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8月8日電(黃彥君)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時代浪潮中,紮根各地的外資企業是「弄潮兒」,更是生力軍。 「外資企業與本土企業存在管理上的差異,包容性文化、服務型領導至關重要……」近日,在浙江省平湖市一場外資企業新聯會沙龍現場,來自當地多家外資企業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暢所欲言,分享現代化管理技能。 平湖市外資企業新聯會活動現場。平湖市委統戰部供圖 1994年,平湖市就引進了第一家外商投資企業,至今已有30餘年外資發展歷程。該市現有外資企業超600家,逐漸成為優質外資雲集的高水平建設開放先行區。 如何搭建連心橋、鋪就融合路,讓外企不「見外」? 該市統戰部門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為紐帶,構建「思想引領+精準服務+平臺賦能」多元協同工作體系,為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標杆凝聚統戰力量。 「如何讓外企更適應本土化發展,在本地釋放更大效能,是近幾年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2018年,我們小試牛刀,成立嘉興市首個外資企業新聯會。」平湖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外資企業新聯會匯聚52名來自智能製造、汽車零部件、生命健康等領域的代表,搭建跨行業、跨領域的人才「聚寶盆」。 彼時,外資企業新聯會成立後,該市統戰部便馬不停蹄與各部門座談商討、穿針引線。2019年,當地成立平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對統戰工作進行專題研究。 「我們每月安排班子成員對會員企業進行走訪,同時在新聯之家安排駐點輪值答疑解惑,每季度開展專題專場服務活動,深受廣大企業歡迎,助解了不少企業的燃眉之急。」平湖外資企業新聯會相關負責人說。 平湖市外資企業新聯會活動現場。平湖市委統戰部供圖 談及統戰部門為企業發展帶來的幫助,現任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外資企業新聯會會長、該市一臺資企業總經理王乾頻頻「點讚」。該企業是臺商獨資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於水處理領域的產品研發與技術整合,產品遠銷6大洲64個國家和地區。 「最初我們對本地市場的產業布局、配套資源都比較陌生,就像隔著一層『玻璃門』,看得見機會卻摸不著門路。」王乾回憶道,是統戰部門組織外資企業新聯會主動帶著我們跑園區、訪企業,一場場對接會幫我們精準找到「合伙人」。 在其打造的「同心智匯」工作品牌引領下,平湖以外資企業新聯會為平臺,結合「政策解碼+服務賦能」,將統一戰線凝聚人心的優勢轉化為集聚人才、技術與資本的優勢,激活產業鏈協同效應。 食品、服裝、汽車零部件……眼下在平湖,一條工業旅遊展銷帶既能參觀智能生產線、又能直接試用外資企業產品,吸引著各地企業家。 2025年來,平湖市委統戰部結合傳統工業,串聯尼得科集團、日清食品、川源等外資企業新聯會會員單位,打造集觀光、體驗、科普於一體的展銷平臺,開創產業展示與招商引資「雙軌並行」加速模式。 把外資企業當「自家人」的溫暖,正是企業家願意深耕平湖、持續加碼投資的底氣。2024年,平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引進外資項目15個,形成「三個超」突破:總投資額超5億美元,超億美元項目1個,項目落地周期平均縮短超30%。 「接下來,我們將著力構建『三級管理+專業協同』的外資企業新聯會立體化架構。以新聯會為核心,通過設立培訓組、產業整合組、活動組、社情民意組、宣傳組5個專業工作組,完善『需求調研-精細服務-成效評估』閉環式服務機制,全面提升會員能力。」王乾說。(完)
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袁秀月)生完小孩後誰來帶、怎麼帶,是困擾許多年輕家庭的難題。 近日,四川出臺規定,將給予普惠託育服務機構每人每月200元運營補助。此外,近期廣東、江西、海南等多地給居民發放託育消費券。 對託育服務進行真金白銀補貼,能破解嬰幼兒照護難題嗎?託育服務行業面臨哪些現實挑戰? 資料圖:山東日照東港區翠湖佳園小區幼兒園,小朋友在玩跨欄遊戲。圖/CNSphoto 俞方平 攝 多地發補貼、託育消費券 根據《四川省普惠託育服務機構認定及補助管理辦法(試行)》,從今年8月30日起,被認定為普惠託育服務機構,招收3歲以下嬰幼兒,按照全日託在託人數和在託月數,給予每人每月200元的運營補助,用於補助機構日常運轉。 無獨有偶,此前多地都曾出臺政策對普惠託育服務機構進行補貼。 如今年6月,山西明確,獨立託育機構按每嬰幼兒每月500元標準發放補貼,幼兒園提供託育服務的按每嬰幼兒每月300元標準發放補貼。北京經開區提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和普惠性託育機構將按照1000元/生·月的標準獲得生均定額補助。山東日照市東港區則提出,按照每個託班2萬元標準一次性發放開辦補助,每個託位每年710元標準發放運營補貼。 此外,近期,廣東、江西、海南等多地還陸續向居民發放託育消費券,旨在推動託育服務普惠規範發展,提高入託率。 如廣東惠民託育券分為託育體驗券與託育消費券兩大類,消費券根據金額分為5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四個檔次,可直接抵扣託育費用。海南根據月齡段進行補貼,0-12月齡補貼600元/月;13-24月齡補貼300元/月,25月齡及以上補貼200元/月。根據公開報導,海南此次發放託育消費券,共計1500萬元。 能緩解育兒壓力嗎? 事實上,近年來多地都出臺政策推動託育服務行業發展。今年6月,國家衛健委有關負責人透露,全國1315個縣(市、區)已經出臺了託育機構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發放消費券等措施來降低託育服務價格。 前不久,國家衛健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普惠託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提出2025年,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託位數4.5個,新增普惠性託位66萬個。2030年,普惠託育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家庭託育成本有效降低。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教授陸傑華對記者表示,各地託育政策密集出臺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政府正多措並舉,降低託育服務行業運營成本,減輕家庭養育負擔。 在他看來,這些政策一方面有助於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託育服務行業;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入託意願家庭的經濟壓力。但能否真正提升入託率,還需要從長遠觀察政策落地的成效。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也曾指出,政策短期可刺激家庭入託需求,倒逼機構調整服務模式(如增設靈活託育類型),但長期效果需依賴託位供需匹配、服務質量提升等配套措施,否則入託率提升可能遭遇瓶頸。 專家:要讓託育服務做到「可及、可信任、可支付」 近年來,我國託育服務行業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現實挑戰。2024年,《國務院關於推進託育服務工作情況的報告》指出,我國託育服務工作存在「地方重視程度不高,有效供給不足」「運營成本難降,普惠程度不高」「綜合監管不完善,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調查顯示,超過三成的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有送託需求,受行業發展階段及服務價格等多種因素影響,目前全國實際入託率僅為7.86%,現有託位缺口較大。 一邊是家長的強烈需求,一邊是託育機構招生難。陸傑華認為,癥結在於供需不平衡:一是時空錯位,部分託位與需求人群居住區域不匹配,「一刻鐘服務圈」覆蓋不足,尤其農村地區普惠託育建設滯後;二是價格錯位,一些普惠託育機構的價格虛高,與家長的心理預期有差距;三是質量錯位,家長對託育機構的安全性、專業性要求高,而一些機構達不到要求。 在他看來,財政允許範圍內的資金支持不可或缺,但要推動普惠託育發展,提升入託率,還需要出臺更精細的政策,讓託育服務做到「可及、可信任、可支付」。他提到,例如社區託育、單位託育、幼兒園託班等多樣化模式就是圍繞不同需求展開的。 「生育支持政策應該多措並舉,育兒補貼是現金支持,託育是服務支持,延長產假是時間支持,性別平等是理念支持,只有協同發力,才能消除家庭的後顧之憂。」陸傑華表示。(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红桃直播 | 小草莓直播 |
趣播 |
夜月直播www成人 | 青柠直播 |
巧克力直播 |
tvn直播 | 少妇免费直播 |
私密直播全婐app |
蜘蛛直播 | 五楼直播 |
小妲己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零点直播 |
看b站a8直播 |
520直播 | 月神直播 |
夜魅直播 |
樱花直播nba | 蝶恋直播 |
美女直播app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趣播 |
大鱼直播 |
荔枝直播 | 百丽直播 |
直播软件下载 |
大鱼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名模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