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蔣菡)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全球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5547萬噸,在有色金屬總產量中佔比提升至33%。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1915萬噸,約為十種有色金屬產量的24%。 「其中,再生精煉銅為精煉銅產量的33%,再生鋁約為電解鋁產量的24%,再生鉛約為鉛產量的47%,再生鋅約為鋅產量的18%。廢舊新能源電池再生利用得到的鈷約2.6萬噸、碳酸鋰約10萬噸,分別佔我國金屬鈷、鋰鹽產量的14%和10%。」該協會重金屬部主任段紹甫介紹。 「一系列報廢更新活動有力推動了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的穩步增長。」段紹甫介紹說,今年1~6月,我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品種(銅、鋁、鉛、鋅)產量合計達998萬噸,同比增長4.55%,其中再生鋁產量560萬噸,同比增長10.89%。 另外,據商務部統計數據,2025年1~4月,報廢汽車回收量達到276.7萬輛,同比增長65%。從供銷合作總社家電拆解企業數據來看,規範拆解各類廢舊家電數量已超過700萬臺,同比增長25%。1~3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長70%,主要網際網路回收平臺的廢舊手機回收額同比增長50%。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隨著「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的加力擴圍,國內主要廢舊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量(金屬量)增長至800萬噸,同比增長3.22%。其中,廢銅回收量為132萬噸,同比增長1.54%;廢鋁回收量為465萬噸,同比增長7.91%。 「為更好地落實再生材料推廣應用專項行動,提高再生材料應用比例,相關企業加快老舊設備更新,不斷加大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裝備攻關力度,從而提高再生金屬的回收率和產品質量,並開發出再生比例更高的產品。」段紹甫舉例說,立中集團生產的免熱處理鋁合金中再生鋁使用比例可超過50%,中孚實業生產的易拉罐罐體中再生鋁平均使用比例接近50%,最高已達85%。 此外,他表示,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資金積極向民營企業項目傾斜,其中工業設備更新、回收循環利用領域支持民營企業項目的資金佔比超過80%。這促使以中小型民營企業為主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加速升級,提升生產和管理水平,培育出更多的骨幹企業。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 《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暫行辦法》的通知 國辦發〔2025〕2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暫行辦法》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25年8月3日 (此件公開發布) 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範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工作,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規定的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是指水旱、氣象、地震、地質災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等自然災害發生後,為查明災害起因、經過、性質、影響、損失、責任等開展的相關工作。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自然災害調查評估應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充分考慮自然災害特點規律,總結經驗教訓,剖析問題,舉一反三,提出防範應對等整改措施建議。 第四條 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工作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分級組織開展。 原則上,特別重大自然災害調查評估由國務院派出調查評估組,或者按照《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規定,授權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牽頭組織實施;重大自然災害調查評估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較大、一般自然災害調查評估由相關地方人民政府視情組織實施。 對未達到重特大自然災害但具有性質嚴重、社會影響大等情形的,採取提級調查評估或者對調查評估實施掛牌督辦。 第二章 調查評估組織 第五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國務院成立調查評估組,或者授權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牽頭成立調查評估組開展特別重大自然災害的調查評估工作: (一)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失蹤的; (二)因自然災害因素引發的垮塌、塌方、垮壩、傾覆、淹井、工程或者基礎設施損毀等,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失蹤的; (三)地震、暴雨、洪澇、颱風、風雹、雪災和低溫冷凍等,以及多災複合造成的特別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具有其他情形,需要開展調查評估的。 第六條 特別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由國務院決定啟動調查評估工作,或者由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對災害情況和影響進行研判,提出調查評估啟動建議,報國務院批准後,啟動調查評估工作。在調查評估工作啟動前,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單位派出工作組開展前期工作。 第七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重大自然災害的調查評估工作: (一)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失蹤的; (二)因自然災害因素引發的垮塌、塌方、垮壩、傾覆、淹井、工程或者基礎設施損毀等,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失蹤的; (三)地震、暴雨、洪澇、颱風、風雹、雪災和低溫冷凍等,以及多災複合造成的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具有其他情形,需要開展調查評估的。 第八條 對性質嚴重、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公眾質疑災害原因或者傷亡人數、相關工程或者基礎設施可能存在重大質量問題、相關人員在災害防治和應急處置等工作中涉嫌失職瀆職等的重大自然災害,經國務院批准後,由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牽頭提級調查評估。 第九條 對省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的有關典型自然災害調查評估,由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掛牌督辦,並視情派出工作組督促指導。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承擔掛牌督辦的具體工作。 第三章 調查評估實施 第十條 調查評估組由調查評估牽頭部門、涉災部門、應急處置相關部門以及受災地區人民政府有關人員組成,也可以聘請有關專家參與調查評估工作。調查評估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為若干工作組開展調查評估工作。 第十一條 調查評估組應當制定調查評估工作方案和工作制度,明確目標任務、職責分工、重點事項、方法步驟等內容,以及協調配合、會商研判、調查迴避、保密工作、檔案管理等要求,注重加強調查評估各項工作的統籌協調和過程管理。 第十二條 調查評估組可以根據需要委託有相應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進行勘查探測、檢驗檢測鑑定、模擬推演等,為調查評估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第十三條 受災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災害發生後,應當及時組織收集、匯總和報告相關災情、應急處置等信息數據,配合調查評估組開展調查評估工作。 第十四條 調查評估應當按照資料收集、現場調查、分析評估、形成報告等程序開展。及時組織開展調閱資料、現場勘查、數據分析、走訪座談、徵集線索、問詢談話、專家論證等工作,並運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深入開展統計、對比、模擬推演等綜合分析。 第十五條 調查評估組應當客觀、審慎綜合分析災害不可抗力與人為過錯等對災害損失的影響。對調查評估發現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其他法律法規需要追責問責的,尤其是工程或者基礎設施存在重大質量問題、相關人員在災害防治和應急處置等工作中涉嫌失職瀆職的,應當將相關問題線索移交有關機關查處。對發現涉嫌犯罪的,應當將線索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調查評估中發現採取有效措施避免災害造成更大損失的,應當將有關情況提供地方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 第十六條 調查評估組成員應當公正嚴謹、恪盡職守,服從調查評估組安排,遵守調查評估組工作制度和紀律。 調查評估涉及的單位和人員應當積極配合,如實說明情況,提供相關文件、資料、數據、記錄等,不得隱瞞或者提供虛假信息。 第四章 調查評估報告 第十七條 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報告應當包括災害基本情況、災害經過、災害防治、應急準備、信息報送、應急處置、直接原因分析、主要問題、責任、教訓、整改和防範措施建議等內容。 調查評估組成員應當在調查評估報告上簽名。對支撐調查評估報告的證據材料、專項調查評估報告等應當嚴格做好檔案管理。 第十八條 調查評估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60日內形成調查評估報告。特殊情況下,經負責調查評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適當延長期限,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60日。調查評估過程中開展技術鑑定的,所需時間不計入調查評估期限。 第十九條 由國務院成立調查評估組,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牽頭組織實施、提級調查評估的,調查評估報告應當報國務院批准。 由省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調查評估,調查評估報告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由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掛牌督辦的調查評估,調查評估報告應當經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審核同意後,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條 調查評估報告經批准後,調查評估組應當向災害發生地有關人民政府印發調查評估報告,提出落實整改和防範措施的要求。必要時召開警示教育會,開展案例剖析,吸取災害教訓,推動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第二十一條 調查評估報告應當由調查評估組向社會公布,做好宣傳解讀工作,及時回應公眾關切。依法應當保密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災害發生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調查評估報告的要求,組織落實整改和防範措施。印發調查評估報告後一年內,由組織調查評估的單位牽頭對整改工作進行督促落實。 第五章 調查評估保障 第二十三條 加強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專業力量和技術服務保障,做好技術服務機構培育發展和規範工作,發揮其在調查評估工作中的技術支撐作用。 第二十四條 建立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工作資金保障機制。國家層面開展的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工作經費由中央財政保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開展的自然災害調查評估工作經費由本級財政保障。 第二十五條 加強自然災害調查評估信息共享,暢通信息共享渠道,確保調查評估信息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提高調查評估工作效率和質量。 第二十六條 加強自然災害調查評估信息化建設,做好綜合數據歸集,實現調查評估信息資料數位化管理。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海洋、生物災害等自然災害需要開展調查評估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八條 由於因災重傷7日內經搶救或者重症監護救治無效死亡等,因災死亡失蹤人數發生變化,導致災害等級變化,依照本辦法規定應當由上級人民政府負責調查評估的,上級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組織調查評估組進行調查評估。 第二十九條 重大及以下自然災害調查評估的具體辦法可由省級人民政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2796
73
2025-11-02 05:40
82359
48
2025-11-02 05:40
17849
79
2025-11-02 05:40
69438
46
2025-11-02 05:40
83729
94
2025-11-02 05:40
54238
26
2025-11-02 05:40
15927
95
2025-11-02 05:40
59743
35
2025-11-02 05:40
87461
15
2025-11-02 05:40
72493
85
2025-11-02 05:40
47165
68
2025-11-02 05:40
69384
62
2025-11-02 05:40
79431
71
2025-11-02 05:40
75342
95
2025-11-02 05:40
97862
52
2025-11-02 05:40
16345
18
2025-11-02 05:40
37514
53
2025-11-02 05:40
54172
38
2025-11-02 05:40
21475
48
2025-11-02 05:40
71695
84
2025-11-02 05:40
35764
12
2025-11-02 05:40
29857
28
2025-11-02 05:40
46732
31
2025-11-02 05:40
84716
16
2025-11-02 05:40
19563
37
2025-11-02 05:40
51467
42
2025-11-02 05:40
26485
12
2025-11-02 05:40
32761
81
2025-11-02 05:40
93271
25
2025-11-02 05:40
23987
98
2025-11-02 05:40
12598
16
2025-11-02 05:40
68372
83
2025-11-02 05:40
15274
68
2025-11-02 05:40
78926
79
2025-11-02 05:40
25984
41
2025-11-02 05:40
86431
97
2025-11-02 05:40
12639
86
2025-11-02 05:40
91346
38
2025-11-02 05:40
72136
96
2025-11-02 05:40
79628
82
2025-11-02 05:40
36175
26
2025-11-02 05:40
35418
92
2025-11-02 05:40
15627
47
2025-11-02 05:40
76432
23
2025-11-02 05:40
16827
18
2025-11-02 05:40
47856
72
2025-11-02 05:40
21389
69
2025-11-02 05:40
87461
24
2025-11-02 05:40
42715
38
2025-11-02 05:40
37914
43
2025-11-02 05:40
36729
13
2025-11-02 05:40
| 趣爱直播 | 牡丹直播 |
| 大鱼直播 | |
| 就要直播 | 红桃直播 |
| 小狐狸直播 | |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趣播 |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鲨鱼直播 |
| 樱花直播nba | |
| 西甲直播 | 雪梨直播 |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
| 山猫直播 | 九球直播 |
| 桃花直播 | |
| 榴莲视频 | 极速直播 |
| 花椒直播 | |
| 阴桃直播 | 黑白直播 |
| 97播播 | |
| 直播软件下载 | 花儿直播 |
| 贵妃直播 | |
| 西甲直播 | 桃花app |
| 大鱼直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