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8月12日電 (劉曉東 劉曉瑋)近日,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探親軍屬。他們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駐地,與戍邊親人短暫團聚後,組織軍屬們前往「進藏英雄先遣連」舊址參觀學習,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中,共同追尋革命先輩的奮鬥足跡,感受「先遣精神」的傳承力量。 初秋的阿里地區,雪山巍峨,這裡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軍屬們心懷崇敬之情,跟隨官兵的腳步,走進「進藏英雄先遣連」舊址。 圖為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官兵與軍屬參觀「進藏英雄先遣連」事跡。劉曉東 攝 在舊址內,一段珍貴的歷史視頻資料緩緩播放,將大家的思緒拉回了那段崢嶸歲月。講解員深情地講述著:「進藏英雄先遣連」由7個民族的136名官兵組成,他們僅憑一張簡陋的地圖和一個指北針,毅然從新疆于田出發,向著藏北高原挺進。一路上,他們要翻越巍峨險峻的崑崙山,那裡終年積雪,氣候惡劣。 「官兵們常常忍飢挨餓,甚至只能靠吃冰雪來緩解乾渴。」講解員說,就是在這樣極端困苦的條件下,「進藏英雄先遣連」官兵們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最終以犧牲63名官兵的沉重代價,將第一面五星紅旗成功插上了藏北高原,為國家的統一和邊疆的穩定立下了不朽功勳。 圖為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官兵帶娃參觀。劉曉東 攝 「以前總聽丈夫說這裡很苦。今天,我站在這裡才真正明白這苦背後的分量。」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軍嫂劉琳感言,邊防官兵們守護的不僅是領土,更是先輩們用熱血換來的安寧。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員向軍屬們詳細介紹了阿里邊關的戍邊歷史:從老一輩革命家挺進藏北、建設邊疆,到新時代軍人傳承「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一代又一代阿里邊防軍人,用青春和奉獻詮釋著他們的忠誠。 圖為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軍屬全神貫注地聽講解員講述「先遣精神」。劉曉東 攝 阿里軍分區某邊防團軍娃施莞凝說:「我要將先遣連精神轉化為學習生活的動力,向先輩們學習,先成人、後成才,成長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據悉,此次參觀活動,不僅讓軍屬們更直觀地了解了邊防軍人的使命與擔當,更在血脈中播撒下理解與傳承的種子。在阿里高原這片神聖的土地上,軍人與軍屬用各自的方式守護著家國,而「先遣精神」如同高原上的格桑花,在代代相傳中綻放出最動人的光彩。(完)
昆明8月5日電 題:雲南鋦瓷匠人巧手再造 令瑕品煥新出彩 作者 黃興鴻 冮夢迪 張馨怡 「下鑽要穩,這不僅是修復,更是延續器物的生命。」4日,在雲南昆明瑞鼎軒鋦匠坊,58歲的付忠華悉心指導來自西安的14歲男孩侯蘇喆。看到將一枚枚小鋦釘嵌入瓷杯鋦孔,原本破碎的杯子修復後變得更美觀,侯蘇喆稱要用心學習並傳承好歷經數千年的鋦瓷技藝。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句話就來自鋦瓷行當。」付忠華介紹,鋦瓷伴隨土陶產生而誕生,有數千年歷史。《清明上河圖》中有鋦匠街頭作業的場景,足以說明這項技藝在當時已成熟流行。 8月4日,付忠華(右)指導侯蘇喆(左)鋦瓷。黃興鴻 攝 付忠華稱,在陶、瓷使用過程中,難免會造成破碎、開裂、缺角等情況發生。中國匠人們發明了「金剛鑽」和「鋦釘」,總結出鋦瓷技藝,繼而產生了鋦補修復陶瓷這一行當。傳統鋦瓷多用鐵、銅等金屬製作鋦釘,「鋦活秀」中還會用到金、銀等貴金屬。他會結合器物紋理設計圖式,鋦上饕餮紋、書法、花、鳥等圖案,讓修復後的器物更具美感。 付忠華可謂出生鋦瓷世家,其祖輩明末帶著鋦瓷技藝從南京搬遷至地處中國西南的雲南生活。他從小耳濡目染,並掌握了該項技藝。 不過,年輕時的付忠華並未專注鋦瓷,其先後涉足餐飲、茶葉、翡翠、汽修等20餘個行業。2002年,他開始做茶葉生意,一位茶友的兩個茶壺摔壞,經他妙手一鋦,原本已瑕的壺更具美感。此後,不少朋友都慕名而來請他鋦茶壺、茶杯等。看到鋦瓷仍受市場歡迎,2007年,付忠華全身心投入鋦瓷,併到中國多省對鋦瓷展開深入調研。 2015年,付忠華首創「玉鋦」技藝,將翡翠、黃龍玉、南紅瑪瑙等特色玉石作為鋦補材料,結合器皿色彩與用戶需求進行個性化雕琢,在保障實用功能的同時,增加其藝術性。此外,將青銅文化融入鋦瓷文化,讓兩種優秀的傳統文化相得益彰。他的多件作品在比賽中獲獎;作品《殘貼》被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8月4日,鋦上銀和銅圖案的建盞。黃興鴻 攝 「鋦瓷,是對器物的再創造,除了細心耐心,還要精心設計,這樣的鋦瓷才具有靈魂。」付忠華稱,他的客戶普遍中國各地,其每年要鋦逾500件器物,其中三成是完好的,客戶想要的是錦上添花,讓器物更具藝術價值。 侯蘇喆因好奇摔碎的碗是否可以復原,上網尋求答案了解到鋦瓷文化並結識付忠華,專程利用暑假到昆明學藝。經過3天學習,他對鋦瓷技藝產生濃厚興趣,表示要拜付忠華為師。 鋦瓷技藝是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付忠華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截至目前,付忠華已培養出50餘名徒弟,其中4人獲評區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獲評雲南省工藝美術大師、7人獲評雲南省民間工藝大師、4人獲評雲南鋦瓷工藝大師。他計劃70歲前徒弟達200人,讓技藝火種持續傳遞。 8月4日,付忠華的部分「玉鋦」作品。黃興鴻 攝 付忠華稱,雲南這片熱土,為其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及素材。下一步,將在鋦瓷中融入古滇青銅文化、瓦貓文化等,並著手與建水紫陶、宜興紫砂的大師聯名推出玉鋦茶器,讓鋦瓷技藝成為激活其他傳統產業的文化密碼,提高產品附加值。 為推動鋦瓷文化的系統性傳播和技藝傳承,付忠華計劃在昆明成立鋦瓷博物館,展示300餘件明代以來的鋦瓷精品,並開展相關研學活動。 「我將不斷提升鋦瓷技藝,讓鋦瓷在新時代綻放『瑕品煥新、文化生輝』的獨特光彩。」付忠華如是說。(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9587
52
2025-10-28 03:46
64581
59
2025-10-28 03:46
23985
83
2025-10-28 03:46
14235
15
2025-10-28 03:46
71254
17
2025-10-28 03:46
63721
98
2025-10-28 03:46
93251
91
2025-10-28 03:46
56721
75
2025-10-28 03:46
42785
69
2025-10-28 03:46
74561
61
2025-10-28 03:46
79124
79
2025-10-28 03:46
18342
12
2025-10-28 03:46
15493
14
2025-10-28 03:46
29853
72
2025-10-28 03:46
46389
76
2025-10-28 03:46
53942
34
2025-10-28 03:46
25981
79
2025-10-28 03:46
72541
63
2025-10-28 03:46
62837
34
2025-10-28 03:46
39758
85
2025-10-28 03:46
65872
57
2025-10-28 03:46
63189
58
2025-10-28 03:46
32814
45
2025-10-28 03:46
69578
45
2025-10-28 03:46
51394
95
2025-10-28 03:46
23714
36
2025-10-28 03:46
67389
71
2025-10-28 03:46
27985
89
2025-10-28 03:46
42168
38
2025-10-28 03:46
32861
18
2025-10-28 03:46
41825
63
2025-10-28 03:46
12536
18
2025-10-28 03:46
15948
34
2025-10-28 03:46
83942
32
2025-10-28 03:46
23618
25
2025-10-28 03:46
29487
87
2025-10-28 03:46
43167
98
2025-10-28 03:46
96458
45
2025-10-28 03:46
57126
58
2025-10-28 03:46
23769
14
2025-10-28 03:46
97384
48
2025-10-28 03:46
54679
39
2025-10-28 03:46
16973
21
2025-10-28 03:46
15423
28
2025-10-28 03:46
27856
27
2025-10-28 03:46
24685
65
2025-10-28 03:46
46123
25
2025-10-28 03:46
69241
45
2025-10-28 03:46
39475
28
2025-10-28 03:46
97512
62
2025-10-28 03:46
97623
28
2025-10-28 03:46
25149
96
2025-10-28 03:46
69872
28
2025-10-28 03:46
| 柚子直播 | 山猫直播 |
| 鲨鱼直播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奇秀直播 |
| 心动直播 | |
| love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 榴莲视频 | 绿茶直播 |
| 樱桃直播 | |
| 荔枝网直播 | 花儿直播 |
| 97播播 | |
| 趣播 | 九球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妲己直播 | 西瓜直播 |
| 9.1樱花ppt网站大片 | |
| 大鱼直播 | 秀色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小草莓直播 | 小k直播姬 |
| 嫦娥直播 | |
| 迷笛直播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魅影直播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