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8月11日零點起,上海博物館「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一周168小時不間斷開放。這一創舉引爆話題度和參觀熱情,不少人深夜前來看展,0時至6時的展廳依舊人頭攢動。截至目前,新加出的7個深夜場總計2.1萬個參觀名額全部售罄。 連續開放7天7夜,在全球博物館界是首次。此前,這個持續了13個月的現象級大展還催生出一連串世界紀錄。這一系列的「前所未有」,為何發生在中國、在上海、在上博? 首先,得益於行業的高速發展。近10年來,我國博物館數量以平均每年200多家的速度持續增長;2024年,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14.9億人次,同比增加1億餘人次,文博熱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如今,大家越來越喜歡參觀文博場館,特別是一些親子家庭,帶著孩子逛博物館成為節假日標配。此次古埃及文明大展的火爆,正是中國博物館行業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其次,得益於上海經濟的「噸位」和日益濃厚的文化消費氛圍。按照經合組織的分析,當一國一個區域一個城市人均GDP接近6000美元時,其文化消費的人數和文化消費力將呈幾何級增長。早在2012年,上海人均GDP已達1.42萬美元,2024年首次超過3萬美元。在上海,花錢看展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們非常願意為高品質內容的展覽買單。上海多年來涵養的濃厚文化藝術消費氛圍,也為成功舉辦收費展覽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人們常說:一個展驚豔了一座城。殊不知,能夠辦成全球最大規模、亞洲最高等級的古埃及文明大展,僅僅靠上博一家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是整座城託舉了這個展。辦展前期要經過多回合的談判,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開出的高昂借展費也需要大量外匯去支付,為了展覽的順利引入,相關部門一路開綠燈,打破常規給予支持。 再次,得益於制度的保障。《上海市公共文化設施收費管理辦法》《關於上海市文化文物單位實施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收入分配激勵的指導意見》等,為收費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據,也大大激發了滬上文博場館的主觀能動性,大家充分開動腦筋策劃活動、展覽,滿足人們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據統計,上海現有170多家博物館和100多家美術館,為觀眾提供了多元的選擇。上海充沛的文化供給形成集聚效應,吸引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由此帶來的同期效應也促進古埃及文明大展的長紅與「核裂變」。 最後,得感謝博物館人的敢闖敢拼,讓一個個奇思妙想得以最終落地。有別於以往同主題展覽多從歐美博物館借展、以西方視角進行敘事,此次展覽則是由中國的埃及學專家全程參與,「以我為主」自主策展,直接跟埃及本土商借文物,難度係數極大,僅籌備就花了426個日日夜夜,而395天的展期背後是超過1500名中埃同仁的默默付出。從談判桌上關於借展的艱難拉鋸,到薩卡拉沙漠55℃高溫下的文物點交;從木乃伊彩棺的「急診手術」,到應對「搬空埃及博物館」的輿論風暴;從全球獨創的「博物館奇『喵』夜」,到攜手「海陸空」打造的跨界新體驗……每一個高光時刻,都是文博人用專業與熱愛鑄就。 回過頭看,上博辦成這個展覽,也驗證了這家國家級博物館自身的實力:經過長期與國外同行的深度交流合作,建立了強大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以「大博物館計劃」為抓手,鍛造了一支可靠的人才隊伍。這正映射出上海勇為尖兵,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底氣所在。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座創意無限的人民城市,將會有更多令全球矚目的「奇蹟」發生。
原標題:「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視頻:總書記的人民情懷|「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來源:人民日報 福建東山縣,澳角村三面臨海。2001年,習近平同志來過這裡;時隔23年再來,看到村裡發生很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很是欣慰,勉勵大家「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沿著時間軸回溯,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 在地方工作時就提到,「先富帶後富」「縮小差距」; 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何字字千鈞?總書記一語中的:「全黨必須牢記,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價值追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14億多中國人民邁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如何實現?總書記的話綱舉目張:「要把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作為主攻方向」。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廣大農村地區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作出戰略部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 縮小城鄉差距,要訣在融合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抓好防止返貧監測……黨中央持續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 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系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等相繼實施,各地區在經濟上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融為一體。 202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邊疆地區一個都不能少。」 「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最艱巨的任務在一些邊疆民族地區」「確保老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生活,是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線任務」……總書記始終惦念著最需要幫扶的地區。 1997年,來到「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西海固,習近平同志下定決心推進對口幫扶,閩寧協作開花結果。「開展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是黨中央著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謀深慮遠。 縮小收入差距、增進民生福祉,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答題。「要落實黨中央關於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帶領群眾艱苦奮鬥、勤勞致富,在收入、就業、教育、社保、醫保、醫藥衛生、住房等方面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總書記殷殷囑託。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 一件件身邊事、貼心事、具體事,融入國家發展頂層設計,變成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惠及2.38億人次;開工建設和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公租房等180萬套(間),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得到解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係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要統籌考慮需要和可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循序漸進,自覺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 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實打實地一件事一件事辦好。只要始終不渝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策劃:田俊榮 劉曉鵬 監製:楊學博 陳振凱 餘榮華 統籌:李翔 朱利 吳玥 李洋 文字:蔣雪婕 視頻:李思堯 陳爽 海報:王宇峰 校檢:朱利 李金昱 (人民日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sky直播 | 深夜大秀直播app |
魅影直播视频 |
榴莲视频 | 雨燕直播 |
柚子直播 |
春雨app直播免费看 | 红桃直播 |
现场直播 |
快猫 | 大鱼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love直播 | 月神直播 |
少女6夜半直播nba |
97播播 | 红桃直播 |
小白兔直播 |
青柠直播 | 快猫 |
五楼直播 |
水仙直播 | 黑白直播 |
黑白直播 |
直播黄台app凤蝶 | 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魅影直播 | 鲍鱼直播 |
樱花直播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