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月8日電(繆璐 陳惠晗)上海市足球協會與阿迪達斯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上海足球隊出徵儀式8日在上海體育場會議中心舉行。展望11月將舉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上海女足成年隊主帥水慶霞表示,競爭一定會非常激烈,壓力很大。 8月8日,上海市足球協會與阿迪達斯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上海足球隊出徵儀式在上海體育場會議中心舉行。(主辦方供圖) 作為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於2025年11月9日至21日舉行,由廣東、香港、澳門三地聯合承辦,這在全運會歷史上尚屬首次。上海曾於1983年和1997年成功舉辦第五屆、第八屆全運會,而上海足球在全運會賽場更是戰績輝煌。 2017年天津全運會,上海男女足四支隊伍包攬冠軍,創下全運會的一項紀錄。2025年,提前結束的粵港澳大灣區全運會女足U18、U16角逐中,上海全運女足兩支適齡隊伍先後奪冠,展現出申城足球紮實的青訓基礎。 「這次的任務非常艱巨,我認為比之前兩屆要更難。原因很多,重要一點就是小女足已經拿了兩塊金牌了,我們的壓力一下子就大了起來。但即便如此,我們也要爭取,要學習小女足的拼搏精神,頑強地戰鬥。當然,也希望能夠學到他們在比賽中的『運氣』,爭取為上海爭光。」上海U20男足總教練徐根寶表示。 8月8日,上海女足成年隊主帥水慶霞在現場接受採訪。(主辦方供圖) 水慶霞同樣表示自己「壓力山大」。「這壓力不是一點點大,而是太大了。前面小女足拿了兩個冠軍,大家對我們的期待當然也就更高了,接下來我們要爭取把壓力變成動力,不去想那麼多,爭取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水慶霞表示,重新回歸上海女足帥位的這一個月時間裡,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帶隊參加女超聯賽,同時為全運會做準備,「從今年女超聯賽的情況來看,有七八支隊伍的實力相當,誰都有可能拿冠軍,競爭一定會非常激烈。到了我這個年紀,在乎輸贏是正常的,但是也不能太在乎輸贏,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水慶霞也是一位冠軍教練,帶領上海女足多次問鼎全國冠軍,並在2022年帶領中國女足拿到闊別多年的女足亞洲杯冠軍。前不久,水慶霞重新回歸上海女足擔任主教練,她笑言,自己和隊員之間現在是「熟悉的陌生人」,接下來她會和隊員們多溝通,從心態和狀態兩個方面來調整球隊狀態,將備戰工作做足。 據悉,此次阿迪達斯將與上海市足球協會展開多維度的戰略合作,為即將代表上海出徵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上海女足成年、U20男足、U18男足與U16男足等四支代表隊打造兼顧功能性與設計感的全新戰袍。 上海市足球協會主席柳海光說:「再過不久,我們的隊伍就要踏上全運會賽場。這是檢驗訓練成果的舞臺,更是展現上海足球風貌的機會。希望全體將士帶著這份支持與期待,發揚『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完)
蕁麻疹才講一半,主播喊買「5號產品」 記者調查醫生「科普」外衣下的帶貨生意 「蕁麻疹吃什麼藥?」直播間內,一名認證為「皮膚病性病科醫生」的主播病理科普知識才講到一半,就開始推薦產品:「要看慢性急性、多大歲數。如果想解燃眉之急,就要調節免疫,不太嚴重就用(連結中的)5號產品,吃50天,忌酒忌辛辣。想補鈣的建議吃8號和14號。」 這個擁有5.7萬粉絲、直播獲贊281.3萬的帳號,購物車中掛著某品牌尖銳溼疣膏等20餘種藥品產品的連結。主播根據評論區描述的「症狀」,不斷推介相應產品。店鋪銷量冠軍是一款單價98元的私處洗護液體敷料,銷量達1.1萬件。 《法治日報》記者連續數日觀看數十場直播發現,在流量經濟的驅動下,部分認證醫生的帳號正滑向「帶貨式科普」的軌道——通過視頻或直播,將產品與病症關聯並「大力推薦」。有不少醫生帳號甚至將直播間變成「雲診室+小賣部」的混合體,商品從醫療保健品延伸至零食、日用品等,引發公眾關於「醫生能隨便帶貨嗎」的質疑。 兩性話題成流量密碼 「你們年輕人花樣也太多了……」在一個認證為婦科醫生的帳號發布的題為「危險行為千萬不要嘗試」視頻中,身著白大褂的女醫生蹙眉壓低嗓音開場。視頻隨後揭示,她在講述女性陰道塞入異物的危害。這條獲贊2.5萬、轉發1.4萬的視頻評論區,充斥著「博主多發點這種」「有敢加V視頻聊天嗎」等留言。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平臺認證醫生帳號內容「跑偏」,將兩性健康作為流量突破口。一些認證為中醫或內科的醫生,內容重心轉向兩性科普,借「擦邊」話題吸睛。 在某短視頻平臺,官方認證的陝西某三甲醫院內科醫生、河北某三甲醫院泌尿外科醫生,長期發布尺度較大的性功能、性心理視頻,互動量高。但記者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醫師執業註冊信息查詢系統中,未能查到上述兩位醫生的有效註冊信息,其身份真實性存疑。 類似情況在多個平臺出現。記者檢索健康科普、醫學科普等關鍵詞發現,不少內容聚焦兩性話題,封面標題多具挑逗性,評論區互動頻繁甚至低俗。 認證為中醫內科醫生的「×瀟醫生」,其發布的154條視頻中大部分涉及兩性健康。一則題為「可以親吻嗎」的視頻解答涉及女性私處相關問題,獲贊3.8萬,評論區有「喜歡被親」「蹲個大叔」等留言。 「婦科×敏醫生」帳號早期內容聚焦養生知識,後期內容明顯轉向兩性問題。視頻「為什麼同房時你×××?」獲贊3.2萬。評論區有留言稱,「這視頻是知識界的『爆米花』,看得我根本停不下來」。 博主「×蘭姐姐」發布的「喜歡男友想要卻得不到的樣子?」獲贊1.2萬,評論區充斥戲謔互動內容。其「早上才是最佳同房期?」視頻獲2萬點讚、12.9萬轉發,而熬夜危害等非兩性內容互動量低迷。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亦未查到該博主的有效執業醫師註冊信息。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以「擦邊」話題吸引來的流量,最終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在直播間或櫥窗裡完成商品的推銷與轉化。 以各種形式帶貨推廣 在多個短視頻平臺,皮膚科、口腔科、兒科、內分泌科等不同科室醫生紛紛開播。用戶可通過主頁了解醫生所在醫院、科室、職稱、接診時間等信息。然而,記者隨機進入直播間發現,部分醫生主播做起了「小買賣」。 一些醫生主播的商品櫥窗售賣五花八門的商品。個別帳號櫥窗白天商品單一,晚上則掛滿與直播相關的保健品及生活用品連結。例如,一名認證皮膚科醫生(粉絲近50萬)直播解答銀屑病、溼疹等皮膚病治療方法,其店鋪卻售賣面膜、蘋果醋、百香果、口罩、內褲乃至熱門IP周邊產品,品類龐雜,「生活化」氣息濃厚。記者調查期間,其店鋪幾乎每日上新。但截至發稿,記者跟蹤觀察發現,這位醫生主播已停止直播。 值得警惕的是「跨專業薦藥」現象。例如,帳號「×醫生談健康」認證為三甲醫院骨科醫生,卻在講解呼吸系統症狀後推薦止咳藥。 除藥品外,一些醫生帳號還通過視頻講解、評論區留言等形式推薦保健品與護膚品。在某社交平臺,認證為河北某三甲醫院消化內科的某醫生,在講述症狀時推薦魚油、益生菌等保健品,並在評論區置頂品牌搜索連結;認證為上海某三甲醫院醫學美容科的某醫生,在評論區推薦一款清潔泥膜;浙江某三甲醫院皮膚科某醫生在介紹防曬知識時,為一款防曬霜「背書」。而這些內容均未標註「廣告」字樣。 直播間話術更具誘導性。某皮膚病性病科醫生在直播時反覆強調「有問必答」,展示「尖銳溼疣治療流程」指示牌,並暗示「某院某店比直播間貴很多」。 一名認證為「某大學附屬生殖醫院(某省計劃生育科學研究院)男科醫生」的主播,推銷售價100餘元的「非手術增加尺寸技術理論課」,並頻繁使用「很多人不好意思在直播間講,可以私聊我」「不好意思去醫院看,可以關注直播間自學」「這類問題在這下單不暴露隱私」等話術。記者注意到,截至發稿,該男科醫生帳號已被平臺封禁。 記者注意到,在眾多帶貨形式中,還有主播將保健食品包裝成具有治療效果的「神藥」。 在一名粉絲25.2萬、直播獲贊132.6萬的老年病科醫生直播間,網友諮詢腦梗後頭暈問題,該醫生回復「是PPPD(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當網友追問「吃什麼藥好」時,醫生未直接建議,而是引導其「關注直播間榜一,這是我的工作室」。直播中,該醫生不斷呼籲觀眾「看看小黃車」,1號連結是198元的一款藥丸,介紹稱可「補氣養血改善頭暈改善睡眠」。其櫥窗還掛著即食麥片、活性葉酸等產品。 而根據相關規定,網絡藥品銷售需藥品經營許可證,處方藥嚴禁通過直播等方式直接銷售。因此,記者觀看的多場直播中,醫生售賣的「推薦藥」實為保健食品。但部分醫生刻意模糊「保健」與「治療」界限,用「調理身體」「改善症狀」等話術暗示藥用功效,甚至將其與某些疾病的緩解關聯。部分網友,尤其缺乏醫藥常識的中老年人,出於對醫生身份的信任及對慢性病的焦慮,易被「見效快」「無副作用」宣傳打動,誤以為推薦品是「神藥」。 相關問題已迎來整治 今年7月4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在發布會上直指問題: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作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為自己「背書」,假借科普名義違規導醫導診,線上問診,線下引流,直播帶貨甚至高價開藥;還有的通過誇大治療效果、虛構病例、杜撰故事等手段誤導公眾、斂財牟利。 針對亂象,監管風暴已至。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4部委聯合出臺《2025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明確要求規範網際網路診療,重點打擊假借醫學科普「引流」「帶貨」等行為。 近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於規範「自媒體」醫療科普行為的通知》,就帳號資質認證、醫療科普信息來源、專業醫療科普內容生產發布等方面進行規範。 地方也在行動。上海於今年3月推出全國首個「網際網路健康科普負面行為清單」,明確禁止醫生以科普之名變相帶貨。四川於今年5月發布《四川省網際網路健康科普負面行為清單(試行)》,列出10條禁令,包括禁止發布虛假錯誤的健康科普信息、誇大療效;禁止以科普形式變相發布商品、服務廣告信息或進行直播帶貨;禁止醫護人員擅自利用職務身份開設用於發布健康科普內容的自媒體帳號等。 「醫生直播科普本是拉近醫患關係的好事,但一旦模糊了醫療服務與商業營銷的邊界,利用專業身份為商品『背書』,就違背了職業倫理,損害患者權益。」天津某三甲醫院醫生告訴記者,醫生的公信力建立在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之上,這種信任若與商業利益過度捆綁,極易變質,應該讓醫生直播回歸科普初心,而非淪為帶貨工具。 稿件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經緯 本報記者 孫天驕 本報見習記者 丁 一 本報實習生 張鴻儒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2849
82
2025-10-26 12:07
63148
37
2025-10-26 12:07
84961
82
2025-10-26 12:07
32654
12
2025-10-26 12:07
35482
19
2025-10-26 12:07
73984
85
2025-10-26 12:07
72849
31
2025-10-26 12:07
68153
76
2025-10-26 12:07
87354
67
2025-10-26 12:07
79623
91
2025-10-26 12:07
95382
39
2025-10-26 12:07
98167
26
2025-10-26 12:07
38654
15
2025-10-26 12:07
16284
19
2025-10-26 12:07
98571
81
2025-10-26 12:07
38157
81
2025-10-26 12:07
75139
53
2025-10-26 12:07
82354
27
2025-10-26 12:07
85196
94
2025-10-26 12:07
21764
82
2025-10-26 12:07
62187
12
2025-10-26 12:07
74321
39
2025-10-26 12:07
19453
85
2025-10-26 12:07
89354
58
2025-10-26 12:07
87596
94
2025-10-26 12:07
73624
37
2025-10-26 12:07
53261
72
2025-10-26 12:07
39517
25
2025-10-26 12:07
84592
12
2025-10-26 12:07
53816
98
2025-10-26 12:07
39724
86
2025-10-26 12:07
23579
84
2025-10-26 12:07
46392
87
2025-10-26 12:07
86543
72
2025-10-26 12:07
37865
62
2025-10-26 12:07
21987
95
2025-10-26 12:07
78531
14
2025-10-26 12:07
67245
98
2025-10-26 12:07
56371
64
2025-10-26 12:07
56429
56
2025-10-26 12:07
57219
58
2025-10-26 12:07
46512
72
2025-10-26 12:07
27653
31
2025-10-26 12:07
83572
84
2025-10-26 12:07
18325
45
2025-10-26 12:07
35692
93
2025-10-26 12:07
47165
85
2025-10-26 12:07
59861
96
2025-10-26 12:07
14352
82
2025-10-26 12:07
75291
17
2025-10-26 12:07
51837
45
2025-10-26 12:07
| 桃花直播 | 蜜唇直播app |
| 黑白直播 | |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花蝴蝶app直播 |
| 妲己直播 | |
| 榴莲视频 | 69美女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蜜桃app |
| 趣播 | |
| 凤蝶直播 | 红桃直播 |
| 五楼直播 | |
| 青稞直播 | 蜘蛛直播 |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
| 仙凡直播 | 贵妃直播 |
| 大鱼直播 | |
| 黑白直播 | 暖暖直播 |
| 比心直播 | |
| 红楼直播 | 金莲直播 |
| 成人免费直播 | |
| 黑白直播 | 小猫咪视频 |
| 绿茶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