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過半,「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熱度依舊。在普陀區,從商圈打卡到商場「血拼」,消費活力持續釋放。隨著夜間經濟和外擺業態的升級,區域商業迎來新一輪增長,多個商圈客流與銷售額環比顯著提升。動線改造+場景煥新 環球港打造「夜間消費快線」炎炎夏夜,駕車駛入重新開放的上海環球港西廣場,平整的道路與修葺一新的花壇間,顧客們正通過改造後的200米斜坡車道直達5樓。這條毗鄰內環高架的通道如今裝點著復古霓虹燈,解決了動線不暢的問題,更成為連接1樓廣場與5樓「世界港口小鎮」的「消費快線」。在5樓室外區域的船頭酒吧,8月9日中超「上海德比」,室內外100多個座位早被球迷佔滿,為了給球迷提供便利,周邊商戶也默契地將點餐二維碼放置到戶外餐桌。「看球不用離席,掃碼點單十分鐘就上菜。觀賽的人多了,對我們的夜間客流也有明顯拉動。」臨近酒吧的新疆餐廳店長告訴記者。此外,6樓屋頂平臺上,每周舉辦的草坪音樂會也正吸引著年輕群體。環球港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持續提升商場的夜間活力,這個暑期,環球港通過免費停車、延長營業時間、推出夜間專屬促銷等一系列舉措,組織近30家商戶打造長時段、多元化的夜間消費新場景。隨著西廣場改造收官和暑期活動持續,這座商業綜合體正展現出「越夜越精彩」的蓬勃生機。外擺經濟+共享客流 點亮蘇州河畔夜生活提到夜間消費,離不開外擺區。普陀區是申城外擺活力度較高的區域。普陀區綠化市容局介紹,當前普陀全區共有12個公共區域特色設攤點位,每個點位因地制宜設置外擺區域,並通過「一張圖、一張表、一套流程」的標準化申請流程,為商戶提供便捷服務。長風大悅城將1000平方米中庭鋪上真草皮,打造「周周有活力」的夜經濟矩陣。從潑水節到星空放映會,再到遊牧音樂市集,每周不同的主題活動不僅吸引大量客流,更帶動約20%的餐飲門店主動延長營業時間。商場精心規劃的「適意街」與「番喜街」兩條外擺街區,16家商戶中有13家增設了外擺位,其中「草根夜檔」夜間營業額實現25%的顯著增長,而「毛頭老爹」飯店則通過透明泡泡屋的創新設計,填補了大桌需求空白,使翻臺率提升15%。在鴻壽坊這個僅1.5萬平方米的精緻商業空間裡,「早C晚A」的日咖夜酒模式精準捕捉年輕消費群體。商場巧妙利用三成公共空間,為80餘家商戶設置了32個外擺區域,既通過花箱綠植保持空間區隔,又確保4.5米以上的通行寬度。「嘗嘗酒酒」市集和夏夜晚風歌會等特色活動,助力商場7月營業額同比增長18%,客流提升10%,外擺區成為青年人社區夜生活的活力中心。普陀區更創新探索「客流共享+活動共聯」模式,將蘇州河遊船打造為夜經濟的「流動風景線」。7月中旬新增的夜宵航線與寵物、盲盒主題航線廣受歡迎,特別是寵物航班上座率達到100%。遊客欣賞天安千樹等地標建築夜景後,還能在終點站昌化路碼頭附近的M50創意園繼續夜遊,體驗藝術與商業融合的夜間魅力。
浙江台州8月8日電 題:海洋廢塑料變身潮品 「藍色循環」模式促新生 記者 官逸倫 在「藍色循環」項目發起成員之一、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藍景科技」)的展示區域,人們或許很難想像,製成方巾、領帶、單肩包等產品的重要材料是曾被丟棄在海洋中的廢塑料瓶。 8月7日,作為「藍色循環」項目發起成員之一的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由海洋廢棄塑料瓶製成的產品。宋雪晴 攝 作為一種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藍色循環」由中國浙江省台州市於2020年率先開始探索。該模式通過吸納沿海民眾和漁民加入海洋塑料廢棄物收集,聯合企業製成再生海洋塑料粒子,最終生產出包括再生紡織品、再生塑料製品等符合國際生態環保理念、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產品,成功讓海洋廢塑料獲得「新生」。 每年有大量塑料廢棄物流入海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警告說,若不採取行動,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總量或將超越魚類。 張文祥是「藍色循環」模式下海洋塑料廢棄物收集儲存站點「小藍之家」的「家長」。曾經是村幹部的他在退休後加入「小藍之家」。張文祥表示,在其所負責的站點,有時一天可以收到上百斤的海洋塑料廢棄物。他說,當地沿海環境在「小藍之家」建立後得到明顯改善。 為確保收集的塑料廢棄物來源於海洋,「藍色循環」利用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實現海洋塑料從回收到應用的全過程可視化追溯,解決了數據流轉真實性的問題。通過掃描產品二維碼,製成該產品的海洋廢棄物由誰收集、儲存、轉運、再生、加工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研究員李方看來,「藍色循環」創新了海洋塑料汙染治理模式,形成了海洋汙染物收集、運輸、再生、高值利用的閉環價值鏈,並通過將一部分利潤反哺給漁民和沿海居民,激勵其收集海洋垃圾,進一步形成良性循環。 2023年10月,為表彰該模式對近岸海域塑料汙染治理作出的傑出貢獻,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將聯合國環保領域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獎項授予「藍色循環」治理模式。截至目前,台州市已累計回收海洋塑料廢棄物5.45萬噸。 藍景科技生產副總經理方敏告訴記者,漁民的觀念在這幾年裡改變了很多:一開始他們覺得將捕魚時打撈上來的塑料廢棄物帶回陸地很麻煩,但現在他們會覺得這是應該做的。方敏表示,漁民逐漸意識到,如果把這些垃圾丟在海裡,海洋裡的魚最終會越來越少,「其實對自己是沒有好處的」。 獲得「地球衛士獎」以來,「藍色循環」模式在從一地試點到向全省推廣、從塑料瓶到全品類塑料回收利用、從單一主體到更多主體參與等方面實現拓展。 據台州市生態環境局海洋生態環境處負責人王安介紹,在「藍色循環」模式獲得「地球衛士獎」後,該市開始探索制定中國首部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的地方性法規,了解企業、漁民等多方需求,以期將好的經驗轉化為制度,也把前期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在制度中予以規範。 王安表示,《台州市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她希望能通過聚焦海洋塑料廢棄物這一小切口,帶動其他海洋廢棄物的治理。 李方表示,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規範化將有助於相關實踐的推廣。「海洋環境治理問題需要大家共同參與。但怎麼參與,需要一定的規範。」 李方同時告訴記者,未來,「藍色循環」模式亦可進一步探索如何將收集處理海洋塑料廢棄物與源頭汙染防治相結合,如通過升級改造相關設施減少進入海洋的塑料廢棄物數量。在他看來,這對「藍色循環」模式來說或許是一個新的動力。(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五楼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荔枝网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现场直播 |
黑白直播 |
比心直播 | 极速直播 |
红桃直播 |
杏爱直播 | 青稞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97播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蜜糖直播 |
免费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妲己直播 |
青草直播 | 绿茵直播 |
嗨球直播 |
深夜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午夜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魅影5.3直播 |
大鱼直播 | 金莲直播 |
鲍鱼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