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8月14日電 (記者 楊靜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對外公布山西昔陽胡窩路金代壁畫墓發掘資料,該墓具有典型宋遼金文化特徵,從墓葬營造、磚雕彩繪、壁畫內容等方面可推測墓主為經濟富足的地主階層。 2020年5月,山西省晉中市昔陽縣胡窩路南側山前坡地的一建築工地內發現一座金代磚室壁畫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昔陽宋金文化博物館配合下,對該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墓葬除墓頂局部被破壞外,其餘保存完好。 圖為墓門正視圖。(資料圖,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該墓葬為八邊形仿木構磚雕壁畫墓,由墓道、墓門、甬道、主室、耳室組成。墓內夫婦對坐圖、假門窗等壁面裝飾是北方地區典型的宋元時期墓葬風格。墓室內壁採用磚雕和彩繪壁畫相結合裝飾手法,墓壁上方繪四神與二十八星宿是當地及周邊地區宋遼金墓葬的常見元素。 該墓共出土隨葬器物12件,包括瓷器、陶器、木器三類。其中,黑釉瓷碗、醬釉瓷罐是金元時期的常見器形。 考古人員介紹,該墓具有宋遼金的文化元素,尤其具有突出的遼宋風格,結合昔陽地區先後被北宋、金統治的歷史背景,在可資對比的紀年墓來看,以金中期居多,綜合可判斷該墓約在金代中期或更早。 此外,從墓葬營造的複雜程度,磚雕彩繪的精美程度以及壁畫中所反映的鞍馬、肩輿出行等內容,可推測墓主為經濟富足的地主階層,且該墓在反映宋遼金彼此融合、影響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中具有突出價值,對研究宋遼金文化傳承、交流等具有重要意義。(完)
臺北8月7日電 (記者 張曉曦 朱賀)「我本人已有二十六七次到臺灣來演出,這是我藝術生涯中非常寶貴的經歷。」7日在臺北出席一場記者會時,大陸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表示。 于魁智、李勝素領銜的大陸戲曲名家一行80人將於8月12日至17日在臺北連續六天登臺,帶來《四郎探母》《紅鬃烈馬》《鳳還巢》等經典劇目。于魁智7日率先抵臺,出席了邀請方臺灣傳大藝術事業有限公司舉行的記者會。 8月7日,大陸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抵達臺北並出席記者會。 記者 張曉曦 攝 于魁智回憶,1993年,他作為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隨京劇大師袁世海、杜近芳等來臺灣演出。從那時起的三十餘年間,他已近三十次為臺灣觀眾獻藝,不僅感到非常高興,也以堅持這樣的兩岸文化交流為榮。 于魁智表示,今年是中國戲曲學院建院75周年。75年來,學院為戲曲藝術人才的培養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本人也是從這所學院畢業。此次演出不僅匯聚了戲曲名家,也有多位中國戲曲學院優秀年輕演員加盟,相信能為臺灣觀眾帶來豐富的藝術體驗。 「臺灣觀眾的欣賞水平是一流的。」于魁智說,對於此次演出,大陸演員高度重視,每天堅持排練,希望能有默契的合作與絲絲入扣的表演,讓演出更加精彩。 于魁智還表示,自己如今已經64歲,要把老藝術家傳下來的東西再傳給年輕人,給年輕人更多舞臺實踐的機會,也讓京劇藝術薪火相傳。 8月7日,大陸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抵達臺北出席記者會,並現場表演京劇選段。 記者 張曉曦 攝 記者注意到,8月12日的首場演出是頗受臺灣觀眾歡迎的《四郎探母》。于魁智表示,1993年首次來臺演出時,他就與名家合作這齣戲,當時有很多觀眾跟著掉眼淚,「這種有家國情懷、親情題材的劇目,在兩岸都受到歡迎」。 于魁智說,作為戲曲工作者,同時也是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他也希望能與觀眾產生更多的交流、互動。 臺灣傳大藝術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敦仁表示,每次大陸戲曲名家來臺演出,都稱得上是「菊壇盛事」。他表示:「一般認為喜歡看京劇的都是老人家,但目前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這對傳統藝術來講也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夜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抓饭直播 | 嫦娥直播 |
迷笛直播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优直播 |
妖精直播 |
曼城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浪花直播 |
红桃直播 | 嗨球直播 |
荔枝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深夜直播 |
山猫直播 |
苹果直播 | 秀色直播 |
心跳直播 |
青柠直播 | 迷笛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魅影直播间 | 桔子直播 |
绿茵直播 |
蜘蛛直播 | 伊人app |
魅影直播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