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拓展兒童中醫康復服務,桃浦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桃浦社衛」)依託「上海市中醫醫聯體專病(專科)聯合門診」建設,於2024年成功申請上海市中醫特色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專病專科(社區)能力建設項目。近日,桃浦社衛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專病門診正式開診。該門診特邀上海兒科名中醫薛徵擔任學術帶頭人,不僅指導提升專病診治水平,還定期現場坐診,通過小兒特色推拿、針刺等技術,為兒童的健康保駕護航。專病特色技術介紹疳積屬於中醫病名,是中醫兒科常見疾病,多表現為身體消瘦、面色萎黃、大便不調、食欲不振、生長發育遲緩等症狀。多由飲食不節、餵養不當、營養失調、疾病影響,以及先天稟賦不足引起。疳積與西醫的小兒消化不良或營養不良症狀、病因類似。特色治療方案一小兒捏脊,俗稱「捏背」捏脊療法是一種小兒外治療法,可直接作用於膀胱經及督脈,促使全身氣血通暢,具有調和脾胃、疏通經絡之功,起到調節臟腑的作用。通過應用一系列技巧性動作對小兒脊柱部肌膚進行捏拿,積極防治各類小兒疾病。特色治療方案二針刺四縫穴,俗稱「刺四縫」四縫穴為經外奇穴,其部位與三焦、命門、肝和小腸有內在關聯,是手三陰經所過之處,亦為手三陰與手三陽經交會之處,陰陽經脈互為表裡,內聯臟腑,外絡關節,故針刺四縫穴具有調理脾胃、消食導滯、祛痰化積之功,為治療小兒疳積、厭食之特定穴。特色治療方案三小兒穴位敷貼,俗稱「肚臍貼」穴位敷貼是調理小兒身體的方法之一,基於經絡理論,用醋或蜂蜜將中藥調和,貼於疾病相應的穴位。起到刺激經絡循環,調理機體平衡,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特色治療方案四小兒拔罐小兒拔罐是一種傳統中醫療法,常用於輔助調理感冒、咳嗽、積食、免疫力低下等問題。通過刺激穴位,起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特色治療方案五小兒刮痧小兒刮痧是中醫外治法之一,需由專業醫師操作,通過特製工具在皮膚表面反覆刮動,疏通經絡、緩解症狀。小兒刮痧主要用於輔助緩解外感症狀(如風寒感冒初期鼻塞、流涕)、積食(腹脹、食慾差)或輕度中暑等。特色治療方案六耳穴壓丸耳穴是分布於耳廓上的特定反應點,與人體臟器、器官存在對應聯繫,是中醫診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刺激耳穴,可輔助診斷疾病、調節身體功能,常用於小兒積食、咳嗽、近視、睡眠不佳等症狀。學術帶頭人薛徵,中醫兒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兒科研究所所長,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臨床醫學中心主任、兒科主任、兒科教研室主任。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擅長治療兒童哮喘、急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反覆呼吸道感染、性早熟等,致力於兒童多動症、抽動症、癲癇等腦病的研究與診治。專病門診時間薛徵教授專家門診:每月最後一周星期四13:30—17:00,夏令時14:00—17:00(具體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有微調)專病門診:周一至周五全天門診地址:桃浦鎮雪松路302號門診廣場右側諮詢電話:13764148756(趙醫生)
香港8月12日電 題:傳統藝術怎樣進行當代演繹? ——專訪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前館長吳秀華 記者 韓星童 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前館長吳秀華以往不論是在策展,還是在教學中,一直頗為重視傳統藝術的當代演繹。這樣的理念源於她在英國牛津大學求學時的所見所感——中外學者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的角度差異,不斷拓寬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近日,吳秀華接受「東西問」專訪時表示,中西文化互動、古今對話是傳統藝術延續生命力的方式之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您當初為何對中國傳統藝術產生興趣?又為何將明代及近現代作為您研究的重點? 吳秀華:我本科就讀於香港科技大學,那時學校要求我們修讀一些跟主修專業不同的課程,於是我選擇了藝術。那門課的老師教得非常好,給我們展示很多中國山水畫,我被那些畫作所吸引,就這樣開始喜歡中國藝術,在碩士和博士階段均選擇了藝術。 最開始,我最喜歡的是宋代山水畫,但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碩士時,我考慮到香港很難看到原作,一般這些重要文物都在中國內地或海外,因此我只能選擇相對靠後的朝代,比如明清時期。研究生畢業後,我留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工作過一段時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莫家良當時在主理一個研究宋代《淳化閣帖》的計劃,他邀請我參加計劃,負責研究《閣帖》對後世書法的影響,我那時便對明代書法產生興趣,從零開始研究書法碑帖,包括書法的傳統、技法、如何通過碑帖傳承等。 2023年5月16日,「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館藏宋元古籍展」正式對公眾開放。圖為《淳化閣帖》「最善本」在上海博物館展出。記者 王笈 攝 記者:過去20多年香港文博領域迅速發展,積極與中國內地及海外美術館、博物館合作,引入不計其數的精品展落戶香港。就您的觀察,香港大眾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了解和認識是否增強? 吳秀華:從我學生時期到現在,香港社會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了解一直在不斷增強。在我讀書時期,喜歡中國傳統藝術的人肯定是有,但我這一代不算多,當時西方藝術還是主流。 這一情況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逐漸改變。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內地不少博物館的藏品陸續在香港展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7年故宮博物院借出「國寶」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跡來港展出,引起極大轟動,參觀人數創下香港藝術館有史以來的紀錄。從那時候開始掀起一股欣賞中國傳統藝術的熱潮。 記者:2022年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中國傳統藝術及世界珍寶的一個匯集地,這對於新一代學者研究與推廣中國傳統藝術有何助力? 吳秀華: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讀書時因為研究需要,要查閱一些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書畫真跡時,需要去翻閱故宮博物院出版的刊物,慢慢去找。然後,請老師寫推薦信或主動聯絡對方申請以學術研究或交流的途徑去北京看,看的時候也不允許拍照。不僅是故宮博物院,很多博物館同樣如此。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的都是故宮博物院的精品,這給研究學者、公眾近距離接觸文物的機會。那我們就能夠通過推廣和教育慢慢培養這些觀眾的興趣。 2022年7月3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大批市民排隊進場參觀。圖為市民參觀清乾隆彩雲蝠壽字金龍紋男龍袍。 記者 李志華 攝 記者:您早年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藝術史哲學博士,您認為西方國家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了解及興趣如何?中西方在文物研究、藝術策展、修復等領域,有哪些交流與合作空間? 吳秀華:他們對於中國傳統藝術是非常尊重和喜歡的。國外很早就有一批研究中國藝術史的專家,且研究得很深入。比如,麥可·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以及我的老師柯律格(Craig Clunas)。 當年我發現中外學者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方向很不同,中國學者聚焦作品風格發展和古代書畫家的生平傳記。外國學者的研究相對宏觀,他們會將中國傳統藝術放進世界史中進行理解。這一定程度是因為外國學者能接觸到的一手中國古代書畫研究資源相對匱乏,但也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另一角度。 近十多年,隨著不少中國學者留學海外,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深,這種研究角度的差異越來越小。 至於中西方交流合作,其實在藝術策展、文物修復等不同範疇已合作很多年,也取得一些共識。比如,我曾寫過一篇論文研究上海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青銅器修複方法的差異。上海博物館是要將青銅器修復到最美、最完整的狀態,看不出修復痕跡,但大英博物館的手法則是要讓觀眾看得出修補的痕跡,留下歷史印記。這兩個角度的不同,根本上是價值觀不一樣。不過,近年來中西方之間理念也在慢慢融合。我認為,中西方日後的交流除了技術,更多的還是思想層面的探討,因為我們不能把同一個理論套用到所有藝術品上,需要綜合雙方所長探討出更多的研究方法和視角。 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科技中心,修復工藝師正在對青銅進行修復。(資料圖)記者 殷立勤 攝 記者:您曾擔任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您認為大學博物館如何與大型博物館優勢互補,助力香港文化藝術發展? 吳秀華:大學博物館的角色非常重要,它應該與大型博物館區別開來。大型博物館面臨一些實際的壓力,比如要通過入場人次來證明一場展覽是否成功,所以在策展、挑選藝術家時都會受到影響。 但在這方面,大學博物館的壓力較小,所以有能力去做一些學術性、實踐性較強的展覽,哪怕這些展覽偏離大眾品味也不要緊。大學博物館的任務就是為文化藝術界最前沿的知識和資訊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以及思考空間,同時它也承擔為學生實習和國際研究合作提供機會的責任。 記者:在以往策展中,您一直堅持對傳統藝術進行當代演繹,同樣的方法是否也應用在教學中,由此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興趣? 吳秀華:我之前策划過一個展覽「皇帝碑刻·當代啟迪」,很多人對碑帖沒有興趣,我們就想怎麼樣將它變得時髦一點、「貼地」一點。後來我們以3件跨越古今與「皇帝」有關的碑刻墨跡為引子,將文字墨跡及其拓片與一系列古代和當代藝術並置。這樣呈現出來的展覽不僅不會枯燥,還會成為「打卡」熱點。 帶學生的時候,我也會鼓勵他們在創作中融入現當代元素。比如讓他們在創作小型版畫時加入香港特色,美食、歷史、風景等。我還帶著他們一起策展,教他們如何通過社交平臺推廣展覽等。 記者: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您認為過去這些年,香港在文化藝術領域的發展如何?還需要在哪些領域發力? 吳秀華:香港在國際藝壇一直有一定地位,受惠於關稅等優惠政策,香港的藝術品交易市場蓬勃,國際藝術展覽也做得非常成功。比如,每年3月在香港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作品多元,吸引很多海內外人士到訪。香港有世界級的文化基建,策展水平也早就達到國際水平。香港的藝術創作在國際舞臺上具有潛力,未來可通過科技賦能,如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拓展藝術表現形式,提升國際影響力。(完) 受訪者簡介: 吳秀華。 受訪者供圖 吳秀華,曾任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研究)。她於英國牛津大學獲藝術史哲學博士,於香港中文大學獲中國藝術史哲學碩士,專研中國明代及近現代書畫。多年來,她一直策劃近現代及當代中國藝術展覽,並從事教學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7529
46
2025-11-27 23:17
42753
94
2025-11-27 23:17
13594
83
2025-11-27 23:17
65974
19
2025-11-27 23:17
93142
16
2025-11-27 23:17
62158
59
2025-11-27 23:17
45891
82
2025-11-27 23:17
58139
17
2025-11-27 23:17
42375
26
2025-11-27 23:17
75463
45
2025-11-27 23:17
47395
58
2025-11-27 23:17
58694
32
2025-11-27 23:17
15684
43
2025-11-27 23:17
37651
54
2025-11-27 23:17
98231
25
2025-11-27 23:17
13695
72
2025-11-27 23:17
46259
16
2025-11-27 23:17
61984
25
2025-11-27 23:17
78419
26
2025-11-27 23:17
51839
72
2025-11-27 23:17
15423
65
2025-11-27 23:17
81349
52
2025-11-27 23:17
79613
16
2025-11-27 23:17
51326
31
2025-11-27 23:17
35784
14
2025-11-27 23:17
34598
15
2025-11-27 23:17
72369
52
2025-11-27 23:17
16728
47
2025-11-27 23:17
17589
72
2025-11-27 23:17
59746
62
2025-11-27 23:17
73164
51
2025-11-27 23:17
24653
62
2025-11-27 23:17
82619
73
2025-11-27 23:17
42917
61
2025-11-27 23:17
94312
63
2025-11-27 23:17
19763
97
2025-11-27 23:17
37482
47
2025-11-27 23:17
18279
36
2025-11-27 23:17
26973
43
2025-11-27 23:17
19375
71
2025-11-27 23:17
73642
72
2025-11-27 23:17
81365
67
2025-11-27 23:17
21539
93
2025-11-27 23:17
62438
86
2025-11-27 23:17
56319
83
2025-11-27 23:17
27981
85
2025-11-27 23:17
81564
98
2025-11-27 23:17
12946
59
2025-11-27 23:17
36258
73
2025-11-27 23:17
59421
29
2025-11-27 23:17
52431
42
2025-11-27 23:17
24815
72
2025-11-27 23:17
76481
25
2025-11-27 23:17
| 曼城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婬色直播 | |
| 趣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 花儿直播 | 么么直播 |
| 柚子直播 | |
| 橘子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抖音成人版 | |
| 樱花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凤凰网直播 | |
| 美女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抖音成人版 |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红桃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咪咕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夜月视频直播 | |
| 蜜疯直播 | 花瓣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榴莲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