
84971
12
2025-11-25 16:25
36291
28
2025-11-25 16:25
49257
91
2025-11-25 16:25
72164
97
2025-11-25 16:25
31275
41
2025-11-25 16:25
16923
43
2025-11-25 16:25
32874
52
2025-11-25 16:25
69734
91
2025-11-25 16:25
46892
84
2025-11-25 16:25
72136
89
2025-11-25 16:25
95347
37
2025-11-25 16:25
57692
89
2025-11-25 16:25
| 看b站a8直播 | 现场直播 |
| 贵妃直播 | |
| 橘子直播 | 抓饭直播 |
| 抓饭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雪梨直播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小妲己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樱桃直播 | |
| 伊人app | 五楼直播 |
| 鲨鱼直播 | |
| 密桃直播 | 杏爱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
| 妲己直播 | 婬色直播 |
| 小妲己直播 | |
| 樱桃直播 | 嫦娥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雨燕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色花堂直播 |
| 小猫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