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本是玩水避暑的好時候,不少人喜歡去野外溯溪、遊泳。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廣醫二院」)收治了一名在野外玩水後出現高熱、胡言亂語病症的13歲男孩,其病因竟是感染了汙水中的鉤端螺旋體。 據廣醫二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羅潤齊介紹,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由鉤端螺旋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原體主要寄生在老鼠、豬、狗等動物體內,隨尿液排出後汙染水源。人們如果接觸到這類被汙染的水體,特別是皮膚有破損時,更易引發感染。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許詠怡、周騁、李敏 男孩高燒寒戰胡言亂語 查出鉤端螺旋體病 13歲的小銘(化名)入院前高燒、寒戰、胡言亂語,稱大白天看到小人跳舞和閃閃的星星,小銘父母嚇壞了,趕緊將他送到廣醫二院治療。該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溫紅豔考慮是敗血症引起譫妄狀態可能性大,當機立斷建議做血液高通量檢查,結果真相大白——腎臟鉤端螺旋體病「現了形」。 小銘透露,前些天因騎單車摔跤,腿上蹭出幾個破損,隔天又去郊區某溪水營地遊玩,當時皮損尚未癒合。 「小銘血液中的鉤端螺旋體,很可能與接觸過汙染的溪水有關。」溫紅豔分析,鉤端螺旋體藏在汙染水體中,通過未癒合的傷口侵入體內。幸虧救治及時,小銘很快轉危為安。 出現這些信號應及早就醫 羅潤齊指出,夏季氣溫高、雨水多,水體容易被動物尿液汙染,加之人們涉水活動增多,接觸病原體的風險相應上升。她提醒,鉤端螺旋體病的「狡猾」之處在於,早期症狀很像感冒,容易被忽視,但病情可能急轉直下。有「野泳」「溯溪」史出現以下症狀的人,應及早就醫: 初期(感染後1~3天):發熱、全身酸痛(尤其是小腿肌肉)、乏力、頭痛等。 進展加重期:3天後鉤端螺旋體經血管播散至肺、肝、腎、腦等臟器,根據主要受損的臟器不同,患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且輕重不一,可分為流感傷寒型、肺出血型、黃疸出血型、腦膜炎和腦膜腦炎型、腎型。小銘的高熱、腎功能下降,就是病情進展的典型表現。 謹記這幾點 遠離「鉤體病」 如何遠離「鉤體病」?羅潤齊給出以下建議: 1. 避免接觸不明水源,皮膚有破損時就更加需要注意,哪怕是小劃痕、結痂未愈的傷口,都可能成為鉤端螺旋體的「突破口」。 2. 如果需接觸不明水源,儘量做好防護再下水,比如穿長筒橡膠靴,戴膠手套,減少皮膚暴露,接觸後及時用肥皂水清洗。 3. 注意環境衛生,減少老鼠等動物的孳生,妥善處理家畜大小便,避免汙染水源。 4. 若接觸過可疑水源後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等症狀,別當「小感冒」拖延,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接觸史,早診早治。
進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以來,我國北方尤其是華北及東北地區降水天氣明顯增多。 頻繁降水、空氣潮溼,給各類野生菌提供了生長條件,一些有毒蘑菇便混跡其中,若誤採誤食,極易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8月4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文提示野生菌類加工和食用風險。 以下是華北地區部分 常見的毒蘑菇 快收藏「避雷」 ↓↓↓ 蘑菇中毒的危害 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異,中毒症狀也不盡相同。 常見中毒類型可分為胃腸炎型、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種。 中毒事件中,胃腸炎型和神經精神型最為常見,而急性肝損害型和橫紋肌溶解型是主要致死類型。 前不久,雲南一名男子 吃野生菌後中毒致幻 躺在病床上隔空抓物 稱自己看到了 鳳凰、八爪魚、蜘蛛 …… 一旦中毒,輕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及視力模糊、精神亢奮、錯亂、幻覺等精神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溶血、肝臟和腎臟損害,甚至死亡。 科學避毒 牢記「三不原則」 在戶外,無毒蘑菇常與毒蘑菇混生,易沾染毒蘑菇的菌絲,所以哪怕食用的野生菌是無毒品種,仍然有中毒危險。所以想要避免野生菌中毒,就要做到「不採、不食、不信」。 不採:遠離公園草坪、山區林地的野生菌。 不食:拒絕食用任何來源不明的野生菌。 不信:不用民間「土方法」鑑別野生菌。 毒蘑菇五大「陷阱」 別中招! 生蟲的蘑菇無毒? 昆蟲對毒素耐受性遠高於人類,劇毒的鵝膏菌常被蟲蛀,但人類食用就會致命。 銀器驗毒法可靠? 毒蘑菇中的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髮生化學反應,所以用銀筷子、銀勺無法檢測毒素。 顏色樸素就安全? 僅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判定野生菌是否有毒,比如顏色鮮豔的橙蓋鵝膏是美味的食用菌;而一身雪白、看似安全的致命鵝膏則有劇毒。 煮過的蘑菇沒毒? 一些毒蘑菇的毒素(如鵝膏毒肽、鹿花菌素)耐高溫,100℃煮沸2小時仍可能殘留。 曬乾或泡酒能解毒? 許多毒蘑菇的毒素在乾燥、酒精環境中性質穩定。常規的曬乾處理或泡酒無法破壞其毒性,誤食仍存在致命危險。 懷疑自己蘑菇中毒了 怎麼辦? 儘快就醫 野生菌中毒的潛伏期較短,一旦食用後出現不適,無論症狀輕重,都應儘快就醫。 注意,一起食用過野生菌的人,無論是否出現中毒症狀,都應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及時催吐 可立即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並催吐,以減少毒素吸收。若中毒者出現昏迷,不宜進行人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保留樣本 就醫時,應及時告知醫生野生菌食用史。最好攜帶未食用的野生菌或照片,以便醫生確定種類,判斷預後。 警惕「假愈期」 急性肝損害型蘑菇中毒在臨床上存在「假愈期」,即患者在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期過後,雖自我感覺已「康復」,但此時體內已出現嚴重肝腎功能異常,若救治不及時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對於超過6小時以上潛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時轉診到有診療能力的綜合醫院進行治療。 高溫潮溼的6-9月是野蘑菌的生長旺季 國家應急廣播提醒 野生菌毒性 難以靠肉眼分辨 不採不食最安全 大家需提高警惕 消除僥倖心理 一旦誤食 應第一時間到醫院就診 對症治療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綜合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疾控 (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百丽直播 |
西甲直播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樱花直播nba |
咪咕直播 |
蜜疯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蜜桃视频 |
心跳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色花堂直播 |
青柠直播 | 祼女直播app |
香蕉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百丽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巧克力直播 | 蜜桃视频 |
榴莲视频 |
魅影视频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西瓜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花蝴蝶app直播 |
花椒直播 |
魅影5.3直播 | 魅影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