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縫紉機、自行車、手錶、收音機組成的家庭大件,到如今泡泡瑪特、老鋪黃金、蜜雪冰城引領的新消費熱點,經濟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引領消費趨勢不斷發生變化。當下,情緒價值越來越成為消費決策的內在驅動力,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也從滿足物質需求拓展到獲取精神愉悅。 小愛好成大市場 隨著情緒消費熱度持續攀升,年輕消費群體在玩具與潮玩領域的消費力越發凸顯。淘寶數據顯示,今年「618」第一階段,「娃圈」商品(如棉花娃娃等)成交同比增長超50%,超八成消費者為女性。熱門IP的情感輻射力不斷延伸,今年5月,「LABUBU娃衣」相關搜索詞在淘寶累計搜索量超30萬次,相關保護套、展示盒、安全座椅等衍生二創商品供給豐富,形成了圍繞IP的情感消費生態。 這些看似普通的搪膠公仔、棉花娃娃,為何能贏得年輕人青睞?從網友的分享中可以發現,許多消費者最初被其可愛造型和熱門IP吸引,購入後便將其融入日常生活,擺放在書櫃、床角、辦公桌上作為裝飾,每天為它們梳妝打扮,隨季節更換娃衣,甚至出門逛街、旅遊時隨身攜帶合影打卡,「娃媽」們在照料中獲得了情感寄託。 如果說女生愛好「養娃」,男生則在金屬小物件中尋找情緒出口。從指尖陀螺到推牌、鈦扇,被稱為EDC(每日隨身攜帶)的金屬小物件,正從小眾玩物走進追求精緻生活與解壓樂趣的年輕男性視野。數據顯示,EDC玩具在淘寶平臺的成交規模已突破1.5億,消費者年齡覆蓋18歲至60歲,其中18歲至24歲群體增速最快。 淘寶EDC類目運營負責人介紹,如今的EDC玩具更講究「一體多用」,兼具情緒價值與實用功能。不少產品成為消費者表達個性與文化認同的載體:國風設計大放異彩,頭部品牌將傳統紋樣、玉器元素融入設計;功能融合成新賣點,部分產品集開瓶器、螺絲刀等實用功能於一身。這些變化讓EDC超越單純的解壓玩具範疇,成為融合把玩樂趣、藝術審美、文化認同甚至社交貨幣的複合體。 「當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消費者開始追求消費升級和需求層次的躍遷,情緒價值正是滿足這些高層次需求的關鍵。」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經濟增長研究室副研究員楠玉分析,消費者越來越願意為能帶來輕鬆、快樂、被重視、歸屬感等積極情緒體驗的產品和服務買單。她認為,情緒價值產業爆發的核心驅動力有兩方面,一方面,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情感需求缺口(如孤獨感、工作壓力等)催生了大量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創新降低了情緒價值的供給與獲取門檻,便利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流通。 業態涵蓋多領域 如今的情緒產業業態豐富多元,從實體商品到虛擬服務,從線下體驗到線上平臺,多樣化的消費場景構築起了圍繞情緒價值的消費產業。 曾經小眾的潮玩產業,如今已成熱門賽道。商場裡,售賣盲盒、手辦、卡牌等商品的店鋪裡消費者絡繹不絕,潮玩產品在受到更多年輕人青睞的同時,也創造出不菲的商業價值。近期廣受關注的泡泡瑪特,無疑是情緒產業中的佼佼者。泡泡瑪特公布的最新業務狀況顯示,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收益(未經審核)較2024年第一季度增長165%至170%,國內收益同比增長95%至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長475%至480%。 情緒消費不僅促進了實體銷售,也豐富了服務業的業態。以療愈產業為例,《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近三成受訪年輕人會為情緒價值、療愈身心而付費。美團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今年6月以來,「療愈」相關評論數同比增長超128%,相關關鍵詞總搜索量增長超111%。其中「療愈SPA」搜索量同比增長超158%,「冥想療愈」更是激增428%,20歲至30歲人群佔搜索用戶的45%。 29歲的北京某公司職員何欣欣是療愈服務的常客。「我下班後經常去體驗正念冥想和芳療SPA,舒緩的精油和私密舒適的環境讓我很放鬆,能緩解日常工作的壓力。」她坦言,自己很願意為這种放松舒緩的項目消費。從市場端看,情緒療愈館的興起是對龐大需求的精準回應。不少消費者更注重自我感受與內心愉悅,情緒療愈館提供的體驗式、精神層面消費恰好契合這一趨勢。 當前情緒價值產業已涵蓋療愈服務、文創產品、體驗式消費等多個領域。楠玉認為,商家要通過差異化創新提升經營活力,可以從技術賦能、場景創新、數據驅動等維度進行突破。可以利用新技術打造沉浸式情緒交互體驗。例如研發新一代家用級可穿戴情緒調節設備,開發基於AR的情緒可視化工具,將抽象情感轉化為具象畫面。同時,創新開發場景,從功能消費到情感敘事進行重構,打造更有利於情緒宣洩與自我表達的線下沉浸式場景,讓消費者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參與者。此外,平臺可以構建跨場景的情緒數據採集與分析平臺,為企業提供用戶情感洞察,精準捕捉用戶需求。 仍需進一步規範 情緒消費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電商平臺上,從「愛因斯坦的大腦」到「禁止蕉綠」,各類主打情緒價值的商品琳琅滿目,價格跨度從幾元到數萬元不等。線下情緒服務項目銷量亮眼,但個人信息洩露、從業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價格不透明、虛假宣傳誘導消費、過度營銷等亂象時有發生。例如,部分「療愈服務」誇大療效,宣稱「一次冥想治癒抑鬱症」,或用神經科學術語包裝偽科學產品,這些行為不僅侵害消費者權益,也擾亂了市場秩序。 「推動情緒消費產業健康發展,需要在商業創新與規範監管之間找到平衡。既要鼓勵創新以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也要通過有效監管防範潛在風險。」楠玉認為,一是需要明確情緒產品的分類標準,區分娛樂性、療愈性與醫療性產品的邊界,劃定效果宣傳的紅線,督促企業和商家守好情緒服務的邊界。二是建立情緒產品效果評估標準與履約規範,為消費者權益保護築牢制度基礎。三是針對消費者對個人數據洩露的擔憂,平臺要強化審查系統,有針對性地識別違規宣傳話術,並重點監測可能誘導成癮的機制設計。楠玉建議,年輕群體在享受情緒價值時需保持消費理性,認清虛擬關係與現實社交的邊界,合理規劃情緒消費預算。比如,可設立「情緒帳戶」,避免需求被算法放大,或者尋找低成本替代方案,設定購買上限等。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李思雨
入汛以來,氣象條件總體偏差,各地各部門積極應對不利影響 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三夏進行時)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作為全年糧食生產大頭,秋糧距離大面積收穫還有兩個月,正處於產量形成關鍵期。 入汛以來,我國氣象條件總體偏差,華東華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黃淮等地持續高溫乾旱,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業內專家表示,下半年極端氣候事件偏多,旱澇、颱風等威脅並存,奪取秋糧豐收還要過多道關口,需著力強化農業防災減災。 應對不利影響,各地各部門繃緊抗災奪豐收這根弦,落實落細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 降雨呈「南北多、中間少」,各地搶前抓早應對風險 「雨量大,好在水排得快,玉米基本沒受影響。」7月24日14時至25日11時,陝西省定邊縣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堆子梁鎮降雨量突破100毫米,廟灣村4000多畝低洼農田進水。廟灣村種植戶王小琴今年種了100多畝玉米和辣椒,都是抗倒伏品種,播種前按照農技人員指導抬高了壟溝。 雨剛停,村支書趙寶峰就帶著村民扛著鐵鍬、抽水泵趕到地頭,挖溝、架管、抽水……他介紹,村裡吃過洪水的虧,今年早早就制定了防汛預案。「年初我們組織村民清理了3公裡排水溝,這次降雨前又加固河道,對兩岸易澇點加強巡邏,及時封堵低洼口,護住了全村七成以上農田。」 聚焦防汛保糧,今年定邊縣採取「人防+技防」聯防模式,建設了18套山洪災害預警水量水位一體站,下撥淤地壩、水庫防汛專項資金,提前購置抽水泵、發電機等防汛物資。目前,全縣農技人員正指導農戶對農作物追施葉面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氣象信息顯示,今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我國主汛期降雨呈現「南北多、中間少」分布,極端天氣偏多。 「5月以來,黑龍江省氣溫略高於往年,且全省降水時空分布不均。」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曹立勇說,目前黑龍江水稻生長進入關鍵中後期階段,整體長勢較好,但部分6至7月乾旱嚴重的地區可能出現陣性強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這會造成水田不同程度受淹,尤其是低洼易澇稻區、內陸河流沿線稻區等,面臨威脅很大。 洪澇前後,如何應對?曹立勇介紹,雨前要疏通排水溝渠,檢修排灌設備;雨後一旦出現內澇,受淹田塊須酌情排水露田1至3天,促進根系恢復活力,防止倒伏或早衰。水分管理上,應灌一次淺水,待其自然滲幹後,再灌下一次淺水。 「面對高溫高溼的田間環境,還要密切監測重大病蟲害動向。」曹立勇說,要結合水稻長勢和生育進程噴施殺蟲劑、葉面肥等,加快籽粒灌漿速度,助水稻安全成熟。 5省啟動應急響應,水利設施助力應對旱情 「水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專家指出,當前,對秋糧影響更大的氣象因素是持續性高溫乾旱威脅。 7月以來,黃淮、江淮、江漢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目前這些地區的夏玉米進入小喇叭口至抽雄散粉期,春玉米則處於灌漿期,持續高溫乾旱對秋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受高溫乾旱影響,土壤失墒較快,部分地區出現玉米葉片捲曲和生長進度滯後現象。從田間探查情況看,不同灌溉條件下玉米生長發育進程差異較大。」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李從鋒舉例介紹,豫中南玉米地塊澆水2到4次的處於抽雄散粉期,澆水1到2次的處於即將抽雄,無灌溉條件的基本不能正常生長。 目前,農業農村部對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5省啟動農業防高溫乾旱三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赴河南、安徽等重點省份,指導抗旱灌溉保秋糧豐收。 在不少糧食產區,農田水利設施助力有效應對旱情。 「水來了——」7月29日下午,河南省永城市蔣口鎮洪樓村,民樂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雷擰開主管閥門,遍布農田的貼片式滴管逐漸鼓脹,水珠均勻滴落,玉米迎來解渴「甘霖」。 今年,該合作社種植了6000餘畝玉米並布設水肥一體化滴灌裝置,打開主管閥門便能精準滴灌特定地塊。「這段時間基本每周都要普澆一遍。」馮雷介紹,一體化滴灌七八個小時可澆透一塊地,相較傳統灌溉模式節約水肥超30%。 算好「用水、節水」兩筆帳。旱情下,永城市持續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到田,充分發揮農渠、機井、泵站、坑塘等農田水利設施調節作用,分作物、分區域、分環節落實落細節水灌溉和田管關鍵技術,確保全市174.5萬畝秋糧作物生長。 「早澆一畝是一畝。受旱玉米田應結合當地條件,利用一切灌溉設施和水源,應澆盡澆。」李從鋒建議,根據玉米長勢,儘量選擇早晚時段,進行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受旱地塊的玉米,還要及時追施穗肥,增強植株抗逆性。高溫乾旱條件下,還需重點防治玉米螟、草地貪夜蛾、蚜蟲等蟲害,以及南方銹病、葉斑病、莖腐病等病害。 針對部分受乾旱影響嚴重、基本絕產的玉米地塊,李從鋒提示,農戶可及時採取青貯措施或種植蔬菜、小雜糧等短季作物,減少損失。 受災地區農業生產加快恢復,保險賠付有序進行 目前,前期受災地區的農業生產正在加快恢復,相關農業保險賠付也有序進行。 7月26日,北京密雲、懷柔、平谷、延慶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搶險救災,督促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全面啟動應急響應機制。27日中午,中華財險北京分公司開展細緻排查,在社交平臺發現密雲區馮家峪鎮保峪嶺村一農戶受損嚴重後,立即與對方聯繫。次日中午,按照先賠付後補材料的方式,公司將20萬元預賠款支付給了農戶。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二級巡視員侯福強介紹,農戶如遇財產受損,可第一時間拍照留證,並儘快撥打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服務熱線報災,或通過承保機構公眾號進行線上報案。相關機構按照「快查勘、快定損、快理賠」要求,提高賠付速度。截至8月4日,北京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已完成賠款支付403.2萬元。此外,全市已儲備調撥救災備荒種子11.25萬公斤、動物疫病防控物資5萬餘件,統籌各區儲備農田排澇設備1266臺/套,組織多批農業專家隊伍赴受災地區指導農業恢復生產工作。 近期,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1.97億元,支持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貴州、雲南等7省份受災地區積極應對洪澇、颱風等災害影響,開展農業生產救災相關工作。重點對農作物改種補種、災損農業設施修復、農田疏渠排澇等救災措施給予補助,減少農業生產損失,助力夯實秋糧豐收基礎。 「近年來我國極端氣候事件偏多,病蟲害呈加重發生態勢,抗災奪豐收已日漸成為糧食生產常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入汛以來,各地全力抗旱澆灌、搶排積水,有效降低了災害影響。接下來將繼續緊盯乾旱、高溫熱害等災害風險,加密研判,儘早發布災害預報預警,提高先進適用技術覆蓋面和到位率,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環環緊扣跟進抓好在田農作物管理。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防災減災救災保秋糧豐收工作方案》,共制定34條防災減災救災措施。 「著眼長遠,還將進一步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溝渠修復整治等,持續增強農業氣候韌性。」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說。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鬱靜嫻 常 欽 鄧劍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春雨直播全婐app免费 | 红桃直播 |
杏爱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西瓜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荔枝直播 | 六月直播 |
免费直播平台 |
牡丹直播 | 黑白直播 |
9i安装下载 |
小k直播姬 | 看b站a8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伊人直播网站 | 抓饭直播 |
海棠直播 |
黑白直播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柠檬直播 |
魅影直播 | 水仙直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桃鹿直播 | 月神直播 |
比心直播 |
奇秀直播 | 春雨直播安装包 |
樱花直播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