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中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國美術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豐富的滋養。8月5日起,深植於河南厚土的中原畫風吹到上海——「中原畫風」河南省優秀美術作品上海展亮相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180件國畫、油畫、版畫等精品力作,攜黃河文明的歷史烙印與時代氣息,與海派藝術展開深層次碰撞。這是「中原畫風」全國巡展的第29站,更是豫滬共探中國美術「守正創新」之路的生動實踐,為兩地的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展廳現場,邂逅一幅幅作品。觀眾能看到對《韓熙載夜宴圖》筆墨傳統的當代詮釋,對黃河生態保護的詩意描繪,對農民工、鄉村教師等平凡身影的真情刻畫……從仰韶彩陶的古樸紋樣,到龍門石窟的恢弘造像,從《清明上河圖》的市井繁華,到朱仙鎮木版年畫的熱烈奔放,多年來,河南美術工作者帶著這份厚重,在時代浪潮中不斷探索。呈現在人們眼前的這些作品,或許沒有海派美術「中西合璧」的精巧,卻帶著中原人特有的「實」:對傳統,實打實地傳承;對生活,實打實地觀察;對時代,實打實地回應。通過多元的觀察視角,多樣的表達方式,這些作品全景式展現了河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這些作品是河南省老中青三代美術家近年來精心創作的精品力作,或描繪中原大地的壯美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或展現新時代河南人民的精神風貌、生活百態和奮鬥歷程,或探索當代藝術的創新表達、多元融合和審美追求,基本代表了河南美術近年來的最高創作水平,其中多件作品曾入選全國美展。它們不僅是河南美術家藝術才華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原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生動詮釋。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副館長張悅指出,此次展覽走進上海,不僅是河南美術成就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一場跨越千裡的文化對話。100餘幅精品力作蔚為大觀,是中原大地的「視覺史詩」,更是中國美術「守正創新」的生動註腳,是一次文化的「尋根之旅」,更是一次精神的「共鳴之約」。她期待河南的藝術家們能把中原文化的厚重底蘊、「中原畫風」的創作理念,化作與上海同行對話的種子,在黃浦江畔生根發芽;更期待上海的藝術家們能以開放的胸懷,借鑑「中原畫風」中「紮根傳統、直面生活」的精神,為海派藝術注入新的靈感。「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和文化重鎮,一直以來都是藝術交流與創新的前沿陣地。上海美術界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與全國各省市美術界乃至國際藝術界保持著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不斷在交流互鑑中做強碼頭、激活源頭。」上海市美協駐會副主席、秘書長丁設說。他相信,展覽不僅能夠增進上海觀眾對中原文化和「中原畫風」的了解與認識,也必將促進滬豫兩地美術界的相互啟發、共同進步,為推動中國美術事業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文聯名譽主席、河南省美協名譽主席馬國強在致辭時表示,一百多年前,當中國美術還在傳統與現代的路口徘徊時,上海的美術家們就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拉開了革新的大幕,而如今的上海美術,始終紮根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土壤——既有黃浦江的開闊視野,又有裡弄市井的煙火氣;既有國際大都市的時尚律動,又有江南文化的細膩溫婉。馬國強說,這種「不保守、不浮躁,既紮根傳統又擁抱時代」的藝術態度,這種「海納百川、自成一派」的格局,正是海派藝術最珍貴的「真經」,也是此次來滬最想學習的核心。他相信這次交流會讓海派藝術與中原美術在互學互鑑中,共同為中國美術的繁榮添磚加瓦。此次展覽由中國美協指導,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聯、上海市文聯、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主辦,將持續至8月16日。
黑河8月7日電 題:黑龍江紅星農場小麥收穫:國產智慧農機無人化作業「首秀」 作者 佟永明 8月6日,在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的北大荒集團北安分公司紅星農場麥田中,搭載「智慧芯」的國產農機組成一支「鋼鐵隊伍」乘著麥浪前行,開啟了小麥生產全程無人化作業「首秀」。 技術人員手持平板電腦,專注校準北鬥導航系統,屏幕上不斷跳動的經緯度數據,與麥田中矗立的GNSS基準站緊密相連,實時傳遞著精準信息。 黑龍江紅星農場小麥生產全程無人化作業「首秀」 佟永明 攝 一臺紅白相間的雷沃收穫機穿梭在麥浪間,收割著成熟的小麥。駕駛室中空無一人,唯有方向盤在自動控制下靈活轉動,宛如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機手在操控。 很快,無人運糧車緩緩啟動,精準地與收割機並行。金黃的麥粒如瀑布般從收割機出糧口傾瀉而出,穩穩落入運輸車廂,整個過程流暢而高效。 放眼望去,全流程作業的無人播種機、無人施肥機、無人噴藥機在各自崗位上忙碌,配合有序、作業高效。現場技術人員介紹:「此次演示重點是小麥生產全程無人化作業技術裝備的創製與應用,首次實現了小麥無人播種(補種)協同、無人施肥(補肥)協同、無人施藥(補藥)協同,以及無人收穫—運糧協同作業。這些裝備創新,極大地提升了農機作業效率與質量。」 黑龍江紅星農場小麥收割現場,智能農機無人化作業。 佟永明 攝 2024年,「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小麥生產全程無人化作業技術裝備創製與應用」項目在紅星農場落地,針對小麥耕、種、管、收全流程,創製出無人耕整裝備、播種機、施肥機、噴藥機、收穫機、運糧車和補給車等無人化智能作業裝備,同時構建起小麥無人農場智慧雲管控系統。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昊表示:「為提升我國農機的自主化率和智能化水平,項目單位聯合中國一拖和濰柴雷沃兩家主機廠合作開發無人機裝備,努力打破國外智能裝備的壟斷,實現我國農機的自立自強。」(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3295
97
2025-10-29 23:47
28691
48
2025-10-29 23:47
56937
31
2025-10-29 23:47
64982
46
2025-10-29 23:47
25843
93
2025-10-29 23:47
51763
95
2025-10-29 23:47
45627
72
2025-10-29 23:47
54821
48
2025-10-29 23:47
25936
63
2025-10-29 23:47
76413
31
2025-10-29 23:47
94387
79
2025-10-29 23:47
76984
13
2025-10-29 23:47
96358
98
2025-10-29 23:47
92516
48
2025-10-29 23:47
84716
36
2025-10-29 23:47
82514
13
2025-10-29 23:47
36827
71
2025-10-29 23:47
32951
93
2025-10-29 23:47
48567
56
2025-10-29 23:47
27486
86
2025-10-29 23:47
37695
86
2025-10-29 23:47
56934
16
2025-10-29 23:47
58261
52
2025-10-29 23:47
41639
15
2025-10-29 23:47
74981
64
2025-10-29 23:47
75624
41
2025-10-29 23:47
34617
74
2025-10-29 23:47
23945
28
2025-10-29 23:47
72831
32
2025-10-29 23:47
67189
92
2025-10-29 23:47
87946
14
2025-10-29 23:47
37684
41
2025-10-29 23:47
34869
26
2025-10-29 23:47
82167
81
2025-10-29 23:47
38974
59
2025-10-29 23:47
73816
85
2025-10-29 23:47
87315
89
2025-10-29 23:47
91263
73
2025-10-29 23:47
64231
64
2025-10-29 23:47
27648
38
2025-10-29 23:47
67498
48
2025-10-29 23:47
71835
35
2025-10-29 23:47
79423
95
2025-10-29 23:47
61748
28
2025-10-29 23:47
64971
76
2025-10-29 23:47
34617
86
2025-10-29 23:47
74253
87
2025-10-29 23:47
73294
15
2025-10-29 23:47
15962
49
2025-10-29 23:47
24371
26
2025-10-29 23:47
86732
46
2025-10-29 23:47
41275
35
2025-10-29 23:47
97538
81
2025-10-29 23:47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tvn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红楼直播 | 妲己直播 |
| 糖果直播 | |
| 韩国直播 | 百丽直播 |
| 荔枝直播 | |
| 花间直播 | 杏仁直播 |
| 杏仁直播 | |
| 小k直播姬 | 抖音成人版 |
| 月夜直播 | |
| 打开b站看直播 | 雪梨直播 |
| 心动直播 | |
| 趣爱直播 | 杏爱直播 |
| 浪花直播 | |
| 桔子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
| 韩国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鲍鱼直播 | |
| 富贵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 魅影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