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8月11日電 (任麗娜)11日,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發布信息,該廳出臺《關於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山西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計劃按照規劃先行、嚴守紅線、全域整治、產業導入、資金統籌、共同參與、綜合效益的原則,從2025年至2029年用5年時間,按需有序開展一輪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力全省和美鄉村建設。 此次整治由省級統籌項目立項,整治的實施區域將以縣域為統籌單元,由縣級人民政府依據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土地整治目標、任務和空間安排等,選擇確有實施需求並具備實施條件的鄉鎮,合理劃分實施單元,原則上以一個鄉鎮為實施單元,條件成熟的地區結合實際可跨鄉鎮開展綜合整治工作。主要任務是促進城鄉要素交換流動,優化農村國土空間布局,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保護歷史文化傳承,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另外,每年將從中評選不超過10個示範項目進行省級資金支持。 整治將在保持空間布局總體穩定的情況下,確保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升、生態有改善,整治區域內建設用地面積不增加,城鎮開發邊界基本穩定,生態保護紅線保護目標不降低的前提下,結合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對土地開發利用方式進行局部微調、統籌優化,但不得打破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總體格局。重點對布局零星、破碎、散亂和配套設施不完善、不便耕種的地塊進行調整。調整永久基本農田應按照「數量不減、質量不降、布局優化」的原則進行補劃,補劃的永久基本農田應當是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優質耕地。 為保護修復自然生態本底,整治將積極推動實施全省「七河」「五湖」和農村地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森林植被恢復、生態清潔小流域等工程建設,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對已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圍合範圍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可依據相關規定有序調整。 此次整治鼓勵採取改善供應條件、完善基礎設施等方式,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對於具有文化內涵、歷史底蘊深厚和紅色資源豐富的村鎮,要將歷史文化和文物納入保護修復範圍,穩妥有序探索整溝治理模式。充分發揮「土地整治+」平臺作用,鼓勵結合農村優勢資源稟賦,強化農村特色產業導入,鼓勵發展鄉村特色產品,加強非遺保護,促進產業振興;鼓勵農村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鼓勵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設施興建。 《實施意見》還明確,整治中,嚴禁借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變相佔用調整永久基本農田,隨意調整佔用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嚴禁破壞生態環境挖山填湖造景。嚴禁違法佔用林地、溼地、草地,禁止砍伐、非法移植古樹名木,不得以整治名義擅自毀林開墾。嚴禁破壞鄉村風貌和歷史文化文脈,變相搞房地產開發和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變相開採礦產資源,嚴禁使用固體廢棄物、重金屬汙染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回填充填復墾。不得違背農民意願搞合村並居、大拆大建,強制或變相強制農民退出宅基地,強迫農民「上樓」。(完)
在常見的氣象災害中,哪些因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小而難以實現精準監測?公眾有時感覺「天氣預報不準」又是什麼原因?面對洪澇或乾旱災害,不同場景下公眾應掌握哪些核心自救技能?針對這些問題,人民網採訪了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原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進行解讀。 哪些氣象災害最難精準監測?為何有時感覺「預報不準」? 談及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難點,朱定真指出,在常見的14類氣象災害中,春夏季局地暴雨、冰雹、雷電、雷雨大風因「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小」,因而最難實現精準監測。預報時,我們可以依據天氣背景判斷其可能出現的上述天氣,但要精準到具體時間、具體地點,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 朱定真解釋道,天氣系統是開放的,影響天氣變化的因素非常多,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會因發生時的季節、地區、環流分布等變得極為複雜。因此,以當前的天氣學理論、預報技術方法、觀測手段及密度等,還無法實現天氣預報100%的準確率。 洪澇與乾旱,不同場景下如何自救互救? 關於洪澇災害,朱定真指出,洪澇本是自然現象,自然界中積雪融化、大雨暴雨、山洪泥石流等都可能引發洪澇現象。當洪水、澇漬威脅人類安全、影響社會經濟活動並造成損失時,便形成了包括洪災、澇災和漬災在內的洪澇災害。 面對洪澇,朱定真強調個人需做好預防:汛期易受洪水影響地區的群眾應養成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及預警信息的習慣,偏遠地區群眾要關注危險警示;洪水到來前,需抓緊時間轉移或做好準備——有條件者可修築或加高圍堤,無條件者應選擇基礎牢固的屋頂、臨時避難臺等場所;準備幾天的食品,將衣被等禦寒物放至高處,搜集木盆、木塊等加工為救生設備;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好防水處理,綑紮後埋入地下或放至高處,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物中;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可用的通信設施。 若被洪水圍困,朱定真提醒,被困者切不可絕望或消極等待,要主動尋找生機;洪水洶湧時絕對不能下水,因水中的漩渦、暗流,上遊衝下的漂浮物,以及可能遭遇的毒蛇毒蟲咬傷、觸電等,都極易造成傷害。在互救方面,遇到他人水中遇險,需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伸出援手,且應掌握心肺復甦、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識。 「乾旱災害是因降水減少、水利工程供水不足導致用水短缺,進而危害生活、生產和生態的事件。」朱定真指出,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和溼潤、半溼潤氣候區都可能發生,尤其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因降水量年際變化大,乾旱發生頻率更高。 應對乾旱時,朱定真建議,旱區群眾可通過修建家庭水窖蓄水、改種作物品種、打井取水、尋找新水源等措施,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減少損失;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節約用水,個人力量雖有限,但全社會共同努力能產生顯著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8745
41
2025-11-26 17:18
56831
12
2025-11-26 17:18
18769
39
2025-11-26 17:18
24953
98
2025-11-26 17:18
89731
36
2025-11-26 17:18
37125
93
2025-11-26 17:18
51928
87
2025-11-26 17:18
21487
82
2025-11-26 17:18
84529
42
2025-11-26 17:18
26481
13
2025-11-26 17:18
36487
17
2025-11-26 17:18
54839
79
2025-11-26 17:18
85916
98
2025-11-26 17:18
21853
52
2025-11-26 17:18
53176
51
2025-11-26 17:18
78219
13
2025-11-26 17:18
14695
71
2025-11-26 17:18
19537
14
2025-11-26 17:18
56472
46
2025-11-26 17:18
12576
68
2025-11-26 17:18
51892
21
2025-11-26 17:18
19724
62
2025-11-26 17:18
12637
37
2025-11-26 17:18
36459
48
2025-11-26 17:18
83769
16
2025-11-26 17:18
12536
76
2025-11-26 17:18
31796
17
2025-11-26 17:18
51978
52
2025-11-26 17:18
36782
56
2025-11-26 17:18
72354
76
2025-11-26 17:18
64139
69
2025-11-26 17:18
68571
57
2025-11-26 17:18
71968
47
2025-11-26 17:18
42731
72
2025-11-26 17:18
98765
69
2025-11-26 17:18
96841
87
2025-11-26 17:18
83461
34
2025-11-26 17:18
76348
28
2025-11-26 17:18
52498
82
2025-11-26 17:18
94876
97
2025-11-26 17:18
39642
31
2025-11-26 17:18
75123
31
2025-11-26 17:18
19368
91
2025-11-26 17:18
23679
76
2025-11-26 17:18
15279
42
2025-11-26 17:18
47398
54
2025-11-26 17:18
24791
47
2025-11-26 17:18
41872
61
2025-11-26 17:18
43892
47
2025-11-26 17:18
78149
48
2025-11-26 17:18
12395
74
2025-11-26 17:18
31495
75
2025-11-26 17:18
29476
83
2025-11-26 17:18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海棠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山猫直播 |
| 魅影视频 | |
| 春雨直播 | 柠檬直播 |
| 青柠直播 | |
| 花蝴蝶app直播 | 咪咕直播 |
| 红桃直播 | |
| 凤凰网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 青稞直播 | |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香蕉直播 |
| 密桃直播 | |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花间直播 |
| 黄播 |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小白兔直播 |
| 凤凰网直播 |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 午夜直播 | |
| 迷笛直播 | 黄播 |
| 小猫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