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2025年記帳式貼現(五十期)國債發行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財政部擬發行2025年記帳式貼現(五十期)國債。現就本次發行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債券要素 (一)品種。本期國債為期限63天的貼現債。 (二)發行數量。本期國債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200億元,進行甲類成員追加投標。 (三)發行價格。本期國債發行價格通過競爭性招標確定,以低於票面金額的價格貼現發行。 (四)本息兌付日期。本期國債自2025年8月14日開始計息,於2025年10月16日(節假日順延)按面值償還。 二、競爭性招標安排 (一)招標時間。2025年8月13日上午10:35至11:35。 (二)招標方式。本次發行競爭性招標採用修正的多重價格招標方式,標的為價格。 (三)發行系統。通過財政部政府債券發行系統進行招標發行。 (四)標位限定。投標標位變動幅度0.001元,投標剔除、中標剔除和每一承銷團成員投標標位差分別為90個、75個和75個標位。 三、發行款繳納 中標承銷團成員於2025年8月14日前(含8月14日),將發行款繳入財政部指定帳戶。繳款日期以財政部指定帳戶收到款項日期為準。 收款人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開戶銀行:國家金庫總庫 帳號:270-25250-1 匯入行行號:011100099992 四、分銷及上市日期 本期國債招標結束至2025年8月14日進行分銷,8月18日起上市交易。 五、其他 本次發行應急投標書和債權託管應急申請書格式見附件1、2。 除上述規定外,本次國債招標工作按《記帳式國債招標發行規則》(財庫〔2022〕4號)執行。 附件: 1.記帳式國債發行應急投標書 2.記帳式國債債權託管應急申請書
在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後洋村的黃振芳家庭林場管理房旁,習近平30多年前種下的三棵杉樹,如今已長得高大挺拔。三棵樹的成長,好似講述著一段點綠成「金」的故事。 1988年6月,習近平從廈門來到寧德擔任地委書記。俗稱「閩東老九」的寧德,是當時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習近平面臨尋找突破路徑,率領閩東加快發展、擺脫貧困的重任。 1988年寧德城區風貌。(圖源:《習近平在寧德》) 1988年7月初,習近平和地委幾位負責同志,翻山越嶺,歷時一個多月深入閩東九縣,以及毗鄰的浙南溫州、蒼南樂清等地調研。正是這次調研,「造林大王」黃振芳的故事引起了習近平的關注。 黃振芳是寧德市周寧縣七步鎮後洋村人。後洋村常年地質災害頻發,每逢暴雨,山洪傾瀉,良田被毀,村民的生活很困苦。他們一家七口人經常連肚子都吃不飽。 1983年,黃振芳開始探索創業致富之路。他貸款8萬元,帶領全家人開荒造林,開墾出50畝荒山作為試驗林,後來逐漸擴大造林面積,短短三年內,黃振芳和家人造林1207畝,為全縣之冠。 得知黃振芳在山上造了一大片林,把整個家都搬上山去了,習近平決定上山看望。 當時車子開到鄉鎮後,習近平撐著雨傘一路步行近一個小時才到山上。他看到一連好幾個山頭都是黃振芳家造的林,新種的樹苗也都長得很好,便鼓勵黃振芳繼續鼓起勁兒往前奔。 這次調研後,習近平把黃振芳的情況寫進調查報告《弱鳥如何先飛》中,指出其為寧德「發展林業提供了一條思路」。 1989年1月,習近平到周寧縣走訪種林專業戶。(圖源:《習近平在寧德》) 時隔半年,習近平再次來到林場調研。那時正值1989年元旦期間,黃振芳的林場面積又擴大了不少,他正計劃著在林下套種馬鈴薯等作物,「以短養長」。看到這些,習近平高興地握住黃振芳的手說:「你這林場搞得好,值得推廣。」這一次,習近平在黃振芳家的林場親手種下了三棵杉樹,並在《閩東的振興在於「林」——試談閩東經濟發展的一個戰略問題》一文中,深刻指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 黃振芳家庭林場的宣傳牌。(圖源:《習近平扶貧故事》) 黃振芳家庭林場。(圖源:央視新聞) 在習近平的重視和推動下,黃振芳成了「造林致富帶頭人」,周寧全縣掀起造林熱潮,探索在產業結構上實行「林、茶、果、藥」結合,在林地利用上實行「套種、放養」結合的「種、養、遊」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模式。 「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這個後來被簡稱為「森林『三庫』」的實踐,把閩東林業發展推上了快車道。如今的閩東已遍植綠樹、漫山青翠,綠色工程惠及千家萬戶。 林茂田豐、天藍水清的「七彩」後洋村。 寧德市委宣傳部供圖 (2023年第24期《求是》雜誌刊發) 一個小山村,如同一扇窗,映射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邃思考和長遠布局。時光流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祖國大地上生根、開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