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8月11日電 題:湄公河「機電衛士」沈慶勇:用技術搭建四國執法友誼 作者 陸希成 曾經劫案頻發的湄公河,如今已成為繁忙有序的國際航道。近日,記者走訪雲南省公安廳水上巡邏總隊,43歲的機電民警沈慶勇向記者講述了他眼中湄公河14年的巨變。 2002年,剛畢業的沈慶勇跟隨親戚來到湄公河跑船。「船員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哪條船在哪裡被劫了、哪段水域不太平,晚上儘量繞開。」沈慶勇回憶,有一次他所在的貨船在湄公河會龍河口水域被武裝人員攔截,「江中間橫著一條小船,兩三個人拿槍指著你喊靠過來,只能照做。」 2011年,震驚中外的湄公河「10.5」案件發生。不久後,中老緬泰四國共同建立湄公河流域執法安全合作機制,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應運而生。 當時,29歲的沈慶勇毫不猶豫報名入伍,經過層層篩選,被特招為原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水上支隊(現為雲南省公安廳水上巡邏總隊)機電兵。「不能讓同胞再在這條河上受欺負。」這是他當時最樸素的想法。 入伍不久,沈慶勇就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搶修。在第二次中老緬泰湄公河聯合巡航執法行動期間,寮國、緬甸執法艇螺旋槳觸礁受損嚴重,導致執法艇失去動力,在湍急江水中極易失控,更換螺旋槳迫在眉睫。深夜江水冰冷刺骨,沈慶勇憑經驗判斷清晨溫差有助拆卸,帶領戰友們堅守到天亮,終於成功修復螺旋槳,化險為夷。 14年間,沈慶勇已先後參與100餘次湄公河聯合巡邏執法行動。在他看來,湄公河變了——貨船更新換代速度加快、船員收入大幅提升、關累港貨運量增長數倍,但最直觀的變化在人心。 巡航期間,沈慶勇檢查執法艇主機控制面板。 受訪人 供圖 除了日常聯合巡邏執法,湄公河的溫情故事不斷上演。聯合巡邏執法編隊定期為沿岸各國村寨義診送藥、給孩子們送去學習文具、在江邊搭起幕布放映電影......「剛開始,當地民眾對我們還有些警惕,會保持一定距離。」沈慶勇說,如今村民們聽說要放電影,全村男女老少都會早早等在江邊;每次給學校送學習用品,孩子們會自發組織歡迎隊伍;巡邏艇經過時,沿岸民眾常常到岸邊主動招手致意。 真誠,讓四國執法人員的心越走越近。作為機電技術骨幹,沈慶勇經常協助各國執法人員解決技術難題。寮國、緬甸的執法人員都親切地用中文叫他「師傅」。沈慶勇說,如果翻譯不在現場,他就用手勢比劃,一遍遍演示維修步驟。「現在每次到各國執法點開展交流活動,他們早早就在岸邊等候,這種感覺像走親戚。」沈慶勇說,經過這些年的相處,大家早已成為朋友。 黃昏時分,記者在湄公河「金三角」(泰國、寮國、緬甸交界處)水域看到,各國貨船往來穿梭,汽笛聲聲;湄公河沿岸村落炊煙嫋嫋,孩子們在江邊嬉戲。「這樣的平靜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沈慶勇說。(完)
文化遺產如何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永不消失的遺產2025」全球創客大賽日前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正式開營,通過跨文化合作與數字創意,邀請青年創客共同探索文化遺產保護的創新路徑。本屆大賽收到了來自19個國家的近700份申請,覆蓋國家和報名人數均超去年首屆。經過線上角逐,最終8支隊伍、31名選手入圍南京決賽,開啟為期半個月的駐地創作。參賽者將圍繞主題「一城·一塔·一河」:明城牆、大報恩寺琉璃塔、秦淮河,設計一件可互動、可參與、可感知的戶外數字藝術裝置。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布裡斯託大學、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等高校的導師們,決賽期間將全程參與指導、評審與互動,助力選手優化創意與技術實現。 入圍決賽的31名選手來自建築、藝術、科技等領域,有些是英國、德國、希臘、印度、亞塞拜然等外籍青年,他們組成八支隊伍亮相。來自InterAct團隊的選手Lampiri表示:「我是在Instagram上看到這個賽事的。作為一名XR藝術家,能有機會用數字藝術詮釋中國的文化遺產,這太令人興奮了。」 城南長幹裡片區是市民和遊客進入南京的首站,承載著許多人的集體記憶。今年大賽將明城牆、大報恩塔、秦淮河作為整體創作對象,要求選手的裝置作品將三大文化地標相互聯結。大賽期望通過「一城一塔一河」的聯動,讓這些地標變為有機的文化整體,從而賦能城市文旅融合發展。實地探訪激發了選手對「文化共生」的思考。8月2日至3日,參賽團隊們深入大報恩寺遺址、明城牆與秦淮河沿線,以創作者的眼光不斷尋找數位技術與文化遺產的結合點。「站在大報恩塔遺址上,看著秦淮河與明城牆交相輝映,這種呼應的空間關係將成為我們作品重要的視覺語言。」來自「絲路餘聲」團隊的尹韶陽說。 與去年純數位化呈現不同,2025年大賽強調實體裝置的「可互動、可參與、可感知」。這種轉變推動選手突破虛擬邊界——更多參賽團隊們側重將AR技術與實體裝置結合,打造多感官交互的體驗。「我們考慮到了周圍環境的影響,設計了聽覺、視覺、觸覺等交互感,將給觀眾帶來瞬間爆發的美好體驗。」來自「網格工作室」團隊的張雨瑤透露。「文化遺產保護不應局限於靜態展示,而是要紮根於城市獨特的文化土壤,讓歷史真正融入城市血脈。」南京師範大學歷史文博學院教授祁海寧說。 本屆賽事特別設置了公眾參與環節,後續創作中,選手將與本地居民、文化工作者開展互動工作坊。倫敦大學學院沉浸式非虛構敘事講師Niall Hill表示,「當地人的參與對於地方遺產的保護尤為重要,創作者和真實在場的人互動,作品才會激發更多共鳴。」在接下來的創作階段,參賽團隊將在導師指導下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製作實物模型。最終路演評審將於8月14日舉行,由來自國際的專家評審團評選出一項優勝作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4756
57
2025-10-30 00:00
65312
74
2025-10-30 00:00
94175
46
2025-10-30 00:00
52743
41
2025-10-30 00:00
52763
35
2025-10-30 00:00
35986
75
2025-10-30 00:00
86971
12
2025-10-30 00:00
31642
13
2025-10-30 00:00
82394
67
2025-10-30 00:00
79418
63
2025-10-30 00:00
61534
59
2025-10-30 00:00
18452
36
2025-10-30 00:00
48562
28
2025-10-30 00:00
75413
39
2025-10-30 00:00
41596
59
2025-10-30 00:00
49725
89
2025-10-30 00:00
96247
27
2025-10-30 00:00
27896
78
2025-10-30 00:00
12567
39
2025-10-30 00:00
36982
28
2025-10-30 00:00
96375
67
2025-10-30 00:00
21376
96
2025-10-30 00:00
83145
28
2025-10-30 00:00
39475
49
2025-10-30 00:00
81427
67
2025-10-30 00:00
48257
87
2025-10-30 00:00
72839
39
2025-10-30 00:00
26573
85
2025-10-30 00:00
89416
12
2025-10-30 00:00
69573
27
2025-10-30 00:00
27894
86
2025-10-30 00:00
12754
91
2025-10-30 00:00
37169
98
2025-10-30 00:00
69158
98
2025-10-30 00:00
53892
68
2025-10-30 00:00
34792
87
2025-10-30 00:00
76125
62
2025-10-30 00:00
87219
25
2025-10-30 00:00
84932
47
2025-10-30 00:00
91276
92
2025-10-30 00:00
61754
47
2025-10-30 00:00
49761
36
2025-10-30 00:00
31294
73
2025-10-30 00:00
62784
18
2025-10-30 00:00
82714
14
2025-10-30 00:00
43516
65
2025-10-30 00:00
75248
19
2025-10-30 00:00
91365
29
2025-10-30 00:00
42396
83
2025-10-30 00:00
87463
12
2025-10-30 00:00
53176
74
2025-10-30 00:00
94681
39
2025-10-30 00:00
92438
69
2025-10-30 00:00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抓饭直播 |
| 伊人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蜜桃视频 |
| 魅影9.1直播 | |
| 看b站a8直播 | 伊人app |
| 小草莓直播 | |
| 97播播 | 婬色直播 |
| 四季直播 | |
| 么么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 鲨鱼直播 | |
| 蜜桃app | 青稞直播 |
| 抖音成人版 | |
| 青稞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香蕉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现场直播 |
| 绿茵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月夜直播 |
| 曼城直播 | |
| 贵妃直播 | 奇秀直播 |
| 趣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