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 應妮)「書山問渠——趙彥國書印展」日前在中國美術館開幕。作為中國美術館策劃與研究專題系列展,該展共展出藝術家近年來創作的書法篆刻作品三十餘件(組)。 趙彥國作品。中國美術館供圖 書法方面,既有以清雅行書書寫的自作詩文,又有以恣肆草書創作的經典名篇;篆刻方面,展出篆刻原石三十餘方及印蛻,印風古樸厚重、蒼茫雅逸。此外,趙彥國的古籍批註和讀書筆記多隨興而發,文質兼美,體現出一位師古、研古、融古、變古的當代書家所必備的綜合修養。 趙彥國現任江蘇省文化館黨總支書記、館長,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為文化和旅遊部優秀專家、江蘇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精研書史及書學理論,以堅實學術支撐起創作根基。他的書法秉持「文氣為書法最大底氣」的美學核心,主張「詩書養氣」,常以傳統詩詞歌賦、名句箴言等為書寫內容,又多自作詩文隨筆,與古通息、以文養書,彰顯時代精神,呈現出「文氣」底色、「雅正」格局、「自然」質感。 據悉,該展將在中國美術館持續展出至8月12日。(完)
新疆昌吉8月12日電 題:十年蛻變:醫療援疆傳幫帶 「輸血」變「造血」 作者 劉遠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昌吉分院主樓內,寬敞明亮,各診療區呈魚骨狀隱入走廊盲端,既保證私密性又減少擁堵。腫瘤防治中心前,20餘位首席專家名冊依次排布,呈現出聯合診治模式。內窺鏡中心正迎來新儀器,全流水線可追溯系統支持患者便捷地進行各類內窺鏡檢查。 「10年前,我們是昌吉市醫院中的倒數。」昌吉分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熊健回憶道。 如今,該院在政府的支持及40餘位援疆專家的幫助下,已具備準三級醫院的技術水平。其年門診就診數量由10年前的20萬人次提升至70萬人次,年手術數量由2000臺提升至12000臺。 「以前學技術靠外出進修,鍛鍊機會少。現在在本地就可向援疆專家學習先進設備、手術操作技術。」熊健說。 當前,該院正打造「傳幫帶」模式,通過臨床帶教、技能實訓、選派當地醫生到福建泉州進修,給予醫生更多動手機會,幫助醫生熟練掌握技術。目前醫院累積帶教已超200人次。 呼吸科與危重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洪盛來自福建省泉州市第一醫院,是2024年底來到昌吉的援疆醫生,他幫助昌吉分院的支氣管內窺鏡檢查轉為「無痛」模式。 「麻藥影響呼吸系統。對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來說無痛檢查的併發症最是棘手」,林洪盛解釋道,以往屬地醫生未開展過該項目,缺乏應對相關情況的經驗,難以邁出第一步,「我正好有應對突發狀況的經驗,可為其提供技術支持」。 目前,該院已實現無痛支氣管內窺鏡檢查的全覆蓋,病人接受度更高,每月可接診約50例患者。 「讓技術留下來最重要。」不到一年時間,林洪盛已帶教了8位醫生,在他看來,讓更多當地醫生掌握使用先進設備的能力,才能更好服務患者。 8月11日,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昌吉分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熊健向來訪者介紹腫瘤防治專家團隊。劉遠 攝 在對口援疆政策支持下,昌吉分院正以「精準化、組團式」為核心思路,優先攻堅腫瘤防治,同步推進神經、心血管學科建設,輔以血液淨化等配套服務。 「腫瘤、神經、心血管疾病是致病、致殘、致死率最高的三種疾病。」熊健稱,「將三者作為重點建設學科,就是把援疆資源用在刀刃上,更好解決本地百姓急難愁盼。」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昌吉分院目前是新疆唯一一家設有放療科的縣級醫院。在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的支持下,該科室於2021年開始籌建,先後投入370萬元人民幣援疆資金用於機房提升改造,於2024年11月正式成立並開機運行。 腫瘤醫學中心腫瘤科主任江連發來自福建省安溪縣醫院,他憑藉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助提升昌吉分院腫瘤防治中心的醫療水平與服務質量。 江連發所在的科室採用調強放射治療(IMRT)和容積旋轉調強放射治療(VMAT)等高精尖放療技術對患者進行醫治。他介紹道:「這種治療方式靶區更小、放療更精準、正常組織保護得更好,能極大程度減輕患者痛苦,減少併發症。」 江連發說,醫院放療科自去年開科以來,已收治患者80人。「作為援疆醫生,要秉持從『輸血』到『造血』的理念,發揮好『傳幫帶』作用,幫助把科室醫生培養成當地醫院能獨立完成放療全流程的骨幹力量。」(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春雨直播 | 蜜疯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绿茵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黄瓜直播 | 绿茵直播 |
秀色直播 |
蜜桃app | 魅影直播间 |
富贵直播 |
9i安装下载 | 暖暖直播 |
深夜直播 |
蜜桃视频 | 看b站a8直播 |
嗨球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婬色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伊人app | 樱桃直播 |
桃花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牡丹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9i安装下载 | 魅影视频 |
零点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