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無限的「村晚」、旋律悠揚的「村歌」、激情四射的「村舞」、 優雅靈動的「村T」……這些年,由各地村民自發創造、深度參與的鄉村文化活動大量湧現,成為新時代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表徵,彰顯了鄉村群眾旺盛的文化新需求。 遍布城鄉的文化館(站)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提供者,長期以來,它們服務鄉村的主要方式是組織舉辦文化活動、配送文化產品(如送演出下鄉)。不管是舉辦文化活動,還是配送文藝演出,主角要麼是文化館(站)工作人員,要麼是文藝院團的演員,鄉村群眾始終是被動的觀看者。如今,鄉村群眾有了新需求——不再滿足於在臺下觀看,更希望成為臺上的主角,這對文化館(站)的服務方式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鄉村群眾有自己舉辦文化活動的強烈意願,但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比如有的村民自己能唱會跳,但不懂策劃創意,也缺乏活動組織能力;有的村子雖然有一兩個文化能人,但「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無法在村子裡形成「自娛自樂」的文化生態。說白了,鄉村文化人才不足,制約了鄉村的文化造血能力。因此,具有專業優勢與體系優勢的各級文化館(站)應大力開展鄉村文化人才培訓,比如有針對性地開設「村晚」「村舞」「村歌」導演培訓課程,切實幫助鄉村文藝骨幹提升業務水平。同時,文化館(站)應牽頭挖掘培養一批鄉村文藝社團,發揮好文藝社團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帶動作用。過去,很多鄉村都有莊戶劇團,可眼下,隨著人員和劇目的「老齡化」,曾經風靡一時的莊戶劇團正在快速消失。如果恢復莊戶劇團有困難,那文化館(站)也應根據鄉村實際情況和村民們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儘快成立諸如秧歌隊、合唱隊、廣場舞隊之類的文藝社團。 除了文藝人才不足,缺乏舞臺也制約了鄉村文化活動的開展,抑制了鄉村群眾唱起來、跳起來、耍起來的積極性。以前春節期間,很多地方的農村都要鬧社火,村民們會把各自的絕活兒都拿出來,踩高蹺、舞龍獅、扭秧歌、跑旱船、打鐵花、耍腰鼓、騎竹馬,可謂八仙過海、各顯其能,那叫一個熱鬧!如今,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社火呈現出逐漸減少的趨勢。這幾年,火出了圈的「村晚」成為很多鄉村群眾展示自我的重要舞臺,可「村晚」的覆蓋面仍然遠遠不夠,比如2024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共舉辦 2萬餘場 ,而我國有超過49萬個行政村、200萬個自然村。各級文化館(站)應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儘可能多地搭建鄉村文藝平臺,為群眾提供展示才藝的機會。搭建文藝平臺,不一定非要鬧社火或辦「村晚」,而應根據實際條件因地制宜。比如,「越劇之鄉」浙江嵊州借鑑各地「村」字頭文化活動的經驗,連續三年舉辦「村越」(鄉村越劇聯賽),為當地農村越劇戲迷提供了難得的「登臺入戲」的機會。 鄉村品牌文化活動能夠提升鄉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擴大鄉村文化的影響力。幅員遼闊的疆域、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為各地鄉村文化品牌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各級文化館(站)要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策劃、文化品牌創意方面的專業優勢,聚焦在地文化資源,協助村民多策劃開展具有時代特點、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具體而言,在發揮鄉村群眾文化主體性的同時,應幫助不同村子找準定位,著力提升活動的辨識度和文化內涵。比如,繼「村超」「村BA」之後,在當地文化館人的精心策劃指導下,貴州「村T」也成功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成功吸引更多鄉村群眾參與到鄉村文化活動中。 截至今年6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3.22億人,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9.2%。信息技術、網際網路傳播已成為鄉村文化創新發展的數字引擎。很多農村群眾利用短視頻、直播等記錄生活、展示自我,有的甚至當起導演、演員,拍起了微短劇。可是,不少農村群眾網絡素養不高、數位化技能不足——有的人辨別網絡信息真偽的能力不夠,有的人不會剪輯視頻,還有一些人甚至連智慧型手機都不會使用。幫助鄉村群眾提升數字文化生活質量,推動鄉村文化活動數位化,應成為未來文化館(站)服務的重要內容。一方面,文化館(站)應廣泛舉辦面向鄉村群眾的短視頻製作、新媒體運營培訓活動,指導鄉村群眾掌握手機拍攝、剪輯技能,鼓勵村民以「第一視角」創作分享鄉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文化館(站)應幫助村民組建多種類型的線上鄉村文化社群,讓廣大村民足不出戶便能學習文化藝術,用數位化手段幫助鄉村群眾提升藝術素養和審美素養,促進鄉村文化建設經驗分享。此外,文化館(站)還應持續推進「全國鄉村網紅培育計劃」,根據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的統一部署,著力培訓一批示範性強、影響力突出的鄉村網紅培育示範點,以點帶面,典型引領,助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發展。 無論是開展人才培訓,還是搭建藝術舞臺,抑或是打造品牌活動,僅僅依靠文化館(站)自身力量遠遠不夠。文化館(站)要扮演好「資源連結者」角色,根據村民們的需求,想方設法把藝術家、藝術院校、文化企業等社會資源引入鄉村,因地制宜舉辦「鄉村文化合作社」,探索開展藝術家駐村、高校師生文化志願服務等活動。比如,陝西西安鄠邑區舉辦的「關中忙罷藝術節」,成功引入美術院校資源,將教育、藝術與鄉村公共文化建設完美融合,成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案例。 總之,舉辦鄉村文化活動,開展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一方面是為了喚醒鄉村群眾的文化自覺,讓鄉村文化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另一方面是為了強化村民對鄉村文化根脈的認同感,引導他們將這種認同感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深層動力。這要求村民在鄉村文化活動中必須唱「主角」、站「C位」。文化館(站)應準確把握鄉村文化發展的時代脈搏,以更主動的服務姿態、更有成效的創新舉措,開展精準化服務,努力滿足鄉村群眾文化新需求,持續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力量。 (作者:王全吉,系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文化館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
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 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述評之四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吳茂輝、潘德鑫 對外開放,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當前,國際環境更趨複雜嚴峻,擴大開放難度增加、要求更高。落實好會議部署,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需加強政策統籌協調、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好發揮各類平臺作用,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打開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強支持,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這個夏天,「蘇超」爆火的同時,「蘇造」也在升溫。 憑藉零排放、低能耗、智能高效等優勢,近日,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為歐洲市場量身定製的15臺純電動裝載機整裝待發、「逐浪出海」。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江蘇省出口起重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431.7億元,同比增長17.9%。 為方便這些「大傢伙」走向海外,南京海關通過培育AEO高級認證企業、創新「抵港直裝」監管模式等便利化措施,幫助企業降低貨物查驗率、免除擔保、壓縮在港停留時間、減少物流成本。 企業奮力突圍,政策鼎力護航。 此次會議提出「幫助受衝擊較大的外貿企業」「強化融資支持」「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等多項具體舉措。 「今年以來,個別國家濫施關稅,嚴重破壞國際貿易規則,不僅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也給我國外貿企業造成訂單損失、貨物積壓、現金流緊張等影響。在此情況下,從融資、內外貿一體化等方面為他們找銷路、注活力,有助於穩訂單、拓市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莊芮說。 助企惠企「政策包」落地見效,必須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 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優化口岸開放布局、深化國家級經開區改革創新……今年以來,我國從推進綜合改革、重大平臺建設、經貿產業合作等多個方面賦能外貿企業破局拓新。最新一期中國海關貿易景氣調查結果顯示,出口企業和進口企業信心都連續兩個月回升。 政策是引導發展方向的「指南針」。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國際經貿研究室主任張宇表示,隨著政策力度加大,廣大企業開拓創新、克難奮進,各方麵團結協作、共迎挑戰,中國外貿外資的韌性將持續顯現,發展動能將更加強勁。 優環境,拓展可持續發展空間 近期,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在北京落幕。本屆鏈博會,現場共籤署合作協議、達成合作意向超過6000項。閉幕當天,霍尼韋爾、GE醫療、西門子、康寧等百餘家中外企業和機構籤署第四屆鏈博會參展意向,提前拿到下屆「入場券」。 鏈博會上不斷擴大「朋友圈」、更強更足「連結度」,既源自中國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也源自中國開放發展釋放的紅利與機遇。 「優化出口退稅政策」「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規範地方招商引資行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會議對深化改革、優化環境作出相關部署。 當前,我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持續縮減,製造業領域準入限制已全部「清零」,增值電信、生物技術等服務業領域開放試點有序開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著力解決拖欠企業帳款問題……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有效激發起各類經營主體活力。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超3萬家,同比增長11.7%;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佔進出口總值近六成。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張宇表示,隨著2025年各項舉措落地見效,一個致力於實現高質量發展、堅定開放合作的中國,必將為動蕩世界注入更多信心和動力,為所有擁抱合作的國家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搭平臺,加速繪就開放新圖景 12月18日,探路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海南自貿港將正式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零關稅」政策更加優惠、貿易管理措施更加寬鬆、通行措施更加便利、監管模式更加高效精準……一系列封關運作政策措施,彰顯我國推進高水平開放的堅定決心。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對外開放平臺發揮著重要作用。此次會議強調要「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 2013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部署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布局覆蓋東西南北中。截至目前,國家層面已累計複製推廣379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紅利共享、開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從自貿試驗區到自由貿易港,從重大展會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多層次開放平臺相互賦能,正推動我國從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全面升級。 「大門敞開,才能共享大市場、新機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建設好自貿試驗區等平臺,是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推動制度型開放的實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也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能。(新華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3957
46
2025-11-09 03:36
91235
14
2025-11-09 03:36
18452
75
2025-11-09 03:36
17593
29
2025-11-09 03:36
56842
39
2025-11-09 03:36
42915
42
2025-11-09 03:36
15689
82
2025-11-09 03:36
68371
85
2025-11-09 03:36
21643
24
2025-11-09 03:36
58496
82
2025-11-09 03:36
51947
49
2025-11-09 03:36
57436
34
2025-11-09 03:36
48976
45
2025-11-09 03:36
52967
58
2025-11-09 03:36
84691
39
2025-11-09 03:36
12394
51
2025-11-09 03:36
86917
81
2025-11-09 03:36
16792
81
2025-11-09 03:36
87462
74
2025-11-09 03:36
79146
41
2025-11-09 03:36
29457
94
2025-11-09 03:36
25194
84
2025-11-09 03:36
35274
95
2025-11-09 03:36
67931
68
2025-11-09 03:36
37412
74
2025-11-09 03:36
49378
98
2025-11-09 03:36
18264
36
2025-11-09 03:36
46815
59
2025-11-09 03:36
82463
85
2025-11-09 03:36
83754
82
2025-11-09 03:36
46759
25
2025-11-09 03:36
12537
67
2025-11-09 03:36
94385
63
2025-11-09 03:36
13275
14
2025-11-09 03:36
41567
81
2025-11-09 03:36
65217
14
2025-11-09 03:36
16427
38
2025-11-09 03:36
81634
25
2025-11-09 03:36
31278
21
2025-11-09 03:36
15296
62
2025-11-09 03:36
81632
46
2025-11-09 03:36
87352
19
2025-11-09 03:36
94328
12
2025-11-09 03:36
13264
46
2025-11-09 03:36
94351
13
2025-11-09 03:36
24785
26
2025-11-09 03:36
51283
62
2025-11-09 03:36
62753
81
2025-11-09 03:36
81392
73
2025-11-09 03:36
34529
38
2025-11-09 03:36
71986
31
2025-11-09 03:36
46921
96
2025-11-09 03:36
| 红杏直播 | 9i安装下载 |
| 嫦娥直播 | |
| 趣播 | 伊人直播 |
| 趣播 | |
| 婬色直播 | 百丽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伊对免费下载 |
| 小猫直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魅影9.1直播 |
| 金桔直播 | |
| 河豚直播 | 婬色直播 |
| 心跳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樱桃直播 |
| 榴莲视频 | |
| 黄播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tvn直播 | |
| 红桃直播 | 抓饭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糖果直播 | 春雨直播 |
| 牡丹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