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推行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組團式管理模式 無堂食外賣髒亂差?浙江有新解法 「點外賣優先選有堂食的商戶,沒堂食的髒亂差。」這句在消費者中廣為流傳的「經驗」,反映了無堂食外賣的現實問題。 為節省成本,無堂食外賣大多只有一個廚房檔口,經營場所隱蔽,缺乏顧客監督,易形成監管盲區,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據不完全統計,浙江省目前無堂食聚集區內有3000多家無堂食外賣檔口。面對這一新興業態的監管挑戰,今年7月,浙江首創的《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管理規範》團體標準正式實施,融合「政府引導+專業運營+平臺助力+商戶自治」,在全省推行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組團式管理模式,為行業規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農貿市場轉型「無堂食外賣聚集區」 走進杭州新天地農貿市場2樓的無堂食外賣聚集區,21家商戶門前亮證亮照,內部設施乾乾淨淨。各商戶的出餐口設計為上下兩層,外賣騎手可以直接在取餐口取餐,整個流程井然有序。 「這裡屬於傳統農貿市場轉型升級的無堂食外賣聚集區。」杭州市拱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東新市場監督管理所所長朱浩回憶,2023年,市場2樓只有寥寥幾個賣菜攤位,1樓則全是無堂食的外賣商戶。當時農貿市場的管理方只負責蔬菜攤位,卻不管理外賣商戶,外賣商戶環境髒亂差問題尤為突出。 對於外賣商戶而言,後廚衛生是重中之重。「但一些商戶生意好的時候沒空搞衛生,生意差的時候又沒心情搞衛生。」朱浩介紹道,為改變這一情況,2024年11月,市場2樓進行拆除改造,按食品加工的要求重新鋪設煙道、水電和下水,將菜攤調整到1樓,外賣搬到2樓,並在2樓專門開設小哥驛站,供外賣騎手休息、充電、淋浴等。 為有效改善市場環境,市場還將容易髒亂的物資集中起來。聚集區配套2個共享倉庫,存放預包裝食材,還配備1間共享粗加工間,商戶可以在智能水錶上插卡計量,殺魚洗菜。 「商戶們囤放材料原本需要佔用不少檔口面積,租金成本也隨之增加。共享倉庫的設立正好給檔口『減負』,讓他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經營上。」朱浩表示,從去年9月至今,當地街道的3個無堂食外賣聚集區沒有發生過一起顧客投訴,外賣訂單的平均響應時間也比其他區域快3分鐘。 規範化管理延長商戶生存周期 然而,要把零散的無堂食外賣集中起來管理,並非易事。浙江隨即引入第三方專業管理,由具備資質的機構承擔起聚集區的日常運營規範、衛生巡查、商戶協調等工作。位於拱墅區萍水街太合商業中心地下1樓的閃電廚房美食城,由餐飲管理公司建成並負責管理運營,入駐商戶也以知名連鎖品牌為主,已逐漸形成品牌餐飲外賣「衛星店」聚集區。 「以前我們更像『二房東』,只負責收房租。現在變成管理者,日常工作也大不相同,增加了巡查、消殺、消防安全檢查、食品安全培訓等內容。」閃電廚房甄選杭州區域負責人岑浩說道。 如今,閃電廚房美食城從多方面強化管理,線下建立了完善的食品追溯體系,主動收集商戶臺帳、督促做好進貨查驗,線上平臺也同步開通了「外賣在線」功能,消費者可以在後臺實時查看後廚情況。 「職責雖然多了,工作反倒輕鬆不少。」太合閃電廚房店長王婕深有感觸,「每周五我們都會下發培訓文件,普及相關知識。以前大家沒這個意識,現在通過培訓都能自覺做到了。」 規範化管理也顯著延長了商戶的生存周期。「開一家堂食店的成本,或許可以開十幾家外賣店。」岑浩告訴記者,無堂食外賣試錯成本低,市面上通常3個月就換一批商戶。「一年下來,11個出租檔口中七八個品牌都沒變動。」 良好的市場環境下,不僅有小商戶轉型做外賣,連鎖餐飲品牌為專注外賣業務也在設立輕量化門店。「我們希望借其成熟管理模式帶動其他商戶,並吸引更多優質商家入駐。」岑浩說。 讓監管透明化 「目前,無堂食外賣聚集區主要有改造提升型、品牌聚集型和新建示範型三種模式。其管理的核心都在於創新的『組團式』管理模式。」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處副處長邵慧群表示,打造「六統一」無堂食外賣聚集區,即統一檔口單獨辦證、統一設有管理人員、統一公示商家信息、統一檔口功能布局、統一公開後廚環境、統一設置小哥驛站。 浙江還引導外賣平臺主動參與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通過提供政策支持、紅包補貼和流量傾斜等幫扶舉措,引導分散商戶向合規聚集區遷移,形成規模化組團管理效應。 同時,指導平臺方、外賣聚集區管理方及商戶、通信運營商等共同成立網絡餐飲自治聯盟,統一制定食品安全管理規範,建立自查和互查機制,互相借鑑經驗成果,形成「食安引領、服務融合、互促共贏」發展新格局。 據統計,浙江省共排摸出無堂食外賣聚集區161個,涉及無堂食外賣商家3040家。目前,已完成14個無堂食外賣聚集區規範化治理。預計年底前,浙江將通過「組團式」管理模式,規範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實現無堂食外賣聚集區的全面提升。 本報記者 鄒倜然《工人日報》(2025年08月05日 01版)
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大潮奔湧而來,人類再次行進至歷史的十字路口。 「面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變局和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各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團結合作,以寬廣胸襟超越隔閡衝突,以博大情懷關照人類命運。」 2025年7月2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廳,面對16位來自各大洲的外國新任駐華大使和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習近平主席的講話擲地有聲。 年初以來,習近平主席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劈波斬浪、勇毅前行,同國際社會一切進步力量一道,有力推動百年變局朝著有利於人類發展進步的方向演進。 小船孤篷經不起驚濤駭浪,同舟共濟方能行穩致遠。習近平主席以大黨大國領袖和世界級領袖的博大天下情懷,面向各國發出誠摯倡議—— 「做友好合作的踐行者、文明互鑑的推動者、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者,攜手開創這個星球更加美好的未來。」 (一)歷史的傳承——「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2025年仲夏時節,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在哈薩克斯坦隆重舉行。從2023年的西安到2025年的阿斯塔納,習近平主席同中亞五國元首又一次聚首。 回溯中國同中亞國家交往的歷史,習近平主席感慨系之:「我們的合作根植於兩千多年的友好往來,鞏固於建交30多年的團結互信,發展於新時代以來的開放共贏。」 2100多年前,中國漢代使者張騫自長安出發,出使西域,打開了中國同中亞友好交往的大門。千百年來,中國同中亞各族人民一道推動了絲綢之路的興起和繁榮,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豐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一條聯結中國同中亞綿延千年的友誼合作之路,在新的時代寫就文明交融的壯麗新篇。 「在長期實踐中,我們探索形成了『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現代化』的『中國-中亞精神』。」習近平主席深刻闡釋「中國-中亞精神」的豐富內涵,揭示中國同中亞攜手合作的時代意義。 大國外交,在文明傳承中汲取前行智慧,於歷史奔流中錨定時代航標。 「絲綢之路精神」「中國-中亞精神」「中法建交精神」「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上海精神」「金磚精神」……中國外交倡導和踐行的每一種精神,都蘊含著關照現實的深邃思索,融匯為貫古通今的時代表達。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5月,應俄羅斯總統普京之邀,習近平主席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 「人類應永遠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悲劇及其原因和教訓,盡一切努力阻止類似悲劇重演。」莫斯科明媚的春光裡,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籤署並發表聯合聲明,發出銘記歷史、珍視和平、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時代強音。 紅場閱兵,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在主觀禮臺並肩而坐。當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方隊昂首走過,習近平主席起身致意。人們的目光注視著行進的隊列,思緒穿越時空。 80年前,中俄兩國同全世界進步力量一道,付出巨大民族犧牲,贏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奠定戰後國際秩序的基石。80年後的今天,人類文明再次來到關鍵當口,時代呼喚新的使命和擔當。 今年9月,中國將隆重舉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活動。習近平主席將同國際友人相聚北京,向世界發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鮮明信號。 歷史是現實的源泉,凸顯著大國外交的文明底色。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 2025年4月,新中國歷史上首次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同月,習近平主席出訪東南亞三國。 從河內到吉隆坡再到金邊,從機場到駐地再到國事活動現場……當地民眾自發熱情歡迎中國領導人來訪的盛大熱烈場面,展現著傳統友好,承載著現實的心聲,傳遞著未來的呼喚。 從「中國唐代,真臘王室成員到訪中國長安」,到「600多年前,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7次遠洋航海中5次到訪馬六甲」,再到「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中國同周邊國家的友好交往,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明積澱,生動體現了中國周邊外交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的理念方針。 一部中國對外交往史,也是中國同包括周邊鄰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相互交融、相互成就的壯闊歷史。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把準人類歷史發展脈絡和正確走向,習近平主席引領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百年變局的十字路口擔起時代責任,在風雲激蕩的國際舞臺奏響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樂章。 (二)現實的擔當——「攜手做世界百年變局中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 2025年的世界,地區熱點此起彼伏,衝突危機延宕反覆,關稅戰、貿易戰衝擊世界經濟秩序,單邊霸凌衝擊多邊機制,新舊挑戰層出不窮。 「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人類對和平與發展的呼聲愈發強烈,對穩定性、可靠性、方向感的渴望更加迫切。 大國擁有更多資源、具備更強能力,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具有更大影響力,理應為促進人類共同福祉承擔更多責任,展現大國應有的擔當。 不懼逆風堅持開放合作—— 3月28日,春意勃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會見。習近平主席同40餘位外資企業全球董事長、執行長以及商協會代表共聚一堂,深入交流。 面對「脫鉤斷鏈」的逆流,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與中國同行就是與機遇同行,相信中國就是相信明天,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5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並發表主旨講話。「各國唯有團結協作,才能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全球發展繁榮。」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深入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方將進口更多拉方優質產品,鼓勵中國企業擴大對拉投資……一系列重要舉措,展現中拉維護開放合作國際環境的共同選擇。 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一系列主場經貿展會吸引各國客商紛至沓來;對75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籤或全面互免籤證,過境免籤國家擴展到55個;同拉方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框架內已累計實施200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宣布落實對53個非洲建交國實施100%稅目產品零關稅舉措;上半年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 「在日益不可預測的全球環境中,中國是一片確定性的綠洲」「我們對同中國合作有信心,是因為我們和中國都著眼於長期發展」……國際工商界人士的共識充分印證,中國是面向世界的投資熱土、合作熱土、創新熱土,是世界經濟的穩定錨和動力源。 積極維護全球戰略穩定—— 作為亞歐大陸上比鄰而居的兩個大國,中俄對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負有特殊責任。2013年到訪俄羅斯時,習近平主席曾這樣闡釋中俄關係的世界意義:「一個高水平、強有力的中俄關係,不僅符合中俄雙方利益,也是維護國際戰略平衡和世界和平穩定的重要保障。」 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繼續以多種方式保持密切交往。「風雨同渡、關山共越」,5月莫斯科之行,習近平主席對中俄關係的概括,展現出兩個大國在加速演進的世界變局中面向未來的戰略抉擇。中俄關於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關於進一步加強合作維護國際法權威的聯合聲明,發出攜手維護國際秩序的時代強音。 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於兩國人民是福祉,於整個世界是福音。「雙方要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加強合作,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1月,習近平主席在應約同美國當選總統川普通電話時鏗鏘有力的話語,彰顯東方大國領袖的視野和胸懷。 圍繞中美兩國和國際社會都很關注的經貿問題,習近平主席在6月應約同川普總統通電話時闡明中方立場:「雙方要用好已經建立的經貿磋商機制,秉持平等態度,尊重各自關切,爭取雙贏結果。對此,中方是有誠意的,同時也是有原則的。」 從5月日內瓦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到6月倫敦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再到7月斯德哥爾摩新一輪中美經貿會談……外界期待中美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沿著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邁出妥處分歧、深化互信、合作共贏的新步伐。 「中歐都是主張多邊主義、倡導開放合作的建設性力量,國際形勢越是嚴峻複雜,中歐就越要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深化合作。」中歐建交50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回顧歷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總結四點重要經驗和啟示,提出三點主張,為中歐關係在世界變局中行穩致遠指明方向。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三年來第三次訪華,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分別同中國領導人通電話,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聯袂來華,中歐領導人發表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歐洲對華交往互動的態勢充分表明,同中國深化溝通合作是必然選擇。 盡心守護世界和平安寧—— 6月中旬,以色列伊朗爆發軍事衝突。中東戰火從加沙延燒至荷姆茲海峽,地區安全形勢滑向更加危險的邊緣。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停火止戰是當務之急、保障平民安全是重中之重、開啟對話談判是根本出路、國際社會促和努力不可或缺等四點主張,為破解中東危局提供基於理性和共識、務實可行的中國方案。 承諾於聯合國氣候變化貝倫大會前,宣布覆蓋全經濟範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攜手各方推進落實「加強人工智慧能力建設國際合作」聯合國大會決議,倡議成立世界人工智慧合作組織;與32個國家在香港共同建立國際調解院……中國勇立時代潮頭,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篤行不輟。 肯亞總統魯託由衷讚賞「中國在當前動蕩局勢中發揮穩定器作用」,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感嘆「當今世界任何重大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中國」,巴西總統盧拉表示「中方應對全球挑戰的堅定態度給予各國力量和信心」…… 因應變局,挺膺擔當。中國外交,展現以人類前途為懷、以人民福祉為念的負責任大國作為。 (三)未來的指引——「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 4月16日晚,馬來西亞總理官邸宴會廳燈火璀璨。安瓦爾總理為習近平主席舉行歡迎晚宴。從政治關係、經貿合作到文明互鑑,兩國領導人深入交流。 安瓦爾總理感佩「習近平主席不僅是傑出的政治領袖,而且深諳經濟發展之道,更是有著清晰願景、了解文明價值的偉人」,讚嘆「真正體現中國力量的,不只是各方面成就,更是從容應對幹擾、堅定應對不確定性的韌性」,認為「中國帶來的不僅是穩定性,更是持久未來的希望」。 世界多極化浪潮日益澎湃,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共同逐夢現代化、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體系的訴求更加迫切。在全球南方新的「覺醒時代」,中國越來越令世人矚目,「向東看」成為新的時代潮流。 世界看到了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探索—— 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在烏文版《擺脫貧困》序言中感慨該書「時隔30多年仍對國家社會治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智利總統博裡奇隨身攜帶西班牙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請習近平主席籤名留念;格瑞那達總理米切爾訪華時真誠表達「願向中國學習治國理政經驗」…… 在世界許多地方,人們熱烈討論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倡議,探尋中國故事背後的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今日中國的發展,在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進程中有著深遠的意義。一個昔日積貧積弱的國家,如今闊步走向偉大復興,探索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出人類文明新形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帶來深刻啟迪。 世界看到了攜手實現現代化夢想的篤行—— 4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到上海考察,實地調研人工智慧產業。黃浦江畔的「模速空間」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各類人形機器人等前沿產品引人注目,未來感撲面而來。 《世界是平的》作者、《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託馬斯·弗裡德曼今春在上海參觀中國科技創新實踐後這樣寫道:「我剛剛看到了未來。但它不是在美國。」 中國致力於塑造的未來,是與古為新的,是開放包容的,是和合共生的。 年初以來,許多外國領導人深入中國各地: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北京參觀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塞內加爾總理松科到浙江考察數字經濟和新能源產業發展,斯裡蘭卡總統迪薩納亞克深入四川考察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科技發展應用情況…… 為何他們共同選擇來到中國?答案寫在鐵路、橋梁、港口、園區、社區、田間,寫在開放合作的中國倡議、中國舉措、中國方案裡,寫在攜手中國共創繁榮未來的希冀裡。 今日之中國,正以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其他國家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促進世界各國現代化:中越鐵路合作機制啟動;中非攜手推進「六個現代化」、共同實施「十大夥伴行動」;在中國中亞合作框架內建立減貧、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中拉啟動團結、發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 從「小而美」的務實合作到大手筆的藍圖擘畫,無不著眼於人民福祉,回應廣大發展中國家提高自主發展能力的需求,彰顯計利天下的大胸懷、立己達人的大格局。 世界看到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 回首習近平主席今年上半年出訪,中國邁出深化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堅實步履。十多年來,從周邊發軔、起步,再擴展到眾多國家、地區和領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道壯闊無垠,同行者眾。 從聯合國舞臺,到金磚合作機制,再到上海合作組織……面對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中國始終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堅定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積極匯聚全球南方聯合自強合力,為推動人類進步作出「全球南方貢獻」。 8月底9月初,中國將在海河之濱天津舉辦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是合力打造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的寶貴契機,也將成為團結引領全球南方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匯聚磅礴力量的新的裡程碑。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面對動蕩變革的世界,構建命運共同體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同球共濟」的大道正途。 人間正道,眾行致遠。在習近平主席引領下,中國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追求發展、呵護文明的夥伴攜手並肩,共同踐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必將迎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明天。 文字記者:楊依軍、韓梁、馮歆然、朱瑞卿、劉楊 海報設計:代雲鶴 統籌:朱思明、譚謨曉、淡航、王宇軒 來源:新華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妖姬直播 | 桔子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暖暖直播 | sky直播 |
奇秀直播 |
魅影视频 | 免费直播平台 |
妖姬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柠檬直播 |
暖暖直播 |
奇秀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凤凰网直播 | 桃花直播 |
大鱼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绿茵直播 |
苹果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魅影视频 | 魅影直播 |
桃子直播 |
杏爱直播 | 榴莲视频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