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8月9日電 (趙朗 盧鑫)在喜迎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西藏首屆青稞產業發展大會於8日在拉薩市舉辦,為期兩天。本次大會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中國鄉村發展志願服務促進會聯合主辦,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拉薩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以「綠色發展·健康共享—推動青稞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推動青稞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黨組書記、中國農業科學院鄉村振興學院院長張合成在大會上發言指出,青稞,作為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作物,不僅是藏族同胞的「生命之糧」,更是我國高原地區生態和農業戰略的重要支撐。青稞的多元價值,早已超越了傳統糧食的範疇,它在經濟、健康、生態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西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林木介紹,2024年,西藏全區青稞種植面積達230.1萬畝,產量高達88.8萬噸,分別佔據全國青稞種植面積的47%和總產量的64%。青稞糧食單產比1975年增長2.2倍,見證了西藏青稞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據悉,為推動青稞產業提質增效,西藏大力推進青稞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成功培育出藏青系列、喜馬拉系列等78個優良品種。同時,通過科學施肥、病蟲草害統防統治、全程機械化耕作等一系列現代化農業措施,建成了全國首個青稞產業技術體系,良種覆蓋率高達94%,為產業發展築牢了技術根基。 圖為活動中,青稞產品展示。盧鑫 攝 如今,西藏青稞產品的市場認可度持續攀升,已開發出80餘個品種的青稞產品,培育出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8家,年加工產值突破12億元,一批自治區級著名商標應運而生,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會上,涉及青稞示範產業園建設、生產加工升級、產銷精準對接等一系列重點項目籤約成功。 記者了解到,目前,西藏糧食總產量已連續10年穩定在100萬噸以上,青稞產量更是創下歷史新高,呈現出種植面積、總產量、單產水平「三增」的良好發展態勢,這正是「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在西藏高原的生動實踐。 林木表示,60年風雨兼程,西藏通過持續推動青稞產量和單產的全面躍升,不斷促進青稞產業高質量發展,成功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豐衣足食」的歷史性跨越,為高原地區的糧食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完)
鄂爾多斯8月4日電 題:內蒙古鄂爾多斯借黃河水滋養萬千景 作者 李愛平 李歡倪 在鄂爾多斯廣袤的土地上,悠悠黃河水奔湧而過,不僅孕育了燦爛的文明,更成為鄂爾多斯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過程中,破解資源瓶頸與生態困境的「智慧密碼」,成就了借黃河水滋養萬千景的成功實踐。 近日,記者對當地多個旗縣進行了探訪。 在鄂爾多斯鄂託克旗棋盤井鎮「雙水源」工程現場,轟鳴的設備、跳動的數據交織,礦井疏幹水與黃河水正通過科技與智慧,上演著一場「變廢為寶」「借水生金」的水資源高效利用大戲。 負責人阿希達介紹,該工程以礦井疏幹水和黃河水為「雙水源」,配套建設礦井疏幹水深度處理系統和黃河水淨化處理系統。一方面,將礦井疏幹水「變廢為寶」,經過「調節—常規處理—超濾—反滲透」處理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後併入生活飲用水管網,剩餘由煤礦企業退回的達標水統一有償調配,用於園林綠化、工業用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表黃河水,經淨化處理,同樣進入生活飲用水管網,補充居民的生活用水。 黃河凌汛,曾是讓人談之色變的自然災害,但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通過引凌治沙工程,將凌汛期高水位的黃河水導入庫布其沙漠,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記者從鄂爾多斯市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心獲悉,這一創新舉措減輕了黃河防凌壓力,將水害轉化為水利。在黃河水的滋養下,蘆葦、紅柳等20多種植物遍布,黑鸛、東方白鸛等20多種水鳥繁衍棲息。 在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境內,有10條黃河一級支流,被稱為「十大孔兌」。「十大孔兌」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每年大量的泥沙隨著洪水湧入黃河,不僅加劇了黃河河道的淤積,也讓流域內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圖為鄂爾多斯市「十大孔兌」綜合治理效果圖。 李歡倪供圖 記者從達拉特旗政府獲悉,目前,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兩級政府投入2.2億元,先期將西柳溝作為「十大孔兌」生態治理先行先試的示範孔兌,進行整體治理。同時,在黑賴溝實施「攔沙換水」試點工程,撬動4.2億元的社會資本投資治理,建成攔沙壩151座,實現了分洪、緩洪、用洪、補水和減沙的功效,在火房圪臺實施了引洪滯沙工程1處,這些攔沙壩如同堅固的衛士,將黃河泥沙蓄積在壩體一側,預計在25年的使用期內可減少入黃泥沙1.27億噸。 值得一提的是,鄂爾多斯市以此為基準,還成功置換了2800萬立方米的寶貴取水指標。2024年,鄂爾多斯市中心城區引黃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標誌著自1987年《黃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實施以來,沿黃城市首次實現通過「攔沙工程」置換取水指標。置換來的水量除配置中心城區居民用水1600萬立方米外,還分配工業項目用水750萬立方米、棋盤井地區生活用水450萬立方米。 鄂爾多斯市可持續發展促進中心負責人杜曉彥表示,「攔沙換水」工程提高了黃河的防洪防凌能力,還實現了水資源的優化配置,讓「沙」與「水」在生態實踐中找到了新的平衡。 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表示,從棋盤井鎮「雙水源」工程,到杭錦旗引凌治沙工程,再至「十大孔兌」攔沙換水工程,這一系列創新性水利工程,不僅為當地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鄂爾多斯經驗」。(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58162
13
2025-10-30 04:58
18469
89
2025-10-30 04:58
76534
38
2025-10-30 04:58
82143
59
2025-10-30 04:58
14397
62
2025-10-30 04:58
65431
49
2025-10-30 04:58
95341
69
2025-10-30 04:58
91276
32
2025-10-30 04:58
68937
86
2025-10-30 04:58
36195
32
2025-10-30 04:58
34275
76
2025-10-30 04:58
98274
54
2025-10-30 04:58
12943
74
2025-10-30 04:58
24789
26
2025-10-30 04:58
17625
41
2025-10-30 04:58
74685
27
2025-10-30 04:58
35724
64
2025-10-30 04:58
64192
96
2025-10-30 04:58
52871
59
2025-10-30 04:58
64259
53
2025-10-30 04:58
72951
49
2025-10-30 04:58
12394
37
2025-10-30 04:58
18624
39
2025-10-30 04:58
74182
81
2025-10-30 04:58
45916
93
2025-10-30 04:58
32976
68
2025-10-30 04:58
13524
94
2025-10-30 04:58
29467
12
2025-10-30 04:58
87143
34
2025-10-30 04:58
61493
67
2025-10-30 04:58
97618
74
2025-10-30 04:58
79632
17
2025-10-30 04:58
94762
93
2025-10-30 04:58
71623
43
2025-10-30 04:58
21958
85
2025-10-30 04:58
92453
45
2025-10-30 04:58
71923
84
2025-10-30 04:58
37495
87
2025-10-30 04:58
76492
96
2025-10-30 04:58
72136
98
2025-10-30 04:58
14862
78
2025-10-30 04:58
86174
89
2025-10-30 04:58
91237
49
2025-10-30 04:58
57649
82
2025-10-30 04:58
13978
63
2025-10-30 04:58
62739
73
2025-10-30 04:58
12845
75
2025-10-30 04:58
35814
36
2025-10-30 04:58
17258
65
2025-10-30 04:58
28351
15
2025-10-30 04:58
87359
26
2025-10-30 04:58
74596
12
2025-10-30 04:58
| 金莲直播 | 名模直播 |
| 伊人直播网站 | |
| 蜜桃视频 | 鲍鱼直播 |
| 名模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蜜桃视频 |
| 午夜直播 | |
| 奇秀直播 | 妖精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蜜桃直播 | 浪花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心跳直播 | 黄播 |
| 巧克力直播 | |
| 樱花直播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
| 成人免费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tvn直播 |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红桃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蜜唇直播app | 魅影直播视频 |
| 青稞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