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5日電 伊斯蘭瑪巴德消息:巴基斯坦國家災害管理局4日表示,自6月26日以來,該國因季風引發的暴雨和山體滑坡等災害,目前已造成巴各地至少302人死亡、727人受傷。 綜合巴基斯坦《國際新聞報》等媒體報導,本輪因暴雨和山體滑坡等災害造成的死難者包括104名男性、57名女性和141名兒童,受傷人員則包括278名男性、207名女性和242名兒童。其中,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受災最為嚴重,暴雨災害在當地共造成163人死亡、579人受傷。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有8人死亡、3人受傷。 此外,巴基斯坦國家災害管理局證實,本輪極端降雨還造成超過1600棟房屋受損,428頭牲畜死亡。 巴基斯坦氣象局國家緊急行動中心(NEOC)同日發布了8月5日至10日該國可能發生洪水的預報。報告稱,巴中北部地區仍將持續出現強季風降雨,導致河流流量上升、城市內澇以及脆弱地區的局部山洪暴發,建議地方政府重點監測脆弱地區並開展救援行動。 每年7月至9月,巴基斯坦都會遭遇強季風降雨。暴雨極易引發洪災,導致基礎設施損毀和人員傷亡。(完)
在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後洋村的黃振芳家庭林場管理房旁,習近平30多年前種下的三棵杉樹,如今已長得高大挺拔。三棵樹的成長,好似講述著一段點綠成「金」的故事。 1988年6月,習近平從廈門來到寧德擔任地委書記。俗稱「閩東老九」的寧德,是當時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習近平面臨尋找突破路徑,率領閩東加快發展、擺脫貧困的重任。 1988年寧德城區風貌。(圖源:《習近平在寧德》) 1988年7月初,習近平和地委幾位負責同志,翻山越嶺,歷時一個多月深入閩東九縣,以及毗鄰的浙南溫州、蒼南樂清等地調研。正是這次調研,「造林大王」黃振芳的故事引起了習近平的關注。 黃振芳是寧德市周寧縣七步鎮後洋村人。後洋村常年地質災害頻發,每逢暴雨,山洪傾瀉,良田被毀,村民的生活很困苦。他們一家七口人經常連肚子都吃不飽。 1983年,黃振芳開始探索創業致富之路。他貸款8萬元,帶領全家人開荒造林,開墾出50畝荒山作為試驗林,後來逐漸擴大造林面積,短短三年內,黃振芳和家人造林1207畝,為全縣之冠。 得知黃振芳在山上造了一大片林,把整個家都搬上山去了,習近平決定上山看望。 當時車子開到鄉鎮後,習近平撐著雨傘一路步行近一個小時才到山上。他看到一連好幾個山頭都是黃振芳家造的林,新種的樹苗也都長得很好,便鼓勵黃振芳繼續鼓起勁兒往前奔。 這次調研後,習近平把黃振芳的情況寫進調查報告《弱鳥如何先飛》中,指出其為寧德「發展林業提供了一條思路」。 1989年1月,習近平到周寧縣走訪種林專業戶。(圖源:《習近平在寧德》) 時隔半年,習近平再次來到林場調研。那時正值1989年元旦期間,黃振芳的林場面積又擴大了不少,他正計劃著在林下套種馬鈴薯等作物,「以短養長」。看到這些,習近平高興地握住黃振芳的手說:「你這林場搞得好,值得推廣。」這一次,習近平在黃振芳家的林場親手種下了三棵杉樹,並在《閩東的振興在於「林」——試談閩東經濟發展的一個戰略問題》一文中,深刻指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 黃振芳家庭林場的宣傳牌。(圖源:《習近平扶貧故事》) 黃振芳家庭林場。(圖源:央視新聞) 在習近平的重視和推動下,黃振芳成了「造林致富帶頭人」,周寧全縣掀起造林熱潮,探索在產業結構上實行「林、茶、果、藥」結合,在林地利用上實行「套種、放養」結合的「種、養、遊」一體的產業化發展模式。 「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這個後來被簡稱為「森林『三庫』」的實踐,把閩東林業發展推上了快車道。如今的閩東已遍植綠樹、漫山青翠,綠色工程惠及千家萬戶。 林茂田豐、天藍水清的「七彩」後洋村。 寧德市委宣傳部供圖 (2023年第24期《求是》雜誌刊發) 一個小山村,如同一扇窗,映射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邃思考和長遠布局。時光流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祖國大地上生根、開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深夜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趣爱直播 |
蜜疯直播 | 六月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韩国直播 | 夜月视频直播 |
柚子直播 |
西瓜直播 | 春雨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心跳直播 | 妖姬直播 |
花椒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樱桃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魅影视频 |
橘子直播 |
蜜糖直播 | 柚子直播 |
黑白直播体育 |
花儿直播 | 蝴蝶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魅影视频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妲己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