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何雪華)近日,廣東地區蚊蟲進入快速繁殖期,省內多地已發生基孔肯雅熱疫情,登革熱病例也呈快速上升趨勢。面對「兩熱」疫情威脅,有些市民朋友可能不知道,不清除積水、拒絕隔離、不配合消殺等行為可能觸碰法律紅線!昨日,廣東省疾控局解讀涉及傳染病防控的法律規定。 問:作為非醫療機構或政府部門的單位和個人發現基孔肯雅熱患者或者疑似病例時該怎麼辦?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如果發現自己可能被傳染了基孔肯雅熱,也應當及時報告並根據醫務人員的指導,採取居家防蚊隔離或者到醫院進行防蚊隔離和對症治療。 問:不參與清積水、防蚊、滅蚊等防治工作有可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是真的嗎? 答:《廣東省愛國衛生工作條例》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單位和個人應當保持室內外清潔衛生,完善防鼠、防蠅、防蚊、防蟑螂設施,及時清除積水、垃圾,密封糞池並定期清理,消除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條件,將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標準範圍內。 據此,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積極預防措施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等傳染病,這是對自身和社會健康的保障,也是遵守法律法規的體現。若違反相關規定,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或者政府指定的行政部門給予單位和個人警告、限期整改或者罰款;違反相關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的,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問:學校等公共場所未按規定配備防蚊設施或自行停止使用防蚊設施可能面臨什麼處罰? 答:《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第四項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未按照規定配備預防控制鼠、蚊、蠅、蟑螂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設施設備以及廢棄物存放專用設施設備,或者擅自停止使用、拆除預防控制鼠、蚊、蠅、蟑螂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設施設備以及廢棄物存放專用設施設備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給予警告,並處以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對拒絕監督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依法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衛生許可證。
近期,力源科技實際控制人沈萬中因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判刑。力源科技成為今年7月第6家因財務造假涉刑的上市公司,折射出監管層「行刑銜接、立體追責」,以及嚴懲「首惡」的執法新態勢。 所謂財務造假「首惡」,是指在上市公司或經營主體財務造假行為中,起組織、策劃、指揮或主導作用的關鍵責任人,通常為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這些主體因在造假中扮演核心角色,成為監管追「首惡」的重點對象,需承擔更嚴厲的行政、民事及刑事責任。 力源科技案是嚴懲財務造假「首惡」的典型。一方面,造假存續1年就判刑。相較於傳統造假案動輒3年至5年的持續期,力源科技造假僅存續1年即被查處。力源科技實控人沈萬中除被處以330萬元罰金的行政處罰外,還面臨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的刑事處罰。這標誌著資本市場違法成本顯著提高,充分體現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中「強化刑事追責」的導向。另一方面,案例處理速度明顯提升。2022年9月浙江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後,證監會於2023年1月立案調查,同年6月作出行政處罰,最終在今年7月完成刑事判決。整個過程用時兩年九個月,案件處理周期縮短近半。這種快速查處的機制,能夠有效遏制造假者的僥倖心理。 與力源科技案形成呼應的,是近期「集中爆破」式執法的系列案件:瑞斯康達董事長因專網通信虛假業務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ST東時實控人因操縱市場獲刑六年半,錦州港副總裁被依法逮捕……今年7月1日至8月7日,共有8家上市公司「首惡」被追究刑事責任,罪名涉及欺詐發行、違規披露、操縱市場等。 新證券法的修訂為此輪嚴監管提供了法律基石。對比舊法,新規將信息披露違法罰款上限從60萬元提升至1000萬元,並新增「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造假」的從重處罰條款。更值得關注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與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形成政策聯動,加速構建「民事賠償+行政處罰+刑事追責」的立體追責體系。 儘管監管持續加碼,但仍有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鋌而走險,背後原因值得深思。其一,利益驅動機制尚未根本改變;其二,公司治理失效;其三,中介機構失職。更需警惕的是,隨著註冊制改革深化,部分企業為達到上市標準,造假手段越發複雜隱蔽。如瑞斯康達參與的專網通信虛假業務,通過構建「生產型公司+墊資方」的複雜架構,形成虛假自循環鏈條,這給監管帶來更大挑戰。 治理財務造假亂象,破局之路是構建「不敢假」的市場生態。在監管和執法層面,需要強化刑事司法威懾,可以參照力源科技案,推動建立從證監會立案到公安機關介入的快速響應機制,縮短行政處罰與刑事追責的時間差。在上市公司層面,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對審計委員會賦予實質性監督權力。在中介機構層面,探索建立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終身追責」制度,對參與造假的機構處以市場禁入等處罰。在投資者層面,提升投資者保護力度,推廣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降低投資者維權成本,形成「造假必賠」的市場預期。 力源科技案猶如一面鏡子,既照見了資本市場的暗角,也折射出監管升級的曙光。當懲戒「首惡」從經濟處罰走向刑事制裁,當造假存續一年即被查處成為新常態,我國資本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重塑市場信心與制度權威,實現「市場有信、投資安心」的發展願景。(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趙東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5462
56
2025-10-28 14:28
45621
71
2025-10-28 14:28
35274
74
2025-10-28 14:28
15437
29
2025-10-28 14:28
67384
92
2025-10-28 14:28
13925
58
2025-10-28 14:28
58392
68
2025-10-28 14:28
37458
17
2025-10-28 14:28
85423
53
2025-10-28 14:28
29638
75
2025-10-28 14:28
67593
65
2025-10-28 14:28
24593
64
2025-10-28 14:28
24968
82
2025-10-28 14:28
96358
83
2025-10-28 14:28
49831
86
2025-10-28 14:28
57169
58
2025-10-28 14:28
21954
14
2025-10-28 14:28
62154
47
2025-10-28 14:28
68473
56
2025-10-28 14:28
47319
63
2025-10-28 14:28
54918
16
2025-10-28 14:28
59768
91
2025-10-28 14:28
71382
26
2025-10-28 14:28
52781
37
2025-10-28 14:28
69578
52
2025-10-28 14:28
96183
82
2025-10-28 14:28
42617
95
2025-10-28 14:28
96415
94
2025-10-28 14:28
12543
13
2025-10-28 14:28
42573
29
2025-10-28 14:28
76581
17
2025-10-28 14:28
89715
86
2025-10-28 14:28
38425
94
2025-10-28 14:28
31658
48
2025-10-28 14:28
29715
21
2025-10-28 14:28
92514
56
2025-10-28 14:28
19685
42
2025-10-28 14:28
26358
12
2025-10-28 14:28
49786
97
2025-10-28 14:28
64725
73
2025-10-28 14:28
84651
14
2025-10-28 14:28
52894
56
2025-10-28 14:28
64531
25
2025-10-28 14:28
81293
76
2025-10-28 14:28
92615
13
2025-10-28 14:28
34751
75
2025-10-28 14:28
87613
16
2025-10-28 14:28
54692
16
2025-10-28 14:28
54198
57
2025-10-28 14:28
98342
85
2025-10-28 14:28
27358
24
2025-10-28 14:28
64973
82
2025-10-28 14:28
15637
42
2025-10-28 14:28
| love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 婬色直播 | |
| 黑白直播 | 趣播 |
| 69美女直播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五楼直播 |
| 秀色直播 | |
| 桃花app | 心跳直播 |
| 鲍鱼直播 | |
| 69美女直播 | 趣爱直播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九球直播 | 百丽直播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 绿茶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
| 鲍鱼直播 | 成人抖阴 |
| 花蝴蝶app直播 | |
| 魅影5.3直播 | 鲨鱼直播 |
| 快猫 | |
| 伊人直播 | 心动直播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