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生病第一時間去直播間問「專家」 假道具假證書堆出假醫生亂象調查 「爸,那些『專家』是假的!藥根本沒用!」看著父親又一次籤收了快遞來的「神藥」,來自陝西的張昕(化名)既憤怒又無力。他的父親沉迷於某社交平臺上一名「醫學專家」的健康課程,被深度洗腦,已兩次花高價購買對方推薦的「神藥」。 面對家人的勸阻,老人異常固執:「人家講得有道理!藥盒上印著OTC(非處方藥的標誌),是正規廠家生產的,怎麼可能是假藥?」 張昕曾根據父親提供的「專家」姓名和所謂任職醫院的信息,向該醫院官方渠道求證,得到的回覆卻是「本院無此醫生」。但就是這樣的「偽專家」,卻讓張昕的父親深信不疑,出現頭疼腦熱第一時間想的不是去醫院,而是在直播間裡「問專家」。 張昕父親的遭遇並非個例。近年來,一些網絡假醫生「偽專家」利用消費者的健康焦慮與信息差,以「正規」外衣包裝實施詐騙,其背後是一條圍繞假醫生身份認證、道具造假的灰色產業鏈。 直播劇本打造「專家」 一件網購的白大褂,一個偽造的胸牌,加上精心設計的劇本——在直播間裡,這些元素共同包裝出一個「三甲醫院專家」的形象,向消費者侃侃而談推銷著保健品。 這是此前在一家MCN機構工作過的劉女士向《法治日報》記者描述的場景,也曾經是她的工作內容。「三招搞定高血壓」「祖傳秘方根治糖尿病」「點擊連結領取定製中藥」……這些極具誘惑力的標題,正是這些「專家」每天在直播間上演的劇本。 張昕的父親正是被這些精心設計的劇本一步步俘獲。直播間裡,那個「專家」先是拋出幾個通俗易懂的醫學概念,瞬間建立起「專業」形象;接著,話鋒一轉,開始渲染各種常見老年病的「恐怖後果」,字字句句直戳老人的健康焦慮,如「腦梗心梗說來就來」「糖尿病併發症生不如死」「如果沒吃對藥,不但治標不治本還傷肝腎」…… 在老人聽得心驚膽戰之際,「專家」適時推出所謂的「最新科研成果」,信誓旦旦宣稱「幾個療程即可去根」「無任何副作用」,並輔以大量「患者」現身說法的「治癒」故事和「權威機構認證」。更讓老人深信不疑的是,對方反覆強調並展示藥盒上醒目的OTC標誌,將其包裝成「國家認證」「安全有效」的證據。「專家」還營造出名額有限、優惠即將截止的緊迫感,催促老人「抓住機會」「為自己的健康投資」。幾輪「健康講座」後,張昕的父親徹底被話術攻陷,對「專家」深信不疑。 張昕坦言,如果不是和醫院核實過「查無此人」,單看直播,誰能想到出鏡的醫生竟是假的呢? 北京的楊女士是醫療健康科普直播的常客,看得多了,她發現一些直播間存在蹊蹺:「不少『網紅醫生』直播間裡壓根兒沒醫生,出鏡的基本是助理,用『加薇』『+威』等話術誘導觀眾添加社交帳號,引流到其他平臺私聊。問及具體疾病,助理往往避而不答。」 根據楊女士提供的線索,記者點進一個擁有100多萬粉絲、資質認證為「××醫院皮膚科××醫生」的直播間,發現該醫生博主主頁資料顯示為男性,但直播出鏡的卻是一名女性。對方在直播間自稱是××醫生助理,並通過一系列話術將直播間的用戶引導至另一個無資質認證且粉絲量較少的普通帳號,稱該帳號為專門的客服號,負責和用戶一對一溝通,並讓記者添加「醫生」的社交帳號進行付費諮詢。 還有一部分醫生的認證信息與實際情況大相逕庭。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有的醫生在平臺上認證來自某知名醫院,但實際上在該醫院並無此人;有的醫生認證信息過期,已從認證醫院離職但未更新認證;有些人甚至直接盜用他人身份信息進行認證。 中國政法大學醫藥法律與研究中心主任劉鑫在調研時曾發現,同時認證為某一家縣級醫院的整形外科醫生有50多名。「縣級醫院科室的醫生一般只有五六個,50多名醫生不符合常理,其中顯然有很多醫生是虛假認證。」 醫院工牌隨意買賣 精心設計的話術、逼真的「專家」人設、漏洞百出的認證——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網絡假醫生背後,是一條分工明確、環環相扣的造假產業鏈。 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白大褂醫生服」,跳出大量服裝,包括白大褂工作服、護士服、深藍色手術服等,價格在20多元到400元不等。 記者隨機諮詢某商家,對方直言:「三甲醫院標隨便選,只需要提供醫院LOGO的源文件即可,印出來很真實。」 另一家售賣醫院工作牌的商家稱:「提供醫院名稱、照片、姓名、職位、工號即可定製,價格只需10元。」當記者問及能否「仿製晶片」時,對方直接回復「要多少個,可做成PVC銀行卡材質的」。 比道具更關鍵的是資質文件。記者注意到,在某論壇上,曾有服務商報價:PS醫師資格證150元/張,生成執業證書200元/份,製作帶電子章的在職證明300元。「最近查得嚴,只接民營醫院單子。」該服務商發來一份「××骨科醫院」空白模板,承諾「通過率90%以上」。 更隱蔽的是利用醫生多點執業政策的「掛靠」認證。 前述在MCN機構工作過的劉女士透露,受平臺政策影響,醫療自媒體帳號越來越難做,但對於某些要求,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根據一些平臺關於醫療認證帳號的認證規則,個人認證需要滿足「公立三級醫院主治醫師及以上專家」「民營三甲醫院主治醫師及以上專家」「綜合大學或醫科大學附屬民營三級醫院主治醫師及以上專家」等(滿足以上任一條件)。MCN機構利用「多點執業」政策(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受聘在兩個以上醫療機構執業的行為),將醫生「掛靠」至民營醫院後通過平臺認證。 「我以前運營的帳號就是通過『掛靠』某醫院,取得認證的醫生帳號。」劉女士說。 記者採訪發現,儘管一些平臺聲稱嚴格審核,但仍然存在一些漏洞。某平臺審核外包員工坦言:「每天要審幾百個醫療帳號,怎麼可能逐個去查驗衛健委的數據。」 AI濫用也是這個鏈條上的一環。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深度偽造技術製造的假醫生視頻人物表情自然、語言流暢,普通用戶難辨真偽。部分團隊甚至用「真人面具+AI換聲」通過活體驗證,系統誤判率很高。 持續完善相關政策 亂象頻發下,監管部門持續完善相關政策。 近日,中央網信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自媒體」醫療科普行為的通知》,明確規定網站平臺應堅決清理假冒醫生身份開展科普等違法違規信息。該通知從分類核查認證帳號資質、清晰展示帳號資質信息、嚴格標註醫療科普信息來源、認真做好資質核驗工作、嚴禁無資質帳號生產發布專業醫療科普內容、強化網絡行為規範、嚴禁違規變相發布廣告、嚴處違法違規信息及帳號等方面,對網站平臺作出規範。 各大平臺積極響應新規。某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會不定期排查認證資料,對資質造假、非法掛靠執業醫師證書等違法違規行為,採取取消認證、封禁帳號等處罰,並向有關部門舉報。 另一平臺負責人說,會嚴格實行醫生實名認證與專業資質核驗,僅限認證醫生發布非診療性醫療科普內容,並已上線管理體系對創作者專業度和合規性進行綜合評價與處置,根據帳號狀態對違規的創作者進行提醒整改和處置,包括但不限於限時封禁、永久封禁等處置措施,並定期公示。 「希望這些新規能落到實處,平臺審核再嚴一點,比如要求認證醫生『掃碼+刷臉』雙驗證,直播時能隨機彈出執業碼核驗,這樣至少能讓更多像我爸這樣的老人少被騙,別再花冤枉錢,更別耽誤了正規治療。」看著父親手機裡依然保留的「專家」課程連結,張昕期待著治理的「風」能儘快把被蒙蔽的受眾「吹醒」。 稿件來源: 法治日報法治經緯 本報記者 文麗娟 本報實習生 高紫琦
8月,暑假已然過半。大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充實著自己的假期:有人在家承擔帶娃重任,體會「做家長」的責任;有人來到景區打工,既可以鍛鍊溝通技巧,又能避暑遊玩;還有人成為愛心託管服務中的志願者,為孩子輔導功課、帶去歡樂…… 在家帶娃,體會「做家長」的責任 本報記者 竇瀚洋 一大清早,劉夢揉著惺忪睡眼看向身邊,一歲半的外甥女點點正對著她「咯咯」笑。將點點輕輕攬入懷中,她開始了新一天的帶娃日常。 20歲的劉夢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生,開學後就上大三了。這個暑假,身邊同學或旅行或兼職,她卻住進了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白楊街道的姐姐家,做起了專職「保姆」。她笑稱自己變成了「德華」:「德華是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的角色,在劇裡幫忙帶大了侄子侄女,是『帶娃專業戶』。」 「放假前姐姐就給我打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假期幫她帶娃。」劉夢說,考慮到姐姐和姐夫平時工作忙,自己又特別喜歡點點,便一口答應下來,「點點見了我總是笑,剛好我也沒體驗過帶孩子,感覺既新鮮又充滿挑戰。」 面對這位帶娃「新手」小姨,點點可不只有笑容。劉夢說,剛開始帶娃時,她總會因為孩子的哭聲手足無措。「有時她哭鬧,我猜不出原因,越哄越急。」漸漸地,她也學會分辨不同哭聲的含義——「短促的哭聲是要抱抱,邊哭邊拉著手是想出門,拉長音哭往往是困了。」 帶娃累不累,每天都忙啥?劉夢掰著手指數起來:每天早晨7點左右,孩子起床,要先陪她玩一會兒,再餵奶粉、換尿不溼、換衣服……「她換衣服的時候特別掙扎,有時候還會叫。」劉夢笑著說。 接下來,她要送點點去白楊街道的託育點玩遊戲,中午接孩子回家,哄她睡午覺,然後才有點自由時間。「下午還要帶點點下樓跟其他小朋友玩一會兒,晚上姐姐下班後我就『解放』了,但點點還總是吵著要找我。」劉夢說。 一個月下來,劉夢掌握了不少帶娃技巧。「現在遇到孩子哭鬧的情況從容多了。」劉夢坦言,自己也曾煩躁過,「以前碰到小孩哭鬧我也跟著鬧心,現在完全不會,自從她學會喊『姨』之後,每天都要喊好幾遍,我每次聽到,覺得再累再辛苦也值了。」 手機相冊裡,劉夢記錄下自己帶娃的各種瞬間,「看到同學們在朋友圈曬旅遊照,我認為自己也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不一樣的體驗,同樣收穫很多美好。」 這段時間,劉夢的心境也在悄悄發生變化。從一直被家人照顧到照顧孩子,這種角色轉變讓她開始思考責任的意義。「我從帶娃的辛勞裡體會到了親情的真諦。」劉夢說,帶娃的日子也讓自己過去散漫的生活規律起來,不僅學會了時間管理,也培養了耐心,「感覺自己變得更沉穩了。」 像她一樣,不少大學生也在暑假選擇帶娃。同住白楊街道,就讀於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的朱振毅,已經是帶娃「老手」了。 「我每個假期都要帶我弟弟。」朱振毅言語中略帶自豪,他讀初中那會兒家裡添了新成員,從那時起,他就跟媽媽學著帶娃,今年弟弟8歲,正是淘氣的年齡。 朱振毅的帶娃任務並不輕鬆:上午指導弟弟做暑假作業,下午陪他閱讀、打桌球,還得時不時帶他出去逛街遛彎兒。這些經歷讓朱振毅感觸頗深。「幫弟弟逐漸提升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很有成就感。」朱振毅說,他和弟弟的感情也越來越好,「以前總覺得照顧別人離我很遠,現在明白了什麼是責任。提前感受做家長的感覺,真正體會到了父母的不易。」 體驗打工,遊玩學習一舉兩得 本報記者 吳 君 「烤腸5元一根」「返回宜昌東站需要到南門坐車」「晚上親子廣場有篝火晚會」……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百裡荒旅遊度假區婚慶廣場的旅遊超市,宋海泉一邊給顧客結算物品,一邊解答顧客的問題。 宋海泉今年19歲,是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徵得家人同意後,經學院推薦,宋海泉暑假又來到百裡荒旅遊度假區,當起了超市管理員。 年初放寒假的時候,宋海泉曾經在這裡打了1個月左右的工。「我感覺這邊的工作氛圍很好,看到學院推薦暑假工,就再次申請了。」宋海泉坦言,選擇到百裡荒景區打暑假工,主要還是因為這裡美麗的景色。 百裡荒旅遊度假區平均海拔1200米,夏季平均氣溫約21攝氏度,加之風景宜人,成為許多人夏季避暑的選擇。「暑假景區客流增多,人手不足,我才有了這次打暑假工的機會。」宋海泉說,在景區打工,不僅能邊掙錢邊遊玩,還能學習很多技能,一舉兩得。 宋海泉需要每天7點左右起床,8點前趕到工作地點。「我的主要工作有兩項,一是打掃衛生、清點貨架、清理烤腸機等,二是解答遊客詢問。」宋海泉說,每次能給顧客提供幫助、獲得讚許,他都特別高興。 宋海泉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人,從小性格內向。第一次來這裡打工時,他不知道如何與陌生人溝通。「之前因為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我有些自卑。」宋海泉說。 上崗前,宋海泉需要接受3天培訓,合格了才能留下。「除了要學自己本職工作的技能,還要學習一些溝通技巧和禮儀。」宋海泉說,在克服心理障礙後,他逐漸開朗起來,「現在看到一些不好意思諮詢的遊客,我還會主動上前詢問他們的需求。」 和宋海泉一起來百裡荒景區打暑假工的,還有50多名大學生。「大家年齡相仿,4個人住一個宿舍,下了班也不會覺得寂寞。」宋海泉說。 即便是短期打工,百裡荒景區也同宋海泉籤訂了勞動合同,為他買了人身意外險。「合同裡面規定,吃住免費,底薪每個月2000元,加班有補助。」宋海泉介紹。 此外,宋海泉還有一些其他的福利。「在合同期內,家人來景區旅遊,我為他們買票,能享受五折優惠。」宋海泉說。 不知不覺,已到下午5點半。送走最後一名顧客,宋海泉就可以下班了。此時,清爽的山風正輕輕地吹著。「我準備沿著景區公路慢慢走回去,再熟悉一下這裡的每一個景點。」假期裡,宋海泉想帶家人來這裡旅遊。 志願服務,託管班裡當起「孩子王」 本報記者 羅陽奇 「老師!這道題怎麼寫?」 「老師!這個單詞怎麼讀?」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高塘鎮孫橋口村黨群服務中心內,20多個孩子正在寫作業,不時有提問聲響起。回答問題的不是正式老師,而是4名大學生志願者,安徽師範大學學生牛清泉便是其中之一。 「我本身就是師範類專業的,和孩子們待在一起,能夠鍛鍊我的專業能力。每天看到孩子們的笑臉、看到他們不斷進步,我也非常開心!」牛清泉說。 今年暑假,高塘鎮開展「七彩假期」愛心託管志願活動,招募各村(社區)的返鄉大學生和志願者為全鎮的留守兒童提供託管服務。 「通過暑期託管,孩子們能度過一個充實又安全的暑假。」高塘鎮團委書記劉壯壯介紹,很多孩子在暑假期間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很多老人輔導不了功課。 此外,高塘鎮水系發達,孩子們在外玩耍還有溺水等風險。 今年6月,看到高塘鎮暑託班招募志願者的信息,牛清泉馬上報了名:「正愁暑假沒事做,沒想到在自己家鄉就能有這麼好的機會。」 今年暑假,高塘鎮的愛心託管班共吸引了42名大學生志願者,服務兒童超過430人,實現全鎮15個村(社區)全覆蓋。「為保證大家的安全,我們為每名大學生購買了人身保險,服務地點按照家庭住址就近安排。」劉壯壯說。 距離孫橋口村40多公裡的臨泉縣瓦店鎮尚莊小學,一場趣味運動會正在開展。三人四足、搶凳子、摸石頭過河……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已經放暑假,為何學校裡還這麼熱鬧?原來,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11名大學生志願者正在這裡開展為期21天的鄉村兒童暑期夏令營活動。 志願者領隊管舒培是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學生,這已經是他連續第三年參加這一活動。自3月底志願者招募完畢,他就帶著隊員在學校裡準備教案、進行試講。 夏令營除了語文、數學、英語課程外,還有孩子們喜愛的興趣課。「我們根據志願者的特長,開設了音樂、足球、泥塑、趣味科學等課程,希望能在他們心裡種下興趣的種子。」管舒培說。 因為來自外地,志願者們吃住都在學校。「午飯可以在學校食堂吃,早飯和晚飯需要我們自己做。因為床位不夠,部分人睡覺只能在辦公室裡打地鋪。20多天下來,大家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還鍛鍊了生活能力。」管舒培說。 2007年,南京師範大學志願者在瓦店鎮開展了首次暑期夏令營活動,此後每年的夏天,臨泉縣都能看到南京師範大學學生的身影。 「近20年裡,火種在一屆屆大學生志願者中傳遞。這不僅是對農村兒童的陪伴,也是對大學生們的歷練。」活動指導教師、南京師範大學歷史文博學院團委書記過超說。 今年夏天,經團臨泉縣委對接,共有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87名大學生,在包括尚莊小學在內的6所鄉村小學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在韋寨鎮、呂寨鎮等地,大學生暑期託管班活動也如期進行。 「未來我們要搭建更多平臺,讓大學生深入臨泉、深入鄉村,用他們的熱情和智慧為鄉村注入新的活力。」團臨泉縣委書記劉少康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1752
64
2025-11-15 10:36
52319
76
2025-11-15 10:36
41793
67
2025-11-15 10:36
24317
79
2025-11-15 10:36
31698
19
2025-11-15 10:36
96842
39
2025-11-15 10:36
93526
36
2025-11-15 10:36
57361
83
2025-11-15 10:36
61954
76
2025-11-15 10:36
65723
71
2025-11-15 10:36
85471
85
2025-11-15 10:36
79416
56
2025-11-15 10:36
81743
49
2025-11-15 10:36
73496
84
2025-11-15 10:36
71324
13
2025-11-15 10:36
23957
83
2025-11-15 10:36
52719
59
2025-11-15 10:36
61798
98
2025-11-15 10:36
49673
64
2025-11-15 10:36
75926
26
2025-11-15 10:36
23149
39
2025-11-15 10:36
91243
38
2025-11-15 10:36
36457
42
2025-11-15 10:36
56748
42
2025-11-15 10:36
84657
35
2025-11-15 10:36
25941
42
2025-11-15 10:36
68591
93
2025-11-15 10:36
91276
75
2025-11-15 10:36
71568
12
2025-11-15 10:36
84236
72
2025-11-15 10:36
69738
34
2025-11-15 10:36
37986
92
2025-11-15 10:36
71634
13
2025-11-15 10:36
68731
39
2025-11-15 10:36
16523
25
2025-11-15 10:36
51742
79
2025-11-15 10:36
94785
57
2025-11-15 10:36
31874
96
2025-11-15 10:36
41872
46
2025-11-15 10:36
95613
36
2025-11-15 10:36
92761
36
2025-11-15 10:36
26854
15
2025-11-15 10:36
67958
47
2025-11-15 10:36
98216
68
2025-11-15 10:36
68254
25
2025-11-15 10:36
71968
87
2025-11-15 10:36
78652
94
2025-11-15 10:36
93617
23
2025-11-15 10:36
63821
79
2025-11-15 10:36
57184
75
2025-11-15 10:36
38517
39
2025-11-15 10:36
| 打开b站看直播 | 红桃直播 |
| 午夜直播 | |
| 红桃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大全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六月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伊人下载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零点直播 | 深夜直播 |
| 看b站a8直播 | |
| 榴莲视频 | 鲍鱼直播 |
| 阴桃直播 | |
| 红桃直播 | 五楼直播 |
| 抖音成人版 | |
| 小猫咪视频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魅影5.3直播 | 伊人下载 |
| 浪花直播 | |
| 桃花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 贵妃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