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8月11日電 題:漢語橋架起文化之橋 外國學子講述中國故事 記者 張麗君 11日清晨,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們乘坐竹筏穿行於武夷山國家公園九曲溪,舉著設備搜尋「自然漢字」。見雲纏樹似「天」,便拍照比對;又有人指怪石像「山」,快門聲、驚嘆聲混著潺潺水聲,熱鬧非凡。 8月11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們在乘坐竹筏前,先在「大自然中的神奇漢字」體驗模板中找漢字。圖為一位大學生找到「山」與「田」兩個字。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供圖 在大自然裡找漢字,對傅霜而言不算難。她打心底裡喜愛漢字,那些藏在山水間的橫豎撇捺,像老朋友在招手。 新加坡大四學生傅霜的隨身書包裡,藏著一本翻卷了角的《弟子規》。幾年前她在舊書攤偶遇的這本書,讓她在英語主導的日常生活裡,讀懂了「凡是人,皆須愛」的東方智慧。為學中文,她追中國綜藝節目練語感,用漢字記日記,將「茉莉茶香」「太極圓融」融入生活。 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暨夏令營10日在武夷山五夫古鎮啟動。 第二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暨夏令營10日在武夷山五夫古鎮啟動。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供圖 「現在就希望在福建好好品一杯茶。」新加坡的茶大多來自福建,傅霜此刻站在「萬裡茶道起點」,她忽然明白了為何《弟子規》能越讀越有滋味——就像學中文,從生澀到流利,每一步都藏著回甘。 155名來自133個國家的青年,將在持續至25日的賽事與研學活動中,用中文書寫中國故事。 8月10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在武夷山五夫古鎮體驗稻穀機器打穗。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供圖 研學期間,稻田邊,塞內加爾青年蘇雷曼正跟著農人摔打稻穗,穀粒簌簌落進谷桶。這個曾把「龍」字寫得像「飛鳥」的男生,課本上貼滿了釋義便籤,每天睡前必默寫10個漢字。 在孔子學院初見太極時,急性子的他竟能靜下心來比劃:「功夫裡的『德』,和我們族裡『待人以誠』一個道理。」眼見中國企業在塞內加爾建起大劇院,會中文的人總能找到好工作,他想成為一名漢語老師:「要把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的故事講給同胞聽,讓中國種子在非洲發芽。」 澳大利亞姑娘愛娃的筆記本裡,「關稅」「匯率」旁標註著拼音。去年在上海,她把「學漢語九年」說成「學韓語九年」,引得朋友用韓語跟她打招呼。這件事促使她發明了「便利貼記憶法」——在衣柜上貼「衣服」,在鏡子旁寫「梳子」,見字就大聲讀。主修國際貿易的她,記滿了中澳貿易清單,每個詞都標註著中文發音:「中國的機器人、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得靠中文搭建橋梁。」她摸出上海買的「茶寵」小青蛙:「茶的香、功夫的勁,中文裡藏著讓世界相通的密碼。」 這場「漢語橋」之約,讓傅霜的《弟子規》、蘇雷曼的稻穗、愛娃的小青蛙在五夫古鎮相遇。選手們交換的徽章刻著不同文化,傅霜教品茶、蘇雷曼說工藝、愛娃請教發音時,文化之橋已抽出新枝。 正如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劍青所說:「『漢語橋』不只是比賽,更是讓文明對話的土壤。」(完)
「意念」操控機械手,腦控輪椅完成走迷宮……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腦機接口產品引人關注。 日前,七部門發布《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政策利好頻出,讓這一數十億的巨大市場充滿活力。 腦機接口走出實驗室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賽北京錦標賽上,來自清華大學、上海大學、澳門大學等高校的6支隊伍,正在角逐腦控大賽。現場裁判介紹,本次大賽是通過參賽團隊腦控輪椅完成走迷宮,依據用時長短來決勝負。為了確定輪椅驅動確實通過「腦控」,賽事有嚴格的數據監控流程,同時還會設置三個節點,讓選手通過腦控設備進行答題。 除了參加賽事,腦機接口產品早已走出實驗室,在醫療領域有了一定的應用落地。本屆機器人大會上,上海術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攜自主研發的腦機接口產品矩陣亮相,展示其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在神經損傷治療中的應用。據了解,目前公司產品已應用於腦卒中、腦創傷等情況,在兒童神經發育障礙和成人心理疾病領域也有應用前景。 面對觀眾提出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與馬斯克的侵入式產品孰優孰劣時,上海術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靳輝表示,「對於患者和家屬來說,選擇侵入還是非侵入式產品要在治癒率與風險之間權衡。對於從業者來講,這兩個技術路徑只是選擇的不同,但目標一致,即安全地實現人機共融。」 雖然現場大多數腦機接口設備都是非侵入式的產品,但也有侵入式的產品在靜態展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就好像是信號塔與星鏈一樣,都是為了信號傳輸,各有各的優勢。」清華大學教授高小榕表示,腦機接口領域是一個高度交叉學科。目前腦機接口已涉及電子、信息、計算機、神經科學、臨床醫學、材料學等多個領域。「未來,腦機接口也一定會在AI的協助下,有更快的發展。」 消費級腦機接口產品頻出 本次大會現場,更多的民用級腦機接口產品亮相,這些產品具有更多的應用功能,包括協助治療呼吸暫停症候群,幫助偏癱人士重建運動功能,通過解碼腦電波讓患者重新獲得交流功能,以及提升青少年專注力、測評香水調性等。 北青報記者在現場體驗了一款人工智慧腦機接口頭戴式耳機發現,通過控制員在操作面板上發出的向左指令,能夠使得記者也「不由自主」地向左行走,可謂神奇。 這款由天機智成帶來的耳機式腦控設備,可實時捕捉大腦運動皮層、前額葉等區域的電信號,通過AI算法快速解碼用戶的運動意圖。「這款設備未來既能實現對機器人或者輪椅的『意念控制』,也能協助康復訓練,如幫助肢體運動障礙者形成向左或向右的方向感知,建立動作意圖。」現場工作人員介紹。 高小榕教授表示,腦機接口產品實現推廣和技術攻關,離不開與傳統技術的結合、升級與應用。「腦機接口的產品歸根結底是要應用到生活中去的。它是科技的升級,而不是將原有的推倒重來。」 利好政策頻出助力前沿科研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門發布《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腦機接口產業高質量發展。 《意見》提出,到2027年,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進的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標準體系。電極、晶片和整機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腦機接口產品在工業製造、醫療健康、生活消費等領域加快應用。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打造2至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開拓一批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 到2030年,腦機接口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 賽迪顧問《中國腦機接口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顯示,2024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為32億元,增長率為18.8%。隨著腦機接口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醫療應用場景不斷深化,消費、工業、教育等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市場需求將持續提升,預計到2027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達到55.8億元,增長率為20%。 北京致力於腦機接口產品規模化商用 我國在相關領域的探索走在國際前列,北京更是走在國內前列。早在今年1月,《加快北京市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印發。方案提出北京到2030年打造1—2個腦機接口產業發展集聚示範區,實現腦機接口創新產品在醫療、康養、工業、教育等領域的規模化商用。 此外,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和北京芯智達神經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製的「北腦一號」智能腦機系統已完成國際首批柔性高通量半侵入式無線全植入腦機系統的人體植入,進入臨床驗證階段。目前完成5例患者植入,為脊髓損傷、腦卒中、漸凍症患者實現運動和言語功能的替代與康復。 文/本報記者張鑫 ·觀點· 「眼」「腦」並用提升機器人智能水平 近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在國家實施「人工智慧+」行動的大形勢下,機器人發展到AI+機器人,將更好地發揮新質生產力的作用。為了達到這個要求,關鍵在於提升機器人智能水平,腦-眼-行動協同的系統將提高機器人智能水平,真正讓機器人能夠看見世界、理解世界、行動於世界。 空間計算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倪光南在演講時說,「我們認為『AI+空間計算』是當前落實『人工智慧+』行動的一項關鍵核心技術。」視覺是智能的起點,人們要認識世界、理解世界需要用到大量的視覺信息,視覺也是物理世界控制感知的基礎,是大腦和物理世界作用的橋梁。機器人用「AI+空間計算」,可以實現理解和建模的過程。 機器人的智能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三大部分:腦、眼和行動系統。這三部分組在一起變成具身智能系統,能夠全面提升機器人的智能水平。 倪光南說:「類比智能汽車輔助駕駛分為L1-L5不同等級,機器人有一些相似的分類。現階段的機器人大體上是L1-L3水平,我們希望通過『眼睛』和『腦』的發展,把機器人整體的智能水平發展到L4以上,這樣機器人才真正體現出它的能力,實現移動、自主、高精度,真正發揮機器人在提升生產效率方面的作用。」 文/本報記者藺麗爽 ·關注· 亦莊發布「具身智慧機器人十條」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產業發展」主論壇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布具身智能社會實驗計劃,並配套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推動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專項支持政策,以十條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業發展,精準賦能具身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 為加快推進具身智慧機器人產業創新突破與高質量發展,此次出臺的專項政策,聚焦軟硬技術協同攻關、數據要素先行先試、應用場景牽引推廣、新業態全鏈條培育等關鍵領域,全國首創數據採集實訓場獎勵、二次開發社區支持、「打樣券」、人形機器人銷售補貼、供應鏈響應平臺支持等8條支持措施,加快推動具身智慧機器人創新發展,搶佔全球機器人產業制高點。 北京亦莊聚焦數據、本體等關鍵要素,多措並舉破解數據採集貴、場景落地難等難題。具體舉措包括:支持真實世界數據採集,有序推動全域開放真實世界場景數據採集點位,打造一批標杆具身智能實訓場,對於成功認定的實訓場給予資金獎勵。探索數據交易共享機制,推動具身智能數據開源開放,每年發放一億元「數據券」,引導企業採購數據集、數據接口、數據模型等數據產品。鼓勵企業建設機器人二次開發社區,為開發者團隊提供共享本體、免費空間、算力補貼等要素支撐,每年最高給予3000萬元,為垂類領域應用項目開發提供保障。 文/本報記者溫婧統籌/餘美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韩国直播 | 富贵直播 |
97播播 |
看b站a8直播 | 鲍鱼直播 |
快猫 |
小狐狸直播 | 杏爱直播 |
青草直播 |
柠檬直播 | 橘子直播 |
樱桃直播 |
西瓜直播 | 魅影直播游客免登录 |
香蕉直播 |
河豚直播 | 桃鹿直播 |
大鱼直播 |
抖音成人版 | 69美女直播 |
榴莲视频 |
樱花直播nba | 零七直播 |
b站刺激战场直播 |
秀色直播app下载安装app | 快猫 |
蜜疯直播 |
sky直播 | 杏爱直播 |
看少妇全黄a片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