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雲南、湖南、湖北及京津冀等地出現強降雨天氣。預計未來三天,受「楊柳」影響,我國東南部海區及華南、江南南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強風雨天氣,關注颱風災害影響;江漢、江淮、黃淮、華北、東北等地多陣雨和強對流天氣,關注局地強降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及對交通、旅遊、農業生產等的不利影響。 昨日雲南湖南湖北及京津冀等地出現強降雨 昨日8時至今日6時,雲南中部、貴州南部、廣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中南部、浙江中西部、江蘇中部及河北中部和東北部、北京東南部、天津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暴雨或大暴雨(100~123毫米);上述地區最大小時降水量30~50毫米,局地60~80毫米。內蒙古東南部、陝西中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部等局地出現雷暴大風。 重點天氣預報 颱風「楊柳」將給華南等地帶來強風雨 今年第11號颱風「楊柳」已於今天(13日)早晨加強為強颱風級,早晨5點鐘其中心位於臺灣臺東市東偏南方向大約17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緯22.0度、東經122.6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為170~320公裡,十級風圈半徑為80~100公裡,十二級風圈半徑為50公裡。 預計,「楊柳」將以每小時25-30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還將有所加強,即將於13日中午前後在臺灣東南部沿海登陸(颱風級或強颱風級,40~45米/秒,13~14級);穿過臺灣島後13日下午進入臺灣海峽,並將於13日夜間至14日凌晨在福建廈門到廣東汕頭一帶沿海再次登陸(強熱帶風暴級或颱風級,25~33米/秒,10~12級);以後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預計,8月13日08時至14日08時,黑龍江中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江蘇北部、雲南西部、廣東東部、福建東部和南部、西藏南部、臺灣島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東南部、廣東東南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9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過7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東海南部、臺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巴士海峽、臺灣海峽、臺灣島北部及其沿海、福建北部沿海、廣東中東部沿海將有6~8級大風,臺灣島南部及其沿海、福建中南部沿海、臺灣東南洋面、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10級,颱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和地區風力有11~14級,陣風15-16級。中央氣象臺8月13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黃色預警和暴雨黃色預警。 颱風「楊柳」未來6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8月13日05時-15日17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全國強降雨落區預報圖(8月13日08時-14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東北地區等地有強對流和較強降水 13日,東北地區及黃淮、江淮等地有較強降水,部分地區有雷暴大風或冰雹,並伴有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預計,8月13日08時至14日08時,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北部和西部、蘇皖北部、華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8級以上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其中,黑龍江東北部、遼寧西部、福建南部、廣東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10級以上雷暴大風,最大風力可達11級以上。中央氣象臺8月13日06時繼續發布強對流天氣黃色預警。 全國雷暴大風或冰雹預警圖(8月13日08時-14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國內未來三天具體預報 8月13日08時至14日08時,黑龍江中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江蘇北部、雲南西部、廣東東部、福建東部和南部、西藏南部、臺灣島大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東南部、廣東東南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暴雨,臺灣島東部和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90毫米)。臺灣以東洋面有12~13級風,陣風14~15級;臺灣海峽、巴士海峽有10~11級風,陣風12~13級。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13日08時-14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8月14日08時至15日08時,華南大部和內蒙古中部、黃淮、江南西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廣東大部、廣西東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廣東北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14日08時-15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8月15日08時至16日08時,貴州、廣西西部和北部、湖南西部、四川盆地東南部、重慶南部和黑龍江南部、吉林北部、遼寧南部、華北中南部、山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貴州大部、廣西北部和黑龍江西南部、吉林北部、遼寧東南部、山西東部、河北東南部、山東西部、重慶東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或大暴雨(100~200毫米)。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8月15日08時-16日08時)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認識自己的優缺點、規劃職業生涯、寫簡歷、準備面試……求職過程中,高校畢業生第一次面對這些問題。不少高校在就業指導教師數量有限的條件下,正嘗試運用AI幫助畢業生找到適合的工作。 一名高校教師說:「AI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重複性、事務性的工作,比如梳理信息、優化簡歷、模擬面試,從而更好地配置資源,讓教師真正做到『一生一策』,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建議。」 溫州大學正在推進「人工智慧+」課程改革,引入簡歷會診系統及知識圖譜課程;昆明理工大學在就業指導課上引入大模型,幫助學生篩選求職信息、定位目標崗位、優化簡歷;華東師範大學試點、推廣「成長型簡歷」AI工具…… 各種AI應用與設備成了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教」。 成長型簡歷、AI面試艙賦能大學生就業 一份精煉且清晰的簡歷,是畢業生求職的「敲門磚」。AI工具除了能優化簡歷文字、針對不同崗位調整重點,還能提醒學生從簡歷「反推」,認識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從而找到努力方向。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輔導員陶潔請學生在碩士入學時就製作簡歷,把本科階段的學習情況、實踐情況都呈現出來,每年更新一次,再藉助AI工具,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成長型簡歷電子化,並分模塊梳理。「有了電子記錄,輔導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動態。如果哪個學生一直沒有更新簡歷,系統篩查出來,我就知道這個學生需要重點關注了;學生可以在系統裡和我互動、提問,我能在線上予以簡單回應。」 除了記錄和復盤,AI還能為學生提供新思路。陶潔舉例:「有名學生在讀碩士期間一直埋頭做科研,沒有實習經歷,不知道怎麼去應聘產品經理職位。這時AI會提示:科研能力是一種可遷移的能力,和產品經理的工作邏輯類似。把這項內容寫進簡歷,就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陶潔也強調,主題班會、定期一對一諮詢等線下交流仍是必要的。「我們在改進這套工具的過程中,始終保留了輔導員工作中人性化、有溫度的部分,即面談時輔導員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價值觀引領。」 除了打造成體系、多功能的AI平臺,一些高校還利用線下場地,引入了AI面試艙、AI面試輔導室等硬體設備。 華東師範大學學生職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劍鳴介紹,近10個月來,學校在教學樓、圖書館、學生活動空間等位置陸續安裝了12個「AI面試艙」,目前已服務超5000人次,學校的『青年百問智能體』也有AI面試功能。這可以為學生提供安靜私密的小空間,不用擔心打擾別人,大膽訓練自己。 溫州大學打造了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的就業服務一體化中心,包含多功能面試室、AI線上面試廳、面試輔導室等空間,學生既可以掃碼使用線上平臺,也可以隨時到中心使用這些功能空間。就業指導師、職業生涯諮詢師平時就在中心「待命」,學生可以就簡歷優化、面試輔導等問題找就業指導師詢問,也可以預約職業生涯專家進行深層次探討。 溫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學生小趙今年畢業,成績不錯的他在求職時缺乏自信,不太懂得包裝、推銷自己。學校關注到了小趙的情況,就業指導教師指點他面試技巧,引導他使用AI優化簡歷,用AI面試官進行循環面試練習。後來,小趙收到兩個技術崗位的offer,最後選擇了上海一家科技企業的開發崗位。 魏曉曉表示:「現在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遇到問題第一反應就是上網查,但不一定能找到靠譜的信息。學校有了就業指導平臺,學生知道官方提供的信息一定是準確的,而且可以進一步去找老師溝通。總的來說,AI可以賦能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 AI幫教師把職業生涯課上成「金課」 高校助力大學生高質量就業,職業生涯發展課是一個關鍵抓手。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認知與生涯發展》課程小組負責人蔣瑾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上學期這門課將AI引入課堂教學與互動、激發學生探索核心興趣點、學生評價等環節,開放選課即報滿,結課後獲得了超出預期的好評。 從2024年開始,昆明理工大學開始嘗試用AI賦能就業指導課。該校就業指導中心就業教育科科長陳桂榮向記者介紹,過去的就業指導課多聚焦於教會學生使用搜尋引擎查找、整理行業信息做求職準備,教師難以對所有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如今,教師的教學重心轉向指導學生掌握與AI高效對話的技巧,藉助智能工具更精準地匹配適合自身的行業、企業及崗位,在此基礎上開展針對性求職準備,效率大幅提升。 陳桂榮觀察到,許多學生在求職時感到困惑,根源在於對進入新階段的未知和自我認知的模糊。AI的加入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路徑——它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在學習、實踐中體現出的能力和優勢,並將這些優勢清晰映射到目標職業所需的核心能力上,幫助學生建立更明確、更具信心的求職路徑。 山東大學在2024年著手開發建設「山小芽」AI生涯發展助手,依託大數據算力分析,挖掘學生在考研、保研、出國(境)、求職、考公、創業等方面的成長發展需求並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構建就業大數據畫像;學生可以在平臺上對接到專業教師、朋輩導師、業內同行、行業專家、國際組織專家等,預約一對一匹配指導。 山東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工作人員竇尚孝告訴記者,2024年9月起,學校將《生涯發展:學業職業目標養成》列為大一新生必修課,並對內容進行「校本化」「院本化」升級改造,推動課程高質量建設。這門課共20學時,12個學時的理論課圍繞各學院學科特色,講解近3-5年的就業數據、就業信息搜集、就業能力提升、創新意識培養等;實踐課鼓勵學生通過「山小芽」平臺,完成生涯困惑諮詢或生涯人物訪談等。 截至目前,「山小芽」已覆蓋1.7萬餘名學生,匯聚專家資源2700多人,月均諮詢量千餘次。山東大學還與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15所重點高校和百度、科大訊飛、浪潮等企業成立「AI賦能·生涯發展聯盟」,運用大數據精準匹配資源,探索AI賦能生涯教育新範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5年08月14日 01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河豚直播 | 莲花直播 |
魅影直播 |
韩国直播 | 趣爱直播 |
莲花直播 |
成人抖阴 | 绿茵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嗨球直播 | 桃花app |
么么直播 |
心动直播 | 牡丹直播 |
黄播 |
魅影5.3直播 | 抓饭直播 |
绿茵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魅影视频 |
免费直播平台 |
趣播 | 橘子直播 |
红杏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9i安装下载 |
青稞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花儿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