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8月8日電 (阿琳娜 胡浪任 欣悅)「謝謝每月給我寄來校報,使我了解母校的情況。看到母校興旺發達,心中很是高興。」96歲高齡的交大校友——電機系1952屆畢業生張洪森的來信,字裡行間表達了對母校的思念和對母校發展的祝福,還提到了辦好《西安交大報》的建議,流露出的真摯感情讓人心生感動。 張洪森1929年7月出生於上海,他自小便對電器電訊懷有濃厚興趣,懷著對交大電機系的景仰,他報考了交通大學並被錄取。 在交大電機系學習時,張洪森接受了系統且先進的專業知識教育,不少老師的創新性授課方式給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電機之父鍾兆琳教授的「啟發式」教學類似於如今的「翻轉課堂」,先預習後聽課以及用英文答辯的學習方式給彼時年輕的張洪森以莫大的眼界開闊;張煦院士當時教授長途通信課,他深入淺出地講授課程發展前沿的方式讓學生受益匪淺。除此之外,張洪森還對張鍾俊院士、趙富鑫教授、蔣大宗教授等師長念念不忘。他感慨道:「交大對我而言是立業之本,培養我獲得知識和本領,是親愛的母校,飲水思源,決不忘本。」 在信中,張洪森提及了很多自己的同班同學,表示很掛念同學們。由於在校時擔任副班長,畢業後又成為班級校友會負責人,他長期與同學們保持密切聯繫,始終關注大家的發展,並對老同學的成就如數家珍。不過提及自己,老先生謙虛地說:「他們(其他同學)貢獻比我大得多,我得向他們學習!」 2004年張洪森(前排左一)在西安交大參加108周年校慶。西安交通大學供圖 交大電機系的學習時光,不僅賦予了張洪森紮實的專業知識,也培養了他嚴謹認真、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張洪森自豪地說:「回憶這一生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與母校對我的培養是分不開的,通過學習打下了工作能力的基礎,能夠為祖國作貢獻、為母校增光添彩。」 在給校報編輯部的來信中,張洪森提到了馮若渠、錢慰宗等本班同學隨校西遷的動人故事。「他們服從組織需要的精神令我敬佩!」在張洪森的心中,西遷精神是可貴的,這種精神跨越時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交大人勇挑重擔、砥礪前行,為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西部建設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我常常在校報中看到弘揚西遷精神的稿件,十分感動。」張洪森說。 張洪森曾在交大西遷後兩次到訪西安交大,一次是2004年參加學校108周年校慶活動,而另一次是在2013年與同屆校友一起向學校捐贈「礪志石」並參加落成儀式。他說:「學校發生了很大變化,規模擴大了,設施現代化了,學生學習、生活環境改善了,成果纍纍令人興奮,我打心底裡為母校感到自豪。」 「希望交大青年學子樹立崇高的人生目標,做一個德才兼備為人民服務的人;保持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養成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在奮鬥中磨礪成果;堅持創新精神,滿足祖國和人民越來越高的要求;秉承團隊協作觀念,聚集力量為祖國作貢獻。」張洪森寄語交大學子。(完)
福州8月7日電 題:兩岸青年體驗非遺技藝 同心傳承中華根脈 作者 葉秋雲 「這些工具充滿歷史感和力量感,感覺很有故事。」近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賴玉寅在福建理工大學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的「敲打成型」環節時,手持錘子專注敲打著銀器。他說,看似簡單的重複敲打,實則力道和角度都大有學問。 時值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舉辦期間,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兩岸青年跟隨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銀飾鍛制技藝(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林偉星學習畲族銀器製作技藝。 8月5日,第二屆海峽兩岸(福州)大學生公益廣告創意大賽暨學術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行。圖為兩岸青年體驗畲族銀器製作技藝。(福建理工大學 供圖) 熱衷中華傳統文化的賴玉寅,對此次體驗興致濃厚。他說:「製作時,最專注的就是敲打的節奏感。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槌子和銀器的清脆聲,能專心感受每一次敲擊帶來的微小變化,完全沉浸其中。」 「兩岸在老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上很相似。」製作過程中,賴玉寅聯想到了臺灣傳統工藝的保護。他說,傳承都依賴師徒口傳心授,創新則都在努力結合現代審美,讓老手藝走近年輕一代。 作為指導老師,林偉星看著兩岸青年認真製作銀飾,十分欣慰。他認為,金銀器製作技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兩岸青年共同體驗非遺,能讓他們真切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工匠精神。 7月30日,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記者 呂明 攝 在第三屆兩岸青少年「創未來」科普夏令營活動中,兩岸近百名青少年走進福州市鼓樓區文化館,體驗非遺篆刻技藝。臺灣大學生吳哲維循著印材上用黑筆描好的名字筆畫執刀刻石,當名字逐漸清晰時,他說,「印材是石料,下刀需用力,可見篆刻很考驗功力。」 臺灣中原大學學生楊進忠則與大陸同學組隊,在福州圍繞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營造技藝展開設計,共同搭建了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他認為,以閩南宗族文化和建築特徵為核心靈感的公共藝術裝置《渡夢歸脊》,承載了遊子尋根、家族凝聚、血親同源的情感。 當前,福建積極鼓勵臺胞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據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透露,在福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臺胞1名、省級傳承人有臺胞12名。 首位臺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卓聖翔表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需要兩岸青年同心協力。兩岸青年攜手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既能為彼此搭建深度交流、共築夢想的橋梁,也能讓兩岸傳承人共同發力,讓非遺傳承下去。(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25819
94
2025-10-27 19:11
84753
65
2025-10-27 19:11
32917
37
2025-10-27 19:11
64375
85
2025-10-27 19:11
26845
13
2025-10-27 19:11
97561
97
2025-10-27 19:11
89452
64
2025-10-27 19:11
53716
45
2025-10-27 19:11
27436
38
2025-10-27 19:11
25319
27
2025-10-27 19:11
29351
37
2025-10-27 19:11
18269
45
2025-10-27 19:11
89526
21
2025-10-27 19:11
97136
68
2025-10-27 19:11
76538
74
2025-10-27 19:11
21476
73
2025-10-27 19:11
38497
23
2025-10-27 19:11
73896
67
2025-10-27 19:11
93587
52
2025-10-27 19:11
25179
35
2025-10-27 19:11
93687
19
2025-10-27 19:11
54938
92
2025-10-27 19:11
92548
43
2025-10-27 19:11
29314
69
2025-10-27 19:11
35784
57
2025-10-27 19:11
82154
31
2025-10-27 19:11
53294
56
2025-10-27 19:11
64539
47
2025-10-27 19:11
29561
43
2025-10-27 19:11
82659
78
2025-10-27 19:11
63548
97
2025-10-27 19:11
28576
49
2025-10-27 19:11
36425
76
2025-10-27 19:11
62491
41
2025-10-27 19:11
89321
38
2025-10-27 19:11
21798
18
2025-10-27 19:11
54398
13
2025-10-27 19:11
92643
93
2025-10-27 19:11
95746
13
2025-10-27 19:11
73812
59
2025-10-27 19:11
82917
27
2025-10-27 19:11
59183
84
2025-10-27 19:11
29543
51
2025-10-27 19:11
26734
79
2025-10-27 19:11
97384
91
2025-10-27 19:11
89652
32
2025-10-27 19:11
68132
91
2025-10-27 19:11
14387
72
2025-10-27 19:11
48651
81
2025-10-27 19:11
37941
27
2025-10-27 19:11
36874
13
2025-10-27 19:11
| 鲍鱼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 蜜唇直播app | |
| 比心直播 | 魅影看b站直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就要直播 | 520直播 |
| 花儿直播 | |
| 杏仁直播 | 直播全婐app免费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月夜直播 | 荔枝直播 |
| 桃子直播 | |
| 花儿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
| 色花堂直播 | 牡丹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趣播 | 成人免费直播 |
| 花瓣直播 | |
| 咪咕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直播软件下载 |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夜月视频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