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8月13日電 (記者 程景偉)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3日在廣州聯合發布《廣州藍皮書:廣州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顯示,廣州數字經濟綜合實力持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2024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4000億元大關,達到4470.30億元,同比增長9.8%。 同時,2024年廣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到14.41%,增長速度高於同期廣東全省、廣州全市經濟增長水平,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1.3%,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培育產業新動能新優勢方面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 《廣州藍皮書:廣州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5)》。廣州市社會科學院 供圖 藍皮書預測2025年廣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將突破5000億元,同比增長約10%,佔全市GDP的比重將超過15%。 藍皮書還指出,廣州低空經濟加快孕育成長,初步集聚了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新興企業,本領域創新專利數居於全國前列,正成為中國低空經濟領先城市之一。截至2024年底,廣州擁有從事低空經濟的企業超過4000家,排名全國第二,其中核心企業約65家。 此外,廣州人形機器人產業總體處於「跟跑」狀態,具備工業機器人產業鏈成形、電子信息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穩固、國資國企家底厚實等基礎條件和優勢。 藍皮書建議廣州以人形機器人終端產品「研發+製造+應用」為重點,通過搭建人形機器人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專業訓練場、應用示範區和通用人形機器人母平臺,用3年至5年時間培育形成比較穩固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群生態,加快追趕並搶佔國內發展第一梯隊,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藍皮書主編、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院長張躍國認為,廣州在具身智能賽道上不能落後,更不能缺席。他建議,「十五五」時期廣州要把具身智能尤其是人形機器人及其相關產業培育成新支柱產業。(完)
新華社蘭州8月7日電題:回望星火燎原處 南梁奔向振興路 新華社記者梁軍 「看山水輪流轉日久方長,隨朝流趕時代民富國強……」在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鎮,窯洞裡傳出莊稼漢悠揚的彈唱腔。走近一看,一名農民懷抱三弦,自彈自唱南梁說唱《新農村變化》。歌聲在山間迴蕩,向遠道而來的遊客講述這裡90餘年光陰的滄桑變化。 盛夏的南梁鎮荔園堡村,田野間,一隊參加暑期研學的孩子正體驗「戰地後勤」農耕活動。入夏以來,南梁迎來旅遊旺季,人們紛紛趕到這裡,聽一堂紅色黨課,走一段紅軍小路,幹一場農耕農活,唱一首革命老歌。 南梁是一片紅色熱土。1934年,中國共產黨人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這裡後來與陝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形成了陝甘革命根據地。 硝煙早已散去,革命歲月留給這裡50餘處紅色革命遺址遺蹟。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列寧小學、閻窪子四十二烈士墓等,都得到有效保護。 漫步荔園堡村古城堡,蒼松翠柏間,南梁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不遠處的何溝門安置小區裡,村民楊志慧在美食館內為遊客衝泡當地特色的黃芩茶。「南梁這幾年發展得好,現在旅遊旺季收益很不錯。」這位10年前帶著全家返鄉發展的茶藝師,話語中滿是對未來的信心。 8月1日,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南梁革命根據地核心展示園落成開園,上千名群眾來此參觀體驗。園內開設的「時光郵局」「南梁星火館」,帶領遊客「穿越」革命年代;南梁說唱、剪紙、香包製作等非遺展示展演項目,豐富了紅色老區的旅遊體驗。 在南梁,「窯洞經濟」方興未艾。荔園堡村村民郭翠玲的「紅軍民宿」,由一孔孔老舊窯洞改造而成,土炕上鋪著粗布床單,牆上掛著革命年代的畫報。她說,如今搞旅遊生意,年收入超6萬元,而且掙錢、顧家兩不誤。 酸菜熬洋芋、黃米麵饃饃、蕎剁面,這些「農家飯」成為遊客體驗紅色文化的必選項。「遊客憶苦思甜,在對比中感受山鄉巨變。」飯店老闆白濤濤說,他的小店年均收入達20萬元,還帶動了村裡老鄉就業。 紅色旅遊不僅接地氣,而且緊跟時代發展。遊客戴上VR設備,仿佛穿越到1934年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的現場;通過AR眼鏡,沉默的文物會「開口」講述背後的故事。這些創新拓展了紅色文化的傳播,令南梁的研學產品吸引了更多年輕人。 當年屬於南梁地區的林鎮鄉豹子川、大鳳川,抗戰時期曾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一度形成「北有南泥灣、南有大鳳川」的生動局面。大生產運動中,軍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不僅解決了吃飯、穿衣問題,還打破了經濟封鎖。誕生於華池、脫胎於大生產運動的民歌《軍民大生產》自此唱響全國。 鬥轉星移,老區南梁的生產方式日新月異。近些年,華池縣積極推廣發展種、養、菌「三元雙向」循環農業。這是一種綠色生態農業模式,以種植業、養殖業、菌業產生的廢棄物作為資源,在彼此產業之間雙向閉合循環利用。 走進華池縣林鎮鄉食用菌產業園,一摞摞菌棒整齊碼放,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菌香。菌棒生產車間裡,在機械的轟鳴聲中,十幾名工人動作嫻熟地進行著備料、拌料、裝袋、高壓滅菌等工作,合格菌棒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 這裡主要生產高品質香菇,每年能出菇三茬到四茬,年產量800餘噸,實現年產值1100餘萬元。菌業的袋料經過分解處理後,又成為肥料和飼料,實現了循環利用。 從靠天吃飯到多元增收,從傳統農耕到文旅融合,從粗放發展到綠色循環,南梁人民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譜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4796
87
2025-11-18 14:58
19472
18
2025-11-18 14:58
98452
32
2025-11-18 14:58
67195
57
2025-11-18 14:58
68357
82
2025-11-18 14:58
63918
48
2025-11-18 14:58
96573
92
2025-11-18 14:58
95271
61
2025-11-18 14:58
74326
71
2025-11-18 14:58
26913
95
2025-11-18 14:58
35681
92
2025-11-18 14:58
67591
61
2025-11-18 14:58
51983
79
2025-11-18 14:58
18659
53
2025-11-18 14:58
41679
45
2025-11-18 14:58
68473
51
2025-11-18 14:58
18629
52
2025-11-18 14:58
84765
32
2025-11-18 14:58
59738
84
2025-11-18 14:58
21576
25
2025-11-18 14:58
26174
93
2025-11-18 14:58
62419
73
2025-11-18 14:58
53714
53
2025-11-18 14:58
63418
93
2025-11-18 14:58
61748
72
2025-11-18 14:58
59823
42
2025-11-18 14:58
47896
58
2025-11-18 14:58
89763
85
2025-11-18 14:58
73521
68
2025-11-18 14:58
67538
29
2025-11-18 14:58
21489
23
2025-11-18 14:58
15846
53
2025-11-18 14:58
61498
18
2025-11-18 14:58
96347
56
2025-11-18 14:58
36487
67
2025-11-18 14:58
74395
28
2025-11-18 14:58
32794
34
2025-11-18 14:58
56841
63
2025-11-18 14:58
16795
49
2025-11-18 14:58
61239
12
2025-11-18 14:58
12395
86
2025-11-18 14:58
82619
18
2025-11-18 14:58
76843
48
2025-11-18 14:58
14758
18
2025-11-18 14:58
74921
16
2025-11-18 14:58
25398
53
2025-11-18 14:58
63548
12
2025-11-18 14:58
25783
89
2025-11-18 14:58
65289
67
2025-11-18 14:58
26185
39
2025-11-18 14:58
56738
93
2025-11-18 14:58
48527
89
2025-11-18 14:58
| 红桃直播 | 花儿直播 |
| 秀色直播 | |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美女直播app |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
| 蝶恋直播 | 彼岸直播 |
| 零点直播 | |
| 嗨球直播 | 桃子直播 |
| 黄播 | |
| 蜜疯直播 | 妖姬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桃鹿直播 | 午夜直播 |
| 免费播放片色情a片 | |
| 美女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 富贵直播 | |
| 成人免费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 浪花直播 | |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凤蝶直播 |
| 六月直播 | |
| 黑白直播体育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 抓饭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