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 多地火車站候車大廳出現這樣的一幕 旅客攜帶「長杆」進站乘車 這個神秘物品 真身是釣魚竿 夏季到來 不少人選擇坐火車趕海 享受清涼一夏 釣魚竿可以上火車嗎? 坐火車行李到底有沒有限重? 出行前必看這份超全攻略↓ 坐火車趕海 這些物品的攜帶有條件 1 運動器械有長度限制 鐵路部門規定 旅客隨身攜帶釣魚竿、滑雪板等 竿(杆)狀物品可以乘車 但需符合尺寸要求 不影響公共空間使用和安全 乘坐普速列車: 竿(杆)狀物品收縮後 長度不超過200釐米 乘坐動車組列車: 竿(杆)狀物品收縮後 長度不超過130釐米 2 各種噴霧 海邊陽光猛烈 防曬噴霧成了很多人的首選物資 這類自噴壓力容器可以帶上火車 但是有條件 根據鐵路部門的規定 這些噴霧 單體容器容積不可超過150毫升 每種限帶1件 若還攜帶定型噴霧、空氣清新劑等 所有這類容器產品累計攜帶 不得超過600毫升 特別提示:安檢時容量衡量以瓶身標註為準,只要標註容量超過150毫升,就不能帶上火車。 3 花露水+香水 作為防蚊神器 花露水、香水等含易燃成分的 非自噴壓力容器日用品 在攜帶上亦有限制 這類物品單體容器容積 不可超過100毫升 每種限帶1瓶 4 這類紀念品要密封 趕海歸來 難免帶些紀念品 需要注意不管是垂釣的「戰利品」 在當地購買的海鮮 還是海邊拾取的活體寄居蟹、貝殼 這些生鮮食品和活體動物 需要密封包裝才可以帶上火車 全國多個車站都有提供 二次打包服務 旅客乘車前記得將這些「戰利品」 妥善打包哦~ 坐火車趕海 行李重量不要超過這個數! 坐火車行李到底要怎麼裝? 關鍵是要看重量和體積 旅客乘坐火車出行 隨身攜帶的行李物品規格有限制 成人可免費攜帶20kg 兒童可免費攜帶10kg 超重要補費 旅客攜帶物品超重時按下列規定處理: 1、對超過免費重量的物品,其超重部分應補收自上車站至下車站的行李運費。對不可分拆的整件超重、超大物品、活動物,按該件全部重量補收上車站至下車站行李運費。列車不具備補收條件時可交前方停車站處理。 2、超重、超大的物品價值低於行李運費時,可按物品價值的50%核收行李運費。 3、補收行李運費時,若不能判明上車站,則自始發站起計算。 鐵路對行李的體積也有規定 每件行李外部尺寸 長、寬、高之和不超過160釐米 有人就要擔心了 那老人的輪椅 孩子的嬰兒車等 又要怎麼辦呢? 別擔心 依靠輔助器具才能行動的 老、幼、病、殘、孕 旅客的代步用輪椅和嬰兒車 可免費攜帶 並且不計入隨身攜帶品的 重量與體積限制 列車上 行李怎麼放才算穩妥? 打好了包 順利上了車 車上的行李擺放方式 也是有注意事項的 行李應該怎麼放? 中、小型行李箱和背包類物品 需擺放整齊後放在行李架上 行李架上的物品 不超過行李架邊緣 不疊放 擺放平穩、牢固、整齊 這些情況要堅決杜絕↓ 行李架隔斷處不能存放行李 水桶等圓形物品不能放在行李架上 易發生滾落 行李架上的物品不要堆疊 防止物品掉落砸傷旅客 此外 大件行李有專屬的存放空間 就不要在行李架上擠了 大件行李應該放在哪裡? 大件行李箱及輪椅 可以放在大件行李櫃或 輪椅存放區 有需要的旅客 可以向列車乘務員詢問 由乘務員 幫你將大件行李安置妥當 暑假已經過去大半 還有出遊計劃的朋友們可要抓緊了! 收藏這份攻略 趕快收拾好行囊 珍惜剩下的假期時光吧 祝大家旅途愉快 安全抵達目的地
入汛以來,氣象條件總體偏差,各地各部門積極應對不利影響 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三夏進行時) 「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作為全年糧食生產大頭,秋糧距離大面積收穫還有兩個月,正處於產量形成關鍵期。 入汛以來,我國氣象條件總體偏差,華東華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黃淮等地持續高溫乾旱,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業內專家表示,下半年極端氣候事件偏多,旱澇、颱風等威脅並存,奪取秋糧豐收還要過多道關口,需著力強化農業防災減災。 應對不利影響,各地各部門繃緊抗災奪豐收這根弦,落實落細各項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糧安全。 降雨呈「南北多、中間少」,各地搶前抓早應對風險 「雨量大,好在水排得快,玉米基本沒受影響。」7月24日14時至25日11時,陝西省定邊縣出現持續性強降雨,堆子梁鎮降雨量突破100毫米,廟灣村4000多畝低洼農田進水。廟灣村種植戶王小琴今年種了100多畝玉米和辣椒,都是抗倒伏品種,播種前按照農技人員指導抬高了壟溝。 雨剛停,村支書趙寶峰就帶著村民扛著鐵鍬、抽水泵趕到地頭,挖溝、架管、抽水……他介紹,村裡吃過洪水的虧,今年早早就制定了防汛預案。「年初我們組織村民清理了3公裡排水溝,這次降雨前又加固河道,對兩岸易澇點加強巡邏,及時封堵低洼口,護住了全村七成以上農田。」 聚焦防汛保糧,今年定邊縣採取「人防+技防」聯防模式,建設了18套山洪災害預警水量水位一體站,下撥淤地壩、水庫防汛專項資金,提前購置抽水泵、發電機等防汛物資。目前,全縣農技人員正指導農戶對農作物追施葉面肥,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氣象信息顯示,今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我國主汛期降雨呈現「南北多、中間少」分布,極端天氣偏多。 「5月以來,黑龍江省氣溫略高於往年,且全省降水時空分布不均。」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曹立勇說,目前黑龍江水稻生長進入關鍵中後期階段,整體長勢較好,但部分6至7月乾旱嚴重的地區可能出現陣性強降雨、大風等極端天氣,這會造成水田不同程度受淹,尤其是低洼易澇稻區、內陸河流沿線稻區等,面臨威脅很大。 洪澇前後,如何應對?曹立勇介紹,雨前要疏通排水溝渠,檢修排灌設備;雨後一旦出現內澇,受淹田塊須酌情排水露田1至3天,促進根系恢復活力,防止倒伏或早衰。水分管理上,應灌一次淺水,待其自然滲幹後,再灌下一次淺水。 「面對高溫高溼的田間環境,還要密切監測重大病蟲害動向。」曹立勇說,要結合水稻長勢和生育進程噴施殺蟲劑、葉面肥等,加快籽粒灌漿速度,助水稻安全成熟。 5省啟動應急響應,水利設施助力應對旱情 「水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專家指出,當前,對秋糧影響更大的氣象因素是持續性高溫乾旱威脅。 7月以來,黃淮、江淮、江漢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目前這些地區的夏玉米進入小喇叭口至抽雄散粉期,春玉米則處於灌漿期,持續高溫乾旱對秋糧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受高溫乾旱影響,土壤失墒較快,部分地區出現玉米葉片捲曲和生長進度滯後現象。從田間探查情況看,不同灌溉條件下玉米生長發育進程差異較大。」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李從鋒舉例介紹,豫中南玉米地塊澆水2到4次的處於抽雄散粉期,澆水1到2次的處於即將抽雄,無灌溉條件的基本不能正常生長。 目前,農業農村部對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5省啟動農業防高溫乾旱三級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赴河南、安徽等重點省份,指導抗旱灌溉保秋糧豐收。 在不少糧食產區,農田水利設施助力有效應對旱情。 「水來了——」7月29日下午,河南省永城市蔣口鎮洪樓村,民樂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雷擰開主管閥門,遍布農田的貼片式滴管逐漸鼓脹,水珠均勻滴落,玉米迎來解渴「甘霖」。 今年,該合作社種植了6000餘畝玉米並布設水肥一體化滴灌裝置,打開主管閥門便能精準滴灌特定地塊。「這段時間基本每周都要普澆一遍。」馮雷介紹,一體化滴灌七八個小時可澆透一塊地,相較傳統灌溉模式節約水肥超30%。 算好「用水、節水」兩筆帳。旱情下,永城市持續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到田,充分發揮農渠、機井、泵站、坑塘等農田水利設施調節作用,分作物、分區域、分環節落實落細節水灌溉和田管關鍵技術,確保全市174.5萬畝秋糧作物生長。 「早澆一畝是一畝。受旱玉米田應結合當地條件,利用一切灌溉設施和水源,應澆盡澆。」李從鋒建議,根據玉米長勢,儘量選擇早晚時段,進行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受旱地塊的玉米,還要及時追施穗肥,增強植株抗逆性。高溫乾旱條件下,還需重點防治玉米螟、草地貪夜蛾、蚜蟲等蟲害,以及南方銹病、葉斑病、莖腐病等病害。 針對部分受乾旱影響嚴重、基本絕產的玉米地塊,李從鋒提示,農戶可及時採取青貯措施或種植蔬菜、小雜糧等短季作物,減少損失。 受災地區農業生產加快恢復,保險賠付有序進行 目前,前期受災地區的農業生產正在加快恢復,相關農業保險賠付也有序進行。 7月26日,北京密雲、懷柔、平谷、延慶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搶險救災,督促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全面啟動應急響應機制。27日中午,中華財險北京分公司開展細緻排查,在社交平臺發現密雲區馮家峪鎮保峪嶺村一農戶受損嚴重後,立即與對方聯繫。次日中午,按照先賠付後補材料的方式,公司將20萬元預賠款支付給了農戶。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二級巡視員侯福強介紹,農戶如遇財產受損,可第一時間拍照留證,並儘快撥打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機構服務熱線報災,或通過承保機構公眾號進行線上報案。相關機構按照「快查勘、快定損、快理賠」要求,提高賠付速度。截至8月4日,北京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已完成賠款支付403.2萬元。此外,全市已儲備調撥救災備荒種子11.25萬公斤、動物疫病防控物資5萬餘件,統籌各區儲備農田排澇設備1266臺/套,組織多批農業專家隊伍赴受災地區指導農業恢復生產工作。 近期,財政部會同農業農村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生產防災救災資金1.97億元,支持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貴州、雲南等7省份受災地區積極應對洪澇、颱風等災害影響,開展農業生產救災相關工作。重點對農作物改種補種、災損農業設施修復、農田疏渠排澇等救災措施給予補助,減少農業生產損失,助力夯實秋糧豐收基礎。 「近年來我國極端氣候事件偏多,病蟲害呈加重發生態勢,抗災奪豐收已日漸成為糧食生產常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入汛以來,各地全力抗旱澆灌、搶排積水,有效降低了災害影響。接下來將繼續緊盯乾旱、高溫熱害等災害風險,加密研判,儘早發布災害預報預警,提高先進適用技術覆蓋面和到位率,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環環緊扣跟進抓好在田農作物管理。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防災減災救災保秋糧豐收工作方案》,共制定34條防災減災救災措施。 「著眼長遠,還將進一步提升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溝渠修復整治等,持續增強農業氣候韌性。」農業農村部農田建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說。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鬱靜嫻 常 欽 鄧劍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2538
46
2025-11-28 03:01
34715
96
2025-11-28 03:01
62834
32
2025-11-28 03:01
91528
68
2025-11-28 03:01
89542
79
2025-11-28 03:01
72864
62
2025-11-28 03:01
46912
17
2025-11-28 03:01
67149
26
2025-11-28 03:01
76128
82
2025-11-28 03:01
14397
72
2025-11-28 03:01
86341
68
2025-11-28 03:01
39481
92
2025-11-28 03:01
12793
86
2025-11-28 03:01
32547
48
2025-11-28 03:01
41867
52
2025-11-28 03:01
94321
52
2025-11-28 03:01
67143
74
2025-11-28 03:01
63817
53
2025-11-28 03:01
63489
69
2025-11-28 03:01
16974
76
2025-11-28 03:01
36218
49
2025-11-28 03:01
31764
31
2025-11-28 03:01
61893
68
2025-11-28 03:01
19346
25
2025-11-28 03:01
43179
76
2025-11-28 03:01
64879
87
2025-11-28 03:01
51492
48
2025-11-28 03:01
15342
24
2025-11-28 03:01
67125
45
2025-11-28 03:01
56937
67
2025-11-28 03:01
18596
68
2025-11-28 03:01
89465
41
2025-11-28 03:01
72916
14
2025-11-28 03:01
18952
25
2025-11-28 03:01
79142
45
2025-11-28 03:01
62487
61
2025-11-28 03:01
89547
34
2025-11-28 03:01
21564
24
2025-11-28 03:01
85319
27
2025-11-28 03:01
16982
79
2025-11-28 03:01
93874
51
2025-11-28 03:01
86432
98
2025-11-28 03:01
85497
74
2025-11-28 03:01
57469
67
2025-11-28 03:01
35182
72
2025-11-28 03:01
74329
23
2025-11-28 03:01
85643
78
2025-11-28 03:01
35986
19
2025-11-28 03:01
67854
47
2025-11-28 03:01
45276
69
2025-11-28 03:01
59723
98
2025-11-28 03:01
54217
15
2025-11-28 03:01
63489
76
2025-11-28 03:01
| 茄子直播 | 牡丹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嗨球直播 | 凤蝶直播 |
| 蜜疯直播 | |
| 秀色直播 | 绿茵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免费直播平台 | 小妲己直播 |
| 橘子直播 | |
| 密桃直播 | 黄瓜直播 |
| 六月直播 | |
| 糖果直播 | 97播播 |
| 色花堂直播 | |
| 嗨球直播 | 蝶恋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 成人抖阴 | 红楼直播 |
| 樱花直播 | |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 曼城直播 |
| 妖姬直播 | |
| 五楼直播 | 色花堂直播 |
| 春雨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