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0日電(記者 吳濤)今年上半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8%,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連續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未來機器人又將如何發展,重心在哪?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行。記者 吳濤 攝 機器人「花活」越來越多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眾多機器人帶來新功能,除了唱歌、跳舞、聊天等常規動作外,醫療機器人層出,物流機器人落地應用越來越廣,甚至保姆等服務機器人「花活」也越來越多。此外,北京亦莊「機器人大世界2.0」正式啟幕,全球首個具身智慧機器人4S店和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已經成為大會期間的地標。 由此可見,現在消費者日常生活中「機器人含量」越來越高。渴了,機器人可以為您倒咖啡、斟茶;累了,機器人幫您收拾打掃;無聊了,機器人還可以對話聊天。 在倉儲物流領域,智狼貨到人系統等智能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服裝、醫藥、3C等行業。相關案例可充分利用12米以下的庫房空間實現高密度存儲,存儲坪效相比普通倉庫提升4倍以上,入庫上架效率提升6倍,揀貨環節準確率高達99.99%。 資料顯示,工業機器人應用範圍覆蓋國民經濟71個大類、241個中類;醫療、配送、養老等服務機器人融入生活百態,開闢民生服務新空間。2024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近2400億元。今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37萬套,服務機器人產量882.4萬套,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 機器人未來發展重心在哪?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副總幹事鄒刺勇表示,當前,機器人正在與人工智慧技術加快融合,並深度重構產業現代化路徑,有力驅動生產力大幅躍升。特別是作為智慧機器人的最高形態、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人形機器人正在加速創新迭代,並深度賦能社會生產與日常生活。 也許很多消費者會有疑問,為什麼目前機器人為什麼還沒有大規模普及?宇樹科技創始人、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王興興認為,目前人形機器人的硬體哪怕是靈巧手、整機等,某種意義上完全夠用,當然不夠好,要持續做得更好。 「目前的硬體夠用,最大的挑戰還是具身智能AI完全完全不夠用,這也是限制當前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的地方,就是機器人大模型或者具身智能到現在為止還是不太夠用。」王興興表示。 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主席兼執行長凱薩琳·克萊默表示,AI和機器人確實在重塑著我們的世界。在發展的過程中,要關注的是倫理性、包容性和穩定性,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就是來自於這些方面。(完)
「剛剛香港浸會大學呂海濤教授分享了如何藉助人工智慧,幫助發現藥物靶點。」近日,在2025京港澳青年科學家大會上,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副教授韓偉聽完主旨演講,便立刻聯想到自己的研究領域:「我們已經合成了很多的新材料,卻未必完全清楚真正適用的方向,人工智慧或許可以提供新的啟發。」 在這個匯聚了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量子通信、未來航天、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的「交流場」上,200餘位青年科學家齊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次次燃起「跨界火花」,架起了科研與產業、人才與項目之間的橋梁。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同心攜手 向新而行」,人工智慧成了連接不同學科的「通用語言」。不少與會的青年科研人員表示,AI不僅提升了科研效率,也幫助他們突破原有的學科邊界,開啟更加融合與開放的研究路徑。 「AI在科研中的廣泛應用,某種程度上革新了我們的科研思維。」香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王鵬長期做葉綠體研究,他介紹,「以往,我們只能小規模地分析葉綠體中某些蛋白與其他代謝通路的相互作用;而現在可以一次性輸入3000多個蛋白數據,通過AI來自動配對,得到一個葉綠體層面的蛋白相互作用的全貌。」 除了方法上的革新,人工智慧也推動著青年科學家們把目光投向「硬科技」前沿。「仿生智能技術是一條新賽道。」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郭雷指出,仿生智能可以催生前沿科學發現,克服現有的類腦智能局限性,更好實現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國際領跑。 「這個方向特別需要跨學科的融合,以及從基礎理論到關鍵技術,再到公司應用的全面創新,以及複合型的青年人才。」郭雷說道。 如何培養出更多具備跨界能力的青年科研人才?也是本次大會關注的話題。「目前,我們已經和內地科研單位開展了多項合作,包括科研項目對接、人才交流、學生聯合培養。」王鵬提到:「這不僅有助於技術上的互通互補,也加強了兩地人文層面的交流。」 當下,這種「雙向奔赴」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大會現場,京港澳三地29個優質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當天正式成立的「京港澳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團」,將常態化服務三地科創項目與人才成長;同步啟動的「北京市港澳創新中心」也將聚焦科技企業孵化、成果轉化、跨境標準共建,打造京港澳科創資源落地「第一站」。 在韓偉看來,這是非常好的契機。他說,香港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和創新能力,內地擁有大科學裝置等「國之重器」和廣闊的市場,通過與內地在科研項目、平臺資源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可以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和發展空間。 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啟明在採訪中介紹,學校近年來在中醫藥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正在橫琴新校區加快部署,探索中醫藥與西醫協同發展的新方向,「我們希望把握好『一國兩制』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中醫藥的科技創新與推廣,為中醫藥『走出去』貢獻澳門的力量。」(完)(《中國新聞》報劉益伶報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3615
18
2025-10-28 12:52
13628
83
2025-10-28 12:52
65471
14
2025-10-28 12:52
78541
72
2025-10-28 12:52
87249
14
2025-10-28 12:52
68954
51
2025-10-28 12:52
91254
61
2025-10-28 12:52
72354
92
2025-10-28 12:52
97531
39
2025-10-28 12:52
25976
49
2025-10-28 12:52
67359
56
2025-10-28 12:52
68712
64
2025-10-28 12:52
63294
48
2025-10-28 12:52
13526
24
2025-10-28 12:52
87925
97
2025-10-28 12:52
51729
54
2025-10-28 12:52
54921
61
2025-10-28 12:52
47915
27
2025-10-28 12:52
59132
87
2025-10-28 12:52
16237
46
2025-10-28 12:52
63879
52
2025-10-28 12:52
63798
97
2025-10-28 12:52
35982
91
2025-10-28 12:52
23964
42
2025-10-28 12:52
65928
83
2025-10-28 12:52
54862
76
2025-10-28 12:52
93246
51
2025-10-28 12:52
75681
39
2025-10-28 12:52
94357
75
2025-10-28 12:52
42986
89
2025-10-28 12:52
42817
15
2025-10-28 12:52
28754
26
2025-10-28 12:52
37586
89
2025-10-28 12:52
74253
78
2025-10-28 12:52
69387
87
2025-10-28 12:52
26958
38
2025-10-28 12:52
85749
74
2025-10-28 12:52
51793
28
2025-10-28 12:52
83956
15
2025-10-28 12:52
15873
21
2025-10-28 12:52
72543
19
2025-10-28 12:52
48259
79
2025-10-28 12:52
82795
18
2025-10-28 12:52
71638
68
2025-10-28 12:52
49721
34
2025-10-28 12:52
39572
96
2025-10-28 12:52
59874
19
2025-10-28 12:52
74638
52
2025-10-28 12:52
67159
82
2025-10-28 12:52
36971
78
2025-10-28 12:52
16835
74
2025-10-28 12:52
31975
49
2025-10-28 12:52
| 大鱼直播 | 彼岸直播 |
| 密桃直播 | |
| 夜月视频直播 | 咪咕直播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 夜魅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水仙直播 |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绿茶直播 |
| 青草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樱桃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大鱼直播 |
| 杏仁直播 | |
| 9i安装下载 | 么么直播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
| 荔枝网直播 | 绿茵直播 |
| 奇秀直播 | |
| 蜘蛛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 金莲直播 | |
| 杏爱直播 | 月神直播 |
| 莲花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