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8月13日電 (孫虹 林婧)「十年磨一劍」。談及村裡的高甲戲傳習所,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岑兜村黨總支副書記洪天來如是概括。十年來,這個「娃娃傳習所」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娃娃演員,為高甲戲傳承注入蓬勃生機。 作為福建省五大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南海明珠」的高甲戲亦莊亦諧、以「醜」為美,流行於以泉州為中心的閩南語方言地區、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閩南籍華僑聚居地,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月12日,專業高甲戲演員洪德文(中)在福建省南安市岑兜村高甲戲傳習所指導孩子們練習基本動作。記者 呂明 攝 素有「十家九戲」之說的岑兜村,是高甲戲發祥地,也是名副其實的閩南「戲窩子」。洪天來1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鼎盛時期,村裡有近30個高甲戲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演戲或從事與戲班演出有關的活。 隨著時代發展變遷,在傳統戲劇逐步走向沒落的大潮中,高甲戲亦處境堪憂。2015年,岑兜村開辦高甲戲傳習所,招收岑兜小學的學生在課餘時間學習高甲戲,並持續至今。 拉頂、壓腿、下腰、打虎跳……午後的岑兜高甲戲傳習所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七八個孩子跟隨高甲戲老師洪德文練習基本功,不一會兒已是汗流浹背。 8月12日,11歲的洪詩語(右一)和8歲的弟弟洪詩博(左一)在高甲戲專業演員洪德文的指導下排練。記者 呂明 攝 今年62歲的洪德文是專業的高甲戲演員,也是土生土長的岑兜人。從藝46年,他見證了高甲戲的起起伏伏,依然活躍在舞臺上。 「也想過退休,但劇團面臨後繼無人的尷尬處境。」多年來,洪德文利用業餘時間教授傳習所的孩子們學藝。面對調皮的孩子、有限的時間,他忍不住搖頭,卻仍希望有更多孩子加入傳承高甲戲的隊伍。 12日晚,洪德文帶著兩名傳習所的孩子前往晉江梧林傳統村落演出。舞臺上,11歲的洪詩語和8歲的弟弟洪詩博精彩亮相,用稚嫩的唱腔和生動的肢體語言,展示中華傳統戲曲的獨特魅力,贏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與喝彩,也讓洪德文倍感欣慰。 8月12日晚,洪詩語、洪詩博姐弟倆在福建晉江梧林傳統村落登臺演出。記者 呂明 攝 洪詩語學習高甲戲已有4年,在她的帶動下,弟弟也加入傳習所,姐弟倆進步飛快。今年3月,包括洪詩語姐弟倆在內的17名傳習所孩子受邀赴澳門演出,站上了更高的舞臺,讓更多人認識了高甲戲。 幾套動作、幾齣唱詞的記憶,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了藝術的種子,換來了年輕一代對高甲戲的認知和喜愛。洪天來說,10年來,先後有300多名孩子在傳習所學習,有9人進入劇團成為專業的戲曲演員。 從娃娃唱戲抓起,岑兜村還在不斷探索非遺活態傳承的各種可能。此前,通過舉辦高甲戲服飾文化田園走秀、高甲版脫口秀、戲劇快閃、戲劇潮玩、戲劇幫傳會等各類活動,岑兜村以「戲曲+N」的模式讓傳統藝術走進生活,拉近與觀眾的距離。 不僅如此,岑兜村還建成了高甲戲展覽館、古戲臺,並組織高甲戲藝人編寫高甲戲史話,設計高甲戲主題文創產品。而今,總投資1億元的岑兜高甲戲文創綜合體項目正在建設中,一個以高甲戲為核心、多種劇種融合的戲劇小鎮已初具雛形,也將為傳習所的孩子們帶來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多演出機會。(完)
8月5日電 據「國家疾控局」微信公眾號消息,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紮實開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8月5日,多部門聯合發布《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5—2030年)》。 《實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達到《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的關於健康環境2個結果性指標和4個倡導性指標要求:實現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持續改善,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及以上;倡導生活垃圾分類,倡導防治室內空氣汙染,倡導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倡導提高自身健康防護意識和能力。 以下為全文: 關於印發《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 國疾控衛免發〔2025〕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疾控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民政廳(局)、財政廳(局)、生態環境廳(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委、局)、交通運輸廳(局、委)、水利(水務)廳(局)、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文化和旅遊廳(局)、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廳(局)、廣播電視局、氣象局、中醫藥局: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深入開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我們研究制定了《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5—2030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國家疾控局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民政部 財政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水利部 農業農村部 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應急管理部 廣電總局 中國氣象局 國家中醫藥局 2025年7月11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健康中國行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5—2030年)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要求,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紮實開展健康環境促進行動,營造宜居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行動策略 堅持健康優先、關口前移。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以保障人民健康為出發點,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關注健康全過程,重視源頭預防、問題導向和精準發力,推動將環境健康理念融入各領域政策體系。倡導綠色發展、綜合治理。堅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重視綜合治理,實現環境效益、健康效益雙贏。深化全民動員、社會共治。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的組織優勢和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的橋梁作用,個人、社會、組織等協同推進,將健康環境建設理念融入基層治理,動員全社會主動參與,引導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推動健康環境共建共治共享。 到2030年,達到《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的關於健康環境2個結果性指標和4個倡導性指標要求:實現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持續改善,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及以上;倡導生活垃圾分類,倡導防治室內空氣汙染,倡導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倡導提高自身健康防護意識和能力。 二、行動措施 (一)居民環境健康素養提升行動。 1.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導個人和家庭在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中,養成節能降耗、簡約適度的生活方式,做好個人碳足跡管理。使用清潔能源和綠色節能產品,節約用水、用電,綠色出行、低碳出行。積極踐行「光碟行動」,減少一次性餐具使用。選用環保包裝,分類投放垃圾,廢舊家電、電子產品、電動自行車鋰電池等進行回收利用,減少塑料使用。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碳普惠」活動。 2.提高環境健康素養水平。每3年組織開展1次全國居民生態環境健康素養監測,引導居民主動學習了解生態環境保護與健康風險防範必要知識,踐行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具備採取行動保護環境、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倡導居民遵守生態環境行為規範。 3.提升個人健康防護能力。公眾能夠掌握識別常見的危險標識及環境保護圖形標誌。關注天氣預報信息,提高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發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時減少外出,正確避險,自救、互救,保護自己的同時也保護他人。 (二)健康舒適居家環境促進行動。 4.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動員群眾參與全民健身、體重管理、心理健康等活動,倡導「三減三健」,養成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戒菸限酒、規律作息、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電子屏幕依賴。倡導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傳統美德,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人際關係,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5.建設安全舒適居家環境。倡導簡約綠色裝修,使用有能效標識、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標識的家電產品,推廣防滑、防磕碰等適老適幼安全家居產品和設施。居民家中常備急救包、應急物資等。減少家用化學品使用,保持空調濾網、地毯、油煙機等家居設施清潔可用,控制室內汙染物排放。室內布局具備通風換氣條件,實現有效儲物分類和空氣流通。 (三)友好社區環境建設行動。 6.推進健康社區環境建設。提升社區環境與服務水平,完善社區垃圾分類管理,推進社區綠地、步道建設和維護。鼓勵設立健康小屋、健康驛站,配備日常健康監測和急救設備等公共衛生設施,提供社區健康服務和急救轉運服務。合理規劃健身休閒場所,增配娛樂運動設施。普及無障礙設施使用,優化多功能公共空間設計,規範吸/消/隔聲設施使用,加強噪聲管理,打造全齡友好、安全健康、寧靜和諧的社區環境。 7.提升安全社區環境水平。完善社區安全設施,合理規劃消防車通道、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設施和避難場所,定期檢查改造老舊設施。通過簡訊、信息群等方式發布預警,儲備防災應急物資,快速響應救助需求。關注脆弱人群,為其提供安全教育服務與引導。對獨居老人開展經常性敲門入戶、宣傳提醒和安全巡查,提升安全意識。加強社區內遊泳場所及公開水域管理,預防溺水等意外傷害。 8.加強社區宣傳和全民參與。運用宣傳教育、媒體傳播等手段,宣傳社區健康行為規範,將健康環境建設作為基層治理重要內容,促進居民將環境健康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形成共建共享健康環境的社區文化。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發動群眾集中開展社區、單位和家庭環境衛生清理整治、病媒生物防制和消殺。招募社區居民作為環境保護與健康宣傳員、志願者,增強社區群眾互動與參與感。 (四)健康場所推進行動。 9.建設健康公共場所。強化公共場所經營者衛生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環境。配置安全設施,健全無障礙通道,配備必要的急救裝置,加強設備維護和安全巡查。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督信息公示及傳染病防控、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和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監測、監督。推進公共場所禁菸工作。 10.打造健康工作環境。完善辦公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改善工作及作業環境、設備設施,使其符合工效學要求和健康需求。企業加強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排放管理。單位(企業)開展經常性的病媒生物防制,加強飲用水衛生管理。做好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工作。推動構建無煙健康工作環境。 (五)優美生態環境建設行動。 11.推進環境汙染防治。推動綠色發展,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替代。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加強飲用水從「源頭」到「龍頭」的衛生安全管理。推進土壤汙染源頭防控行動。推進新汙染物源頭禁限、過程減排、末端治理的全過程環境健康風險管控。強化清潔取暖改造,加強餐飲油煙、惡臭異味汙染問題治理,持續開展噪聲汙染防治行動。 12.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構建健康支持性環境,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險因素。著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廁所改造、垃圾汙水處理、鄉村噪聲汙染治理、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及畜禽糞汙收集利用處置工作。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改善農村社區環境衛生狀況。強化農村供水水質提升,保障農村飲用水安全。營造鄉村健康文化氛圍,制定鄉村健康公約和健康守則等行為規範,支持群團組織和志願服務隊伍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健康鄉村建設。 (六)環境健康風險管理能力提升行動。 13.提升環境健康風險評估預警能力。推動多部門政策融合,健全環境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預警發布和健康提示制度。構建全方位環境健康風險應對體系。推進環境健康風險管理技術標準化建設,完善氣候變化健康適應等工作體系。建立健全數智賦能的環境健康監測和風險評估綜合平臺,強化環境危害因素健康風險預警幹預。 14.加強環境相關疾病防控能力。完善媒介生物傳染病、環境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預警和健康提示,提升醫療衛生機構氣候敏感疾病、地方病等環境相關疾病診療能力。加強環境相關健康防護技術和健康產品研發,推進人工智慧在環境相關疾病防控領域的推廣應用。 15.提升環境與健康相關應急處置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災害和傳染病防控應急響應機制,優化應急裝備、應急物資儲運體系。提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引發的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以及環境汙染事件下生活飲用水衛生、環境衛生處理等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制定應急預案,開展演練和應急處置事後效果評估。加強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化水平。 16.增強環境健康核心科技創新能力。加強氣候變化、新汙染物治理、新能源利用和人群健康防護等領域科技創新支持。聚焦汙染物排放—人群暴露—健康效應—幹預控制全鏈條科學技術問題,構建跨學科、跨領域的科技創新平臺,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應用和推廣,加快培育環境健康新質生產力。 三、組織實施 各地有關部門要強化對健康環境促進行動的組織領導,加強統籌協調,集中力量,為實施各項行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強化環境健康風險源頭防控,建設健康支持性環境,確保各項行動取得實效;加強健康環境促進行動與健康中國行動其他專項行動的有機融合、一體推進;強化宣傳引導,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營造有利於打造健康環境的良好氛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3251
39
2025-11-17 09:05
54267
92
2025-11-17 09:05
91654
72
2025-11-17 09:05
84327
79
2025-11-17 09:05
54972
98
2025-11-17 09:05
86372
25
2025-11-17 09:05
56837
32
2025-11-17 09:05
36284
27
2025-11-17 09:05
97651
84
2025-11-17 09:05
15378
41
2025-11-17 09:05
63145
73
2025-11-17 09:05
13978
38
2025-11-17 09:05
21694
84
2025-11-17 09:05
35492
97
2025-11-17 09:05
91745
13
2025-11-17 09:05
13265
31
2025-11-17 09:05
39178
25
2025-11-17 09:05
96572
53
2025-11-17 09:05
47962
68
2025-11-17 09:05
58763
79
2025-11-17 09:05
21369
37
2025-11-17 09:05
18739
67
2025-11-17 09:05
94856
95
2025-11-17 09:05
97586
56
2025-11-17 09:05
83419
36
2025-11-17 09:05
43598
92
2025-11-17 09:05
49257
27
2025-11-17 09:05
85627
56
2025-11-17 09:05
46739
21
2025-11-17 09:05
63718
31
2025-11-17 09:05
86314
93
2025-11-17 09:05
28945
42
2025-11-17 09:05
26139
97
2025-11-17 09:05
49873
37
2025-11-17 09:05
89763
34
2025-11-17 09:05
31857
39
2025-11-17 09:05
69482
28
2025-11-17 09:05
46351
29
2025-11-17 09:05
98136
98
2025-11-17 09:05
98761
24
2025-11-17 09:05
76295
79
2025-11-17 09:05
94316
91
2025-11-17 09:05
27649
13
2025-11-17 09:05
32678
42
2025-11-17 09:05
78256
62
2025-11-17 09:05
93825
17
2025-11-17 09:05
73829
67
2025-11-17 09:05
35468
86
2025-11-17 09:05
47862
87
2025-11-17 09:05
73692
18
2025-11-17 09:05
56718
39
2025-11-17 09:05
52416
76
2025-11-17 09:05
| 秀色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 抓饭直播 | |
| 茄子直播 | 仙凡直播 |
| 榴莲视频 | |
| 伊人app | 红杏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婬色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月夜直播 |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比心直播 |
| 河豚直播 | |
| 少妇免费直播 | 苹果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青稞直播 |
| 绿茵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零点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桃花直播 | 零七直播 |
| 心跳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