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走到家的路上,餘啟嬌嘴裡哼著歌,不時停下腳步,重溫一遍剛剛舞蹈課上學的動作。 今年7月,在青年夜校上了10次爵士舞課的她,在舞蹈室的鏡子裡看見了一個新的自己。 夜校,一個富有年代感的詞彙,正在近幾年間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成為不少青年人喜愛的聚集地。在離開校園、步入社會之後,青年夜校成為大家汲取知識、獲得技能、結識朋友的場所。 2024年,共青團中央基層建設部公開發布了《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項目實施指引》,據了解,這是首個中央部委層面對辦好「青年夜校」作出的政策倡導。 社交媒體上,截至今年7月31日,名稱中包含青年夜校的小紅書帳號有280餘個,有關青年夜校的微博話題近50個,其中一些還登上過熱搜榜。 近日,筆者採訪了北京、四川成都、廣東順德等多地的青年夜校,與屬地團青組織、夜校老師、夜校學員等交流,看青年夜校為何深受大家歡迎。 青年下班,夜校上課 7月24日晚,北京市朝陽區,馮秀雲在冰立方——冰上運動中心的冰場上努力控制雙腿,試著找到並運用冰刀的內外刃,完成教練剛剛教的前葫蘆步。 站立、滑步、屈膝、內刃外推、外刃收回……努力完成這些動作時,馮秀雲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兩條腿上。這是她在朝陽青年夜校上的第二節滑冰課。每周四晚七點半到九點,她的心裡只想三件事:邁哪條腿,保持平衡,不要摔倒。 滑冰課是朝陽青年夜校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同樣受歡迎的課程還有化妝、流行音樂演唱和中醫等。 馮秀雲告訴筆者,由於呼聲高,原本只計劃開一個班的滑冰課,現在一周開了三個班,周二、周三、周四都有。「這讓我們的時間安排有了更大的靈活性,今天就有本來是周二班的同學來上課,因為周二她在加班。」 餘啟嬌最初看到「青年夜校」這個詞的時候,以為不會有太多人參與。「大家白天已經夠累了,晚上可能不太會再想去上課吧。」直到看到課程報名群的人數和活躍度,餘啟嬌才發現夜校吸引的青年人不在少數。令她動心的,是夜校開設的課程:素描、手機攝影、視頻剪輯、爵士舞、吉他…… 餘啟嬌告訴筆者,夜校讓她看到了下班後的全新可能。因為從小喜歡舞蹈,餘啟嬌報名了爵士舞。從今年五月起,她會在每周二晚上,定期前往龍泉驛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上爵士舞課,圓自己此前未能實現的跳舞夢想。 選擇上青年夜校的年輕人,懷揣著不同的願望。 梓涵是一個從未上過冰場的東北人,今年也報名了朝陽青年夜校的滑冰課。那段時間,恰逢她剛結束一段壓力特別大的工作,希望找回更多自己的時間,調整好生活的節奏和狀態。於是,她和馮秀雲成了同班同學。 朝陽青年夜校裡,整理收納課學員娜娜說,她希望在這認識更多的新朋友。「上班時自己的工位是一個小格子,回家後又是一個小空間,雖然中間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但內心還是比較封閉。」所以,看到「青春朝陽」公眾號發布的報名推送後,她果斷填寫信息,成了青年夜校的一員。 也有不少青年到夜校來學習一技之長。廣東順德青年夜校非遺手作課教師阿詩告訴筆者,第一節課結束後,有學員在微信上跟她反饋課程難度太低了,「像兒童手工」。她才意識到,夜校的學員們對非遺手作課的需求已經超出體驗層面,「他們是真心想要來學些東西的」。 下班後上夜校,逐漸成為年輕人們新的生活方式。 北京海澱青年夜校聯盟成員單位、北京城市學院青年夜校的負責人孫玉琦介紹,從2024年9月到今年7月,她們主持的夜校項目服務青年2000餘人次。青年們參加夜校活動非常踴躍,她甚至曾勸一位報了四門課的學員退掉一些課,因為擔心那位學員會太過勞累。 開門辦校,主打「聽勸」 書法、中國畫、AIGC應用、流行演唱、非洲鼓、尊巴、瑜伽、八段錦、插花、調酒……如今,夜校開設的課程,緊緊圍繞著年輕人的興趣來。 孫玉琦告訴筆者,學員們曾開玩笑地稱夜校工作人員是「許願精靈」。「學員們想要的,我們都會努力幫大家實現。」她會讓學員們在群內接龍意向課程,當接龍人數接近成班,她和團隊就開始聯絡相關老師進行課程研發。 比如,北京城市學院青年夜校沒有普拉提床,要開課,最可行的辦法是改為墊上普拉提課。進一步,孫玉琦和老師討論,在有限的10課時內,如何合理安排學習內容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我們要讓學員們真正學到東西。像學非洲鼓的,學完要能打個曲;學插花的,自己在家有容器、買了花,要能插出課上的效果。」孫玉琦說。 筆者在這所夜校看到,籤到表封面經過了精心設計,整整齊齊排列在教室牆上的透明收納欄裡,有些舞蹈課的籤到表是粉色系的,尊巴課的籤到表是橙綠色系的。「希望能用這些細節給大家提供更多情緒價值。」孫玉琦說。 朝陽團區委青年夜校項目負責人付洪震介紹,青年夜校價格明顯低於商業課程價格。以冰立方單人滑冰課程為例,半個小時課程教學加一個小時自由滑,市場價一般在150元左右;但同樣的課,青年夜校收費60元。 「我們的工作思路是『青年出一點,社會讓一點,項目補一點』。」付洪震說。 留住青年的,既是夜校的性價比,更是實實在在的收穫。 北京城市學院青年夜校學員佟璐告訴筆者,每次想到下班可以去上流行音樂演唱課,就連上班都變得有動力。以前與朋友去KTV時,她只是吃水果、喝水,「現在已經有了拿手的四五首歌」。 這也是雙向奔赴的結果。她堅持每次課後完成唱歌打卡作業,每周二上傳自己唱歌的文件,以便周四上課時老師點評。課後的周末,她總會反覆練習。 有的青年甚至在青年夜校找到了新的職業方向。朝陽青年夜校中醫課老師孫健翔告訴筆者,有一期6課時的中醫課結束後,一位學員表示出對中醫的強烈興趣,希望能跟著他繼續拜師學習,不斷精進醫術。 年輕人還發現,夜校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 整理收納課上,娜娜學到一個很實用的理念:動物歸原。「此前,我走到衛生間就把眼鏡放到衛生間,走到廚房就把眼鏡放到廚房,第二天上班前,要花一番力氣去找眼鏡在哪。但是現在,我會把眼鏡特意放在一個固定位置,出門時就去那個位置找,特別高效」。 娜娜還報名了今年9月份的健身團舞課,她說:「自從報名之後,我現在更加期待9月份了,感覺自己很有力量。」 長期關心,多方愛護 一段時間以來,青年夜校因時間匹配青年的作息,內容系統具體,成為在各地走紅的青年項目。而其背後,有各級團組織對青年人的長期關心。 付洪震告訴筆者,對朝陽團區委來說,青年夜校成為青年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項目,與此前的諸多做法一脈相承。 在朝陽區,用活動團結廣大青年,有很多形式和辦法。付洪震回憶,從2010年開始,就根據青年需要部署落實了很多青年服務工作,包括建設實體的「青年之家」,構建青年社團社群等,初衷是希望團結更多青年,擴大他們的社會支持網絡。 「我們之前依託青年之家、社區青年匯等陣地,免費為青年做思想引領、志願公益、文體健康、普法維權、創業就業等方面的學習培訓和活動,還有青年的交友聯誼活動等。雖然沒有叫夜校,但形式很像。」付洪震說。 「我們一直特別想團結剛從學校出來、步入社會不久的這個群體。」在付洪震看來,這個群體很需要歸屬感。 共青團成都市龍泉驛區委基建部的王小梅也認為,社會節奏快,信息化程度高,讓青年之間的聯結變弱了許多,導致很多壓力難以找到出口。與此同時,建立一個廣大青年願意積極參與的平臺也不容易。 為了抓住青年的心,付洪震和同事們做了不少努力。 其中一次成功嘗試,是「紅色海棠」劇本推理活動。活動源於他們看到的一個調查結論,劇本推理行業在青年線下社交活動中能排到前三位。受此啟發,他們在市面上尋找劇本,沒找到合適的,就自己寫了劇本《紅色海棠》。活動成功組織之後,收穫了不少青年的關注和喜愛。 朝陽青年夜校,正是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完成的。在留意到青年夜校這一形式先在上海、成都等地火起來後,付洪震和同事們順利地將其引進朝陽區。 成都市龍泉驛區的青年夜校成功開展,也來自對青年的長期關心。王小梅告訴筆者,團組織在走訪調研和座談交流中,與街道、社區、園區的企業、單位建立了聯繫,對青年的急難愁盼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礎上,協調連結團成都市委的青年服務品牌和資源,推動了夜校的平穩運行。 海澱團區委則依託駐區內豐富的高校、教育培訓機構資源,搭建了「海澱青年夜校聯盟」,以覆蓋長期以來發現的區內各地青年的發展需求。孫玉琦告訴筆者,成為夜校聯盟的成員單位以來,她們在師資、課程資源的連結和曝光度上得到了託舉,這幫助她們實現了對學員「有求必應」的心願。 共同成長,改變生活 對青年夜校的用途,年輕人有自己更新穎的想法。 朝陽青年夜校滑冰課學員趙陽說,她更願意將青年夜校理解為「都市青年的自我更新計劃」。 「在夜校,大家通過課程學習的平臺產生連接,不管是零碎的交談,還是發現志同道合的朋友後進行深入交流,我們都在成為彼此的支持系統。這是一個我們自己主動選擇的成長共同體。」趙陽說。 她舉了兩個例子。一次滑冰課後摘護具、脫冰鞋時,一位做醫生的同學聽到其他人抱怨肌肉酸痛,就跟大家分享了有關運動防護的知識。課上還有一位理工科的同學,跟大家分享了運動手錶的智能測速功能,幫助大家了解學習狀態。「這些跨領域的知識共享,是我意料之外的收穫。」 梓涵也有類似的感受。此前,她總聽父母說起在老年大學裡的古琴課、繪畫課等,心中充滿嚮往。但父母說,以她的年紀,去了可能只適合做助教。梓涵意識到,小朋友們有少年宮、興趣班,老年人有老年大學,她這個年紀的青年卻似乎被落下了。 青年夜校正合她的心意。她告訴筆者,報名時加入了一個整理收納課程群,大家在群裡聊整理收納的問題和辦法,有一位同學推薦《斷舍離》這本書,她找來讀了,很有收穫。 青年夜校凝聚著青年,也為青年工作打開了思路。 在接受採訪時,北京市海澱區清河街道團工委負責人梁城喆認為,依託青年夜校,團委能更好地發揮團結青年的紐帶作用,將更多人納入團組織服務和開展工作的範圍中。 梁城喆向筆者介紹了海澱清河夜校的「小哥學堂」。「小哥學堂」是清河夜校在服務廣大青年的同時,面向新就業群體的特色課程。清河街道轄區內有21個快遞站點和7個外賣站點,全職的外賣員和快遞員有600餘人。結合這一特點,清河夜校「送課進站」,在外賣員和快遞員相對清閒的下午兩三點鐘,請老師到外賣站、快遞站,為他們講解急救知識、自護知識等。 清河夜校運營和執行負責人關佳松給筆者展示了「小哥學堂」的上課場景。快遞站裡,老師用假人向各位小哥演示急救操作。互動環節,有一位小哥主動提出「老師,我想試試」,這之後,大家排起了隊,躍躍欲試。清河夜校教務和執行負責人劉曉薇還拿來了小哥的「積分存摺」,上面是大家的籤到記錄。這是為激發積極性而建立的獎勵機制。 通過「小哥學堂」,清河街道建起了小哥微信群。大家會在群裡分享天氣情況、道路情況,有的還會分享「搶單信息」、車輛買賣信息等。團工委的工作人員由此加深了對小哥的理解,也更容易收集小哥的需求。了解到他們在站點會遇到勞動糾紛,就開展勞動權益保護課程;針對小哥跟顧客、小區保安溝通不暢的問題,還開展了職業技能提升課程。 通過青年夜校聚合起來的青年社群,成為團組織活動的堅定支持力量。關佳松說,從前招不滿人的志願活動,現在能夠很順利地舉行。 付洪震告訴筆者,在對接資源的過程中,有好多組織和個人都希望加入青年夜校項目,為夜校出一份力。接下來,朝陽團區委希望邀請各領域各行業的青年人才擔任課程的主理人,為夜校的運行提供資源和想法,在對接青年課程需求的同時,回應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積極合作奉獻的需求。 採訪結束後的晚上,娜娜給筆者發來一條消息:「我想說,夜校是改變我生活的禮物。」 的確,這份承載了用心與期待的禮物,在城市的夜晚,給無數青年人帶去了全新的可能性。 劉少華 許 佳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8月13日 第 05 版)
1500餘件展品亮相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100餘款新品首發首秀 機器人又學了哪些新本領(經濟聚焦) 200多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參會,1500餘件展品亮相,100餘款新品首發首秀……8月8日至12日,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為主題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舉辦。 在大會現場,觀摩大載重工業機器人、仿生蜜蜂等尖端成果;見證人形機器人嫻熟疊衣、分揀、搬運;探尋核心零部件集群,揭示機器人「底層密碼」……這是一場專業性與大眾性相結合的機器人科技盛宴,也是觀察我國和全球機器人前沿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隨著信息化、工業化不斷融合,以機器人科技為代表的智能產業蓬勃興起,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融入生產生活。 ——編 者 產品譜系豐富 2024年,我國機器人專利申請量佔全球總量的2/3 「開工!」在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展區,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下調度令,電力檢修、流水線分揀、零件質檢、物品封裝4個任務同時開啟,機器人們協同配合完成多場景任務。 「我們打破了傳統工業自動化『一機一崗、固定工序』的壁壘,演繹了從單體智能向群體智能的應用演進。」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技術官唐劍說。在大會上,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還陸續發布具身多模態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全自主導航系統等創新技術,為具身智能規模化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機器人是各種現代技術的綜合集成,融合了人工智慧、新材料、生物仿生等新科技,是衡量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當前,我國正加快高端整機、關鍵零部件和工藝軟體創新,機器人大模型、智能協同控制、人機互動、多模態感知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機器人專利申請量佔全球機器人專利申請總量的2/3。 連續施展側踢、勾拳、組合拳等動作,被擊倒後會迅速爬起繼續戰鬥……在宇樹科技展區,一場機器人格鬥賽正在進行。「參賽選手是我們最新升級的G1格鬥款人形機器人,擁有先進的動態平衡算法,在外部衝擊下實時調動各個關節電機,站得更穩、起身更快。」宇樹科技市場部經理廉瑩瑩說。 近年來,從步履蹣跚到穩步走路,再到快速奔跑,還能連續後空翻和打格鬥比賽,人形機器人飛速成長。「隨著AI控制算法不斷優化,國產人形機器人可實現毫秒級動作響應,穩定性、靈活性、連貫性持續提升,運動能力顯著增強。」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表示。 在展會現場,因時科技高自由度仿人五指靈巧手首次亮相,傲意科技智能仿生手可以做到27種手勢1秒響應……靈巧手、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電機以及一體化關節等核心零部件,對於推動人形機器人迭代升級至關重要。如今,我國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已形成豐富的自有產品譜系。 產業發展迅速 上半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8%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自2015年首屆世界機器人大會舉辦以來,全球機器人產業實現飛躍式發展,智能水平加速提升、應用邊界加速拓展、創新要素加速匯聚。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機器人生產國,機器人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塑造新型智慧生活的重要驅動力量。 走進松延動力展區,今年4月奪得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亞軍的N2機器人大秀才藝,吸引不少專業觀眾前來進行商務洽談。「上半年,松延動力已獲得超過2000臺商業化訂單。為了應對訂單增長,企業在北京增設了生產基地。」松延動力創始人姜哲源表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8%,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連續12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2024年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 走進「機器人大世界2.0」區域,全球首個具身智慧機器人4S店近在眼前。 在這裡,客戶可享受定製化開發、金融及機器人租賃服務,涵蓋醫療類、工業類、陪伴類等7個大類50餘項產品。「以『機器人大世界2.0』為依託,我們與北京經開區內的星海圖等知名機器人企業以及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聯動,打造全球機器人產業生態標杆。」北京經開區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業局副局長馬寧表示。 擁有世界機器人大會永久會址,北京經開區集聚了機器人生態企業300餘家,基本形成從核心零部件、整機到應用場景的具身智能產業鏈體系。機器人整機企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遊零部件企業配套發展,形成大中小協同、上下遊聯動的良好生態。 良好的產業生態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數據顯示,自2019年起,北京連續出臺兩輪三年行動計劃,建設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應用示範高地和高端產業的集聚區。目前,北京市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約佔全國的1/3,今年上半年產業營收增長近40%,機器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 應用場景多元 工業機器人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 緩緩拿起衣服,抖直、平鋪,拎起衣角摺疊,再拎起另一側……不一會兒,千尋智能研發的機械臂就把亂成一團的衣物疊得整整齊齊。 「機器人疊衣服看似簡單,考驗的卻是柔性物長程精準操作能力,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千尋智能(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具身智能部負責人解浚源說。 科技的生命力在於應用。走進展會,令人目不暇接的各類機器人已不再止於炫技,而是展現出面向現實世界的巨大應用潛力。 看工業場景。在優必選展臺,11臺Walker S1機器人集體上崗,精準識別、協同作業,分揀一氣呵成。據介紹,優必選今年計劃交付500臺工業人形機器人投入智能製造產業。 看科研場景。源絡科技研發的具身智慧機器人Monte 02,模擬科研人員完成取樣、轉運、檢測等操作。「我們要打造下一代自動化實驗室,把科研人員從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源絡科技創始人連文昭說。 看服務場景。雲跡科技UP機器人入駐酒店,早晨可化身「送餐員」,中午切換為「清潔工」,夜間則承擔「巡邏員」角色,大幅提升設備利用率。 推動機器人從工業端走入消費端,京東在大會上發布了「智慧機器人產業加速計劃」。「我們將投入大量資源,助力100個智慧機器人品牌銷售額破10億元,推動智慧機器人走進超百萬個終端場景。」京東集團探索研究院具身智能負責人戴文軍說。 技術創新拓展應用場景,應用場景牽引技術創新。 如何解決人形機器人的電池續航痛點?優必選展示了可自主換電的人形機器人Walker S2。「基於深度思考大模型技術,這款機器人可在工廠實現3分鐘自主換電,做到全天候工作。」優必選AI大模型負責人石海林說。 「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的產物。」徐曉蘭表示,人形機器人在家政服務、生產製造、倉儲物流、邊防海防、教育醫療等場景發揮重要作用,拉動新消費、催生新產業、擴大新就業,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目前,工業機器人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我國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已躍升至全球第三位。國際數據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廠商在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出貨量佔比高達84.7%。 在大會上,中國電子學會還發布《2025人形機器人十大潛力應用場景》,為人形機器人技術攻關與產業化落地提供明確路徑指引,為千行百業注入新動能。 本報記者 潘俊強 李建廣 《人民日報》(2025年08月11日 第 08 版) 連結 北京將打造具身智能實訓場 本報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王昊男)記者從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產業發展」主論壇上獲悉:北京亦莊啟動具身智能社會實驗計劃,將打造全域人機協同、產研共融的實訓場。 全區域開放真實場景數據採集資源。開放亦莊新城內商超酒店、藥房醫院、物流倉庫等近千個真實場景數據採集點位,建設全球領先的具身智能真實世界PB(千萬億字節)級數據池,開源開放高價值、標準化、可交易的具身智能數據,服務全行業具身智能模型訓練和本體智能化水平提升。首批20個具身智能實訓場、近百個點位將於本月正式開放。 全鏈路賦能機器人二次開發生態。圍繞機器人創新成果共享、軟硬體集成協同、應用場景拓展、產業生態培育,北京亦莊提出建設機器人二次開發社區,為開發者團隊提供免費機器人通用本體、研發空間、算力補貼、敏捷開發等要素支撐,鼓勵創新團隊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二次開發。 全環節布局人形機器人高水平製造。率先布局人形機器人中試量產工廠,提供技術轉化、工藝改進、型式試驗、小批量試生產等服務,強化人形機器人共性製造服務能力,探索高水平「機器人生產機器人」柔性生產模式。 全場景賦能機器人產品規模應用。北京亦莊將深化萬臺機器人創新應用計劃,今明兩年逐步釋放萬臺、近50億元具身機器人應用需求,其中超千臺為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覆蓋高端製造、教育教學、園林水域、產業園區、商業服務、醫療康養、電力巡檢、市政管理、社區物業等領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86421
65
2025-10-30 12:35
36257
15
2025-10-30 12:35
64391
43
2025-10-30 12:35
18765
73
2025-10-30 12:35
86457
71
2025-10-30 12:35
98473
18
2025-10-30 12:35
97538
42
2025-10-30 12:35
56149
15
2025-10-30 12:35
29647
13
2025-10-30 12:35
97523
54
2025-10-30 12:35
96751
29
2025-10-30 12:35
37641
87
2025-10-30 12:35
71654
65
2025-10-30 12:35
94517
86
2025-10-30 12:35
14367
15
2025-10-30 12:35
86912
89
2025-10-30 12:35
17928
65
2025-10-30 12:35
29374
24
2025-10-30 12:35
64398
96
2025-10-30 12:35
39854
82
2025-10-30 12:35
71264
12
2025-10-30 12:35
83295
62
2025-10-30 12:35
36427
26
2025-10-30 12:35
94685
12
2025-10-30 12:35
85947
39
2025-10-30 12:35
28397
69
2025-10-30 12:35
47912
56
2025-10-30 12:35
61379
58
2025-10-30 12:35
84753
91
2025-10-30 12:35
37951
51
2025-10-30 12:35
72381
53
2025-10-30 12:35
74528
87
2025-10-30 12:35
29834
57
2025-10-30 12:35
64795
76
2025-10-30 12:35
18352
27
2025-10-30 12:35
79253
13
2025-10-30 12:35
78651
35
2025-10-30 12:35
53287
81
2025-10-30 12:35
76815
25
2025-10-30 12:35
57436
12
2025-10-30 12:35
97623
56
2025-10-30 12:35
51764
81
2025-10-30 12:35
49568
34
2025-10-30 12:35
61293
38
2025-10-30 12:35
79652
23
2025-10-30 12:35
97548
91
2025-10-30 12:35
87942
63
2025-10-30 12:35
89723
83
2025-10-30 12:35
95687
59
2025-10-30 12:35
94578
86
2025-10-30 12:35
92371
84
2025-10-30 12:35
71345
51
2025-10-30 12:35
| 贵妃直播 | 心动直播 |
| 蝴蝶直播 | |
| 趣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 成人性做爰直播 | |
| 韩国直播 | 快猫 |
| 免费直播行情网站 | |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海棠直播 |
| 秀色直播app下载 | |
| 趣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 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 | |
| 月神直播 | 月夜直播 |
| 尖叫之夜免费直播 | |
| 免费直播 | 夜魅直播 |
| 夜月视频直播 | |
| 伊人app | 魅影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西甲直播 | 糖果直播 |
| 小白兔直播 | |
| 抖音成人版 | 比心直播 |
| 黄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