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午,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5樓MDT(多學科聯合診療)診室內,孫阿姨與3名醫生相對而坐,圍繞她的心血管、內分泌、呼吸系統等多處問題,「圓桌會議」就此開始。 這是八院日前推出的多病聯合管理門診,門診的火爆遠超院方預期,「目前號源已預約至9月底,患者以老年群體為主。」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朱捷說。 預約爆滿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老年患者就醫的需求與困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中老年人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達75%,其中43%的老年人面臨多病共存的問題,80歲及以上老年患者同時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老年症候群、老年問題者佔總人數的87.2%。而簡化老年患者就醫流程,滿足其多病共治需求,滬上醫院正在探索。 對於八院的這次「嘗鮮」,有患者直言,「以前看病像趕場,現在醫生圍著我討論,方便多了!」但也有人疑惑,「這和全科有什麼差別?」多病聯合管理門診究竟能提供怎樣的服務?與傳統MDT、全科門診又有何不同?帶著諸多疑問,記者昨天走進八院一探究竟。 響應患者呼聲,鏈入多科資源 孫阿姨有備而來。診療桌上,她將過往報告一字攤開——瑞金醫院的血糖檢測報告、仁濟醫院的免疫組化報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心臟檢查報告、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B超報告…… 「年紀上去了,『零件』不行了。」年過七旬的孫阿姨自嘲是醫院常客,看著報告單上高高低低的指標,她的心情常常如同過山車。聽聞八院開出多病聯合管理門診,她決定來試試。 診室裡,不同於平日裡醫生的主動問診,心內科、呼吸內科、內分泌科等三名醫生共同聆聽孫阿姨的疾病症狀與困擾,從一堆既往病歷與檢查報告中抽絲剝繭,梳理關鍵脈絡。「平時會心悸嗎?」「運動時會不會喘不上氣?」「日常飲食情況如何?」醫生們仔細問診,逐一給出解決方案。 其中最困擾孫阿姨的莫過於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升高,這是診斷心肌損傷的關鍵指標,而她的指標較正常值翻了個倍。排查一輪,心內科醫生敏銳地發現,引起孫阿姨指標升高的並非心臟問題,而是用藥問題。很快,雙方達成一致,調整用藥,待兩周後再來複診。 作為區域性醫療中心,八院所在的徐匯區老齡化程度高。醫院前期調研顯示,老年人慢性疾病多,看病往往要掛好幾個科室,在不同樓層間奔波,候診等待時間也由此拉長。 「患者以症狀看病,醫院以系統分科,兩者之間往往存在信息差。」朱捷告訴記者,以簡單的頭暈為例,可能涉及神經內科、五官科、血液科等多個科室,究竟該掛什麼科室,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往往找不到頭緒,「患者對推出多病聯合管理門診的呼聲很高。」 經前期籌備,醫院匯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代謝科、腫瘤科、消化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八個科室高年資醫師,通過多學科協作模式,讓醫生圍著患者轉。 就醫也講「高定」?根據患者需求自由組合科室 事實上,這種打破單科主導,多學科聯合診療的模式由來已久,但以往更多醫院將資源用於疑難雜症,且以專病為導向進行固定的多科合作。 多病聯合管理門診則聚焦患者個體。「我們根據患者的需求和症狀進行科室組合,堪稱『高定』版就醫服務。」上海市第八人民醫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王田龍介紹,掛號前患者需提前預約,預約中心工作人員根據患者病史、病症、需求等判斷需要哪些科室醫生一起出診。 72歲的張老伯是首批受益者之一,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腦梗等疾病。根據其訴求,工作人員為其配備了內分泌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等三科醫生出診的「高定」慢病MDT,解決其血糖血壓波動大、頭暈胸悶症狀反覆出現等問題。 但是,「高定」版的門診也牽引出另一個問題,不同患者就診時需要參與的科室不同,參與的醫生數量不同,該如何收費?王田龍解釋,目前採取的是普通門診收費,按照18元一個門診號來計算,如果同時預約了3名醫生,一次看病門診掛號費是54元,「這與患者單次分別掛3個科室的號是一樣的收費標準」。 這種方式於患者而言,並非增加就醫成本;於醫生而言,也可有效計算工作量。王田龍補充道,門診運行以來,受到諸多好評的還有檢查流程的再造。「如果專家團隊當場評估患者需要CT、心電圖等檢查,由門診協調優先安排。」 「看著眼前坐了一排專科醫生就安心」 患者的另一個關注點在於,目前在全市範圍內,不少醫院已開設全科門診,加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均可提供基礎性、連續性的健康管理。那麼,多病聯合管理門診與現有的全科門診有何區別? 在王田龍看來,關鍵在於「專科深度」與「協作效率」。患者在就醫傾向上,尤其是面對多種複雜疾病時,更期待由多名專科醫生共同會診,以獲得更精準、專業的診療服務,「有患者跟我們說,看到眼前坐了一排專科醫生就覺得很安心」。 後續,八院計劃根據運行情況與患者反饋,將逐步增加開診頻次並拓展覆蓋病種範圍,院方計劃將中醫科、營養科、藥劑科等納入。「對於老年患者而言,避免藥源性疾病同樣重要。」朱捷告訴記者,不同科室開具的不同藥物,是否存在用藥衝突,用藥劑量又該如何把握,這些都需要重視,雖然醫院已推出用藥諮詢門診,但老年患者由於觀念的原因鮮少踏足,未來這些都可以得到解決。 「為了確保就診效率,我們建議患者就診前能提前準備好病曆本、既往檢查報告、化驗單以及詳細的用藥清單,方便專家團隊快速、全面評估。」王田龍特地提醒道。(本報記者 李晨琰)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 在仲夏與初秋交替之際,長沙淡水水產市場銷售主角也在悄悄地更替。記者12日在長沙多個農貿市場看到,小龍蝦產銷進入傳統尾季,旺盛的市場供需關係推動其價格上演「最後的狂歡」。與此同時,大閘蟹的「先遣部隊」六月黃已悄然登場。這一季節性波動不僅是消費習慣的自然選擇,更折射出農業經濟運行的深層規律。 小龍蝦尾季價格逆勢上揚 「現在還不買,再要吃新鮮的小龍蝦就要到明年了。」在馬王堆海鮮市場裡,面對詢問小龍蝦的顧客,攤主們都試著用這句話來打動買主。 與記者五六月份逛市場看到的場景不同,當天的馬王堆海鮮市場內廣場門店外的攤位區,小龍蝦攤位的「瘦身」格外顯眼。 旺季時,這一片區域的小龍蝦攤位有百來米長,售賣聲此起彼伏,前來挑蝦進貨的顧客也是甚為熙攘。 而現在,內廣場只有東北角門店外有七八個攤位在銷售小龍蝦。攤主們在一個個泡沫箱上蓋著浸溼的毛巾,用來抵抗炎熱的高溫,看到顧客上前諮詢,便戴著橡膠手套攪動蝦箱,蝦群又開始躁動起來。 旺季不愁賣的攤主們,要遊說打動挑貨的顧客,原因是小龍蝦的價格漲了不少。「這些蝦好利索,肚皮上乾乾淨淨,都是從湖北過來的。」受訪的李姓攤主分別說出了她身前幾款蝦的價格:三四錢的蝦,現在32元到40元錢一公斤;八九錢的「大個頭」,90元到100元一公斤。 「價格比6月貴了50%左右,個頭都相對比較小,現在買小龍蝦是真不划算。」在火星社區開餐館的李師傅點評當下的小龍蝦品相,坦言只準備採購10公斤中等個頭的,以保持菜單品種的豐富性。 旁邊海產店鮮活價優的海蝦則讓小龍蝦的「高貴」更加突顯。記者看到,鮮活的大明蝦60元一公斤,中等個頭的羅氏蝦、九節蝦100元一公斤,與頂級小龍蝦價格持平。「海蝦價格更實惠,肉質也更飽實,買回家做起來還方便。」消費者李女士如此選擇。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小龍蝦這種價格「翹尾」現象在其他主產區也是普遍出現。報導顯示,1兩以上的「炮頭蝦」在武漢部分市場甚至賣到170元/公斤,較5月中旬上漲超100%。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價格「翹尾」的核心原因在於供應端的結構性收縮。每年6月,「蝦稻共作」模式的稻田蝦集中上市後,7月起市場主流轉為養殖成本更高的池塘精養蝦。這類蝦的養殖周期長、產量低,且受夏季高溫影響,運輸損耗率從5月的15%升至25%以上。湖南南縣養殖戶李師傅向記者表示:「現在每天只能捕撈200斤左右,不到旺季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消費端需求並未同步減少。在餐飲界,小龍蝦已經成為一個品類賽道,是不少餐飲門店的「網紅大單品」,特別是夏季的夜宵市場裡,小龍蝦是絕對主角。餐飲市場的需求不減,而供應端的輸出式微,供需矛盾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六月黃」接棒水產市場主角 市場需求的空白從來不乏佔位者。在今年的小龍蝦市場逐漸落幕的同時,大閘蟹的「先鋒軍」六月黃已悄然走在了C位。 這種變化體現在商家宣傳的招牌上。在馬王堆海鮮市場銷售小龍蝦攤位的招牌寫著的都是「六月黃上市」。 六月黃,其實是大閘蟹的「童子蟹」。每到農曆六月,一部分剛經歷完蛻殼的雄性大閘蟹,因為肉質鮮嫩、蟹黃多、味道鮮,而被端上餐桌。記者看到,網袋裡一隻只青灰色的蟹殼,露出飽滿的腹部。與小龍蝦按斤稱重不同,這裡的六月黃按只售賣:小個頭的10元一隻,手掌大小的則要18元到20元一隻。 「兩三隻就能做出一碗河鮮,現在正是吃六月黃的季節,銷售特別好,早上剛到200隻,現在只剩三四十隻了。」攤主李師傅指著泡沫箱裡剩餘的六月黃說。 市場數據顯示,六月黃的接捧勢在必然。小龍蝦價格攀升,尋找一款時令又性價比更高的水產品,消費的選擇成就市場趨勢。 馬王堆海鮮市場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六月黃的上市周期恰好填補了小龍蝦退市後的市場空窗期。按照養殖規律,大閘蟹預計8月中旬起陸續上市,屆時水產市場將完成從「蝦季」到「蟹季」的平穩過渡。 供需動態平衡驅動價格波動 供需市場的變化,一直是農產品價格波動的主導因素之一。 縱觀近年來小龍蝦市場的價格曲線,「兩頭高、中間低」的走勢與其生長周期線緊密重疊:2月至4月和7月至10月是小龍蝦的繁育期,市場供應短缺而致價格高企。6月和7月是集中上市期,百來元就能追逐到小龍蝦自由。 此外,天氣因素以及養殖結構調整也同樣是較大的市場供需影響因素。多年前,在兩湖地區的洪澇災害讓小龍蝦流離失所,蝦農產量銳減。在主產區江蘇,小龍蝦養殖面積在去年減少了15%,導致今年的市場供應缺口擴大。 其實,面對市場的周期性波動,小龍蝦產業鏈上的多個環節都在探索破局之道。例如,在養殖環節,湖南的主產縣南縣通過「錯峰」策略,大力探索冬季池塘養殖小龍蝦,解決冬季市場供應問題。湖北潛江等地的養殖戶則將部分稻田蝦養殖周期延長至8月,利用尾季高價提升收益。 在加工環節,企業在產品創新上加速突破,將小龍蝦預製菜從B端推向C端。國聯水產旗下的小霸龍、安井食品旗下的洪湖誘惑、頤海國際旗下的筷手小廚等品牌紛紛布局電商,為消費者提供了多種口味的小龍蝦預製菜,讓小龍蝦消費周期從3個月延長至全年。而這種產業鏈的縱向延伸,有效平抑了鮮活蝦市場的價格波動。 對於消費者而言,水產市場的「接力賽」提供了多元選擇,豐富的餐桌花樣。當蝦蟹同席傳遞著江河湖海的鹹甜鮮時,我們能夠感受到每一款河鮮價格的起起伏伏,是養殖者、經銷商、餐飲經營者與千千萬萬的消費者,共同書寫見證的水產經濟發展歷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7593
46
2025-11-18 19:58
62431
87
2025-11-18 19:58
37859
34
2025-11-18 19:58
43186
35
2025-11-18 19:58
24563
97
2025-11-18 19:58
96835
43
2025-11-18 19:58
61947
87
2025-11-18 19:58
42359
74
2025-11-18 19:58
67491
81
2025-11-18 19:58
72153
59
2025-11-18 19:58
56823
28
2025-11-18 19:58
61974
58
2025-11-18 19:58
86572
81
2025-11-18 19:58
65247
15
2025-11-18 19:58
58196
82
2025-11-18 19:58
72146
19
2025-11-18 19:58
94685
43
2025-11-18 19:58
62583
84
2025-11-18 19:58
51246
35
2025-11-18 19:58
36184
18
2025-11-18 19:58
97136
95
2025-11-18 19:58
46857
69
2025-11-18 19:58
35716
36
2025-11-18 19:58
56931
64
2025-11-18 19:58
95342
73
2025-11-18 19:58
26497
75
2025-11-18 19:58
78963
24
2025-11-18 19:58
47625
13
2025-11-18 19:58
37645
68
2025-11-18 19:58
82739
74
2025-11-18 19:58
94538
46
2025-11-18 19:58
16948
53
2025-11-18 19:58
23876
46
2025-11-18 19:58
85231
67
2025-11-18 19:58
31745
25
2025-11-18 19:58
76294
31
2025-11-18 19:58
24731
76
2025-11-18 19:58
64318
63
2025-11-18 19:58
79624
24
2025-11-18 19:58
41235
24
2025-11-18 19:58
21596
26
2025-11-18 19:58
69834
95
2025-11-18 19:58
51429
43
2025-11-18 19:58
21895
96
2025-11-18 19:58
24769
29
2025-11-18 19:58
98736
73
2025-11-18 19:58
61297
13
2025-11-18 19:58
26548
14
2025-11-18 19:58
82416
53
2025-11-18 19:58
59624
93
2025-11-18 19:58
81576
78
2025-11-18 19:58
93851
69
2025-11-18 19:58
| 山猫直播 | 蜜糖直播 |
| 小草莓直播 | |
| 金桔直播 | 桔子直播 |
| 韩国直播 | |
| 茄子直播 | 伊人直播网站 |
| 零七直播 | |
| 凤凰网直播 | 迷笛直播 |
| 山猫直播 | |
| 小猫直播 | 魅影5.3直播 |
| 伊人下载 | |
| 柚子直播 | 橘子直播 |
| 蜜唇直播app | |
| 大鱼直播 | 蝶恋直播 |
| 巧克力直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花蝴蝶app直播 |
| 么么直播 | |
| 小妲己直播 | 红杏直播 |
| 花间直播 | |
| 绿茵直播 | 红桃直播 |
| 樱桃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