舀粉、兌水、搖一搖……操作很簡單,「口感不太美妙」 「人飼料」真的可以替代三餐嗎? 記者注意到,近期網絡上「人飼料」火了。所謂「人飼料」或「人糧」,其實代指那些方便快捷,又貌似營養的代餐。比如黑芝麻核桃粉,猴頭菇山藥粉,舀幾勺、兌上水,用力搖一搖,很快就可以得到一杯黏糊糊的流質食物。 誰在購買「人飼料」?「人飼料」好吃嗎?如此的「飼料」真能保證人每天所需能量攝入甚至替代三餐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網友試吃 「口感不太美妙」,沒幾個小時就餓了 在網購平臺搜索「人飼料」,不難發現大都為粉末形態的產品,需衝調後食用。類似商品月銷售從數千到數萬件不等,某款「人糧」上線3天銷量即突破2.4萬份。有關「人類飼料」話題的短視頻播放量也達數千萬。 什麼是「人飼料」「人糧」?記者查詢發現,早在2012年,食品初創公司Soylent的聯合創始人羅布·萊恩哈特在創業時期為更有效地獲取營養,曾將人體所需的粉末狀營養物質混合,調配出一杯米黃色液體。其後,多個品牌推出噱頭為「人飼料」的代餐或固體飲料。國內某人飼料品牌創始人曾公開表示,其開發動機就源於作為程式設計師工作繁忙無暇用餐的經歷,試圖通過標準化營養配方解決飲食效率問題。 「加班救命糧」「懶人免煮餐」……究竟是誰在購買「人飼料」?據記者觀察電商數據及社交平臺,其核心用戶高度契合產品定位,諸如疲於加班的職場人、抗拒做飯也不想點外賣的白領、分秒必爭的備考族,以及追求輕斷食的體重管理者都願意「嘗鮮」。 不過,糊狀「人飼料」的口感似乎不太「美妙」。一網友描述,自己是在網上被「種草」,因好奇心重便買了一袋嘗試,花了69元,然而,「打開一衝,又鹹又甜的石灰糊糊,客服還說開封了不給退,直接扔進了垃圾桶……」記者注意到,也有部分嘗試過的消費者表示吃完沒幾個小時就會感到飢餓。 專家解讀 長期吃「飼料」會導致營養不良等一系列問題 如果說「人飼料」實為營銷噱頭,本質是代餐產品,那麼它們究竟能不能滿足人體所需能量和營養攝入?南京市第二醫院營養科主管醫師王霞介紹,臨床上基本治療膳食包括流質、半流質、軟食和普食。所謂「人飼料」衝得稀一些就成了流質,而衝得稠厚便成了半流質。「這類食物在臨床上一般作為過渡階段的飲食,適合消化功能比較弱的患者比如腫瘤患者,或者是術後的病人。」王霞說。 值得一提的是,代餐並非醫學上標準的名詞。按照質量控制排序,醫學中飲食監管和生產流程從「嚴」到「寬」又分營養藥品、特醫食品、特殊膳食、固體飲料。顯然「人飼料」因不需要很高的門檻,質量也可能存在參差不齊。 從營養學的角度,王霞直言,「人飼料」根本不適合普通人長期吃。經過磨粉、高溫處理、長期儲存的代餐在每個環節都可能有營養成分的流失。「雖然號稱每一袋有四五百千卡,但實際上很有可能是達不到的。」專家指出,長期吃會導致人處於低熱量狀態下,造成基礎代謝率的下降。「總熱量攝入不足會導致營養不良,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在醫院裡也屬於治療膳食,只針對部分患者。」 舀幾勺粉、兌上適量水,再用力搖一搖就可直接喝下,看似方便省時,但王霞指出,如果長期吃流質或半流質,也可能導致咀嚼功能退化。當然,對消化道的傷害也不言而喻,有消化道「廢用性萎縮」的風險。「我們的身體是有保護作用的。正常吃東西需要嘴巴咀嚼,到胃部蠕動,形成食糜再到小腸吸收。」而直接喝下去的「人飼料」則會導致胃功能的衰減退化,長此以往,即使恢復正常的普通飲食也可能出現消化不良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那麼是不是「人飼料」就一無是處?王霞認為,也需理性看待。「比如說有些人工作忙吃得比較少,營養不夠、不均衡等,那它可以作為臨時的代餐。」另外,對於一些特殊群體比如減重手術後,或是有短期減重需求的人如多囊卵巢的婦女在短期內備孕,這些需要在短時間內控制熱量攝入的人群可以通過代餐助力。「一個月之內,每天替代一兩餐,這個是可以的,但不能長此以往餐餐都去替代正常的飲食。」 專家強調,普通人群日常飲食應以新鮮食材為基礎,注重種類均衡多樣,建議每日攝入12種以上食物,以滿足基礎營養需求,避免過度依賴代餐產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廣州8月8日電 (記者 王堅)今年8月8日是全國第17個「全民健身日」。當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科技賦能場景機會清單發布會在廣州舉行。 發布會現場。廣州市科技局 供圖 此次發布會由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與廣州市科學技術局聯合主辦,旨在以體育盛會為「超級場景試驗場」,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在賽事中首試首用,構建「賽時炫科技、賽後留產業」的閉環生態。 發布會上,廣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孟徽正式發布「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科技賦能場景機會清單(第一期)」,共計18項場景需求,涵蓋專業體驗、全民互動、賽事保障三大類別,每項場景均聚焦「高價值、可落地、能轉化」特性,向全球創新主體發出「揭榜」邀請。 其中,專業體驗類聚焦科技重塑競技極限。該類別中,既有服務運動員競技需求的「運動員高精度技術診斷」「高精度光學觀測與技戰術分析系統」「運動員生理狀態無感監測與智能預警系統」,也有關注殘特奧會運動員的「腦控技術賦能重度殘疾人運動員」「外骨骼機器人助行與康復」「視障人士全域智能導航」「聽障人士全場景無障礙交互」等創新應用,體現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 據介紹,「超級場景」的核心特質,在於大型體育賽事所蘊含的高並發性、高可靠性與高關注度相互交織,促使人工智慧、大數據、VR/AR、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在真實高壓場景中完成集成化、體系化應用驗證。這不僅能全面提升賽事組織效率、運動員競技水平與全球觀眾觀賽體驗,更成為科技企業技術迭代的「實戰練兵場」、成果亮相的「全球展示臺」,為城市治理沉澱下寶貴的數位化實踐遺產。(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5974
13
2025-11-28 00:07
64593
32
2025-11-28 00:07
13249
96
2025-11-28 00:07
95874
59
2025-11-28 00:07
49863
89
2025-11-28 00:07
47193
82
2025-11-28 00:07
69724
25
2025-11-28 00:07
15746
46
2025-11-28 00:07
18235
76
2025-11-28 00:07
98173
25
2025-11-28 00:07
85761
27
2025-11-28 00:07
21536
62
2025-11-28 00:07
81435
39
2025-11-28 00:07
47392
86
2025-11-28 00:07
91352
46
2025-11-28 00:07
14237
83
2025-11-28 00:07
85297
15
2025-11-28 00:07
65327
14
2025-11-28 00:07
29643
89
2025-11-28 00:07
39854
54
2025-11-28 00:07
58267
84
2025-11-28 00:07
76254
68
2025-11-28 00:07
52184
41
2025-11-28 00:07
67983
47
2025-11-28 00:07
95817
82
2025-11-28 00:07
49618
39
2025-11-28 00:07
98426
35
2025-11-28 00:07
93845
79
2025-11-28 00:07
29137
24
2025-11-28 00:07
18357
83
2025-11-28 00:07
98425
73
2025-11-28 00:07
52489
97
2025-11-28 00:07
18954
85
2025-11-28 00:07
15298
15
2025-11-28 00:07
13284
64
2025-11-28 00:07
67389
43
2025-11-28 00:07
47596
27
2025-11-28 00:07
32519
47
2025-11-28 00:07
25931
25
2025-11-28 00:07
56792
63
2025-11-28 00:07
65217
56
2025-11-28 00:07
39527
93
2025-11-28 00:07
32461
14
2025-11-28 00:07
74159
87
2025-11-28 00:07
93651
61
2025-11-28 00:07
61237
97
2025-11-28 00:07
79614
29
2025-11-28 00:07
78654
18
2025-11-28 00:07
37598
42
2025-11-28 00:07
72645
61
2025-11-28 00:07
71954
18
2025-11-28 00:07
51827
78
2025-11-28 00:07
| 极速直播 | 桃花app |
| 黄播 | |
| 零点直播 | 大鱼直播 |
| 极速直播 | |
| 海棠直播 | 桃鹿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极速直播 | 么么直播 |
| 免费直播平台 | |
| 比心直播 | 桃花直播 |
| 深夜直播 | |
| 趣爱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
| 苹果直播 | 月夜直播 |
| 桃花直播 | |
| 小狐狸直播 | 红桃直播 |
| 蜜糖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 优直播 | |
| 小草莓直播 | 香蕉直播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