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區老電梯經不起高溫折騰,頻頻 「掉鏈子」,不僅居民抱怨連連,物業也忙得團團轉。面對這樣的棘手事,萬裡街道中浩雲居民區黨總支通過黨建引領「三駕馬車」協同發力,將「黨建+物業+服務」理念融入社區治理,持續擦亮小區幸福、活力底色。直擊痛點紅色引擎破解電梯困境為有效解決「夏季電梯易故障」這一難題,中浩雲居民區黨總支主動跨前、業委會主動擔當。針對在共同調研中發現的一系列問題,黨總支利用「紅色議事廳」平臺,召開三方聯席會議。物業公司積極配合中浩雲業委會啟動業主大會,在樓棟志願者的協助下,業委會迅速開展全小區徵詢工作。隨後,物業公司發揮專業優勢提供機房空調加裝改造方案,該項目經過投票,高票通過。物業公司黨支部隨即成立「項目突擊隊」,協調督促供應商加急施工,提前完成了小區共21棟樓電梯機房的空調加裝改造,並建立定期維保反饋機制,確保電梯在高溫天氣下運行「零事故」。主動治理雙向服務彰顯幸福指數得益於「夏季電梯易故障」難題的解決思路,「主動應對」成為物業獲得居民認可的「治理密碼」。物業全方位提升「主動治理」能力,業委會默契配合,從居民需求中找準服務坐標,形成「居民點單-物業響應」的治理模式。針對小區綠化養護這一居民關注的日常需求,物業主動將其納入常態化服務清單,定期的規範修剪,大幅度提升了小區綠化日常養護質量,推動社區環境更加宜居。同時,業委會和物業探索建立「居民評議」機制,積極挖掘能人、熱心人組成主心骨力量,共同參與監督從雜草清理到花木修剪的每個關鍵環節,把服務標準交給居民「打分」,放大「物業+服務」的雙向效應,讓居民群眾的安全感、滿意度更可感、可知、可及。資源連結多元共治提升治理效能在中浩雲居民區,物業承擔著「社區管家」的職責,依託「物業+服務」平臺,把各方資源巧妙串聯成圈,以比鄰友鄰的共治服務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升級。居委會的黨員志願者、周邊商鋪的店主、社區衛生站的醫生,都成了物業的「最佳合伙人」。樓道整治時,物業不僅做好日常巡查,還發動商鋪店主當起「文明停車勸導員」,號召黨員志願者開展「敲門行動」,更引入智能充電設施解決電動車停放難題。這種「物業+」的共治模式,讓原本棘手的樓道安全問題迎刃而解。未來,社區將統籌運用「物業+周邊資源」,通過物業聯合社區衛生站送醫上門,對接超市開通「一鍵配送」,為老人提供代配藥服務等,讓物業服務實現單一「管物」向集約服務「增值升級」,推動服務群眾的「一公裡」向「最後100米」延伸拓展。
哈爾濱8月13日電 題:從哈爾濱看音樂如何成為東西文化交流「柔」紐帶 ——專訪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終身職位演奏家、勳菲爾德國際音樂協會主席薛蘇裡 記者 劉錫菊 2025年,以「讓世界聽見哈夏」為主題的「第37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啟幕,期間舉辦了2025哈爾濱勳菲爾德弦樂比賽、第20屆薩克斯管大會及第7屆哈爾濱國際手風琴藝術周三大國際音樂賽事,以國際性、專業性吸引了39個國家和地區的800餘名選手參賽,再次架起東西音樂交流的橋梁。哈爾濱的多元文化底蘊如何為中西音樂對話提供獨特土壤?怎樣以賽事帶動城市文化傳承、發展?音樂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著哪些作用?近日,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終身職位演奏家、勳菲爾德國際音樂協會主席薛蘇裡接受「東西問」專訪,對此進行分享。 2025年7月13日,2025哈爾濱勳菲爾德弦樂比賽在哈爾濱音樂廳啟幕。圖為開幕式音樂會。 發 於琨 攝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哈爾濱素有「東方小巴黎」之稱,您認為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底蘊,如何為中西音樂對話提供獨特土壤?哈爾濱為東西方音樂文化交流做了哪些貢獻? 薛蘇裡:哈爾濱是中國最早接觸西方音樂的城市之一,這種歷史底蘊讓哈爾濱成為中西音樂交融的天然土壤。哈爾濱孕育了中國第一所音樂學校和第一支交響樂團,並將每年8月6日定為「哈爾濱音樂日」。 作為極具音樂基因的城市,哈爾濱如今已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的一個典範:馬迭爾陽臺音樂會、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哈爾濱勳菲爾德弦樂比賽、哈爾濱國際手風琴藝術周……無不彰顯著這座城市對音樂的喜歡與熱愛。哈爾濱街頭巷尾音樂氛圍濃鬱,隨處可見的音樂文化活動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看來,哈爾濱本身就是東西方音樂交融的一個範例,我們既能看到西方古典音樂在這裡生根發芽,也能看到中國民族音樂的創新發展,這種交融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產生了獨特的藝術反應。 2014年,哈爾濱引進勳菲爾德弦樂比賽,在演奏藝術和音樂教育方面搭建了國際級的交流平臺,使賽事逐漸成為連接東西方音樂文化的橋梁。今年6月,哈爾濱舉辦了第69屆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WFIMC)年會,在共同推動全球音樂文化交流融合方面做出了貢獻。 第69屆世界國際音樂比賽聯盟年會,聯盟成員和哈爾濱勳菲爾德少兒藝術團團員合影。受訪者供圖 記者:為何說哈爾濱作為「音樂之城」,其重要地位得到國際性認可? 薛蘇裡:哈爾濱有著百年交響樂歷史,60多年「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積澱的基礎,既能展現中國音樂的傳統魅力,又以開放姿態接納世界音樂。2010年6月2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哈爾濱「音樂之城」的稱號,哈爾濱也是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哈爾濱之夏」的金字招牌哈爾濱勳菲爾德弦樂比賽,經過十年深耕,已成功引入WFIMC年會。WFIMC有著「音樂界的奧委會」的美譽,是全球最具權威性的音樂賽事聯盟。聯盟成立68年來,年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並選擇了哈爾濱,是國際音樂界對哈爾濱音樂文化積澱的高度認可,將進一步增強哈爾濱「音樂之都」的國際影響力。 聯盟主席彼得·保羅·凱恩瑞斯還代表全體成員為第37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開幕式致辭,他盛讚哈爾濱是「優秀的橋梁建設者」,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以其對世界的開放而聞名,是中國音樂生活的一扇窗口。 記者:以賽事帶動城市文化傳承、發展方面,您有什麼見解? 薛蘇裡:在我看來,國際性音樂賽事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一個對話平臺。自2014年勳菲爾德弦樂比賽被引入哈爾濱以來,該賽事已成為東西方音樂文化的橋梁,哈爾濱也成了國際音樂人才的一個匯聚地。這種音樂人才的持續流入,不僅提升了哈爾濱的國際知名度,也為城市注入了多元文化活力,進一步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 2025哈爾濱勳菲爾德弦樂比賽中,中國選手鄒夢演繹西貝柳斯《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奪得小提琴組冠軍,韓國選手李在理則用柴可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題變奏曲》打動評委,奪得大提琴組冠軍。哈爾濱勳菲爾德弦樂比賽不僅要求選手演奏西方經典作品,還設立「最佳中國作品演奏獎」,推動中國音樂國際化。 「以賽興文」是我們一直在做的,通過賽事評委音樂會、獲獎選手音樂會及公益性活動等,為哈爾濱古典音樂文化傳承打造新地標。我們成立的哈爾濱勳菲爾德少兒藝術團,培養小琴童定期進行公益性快閃演出,推動哈爾濱音樂文化傳承,也是「小琴童撬動大文化」的成功範式。 記者:音樂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作用?您對這種交流有何期待? 薛蘇裡:音樂之所以能成為文明對話的有效媒介,源於其超越語言障礙、直抵人心的情感力量。音樂作為加快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元素,需要融入國際文化交流交融的進程中,汲取各國優秀文化營養,同時擴大建立雙邊、多邊的文化藝術交流聯繫,讓更多的國家通過了解中國音樂,加強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2025年6月4日,黑龍江省第三屆中俄地方文化藝術季街頭路演活動啟動,在哈爾濱中央大街,俄羅斯表演者為民眾帶來豐富多彩的節目表演。 記者 趙宇航 攝 同時,國際音樂賽事與舉辦城市之間,需要形成文化品牌與城市形象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哈爾濱通過與勳菲爾德弦樂比賽等賽事的深度結合,正在國際音樂版圖上確立自己獨特的地位,進一步向專業性、國際性邁進,使「音樂之城」形象更加多元立體。 我希望哈爾濱不僅是「音樂之都」,更要成為「音樂交流之都」,讓更多國際友人通過音樂認識、了解並愛上這座城市。也希望通過更多國際音樂活動,讓其成為國際音樂人才匯聚地,讓世界通過音樂了解中國,也讓中國音樂進一步走向世界。(完) 受訪者簡介: 薛蘇裡。 受訪者供圖 薛蘇裡,哈爾濱市榮譽市民,是當今活躍於國際樂壇的傑出美籍華裔小提琴家和音樂教育家。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終身職位演奏家、勳菲爾德國際音樂協會主席、哈爾濱勳菲爾德弦樂比賽主席和藝術總監、香港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美國阿蘇薩太平洋大學小提琴教授、原美國南加州大學小提琴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央樂團樂隊首席,美國全球音樂獎大賽器樂獨奏與CD專輯雙金獎獲得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看b站a8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九球直播 | 彼岸直播 |
金莲直播 |
520直播 | 仙凡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杏爱直播 |
魅影app下载免费版 |
心跳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心跳直播 |
四季直播 | 六月直播 |
么么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奇秀直播 |
香蕉直播 | 成人抖阴 |
六月直播 |
金桔直播 | 妖精直播 |
心动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大鱼直播 |
蜜唇直播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