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患者物品就會感染、康復了也會疼一輩子……這些有關基孔肯雅熱的傳言可信嗎 近期,我國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並引發本地傳播,社會高度關注。與病毒一同傳播的,還有各種網絡傳言:接觸患者物品就會「中招」、O型血人最易感染、吃大蒜等民間土方可有效預防、康復了也會疼一輩子……這些流言誤導公眾,引發不必要的恐慌。為幫助大家正確認識基孔肯雅熱,科技日報記者日前採訪了相關專家。 日常接觸患者物品無風險 「基孔肯雅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天津市南開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桐柏說。 他介紹,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後,短時間內便會形成病毒血症,病毒血症狀態可持續12天。伊蚊叮咬處於病毒血症期的患者後,基孔肯雅病毒會在蚊體內繁殖2天至10天,此蚊再叮咬健康的人就可能傳播病毒。患者發病一周內血液中病毒載量最高,需特別注意防蚊。 不過,基孔肯雅病毒在人體外存活能力有限,更無法通過完整皮膚屏障進入人體。徐桐柏說,在握手、擁抱、共用物品等日常人際接觸中,該病毒難以保持活性,也無法通過飛沫傳播。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公眾完全不必擔心因接觸基孔肯雅熱患者的生活用品而被傳染。」徐桐柏建議,與其過度擔心人際傳播,不如把防護重點放在防蚊滅蚊上,這才是預防基孔肯雅熱的有效方法。 血型非決定感染的關鍵因素 「雖然有極個別小規模調查顯示,O型血人群可能相對更易感染,但該結論尚未得到充分驗證,仍需更大樣本量的研究進一步確認。」徐桐柏說。 研究顯示,蚊子主要依靠人體釋放的二氧化碳濃度確定叮咬目標,而非血型。 新陳代謝旺盛的人群,包括兒童、運動中的青壯年等因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成為蚊子首要攻擊目標。老年人新陳代謝較慢,被叮咬概率相對低。孕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般比普通人高,這是「準媽媽」更易被叮咬的原因。 徐桐柏說:「決定基孔肯雅病毒感染風險的關鍵因素主要有3個:所處環境的蚊子密度、個人生活習慣和新陳代謝速率。血型並非決定因素。」 民間土方難以有效預防 對於「吃大蒜驅蚊」這一民間土方,徐桐柏認為,進入人體消化道的大蒜會被迅速分解,生成多種硫化物。這些硫化物中的一部分被排出體外,形成人們熟知的「大蒜味」。不過,這些代謝產物的濃度極低,並沒有驅蚊作用,難以有效預防感染。 「此外,百姓常用的塗抹風油精和花露水等方法有一定驅蚊效果,但持續時間較短,且驅蚊範圍有限。在伊蚊密度較高的環境中,它們難以形成有效防護屏障。」徐桐柏進一步說,部分花露水、風油精產品中驅蚊成分濃度較低,無法長時間抵禦伊蚊。 徐桐柏建議,如果想有效預防基孔肯雅熱,應選用正規、經過認證的驅蚊產品,如含有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驅蚊劑。外出時,穿長袖和長褲,在衣服上塗抹氯菊酯。「同時,安裝紗窗、紗門,使用蚊帳,清理室內外積水,這也是重要的預防措施。」他補充道。 康復後疼痛症狀會改善 針對「康復了也會疼一輩子」的傳言,徐桐柏說,基孔肯雅熱通常具有自限性,大多數患者症狀較輕且可自愈,會在1周到2周內康復。 從疾病康復機理來看,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後,免疫系統會啟動免疫反應以清除病毒。在多數情況下,人體免疫系統能夠有效清除病毒,使身體恢復正常。 徐桐柏解釋,部分患者康復後遺留關節疼痛等症狀,可能與其自身免疫系統在清除病毒過程中對關節等組織造成一定損傷且這種損傷恢復相對緩慢有關。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和身體機能恢復,這些症狀會逐漸改善。」徐桐柏說,在康復過程中,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遵醫囑進行康復訓練、注意休息和營養補充。這些措施有助於患者身體恢復,減輕不適症狀,降低長期疼痛的可能性。 本報記者 陳 曦 來源:科技日報
每年六月高考過後,高考作文題都會準時登上熱搜榜,全民熱議的背後,藏著一個深層的思考:我們到底希望通過一道作文題,考查學生的哪些素質?其實,高考作文題從來都不只是寫作測試。當我們討論「什麼是好的高考作文題」時,實際上是在追問:未來的社會中堅,該具備怎樣的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 作文題不只是「寫作任務」 要說清楚「好的高考作文題」,得先回到本源:作文題究竟是什麼? 從「題目」二字,你能看到古人造字時的巧思。《說文解字》裡說「題,額也」,額頭是人臉上最顯眼的部位。「目」就更直接了,本義眼睛,後來引申出「條目」「項目」之意——比如說「目錄」,就是「用眼睛看的條目」。當「題」和「目」組合在一起,就有了奇妙的張力:「題」是框架、方向,像額頭一樣明確;「目」是細節、視角,像眼睛一樣靈活。比如寫《我的校園》,「校園」是「題」,規定了你不能寫家裡的事;但可以寫操場的樹、教室的窗——這些都是「目」的自由。這種「規範」與「開放」之間的平衡,正體現了作文題目的本質。好的作文題,就像給你畫了一個圈:圈太小,人會受限制;圈太大,人會迷茫。它得在「管」和「放」之間找到那個微妙的點。 生活中處處有「題」。老師布置的「讀後感」是題,單位要求的「工作總結」是題,但作文題和這些都不一樣——它是「用文字表達思考」的專門訓練。筆者曾請教過一位前輩:「教了三十年作文,您覺得作文題最該教會學生什麼?」他說:「不是華麗的辭藻,而是『想清楚再寫』。一道好的作文題,會逼著學生把事情想明白:我要表達什麼?別人可能怎麼反駁我?」比如寫《談堅持》,平庸的題目只會讓學生堆砌例子,而好的題目會加個限定:「堅持到底一定是對的嗎?」——這就逼著學生思考「堅持」和「變通」之間的關係,從單一的價值判斷轉向辯證思考。作文題的終極目的,是培養「有邏輯的表達」和「有深度的思考」。這一點,在高考作文題裡體現得尤為明顯。 因此,好的高考作文題,就像剝洋蔥,一層比一層「辛辣」,也一層比一層接近核心。 第一層是「現象層」。比如上海卷的「專・轉・傳」,表面是在說「專業知識怎麼轉化、怎麼傳播」。考生可以舉「科學家寫科普書」「學術論文被短視頻解讀」的例子,這是最基礎的要求。 第二層是「邏輯層」。它要求考生找到事物之間的關聯:從「專」到「轉」是不是必須的?「轉」得越多,就一定「傳」得越廣嗎?有個考生寫道:「專業是根,轉化是橋,傳播是果。但橋要是建歪了,根就會被挖斷,果也會爛在地裡。」這種對邏輯關係的辨析,比單純舉例進了一步。 第三層是「價值層」。它追問的是背後的意義: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為什麼需要「專業」?「流傳」的本質是什麼?有考生提到:「真正能傳下去的,從來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裡藏著的人對世界的追問。就像孔子的話傳了兩千多年,不是因為他說的每句話都對,而是因為他教會了我們『怎麼做人』。」這種思考,已經觸及了文明傳承的本質。 普通作文題可能只需要剝開第一層,而高考作文題,要求考生至少剝開第二層,能摸到第三層的,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高考作文題是一份精神成人禮 有位教育專家說過:「高考作文題是給18歲年輕人的一份『精神成人禮』。」18歲是人生的重要節點,一道好的作文題,應該在這個節點上,啟發他們思考一些「必須想清楚」的問題。 它該教會學生「直面真實」。生活不是美好的童話,而是充滿了矛盾和不確定。好的作文題,應該讓學生明白這一點。它不應該只展示「崇高」「美好」,也應該讓學生看到「平凡」「掙扎」。比如寫「苦難」,不僅要寫英雄的犧牲,也要寫普通人的無奈;寫「成功」,不僅要寫光鮮的結果,也要寫背後的代價。這樣,學生走出考場後,才不會被「完美人生」的幻想迷惑,才能更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完美。 它該鼓勵學生「保持追問」。真正的人才,不是「知道答案」的人,而是「善於提問」的人。好的作文題,應該在學生心裡種下「追問」的種子。比如面對「專・轉・傳」,追問「什麼知識值得被傳承」;面對「苦難與新生」,追問「我們該如何紀念歷史」;面對「AI與人類」,追問「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是什麼」……這些追問,可能沒有標準答案,但很可能會伴隨學生一生,成為他們深度思考的起點。 它該引導學生「學會擔當」。好的高考作文題,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角色。有個考生在作文結尾寫道:「艾青說『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現在的我,可能還說不出這麼深沉的話,但我知道,我腳下的土地,需要我們這代人去守護。也許是學好一門技術,也許是做好一份工作,也許只是不辜負每一天的陽光。」這段話沒有豪言壯語,卻透著樸素的擔當——這正是社會需要的品質。 讓高考作文題成為「思想的種子」 高考作文題的意義,遠不止於「選拔人才」。它像一顆種子,種在每個考生的心裡,會在未來的歲月裡生根發芽,讓他們成為有思考能力、有擔當精神、有時代感知力的人。 對命題者來說,設計一道好作文題,需要勇氣:敢於跳出「安全區」,不怕被質疑「太難」;需要智慧:在規範與開放、傳統與未來、公平與區分之間找到平衡;更需要情懷:真正關心年輕人成長,關心這個國家的未來。 好的高考作文題,應該是個「矛盾容器」。它不提供標準答案,而是拋出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逼著考生去權衡、去辨析。在這方面,2025年全國1卷作文題就做得不錯。老舍的「開不了口」和艾青的「嘶啞歌唱」,本身就是一對矛盾:人在困境中,到底該沉默還是發聲?沉默是懦弱還是智慧?發聲是勇敢還是魯莽?這種矛盾,沒有標準答案,卻能看出考生的思維深度。 好的高考作文題,應該像一架「思維梯子」:起點不高,讓大多數考生都能爬上去;但越往上,臺階越陡,越能區分出誰有力量爬到頂端。上海卷的「專・轉・傳」就很像這樣的梯子。最底層,考生可以解釋三個詞的意思,舉幾個簡單的例子——這對大部分考生來說都不難。中間層,需要分析三者的關係:「專」是基礎,「轉」是橋梁,「傳」是目標?還是說「轉」可能毀掉「專」,「傳」未必需要「轉」?能想到這一步,就已經不錯了。最高層,則要跳出文字本身,思考時代問題:在算法推薦的時代,「專」的深度會不會被「轉」的流量綁架?在信息速朽的時代,「傳」的意義是不是該重新定義? 好的高考作文題,既要紮根當下,又要面向未來。它得讓考生聊聊身邊的事,更得讓考生想想十年後的世界,不僅關注「歷史」和「文化」,還要觸及「未來」。現在的考生是「數字原住民」,他們從小玩VR、刷短視頻、用AI,這些經驗應該被納入作文題。未來的社會,需要能和AI共處、能應對技術變革的人才。高考作文題作為「指揮棒」,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和思考:技術和人文該怎麼平衡?人類獨特的創造力到底在哪裡? 一道好的高考作文題,最終會沉澱為一代人的共同記憶。多年後,當考生們回憶起18歲那年的考場,他們可能記不清具體的分數,卻會記得那道題曾讓他們認認真真地思考:「我是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這,才是高考作文題最珍貴的價值。 (作者:程永超,系上海市建平中學正高級教師、全國百佳語文教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5934
78
2025-11-26 04:32
68174
82
2025-11-26 04:32
43812
98
2025-11-26 04:32
15764
96
2025-11-26 04:32
23854
61
2025-11-26 04:32
35784
87
2025-11-26 04:32
51647
39
2025-11-26 04:32
12784
91
2025-11-26 04:32
83917
98
2025-11-26 04:32
48162
29
2025-11-26 04:32
92634
84
2025-11-26 04:32
92863
75
2025-11-26 04:32
95763
98
2025-11-26 04:32
98561
63
2025-11-26 04:32
56179
61
2025-11-26 04:32
37192
17
2025-11-26 04:32
83762
15
2025-11-26 04:32
12356
58
2025-11-26 04:32
37496
28
2025-11-26 04:32
94158
29
2025-11-26 04:32
71658
71
2025-11-26 04:32
65248
47
2025-11-26 04:32
87953
42
2025-11-26 04:32
52814
37
2025-11-26 04:32
24169
61
2025-11-26 04:32
76435
84
2025-11-26 04:32
24589
38
2025-11-26 04:32
51378
58
2025-11-26 04:32
32916
54
2025-11-26 04:32
81643
39
2025-11-26 04:32
61548
67
2025-11-26 04:32
32469
84
2025-11-26 04:32
52963
37
2025-11-26 04:32
63285
79
2025-11-26 04:32
52173
78
2025-11-26 04:32
62197
52
2025-11-26 04:32
93526
69
2025-11-26 04:32
26845
82
2025-11-26 04:32
67198
29
2025-11-26 04:32
52319
93
2025-11-26 04:32
39845
49
2025-11-26 04:32
21395
34
2025-11-26 04:32
65832
73
2025-11-26 04:32
38125
82
2025-11-26 04:32
49751
72
2025-11-26 04:32
73946
21
2025-11-26 04:32
15827
51
2025-11-26 04:32
39815
97
2025-11-26 04:32
25631
75
2025-11-26 04:32
26173
58
2025-11-26 04:32
36517
81
2025-11-26 04:32
19265
49
2025-11-26 04:32
94258
98
2025-11-26 04:32
| tvn直播 | 奇秀直播 |
| 柠檬直播 |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趣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奇秀直播 | 六月直播 |
| 魅影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凤蝶直播 |
| 魅影直播 |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sky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桃花app | 月神直播 |
| sky直播 | |
| 百丽直播 | 黄播 |
| 极速直播 | |
| 杏仁直播 | 四季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荔枝网直播 |
| 山猫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小蝌蚪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