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8月4日電 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賴清德稱美對臺加徵20%關稅為「暫時性稅率」、尚有談判空間,但臺灣輿論近日普遍擔憂,關稅或僅是「前菜」,美方真正意圖或指向技術轉移,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全球供應鏈地位恐受衝擊。 半導體、電子產品及信息和通信技術是臺灣的經濟支柱,路透社近期曾報導,預計上述產品的稅率將與20%的「對等關稅」稅率不同。美方正引用其《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下稱「232條款」)對此類產品稅率進行所謂「國安調查」。 《臺灣醒報》評論文章指出,觀察整體脈絡可發現,美方的關稅政策從來都不是終點,而是施壓工具。此次關稅談判未涵蓋半導體產品,顯示其被單獨「留白」的政治意涵。美國最終目標並非課稅,而是爭取半導體製造技術本地化的主導權,這從美方對臺積電赴美設廠的高度重視及「232條款」調查延宕可見端倪。 文章指出,當前臺灣面臨兩難,若加碼對美投資換取關稅優惠,恐陷入技術外流陷阱;若維持技術主體性,須承受貿易成本上升的壓力。 此前報導顯示,2024年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持續虧損,在此情況下,臺積電仍宣布擴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該文分析,在這場貿易博弈中,臺灣需思考,是以高科技附庸角色換取市場準入?還是堅守技術自主,發展全球價值鏈多邊合作? 《中時新聞網》專欄文章分析,8月中旬公布的「232條款」細則或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加徵更高稅率,威脅其全球供應鏈地位、引發訂單流失與資金外流。 文章指出,更高的關稅或使臺灣半導體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下降,客戶可能轉向韓、日廠商;且臺灣對美出口佔比高,中小企業難轉嫁成本,財務風險較大。 此外,島內各界質疑臺行政機構編列的930億元新臺幣支援預算金額不足,呼籲當局拿出更具體的配套措施,切實守護產業安全與經濟穩定。(完)
當前,我國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以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廣州應採取針對性措施,高質量推動城市更新,加快城市「三生」(生產、生活、生態)共進,更好地構築「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其一,激發城市空間新活力。城市空間兼有物理承載和價值產出意義。基於此,對城市空間的調整應指向空間產出的優化,以實現「產城人」融合目標。從產業產出的空間視角看,產業空間的調整將促進城市更新治理的優化。一是依託城市原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為戰略性產業集群創設適宜空間,為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綠色能源等新興產業營造生長空間,合理配置土地資源、交通設施、公共服務等要素,為產業升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二是通過產業布局調整等方式,促進產業與城市空間的互動和融合。例如,將老舊工業區改造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或現代科技產業園區等。三是加強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以此引領和帶動「產城人」融合發展。 其二,提升城市更新風險治理效能。城市更新是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著眼於風險防範與治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一則,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參與的風險管控機制。由政府主導、規劃統籌,搭建管理平臺;企業及其他專業力量參與其中,提供專業技術和風險防控信息資源。二則,加強風險監測與評估。監測識別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並進行全面深入的評估。特別要重視城市產業風險與自然災害風險的識別、評估、預警和幹預。三則,強化風險意識與認知。注重「人防」力量的使用,有效提升市民群眾對更新治理風險的認知,使其成為推動「產城人」融合的重要依託力量。 其三,完善城市更新治理制度。要切實以「產城人」融合為實踐導向,在城市更新規則中融入「產城人」融合目標及要求,確保更新改造活動在制度框架中運行。第一,注重統籌規劃和政策扶持,加強城市更新治理制度建設。在城市更新規劃中明確「產城人」融合的發展目標、空間布局和產業定位等;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土地供應等政策措施,支持融合發展。第二,制定關於產業發展與升級、人才「引育用留」、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等相關制度,為城市更新治理提供可操作、能落地的規則指引。第三,加強監測評估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融合發展的監督評估規則,及時對城市「三生融合」發展情況開展評估分析,發現和糾正偏差,適時調整城市更新治理策略。 其四,加強責任落實及部門協作。城市更新,不是簡單的「除舊布新」,而是著眼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激發城市發展潛能活力、提升城市安全韌性的系統工程。所以,需要明確各職能部門職責範圍、工作內容,加強部門間協作和配合,完善城市更新治理體系,統籌各方合力。要根據「產城人」融合的具體任務和目標,確定對應部門的職責範圍、工作內容;建立跨部門的協調機制,加強統籌和日常協調,確保信息暢通;建立跨部門的信息共享平臺,推動信息共享和溝通協調,實現更新改造項目情況的實時更新及互通有無,減少「信息遺漏」與「信息失真」;針對複雜問題,整合各方力量和資源,共同研究形成綜合性解決方案。 其五,匯聚多方力量參與。引入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參與城市更新實踐,形成多元共治的城市更新治理格局,有助於充分提升治理效能,實現「產城人」融合發展目標。一則,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協調各方利益訴求,有助於在達成城市更新改造目標的過程中解決遇到的問題,助力「三生融合」。二則,多方參與城市更新治理,推動治理資源下沉基層,有助於激發城市更新治理的內生動力和內在活力。三則,多方主體廣泛參與實踐和監督,形成合理的矛盾化解長效機制,為「產城人」融合提供持續的動力和保障。 【作者系中共廣州市委黨校文獻信息中心副教授。本文為該校2025年度新型智庫及黨建研究基地(中心)課題「基於『產城人』深度融合的廣州存量空間開發利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ZDZKT202501)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3142
96
2025-11-01 16:11
38516
43
2025-11-01 16:11
64153
86
2025-11-01 16:11
91473
92
2025-11-01 16:11
39861
13
2025-11-01 16:11
16742
92
2025-11-01 16:11
52896
89
2025-11-01 16:11
81243
98
2025-11-01 16:11
69831
27
2025-11-01 16:11
27853
46
2025-11-01 16:11
68317
27
2025-11-01 16:11
78931
53
2025-11-01 16:11
26187
61
2025-11-01 16:11
71246
65
2025-11-01 16:11
97428
71
2025-11-01 16:11
23567
97
2025-11-01 16:11
89627
92
2025-11-01 16:11
79536
25
2025-11-01 16:11
12853
35
2025-11-01 16:11
85971
69
2025-11-01 16:11
72341
58
2025-11-01 16:11
92875
93
2025-11-01 16:11
84253
74
2025-11-01 16:11
28679
18
2025-11-01 16:11
81965
85
2025-11-01 16:11
25867
91
2025-11-01 16:11
83642
43
2025-11-01 16:11
61293
71
2025-11-01 16:11
69824
89
2025-11-01 16:11
24657
48
2025-11-01 16:11
37291
86
2025-11-01 16:11
93874
74
2025-11-01 16:11
15378
35
2025-11-01 16:11
71382
59
2025-11-01 16:11
89375
98
2025-11-01 16:11
92637
82
2025-11-01 16:11
59367
83
2025-11-01 16:11
29563
93
2025-11-01 16:11
63451
67
2025-11-01 16:11
46825
87
2025-11-01 16:11
91842
29
2025-11-01 16:11
92165
71
2025-11-01 16:11
63284
64
2025-11-01 16:11
19562
13
2025-11-01 16:11
91248
75
2025-11-01 16:11
15938
13
2025-11-01 16:11
82971
49
2025-11-01 16:11
46328
31
2025-11-01 16:11
71492
53
2025-11-01 16:11
31296
18
2025-11-01 16:11
46893
69
2025-11-01 16:11
73198
86
2025-11-01 16:11
| 黑白直播 | 桔子直播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 樱花直播 | 现场直播 |
| 现场直播 | |
| 月夜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 婬色直播 | |
| 樱花直播nba | 伊对免费下载 |
| 绿茵直播 |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蝶恋直播 |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河豚直播 | 青柠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橙色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杏仁直播 | |
| 比心直播 | 桃鹿直播 |
| 奇秀直播 | |
| 极速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 趣爱直播 |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趣爱直播 |
| 快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