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感的音樂伴隨炫酷的動作,運動員在各種障礙上閃轉騰挪……雖然天氣炎熱,但今天的成都世運會跑酷賽場座無虛席。在主場觀眾的加油助威聲中,中國選手商春松以24.7分摘得女子自由式項目的金牌,也就此成就世界盃、世錦賽和世運會跑酷比賽的冠軍大滿貫。 今年29歲的商春松,曾擔任國家體操隊隊長,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獲得體操女團季軍,退役後開始轉項練習跑酷項目。此次奪冠後,商春松表示,在「家門口」獲得冠軍感到十分自豪,「我希望大家多了解跑酷運動,加入我們」。 跑酷源於20世紀90年代的法國,於2006年前後傳入中國,目前在國內還屬於較為小眾的項目。本屆世運會,跑酷設競速和自由式兩個小項。除了商春松,中國隊還有一名選手富思達參賽,他在男子自由式項目的決賽中名列第5。 隨著成都世運會的進行,類似跑酷、壁球這樣的新興項目,逐漸走入民眾視野。「真新鮮」「怎麼玩的」是記者在走訪過程中,聽到觀眾經常提到的詞。 在歐美國家已較為流行的壁球項目,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此次世運會,中國壁球隊與歐美選手的實力差距較大,參賽選手均止步32強。 隨著壁球在2023年被正式確認為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新增項目,中國壁球隊在去年得以組建。對這支新隊伍來說,本次世運會之旅並非沒有閃光點——在女子單打16強遺材賽中,劉子儀戰勝澳大利亞選手埃米莉·蘭姆,取得中國隊在世運會壁球項目中的首場勝利;13歲的殷子媛是本屆世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年齡最小的選手,她在遺材賽中連勝兩場。 中國壁球隊17歲的小將陳海松告訴記者,壁球需要快速移動、頻繁揮拍和高度集中注意力,運動強度非常大,很有挑戰性,「雖然目前我還不能和國外的高手抗衡,但通過世運會積累經驗,為奧運會蓄力才是關鍵,這次我的收穫遠多於遺憾」。 記者了解到,除壁球外,本屆世運會還包含棍網球、腰旗橄欖球、攀巖等洛杉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中國隊把世運會作為新奧運周期新興項目一次十分重要的練兵機會,希望通過比賽進一步了解對手、鍛鍊隊伍、發現人才。 通過世運會的聚光燈效應,不少新興項目迎來高光時刻。網絡社交平臺上,「原來棍網球這麼刺激」「跑酷太帥了」「荷球怎麼玩」等討論熱度不斷飆升。新興項目正借世運會的東風,改變著大眾的運動認知版圖。 在日前舉行的成都世運會單排輪滑球比賽中,中國隊最終名列第8。年輕隊員劉超仡認為,雖然實力明顯和強隊有差距,但「我看網上對我們比賽的討論很多,單排輪滑球今後一定能迎來發展的春天」。 據單排輪滑球中國隊教練黃歡介紹,單排輪滑球和冰球運動有頗多相似之處,「我相信通過世運會,單排輪滑球項目一定能受到更多青少年的關注。推廣這個項目不僅有助於自身發展,還能間接培養冰球人才」。 本屆世運會女子沙灘手球項目,中國隊以青少年選手為主,少數老將壓陣。老將沈萍是隊伍裡的「大姐姐」。她對記者表示,年輕隊員們在世運會上獲得了成長,「特別是我看到大眾對沙灘手球的關注度猛增,對這項運動在國內的長遠發展來說意義深遠」。 成都世運會賽場上,雖然中國隊在不少新興項目上未能登上領獎臺,卻也不是空手而回。這些項目或已入選奧運會,或正積極爭取奧運資格,世運會為中國選手們提供了與高手過招、錘鍊技術和心理的寶貴機會。更重要的是,這些項目藉助世運會平臺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對未來它們在國內的發展將大有裨益。 (本報成都8月13日電)
午夜十二點的上海博物館門口,等著入館的觀眾已經排到了馬路邊。即使是在上海,這樣的情況也不多見。這批觀眾都是為了一個已經在上海辦展超一年的特展「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而來。展覽最後一周,上博創造性地連續開放168 小時,午夜零點至早上六點的午夜場,在開始前已幾乎預約殆盡。零點後走進館內,依然能感受到熱切的觀展氣氛。在薩卡拉的秘密展廳,不少觀眾興奮地和同伴討論,「據說這個館裡很多文物,是從埃及直運上海,連埃及人也沒看過」。持續開放超過一年,這場展覽依然熱度不減,這恐怕是原因之一。無論以何標準來看,古埃及文明大展都是一個由國內文博機構領銜組織、世界一流水平的特展。以觀眾人數看,至7月底展覽已接待260萬次觀眾,閉幕時預計觀眾總數將超270萬人次,刷新全球博物館單個收費文物類特展參觀人數的最高紀錄;以展陳水平來看,這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亞洲最高等級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其中超過95%的文物為首次來到亞洲。上海的觀展市場也沒有辜負這場展覽。門票之外,文創活動及周邊衍生產品營收就超4億元,帶動城市綜合消費超200億元。真金白銀的支持,無疑給了特展之「特」更大的底氣。站在世界視野的高度辦這樣一場大展,絕非易事,無論是允許觀眾帶寵物貓入場,還是連續開放168小時,都是前所未有的創意。上海之所以敢當第一個吃螃蟹的,自然有其底氣在。仔細觀察,小到展櫃高度、玻璃透明度、燈光布置、清潔頻率等細節把控,大到站在「文明互鑑」的高度設定策展思路,展覽的成功都離不開城市在文化軟硬體兩方面的強力支撐。這背後,是上海一流的全球資源配置和調度能力。在合作層級上,能夠撬動超過95%的文物首次來到亞洲,達成中國國有博物館和埃及政府的首次合作,甚至許多文物直接從考古遺址現場被運到上海博物館,這種從發掘現場到陳列展廳的高速轉化,考驗著一座城市的文化實力和在世界上的文化話語權。而上海的調度能力,已超越了簡單的資源匯聚,而是將其轉化為特色活動、文創開發、文旅聯動、聯合考古等更多元的價值。這種轉化,並非簡單的文物搬運,背後有著堅實的文化主體性作為支撐。不同於以往國內古埃及文明題材的展覽直接從歐美博物館借展,以西方視角進行敘事,此次展覽由上博聯合專家團隊自主策劃,展示了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在學術層面,為展覽提供了更具本土特色的支持。這是一種基於專業的對不同文明的平視與尊重,也是上海文化辨識度的體現。作為國際文化大都市,上海的魅力之一在於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這座城市用一次次的文化實踐證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勝過任何一種單一的文化審美。而人類文明本就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環境中不斷融合、成長、進步的。在逆全球化陰影籠罩世界的今天,這顯得尤為珍貴。守護這份珍貴,上海動作頻頻。與人民廣場的古埃及文明大展隔著一條黃浦江,浦東美術館的巴黎奧賽博物館藝術瑰寶展同樣備受關注。今年底,還將有羅浮宮博物館16至19世紀傑作大展登陸上海。同一時空,不同文明在此交相輝映。社交媒體上,不少人特意發帖曬圖,「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博物館嗎?」很多觀眾特意請年假也要在午夜時分走進博物館,不僅是為這場特展,也是為了一次獨特的活動體驗。就在上周末,小紅書「包」下復興島舉行了融二次元漫展、音樂節等多種元素的「開放世界冒險島」活動,吸引數萬年輕觀眾從全國各地蜂擁而來。各種打破邊界與規則的文化創意能成功落地,上海高度包容性的背後是高效的行動力。我們可以看到,小紅書活動期間,復興島內道路臨時交通管制、高溫天戶外保障等一系列措施;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周不間斷開放的博物館內外,有效的文物保護措施、快速的場地整理,以及午夜長隊邊守護的閃爍警燈。我們有理由期待,在上海,「埃及展現象」將不止於這一篇章,也不止於這一年。國際文化交匯的光輝與文化創意的光點,始終會在上海閃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绿茵直播 | 魅影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魅影视频 |
成人免费直播 |
河豚直播 | 黑白直播 |
红杏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水仙直播 |
暖暖直播 |
杏仁直播 | 魅影直播 |
比心直播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月神直播 |
午夜直播 | 心跳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雨燕直播 | 茄子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妲己直播 | 黄播 |
四季直播 |
春雨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秀色直播app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