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拾 如今聊起脫口秀,可能必須先要釐清概念,即我們在聊的究竟是哪種脫口秀? 在今天的文化環境之下,至少有三種形態的脫口秀呈現在我們面前:其一是傳統的線下脫口秀,以現場演出的形式呈現,既有演員專場也有拼盤表演的形式;其二是充斥於社交媒體中的短視頻脫口秀,通常為線下脫口秀的演出段落切片,以觀演即興互動環節為主要內容;其三則是視頻網站平臺播出的脫口秀綜藝節目。 自2017年8月《脫口秀大會》開播以來,脫口秀綜藝的節目樣態始終沒有發生顯著的變化。到了今年夏天,先後開播的《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第二季》(簡稱「脫友2」)與《喜劇之王單口季第二季》(簡稱「喜單2」)的觀眾卻會察覺到,儘管這兩檔節目的形式與往年並無差別,但其內核似乎變味了。 越發嚴肅的脫口秀 還是喜劇嗎 儘管「脫友2」和「喜單2」都是去年才開播的節目,但這兩檔節目都與《脫口秀大會》有著微妙的傳承關係,因此二者節目模式高度雷同,都採取競賽模式,由演員們輪流上臺表演一較高下。他們表演的題材大多源於自身經歷,而節目組和觀眾會根據其講述內容和節目特色,為不同的演員貼上不同的標籤。 這些年來,無論是脫口秀演員群體還是節目本身,都有著明顯固化的趨勢。像吐槽職場話題的「牛馬賽道」和訴說生活艱辛的「窮門賽道」,今年的參賽者都已明顯過於擁擠,「低學歷賽道」的門檻則從大專學歷降到中專學歷,就連「殘障賽道」的競爭態勢都明顯比往年激烈,但演員之間的特色差異卻逐漸模糊。 而節目中的稿子,也被總結出了一套八股文般的路數。演員小塊就在節目中調侃,這些稿子「主要的架構是鋪墊和梗,有時候也會加一些犀利的觀點,但最終都會以強行升華收尾」。至於稿子中的內容,近年來撞車事件也偶有發生,像今年的節目中,就有老演員借用了其他同行三年前線下演出時的梗,被觀眾扒出來。 在這樣的情勢下,節目組似乎把帶來新鮮感的重任寄托在新人演員身上。 今年不少初登綜藝舞臺的新人都是帶著各自的獨家故事而來。像50歲的房主任,通過講述一段悲喜交加的農村版《出走的決心》衝上熱搜;為昔日同行發聲的演員嘻哈,則讓空乘著裝問題一時成了新聞話題;新疆女孩小帕則因為吐槽自己的「六婚」父親,讓「原生家庭」這個陳年話題又有了討論度。 另外,「脫友2」和「喜單2」不約而同增設了紀錄片環節,試圖將那些看似荒誕的段子在現實深度上進行開掘。於是,對雲南演員真勇口中的邊陲小鎮,觀眾的認知不再止步於搞笑的口音;安徽演員小四爺怒懟劉禹錫的當代版《陋室銘》,有了更為具象的呈現;而東北演員小奇的故鄉阜新,甚至平添了幾分文藝腔調。 即使沒有節目組的助力,演員們也會主動將表演中的話題藉助社交媒體在現實中進行延展。比如侯智元,在分享了他考研上岸的勵志故事後,表演中提到的複習期間睡覺用的浴缸,就在他的小紅書帳號中被置頂;而徐指導調侃了爺爺的草書作品之後,他和爺爺的社交媒體帳號均湧入了大批前來一睹作品真跡的觀眾。 如今,幾乎所有的脫口秀演員都在經營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脫口秀綜藝節目中呈現的公共敘事,與演員們臺下各自的私人敘事之間,已經形成了遠超出節目本體的互動意義。演員們會藉助社交媒體對自己的表演進行預熱宣傳,或者回應觀眾的評價,觀演雙方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沉浸於一場跨媒介敘事的體驗之中。 但是,當演員身上的人設標籤被替換成了社交媒體上的話題標籤,當節目熱度和演員人氣被指望靠粉絲點讚來託舉,當觀眾一次次從歡騰的節目現場被拖拽到紀錄片鏡頭中的清冷現實,脫口秀綜藝的內在氣質已經隱隱發生了改變。一個特別顯著的問題是,搞笑似乎已經不再是演員們贏得觀眾掌聲的唯一手段。 「脫友2」的嘉賓陳魯豫在進行點評時便指出,今年節目中的一些演員,比起「出梗」更在意的是表達。知名綜藝人馬東則在做客「喜單2」時感慨,如今的脫口秀觀點表達之重,讓他想起了自己當年策劃的《奇葩說》。甚至有演員在舞臺上自嘲寫的稿子笑點匱乏,更適合另一檔闊別已久的節目《我是演說家》。 毫不意外,這個自嘲的笑點也並沒能博得多少觀眾的笑聲。 娛樂節目 「出梗」和搞笑才是本分 今年脫口秀綜藝中表達最為集中的主題,莫過於女性。 如果說往年節目中能夠出圈的女性脫口秀演員還只是鳳毛麟角,那麼今年這一群體至少在數量上已經實現了躍升。綜合統計「脫友2」和「喜單2」兩個節目的參賽演員情況,今年登臺的女性演員多達41人,她們在各自節目中所佔比例均已接近40%。 事實上,無論是「脫友2」還是「喜單2」,都在明確強化節目的女性色彩。如果我們留意節目中投向觀眾席的全景鏡頭就會發現,現場參與節目評判投票的觀眾大部分都是女性。「喜單2」在今年節目錄製中甚至頻頻放大來自觀眾席的聲音,熱衷於與臺上演員即興互動的觀眾大都也是女性。 而在正片節目之外,「脫友2」的嘉賓陳魯豫和參賽女演員們還錄製了一檔談話類節目《豫見她們》。儘管這檔衍生節目所討論的議題全部是正片中表演內容的延伸,但是當交流的場域從表演舞臺的喧鬧空間切換到一個嚴肅的對話圓桌之上,剝離掉段子的喜劇外殼,其素材原型無一例外都呈現出傷痛感強烈的悲劇內核。 藉由眾多女性演員的表達,女性話題也已從數年前浮於表面的性別差異和口號式的女性意識,深化和細化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像選擇單身生活的45歲女演員王小利,以一句堅定的「我沒有煩惱」抵抗著外界的成見;而王大刀則藉由獵豹般誇張的肢體表演,訴說女性心理的同時,消解著傳統觀念對女性的束縛。 可以這樣說,女性脫口秀演員們的表達,已經從當年控訴式的「我不要」,進化到了宣告式的「我想要」。於是,單純依靠製造性別對立來彰顯所謂女性立場的段子,儘管勉強依靠拋出挑釁式的金句,贏得現場一時喝彩,卻不可避免地因為缺乏思考價值而淪為噱頭,難以獲得真正的關注度,也最終必然會被淘汰。 並且,當同一類話題被反覆講述,固然可以令板結固化的某些社會觀念得以鬆動,至少使得一些真正關涉女性利益的具體問題不再令女性羞於啟齒而男性過度敏感,因而可以獲得討論甚至解決的機會,但同時過度密集地輸出,又是否可能讓大眾因為陷入另一種習以為常的狀態,反而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 耐人尋味的是,當女演員們將表達的重要性置於「出梗」之前,並且因此贏得評委們帶有強烈精英色彩的讚美辭藻時,節目現場觀眾席中的大眾女性群體則用手中的投票器給出了一個可能截然相反的態度。從比賽的結果來看,女性脫口秀演員的淘汰率是明顯高於男性演員的。「脫友2」進行到第三賽段結束,22名女演員中有17人遭到淘汰,在晉級的27組選手中,女性演員只剩5人,所佔比例不到19%,且在節目中實現跳段的5名高票演員無一例外都是男性。至於「喜單2」方面,節目賽程才剛過半,男女演員的淘汰率分別為28%和53%,相差之懸殊已是顯而易見。 女性話題似乎只是女性脫口秀演員綜藝徵途中的敲門磚,卻未必是墊腳石。 反觀在節目中可以順利晉級或者贏得高票的女演員,無一例外都擁有更為豐富的搞笑經驗,喜劇技巧明顯更加純熟,有趣的段子和精彩的表演才是她們贏得更多票數的前提。這樣的現實情況似乎可以說明,至少對於大眾而言,作為娛樂節目而非思想節目的脫口秀綜藝,「出梗」和搞笑才是起碼的本分。 「抽象賽道」 脫口秀世界的荒誕派文學 無論是「脫友2」還是「喜單2」,當觀眾耳熟能詳的老演員們依舊在作品的文本性和現實性層面進行深耕時,越來越多今年登上綜藝舞臺的新人脫口秀演員卻反其道而行之,走上了「抽象賽道」。這種「抽象」,也可以用「脫友2」嘉賓大張偉常用的點評關鍵詞「神經病」來形容,是一種很難簡單概括的節目風格。 不同於邏輯嚴謹的文本型脫口秀,「抽象賽道」的演員們時常思維跳脫,甚至以無邏輯或反邏輯來製造笑點。比如孫書恆講述大城市年輕人的心理疲憊:「家裡催婚,工作催命,上了一天班回到家,海洋上又有垃圾了。」一句毫無關聯的預期違背,卻精準地將人們的精神困境從庸人自擾的煩惱中解脫了出來。 「抽象賽道」的脫口秀作品又不同於觀察型脫口秀,既不追求生活細節的真實感,又不強調所謂批判性,反而時常故意背離現實,將觀眾強行拖拽到演員們虛構的假定情境之中。比如徐浩倫和譚湘文的漫才組合,他們的作品如同高概念電影,每次都能將想像的邊界拓展至極限再令其瞬間坍塌,以此來製造戲劇性的收場。 一些演員的抽象感來自於他們過度誇張的表演風格。比如王大刀在講述一場商務應酬中的遭遇時,通過原地奔跑的動作將內心澎湃的心理活動完全外化出來,從而製造出遠超文本本身的喜劇效果。而小奇講述自己的中專生經歷時,在不同的角色之間閃轉騰挪,依靠單人的表演撐起了一臺人物豐富的小型舞臺劇。 在處理自我與現實的關係時,笑點抽象的脫口秀演員似乎並不像側重觀點表達的演員那樣有野心,他們往往更願意固守自己的內心一隅,表現得與現實更加疏離。用「脫友2」總編劇之一鳥鳥的話說,他們更像是「世界的旁觀者」,畢竟「沒有什麼問題是一段脫口秀解決得了的」。 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是極少數曾經認真探討喜劇的思想者之一。他在其作品《喜劇的本質》中論述說:「冷淡疏離的情感狀態是喜劇的自然環境。以一個冷眼旁觀者的心態看待生活,生活中很多的正劇就會變成喜劇。」脫口秀演員們的工作和人生態度,看起來很像是對這番論述的踐行。 或許我們可以將這些抽象的段子理解為脫口秀界的荒誕派文學。比如林簡七講述他和朋友種種不著邊際的奇思妙想,雖然充滿笑點卻又毫無意義,但在結尾處,當他的朋友用一句荒誕的疑問去回懟炫富者的羞辱時,這一切無意義的抽象忽然便生成出了意義——這是他們抵禦現實傷害最好的精神庇護所。 馬東在聽了林簡七的作品後點評說:「很多人會因為這個作品和這幾句話,去重新觀察我們身邊的概念,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們已經習慣接受的那個名相,到底和它的本質有什麼樣的關係。」延續這個方向思考下去,我們或許就會意識到,抽象的有時不僅是喜劇。 又或者如出身東北農村的高寒,在訴說他第一次來到高樓林立的上海時,聯想到了他少年時代作文課上青春傷痛文學的女主角——一個正在過馬路的老太太,時代和貧富的巨大落差在那個瞬間撲面而來,這樣的文本所蘊含的豐厚文學性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識到,他口中的傷痛是真實可感的。 事實上,即使再抽象的脫口秀演員,也並未真正置身事外。抽象,就像一切其他的喜劇風格,都只是他們面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依然借用柏格森的論述,他認為喜劇的力量在於「保留人類生活事件的逼真外表的同時,向我們清晰地呈現其中顯而易見的機械性」。在他的觀念中,喜劇的意義就在於抵抗這種現實的僵硬的機械性,他稱其為「愚蠢固執的褶皺」。但他同時提醒我們,「唯獨在人類的範疇內才有喜劇」。 脫口秀也是如此,笑在人間。(北京青年報)
海洋,生命的搖籃、人類文明的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 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高效協同,更加注重產業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諧,更加注重合作共贏? 嘉賓在第二十二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錄製現場。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新華社13日推出第二十二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協調發展司副司長馬維晨,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古嫵,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雙建,山東省海洋局局長王仁堂,共同探討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視頻:精耕深藍,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中國經濟圓桌會」聚焦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來源:新華社 面海而興,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中國1.8萬餘公裡大陸海岸線和1.4萬餘公裡島嶼岸線蜿蜒綿亙,1萬多個海島星羅棋布,約300萬平方公裡主張管轄海域浩瀚遼闊…… 「廣袤而富饒的海洋,是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空間和資源寶庫。」古嫵說。 從海洋漁業、船舶建造、郵輪旅遊,到海底光纜通信、深海礦產開採、深海基因資源利用,近年來,中國海洋經濟發展不斷走深走實。 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協調發展司副司長馬維晨在第二十二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錄製現場發言。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海洋經濟的內涵從『耕海牧漁』邁向『經略深藍』。」馬維晨說,中國已擁有規模大、門類齊全、體系完整的海洋產業體系,擁有全部15個主要海洋產業,呈現規模大、勢頭好、品質優等特點。 一組數據彰顯中國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步伐:2024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萬億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還多;海運量和貨櫃吞吐量約佔全球三分之一,海工裝備市場份額佔全球50%以上;海水產品產量連續多年居全球第一;全球18種主要船型中,中國有14種新接訂單量居世界首位…… 面臨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今年上半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佔世界市場份額仍保持在一半以上,其中,新接訂單量市場份額維持在68.3%的高位。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古嫵在第二十二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錄製現場發言。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海洋經濟其實離老百姓日常生活並不遙遠。」古嫵舉例說,汽車裡加的油氣可能來自深海油田,手機裡充的電可能來自海上風電,海水淡化緩解水資源緊缺壓力,深海算力夯實數字底座,深海機器人完成通路搭建,「海洋成為一二三產業協同、深度融合的試驗場」。 「南海二號」鑽井平臺在惠州19-6油田海域進行鑽探作業。2025年3月31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我國在南海東部海域勘探發現惠州19-6億噸級油田。新華社發(中國海油供圖) 長153米、重83.5噸!近日,山東港口煙臺港蓬萊港區,3支超大尺寸海上風電葉片在這裡完成裝船並運往試驗基地,成為山東推進沿海地區港口建設與臨港產業發展的生動註腳。港口群加快一體化整合,「港產城」融合項目加速集聚,「海上山東」新藍圖正徐徐鋪展。 山東省海洋局局長王仁堂在第二十二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錄製現場發言。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王仁堂表示,山東將優化港口建設布局,健全港口集疏運體系,提升港口服務能級,培育壯大航運金融、航運保險等高端航運服務業,並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建設裕龍島煉化、日照精品鋼基地等大項目,加快由「港口群」向「城市群」邁進。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員李雙建在第二十二期「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錄製現場發言。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當一定規模和相當數量的海灣城市得到科學布局、優化發展和有效管理,海洋空間精細化管控和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就可以實現。」李雙建提出三方面建議,一是進一步摸清海灣資源家底,以主體功能定位為指引優化海灣開發保護格局,「一灣一策」引導差異化發展;二是加強海灣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發展潛力的整體評估和論證;三是以現代海洋城市為引領,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海灣產業體系,推進港口群、產業群、城市群的優化整合。 向新而行,培育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 2024年5月7日,我國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在首航試驗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丁子羽攝) 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運營,大型LNG運輸船建造能力全球領先;「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創造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紀錄;「夢想」號大洋鑽探船建成投運,最大鑽探深度達11000米……近年來,中國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2024年11月17日拍攝的靠泊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考碼頭的大洋鑽探船「夢想」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也要看到,與建設海洋強國目標相比,中國在海洋科技方面仍有一些短板弱項。 馬維晨介紹,按照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正與相關部門一道著手「十五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以及相關領域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 2025年8月1日,超大尺寸海上風電葉片從山東港口煙臺港蓬萊港區起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唐克攝) 「我們將更加注重創新驅動,部署儘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接續取得一批原創重大成果,實現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馬維晨說,與此同時,加快推動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海洋未來產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深海科技」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6月,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深海)在海南啟動運行,具有從數百米到2000米以上梯度漸變豐富的試驗環境區域,對中國深海科學基礎研究和深海技術原始創新提供支撐。 「深海探索開發能力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海洋實力的重要標尺。」李雙建認為,要加強體制機制改革,加大深海科學認知和技術研發投入,將深海礦產和遺傳資源開發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進行布局,儘快完成深海產業鏈關鍵節點的自主可控和升級迭代。 如何更加注重產業更新?古嫵表示,自然資源部將以實施「海洋領域新質生產力培育重大工程」為牽引,著力推進海洋能規模化利用、提升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規模、壯大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前瞻布局「人工智慧+海洋」。 2025年7月3日拍攝的福建省連江黃岐半島海域海投國家級海洋牧場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海帶、大蝦、大黃魚……優質海水產品越來越多走上百姓餐桌,這背後是「藍色糧倉」建設的縱深推進。以山東為例,省級以上海洋牧場達到139處,2024年海水產品產量達到825萬噸,實現增加值突破千億元。 2025年5月16日,在位於福建莆田市涵江區的福建省新膳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展示超大規格活鮑魚。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王仁堂表示,山東將以更大力度釋放「藍色糧倉」潛力,鼓勵科研院所、高校與種業企業聯合,開展「藍色種業」創新行動,開發適養優質新品種,同時開展漁業關鍵技術攻關,推進漁業標準化、工業化、智能化生產,提高海洋漁業發展質量效益。 2025年5月3日,山東省榮成市愛倫灣海洋牧場海帶養殖區,漁民駕駛舢板採收海帶(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李信君攝) 合作共贏,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 2025年3月18日拍攝的停靠在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利特爾頓港的「雪龍2」號。新華社發(嚴歆韻攝) 今年6月12日,完成中國第41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回到闊別200餘天的上海母港,創下中國極地考察史上單船執行任務最長時間紀錄。 「本航次考察聯合了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挪威、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八個國家的科研機構、科學家共同參與。」古嫵說,為南極海洋生態保護與國際治理提供有效支撐,是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海洋治理的生動實踐。 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持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國際社會一道,攜手共建和平之海、繁榮之海、美麗之海。 國之重器「蛟龍」號首個國際航次,搭載來自加拿大、西班牙、墨西哥等八個國家的科學家,與中國科學家共同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 響應聯合國「海洋十年」倡議,中國成立「海洋十年」中國委員會,制定了國家行動計劃,截至目前我國獲批9項國際大科學計劃,覆蓋深海典型生境、全球海洋負排放「藍碳」以及全球河口監測等領域。 海洋是各國人民交往的紐帶。「最新統計顯示,在籤證政策利好等因素推動下,郵輪旅遊熱度高漲,今年上半年全國郵輪港口進出港旅客總數和郵輪艘次分別同比增長40.1%和33.7%。」古嫵舉例說,「五一」當天,天津國際郵輪母港辦理「240小時過境免籤」手續的旅客超過400人,創復航以來單日新高。 積極參與國際海洋治理,提供更多公共服務。截至2024年底,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為紐帶和重點,中國舉辦了300多期培訓班,為6000多名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學者提供了培訓機會。 在中國參與推動下,世界各地的港口將像珍珠一樣,串成國際合作的項鍊。作為中歐門戶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躍升為歐洲第四大貨櫃港口;中巴經濟走廊「龍頭項目」瓜達爾港,朝著物流樞紐和產業基地方向邁進;中國與秘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錢凱港開港運營,成為新時代亞拉陸海新通道。 遼闊的大海上,中國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線每天都在綿延伸展。今年上半年,福建省開通首條直航厄瓜多貨櫃班輪航線,鹽城港開闢直航中東約旦新航線,金華—巴希—巴庫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班列首發,撫州—泉州—泰國海鐵聯運首航。 「中國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更多務實親民的合作舉措,推動海洋可持續發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古嫵說。 文字記者:劉紅霞、王立彬、張曉潔 海報設計:田粟 統籌:王乃水、任鵬飛、聶毅、邱星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132
85
2025-10-28 20:43
98752
71
2025-10-28 20:43
74815
59
2025-10-28 20:43
28671
18
2025-10-28 20:43
74825
97
2025-10-28 20:43
58963
91
2025-10-28 20:43
67398
79
2025-10-28 20:43
62519
34
2025-10-28 20:43
84652
52
2025-10-28 20:43
71536
68
2025-10-28 20:43
35261
73
2025-10-28 20:43
79258
42
2025-10-28 20:43
85743
54
2025-10-28 20:43
15372
95
2025-10-28 20:43
56973
29
2025-10-28 20:43
91742
98
2025-10-28 20:43
48359
39
2025-10-28 20:43
83452
76
2025-10-28 20:43
64873
52
2025-10-28 20:43
47319
56
2025-10-28 20:43
95243
71
2025-10-28 20:43
94865
45
2025-10-28 20:43
24617
31
2025-10-28 20:43
14572
65
2025-10-28 20:43
82675
72
2025-10-28 20:43
64589
78
2025-10-28 20:43
56398
68
2025-10-28 20:43
34568
89
2025-10-28 20:43
72984
15
2025-10-28 20:43
65372
54
2025-10-28 20:43
41865
85
2025-10-28 20:43
96852
67
2025-10-28 20:43
62498
26
2025-10-28 20:43
45612
35
2025-10-28 20:43
28491
61
2025-10-28 20:43
42863
69
2025-10-28 20:43
31294
96
2025-10-28 20:43
86329
32
2025-10-28 20:43
49615
17
2025-10-28 20:43
68412
47
2025-10-28 20:43
97153
37
2025-10-28 20:43
56893
47
2025-10-28 20:43
65837
76
2025-10-28 20:43
38564
17
2025-10-28 20:43
13589
61
2025-10-28 20:43
23596
79
2025-10-28 20:43
49836
76
2025-10-28 20:43
15476
87
2025-10-28 20:43
54379
32
2025-10-28 20:43
49826
74
2025-10-28 20:43
46398
84
2025-10-28 20:43
| 花儿直播 | 四季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美女直播app | 青稞直播 |
| 迷笛直播 | |
| 蜜糖直播 | 密桃直播 |
| 妲己直播 | |
| 黄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蝴蝶直播 | 妖精直播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名模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蜜桃直播 |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极速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9i安装下载 | 西瓜直播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 黑白直播 | 鲨鱼直播 |
| 黄瓜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