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徐婧 呂少威)截至目前,2025年服貿會主題展和專題展的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意向設展辦會。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港澳臺地區繼續設展。 8月11日,2025年服貿會媒體吹風會在北京首鋼園區舉行。記者 張祥毅 攝 這是記者11日從2025年服貿會媒體吹風會上獲悉的。北辰集團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楊華森在會上介紹,2025年服貿會9月10日—14日在首鋼園區舉辦,秉承「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理念,聚焦「數智領航,服貿煥新」年度主題,繼續舉辦全球服務貿易峰會、展覽展示、論壇會議、洽談推介、成果發布、配套活動等。目前,服貿會各項籌辦工作正高效有序推進,主要突出六個特點:突出科技賦能、突出北京服務、突出互動體驗、突出文創個性、突出小鎮會展、突出科技辦展。 一是招商招展工作基本完成,突出科技賦能。截至目前,本屆服貿會主題展和專題展的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意向設展辦會。31個省區市、5個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港澳臺地區繼續設展。主賓國澳大利亞、主賓省安徽均將組織參展服貿會以來最大規模展團。澳大利亞將組織近60家機構和企業參展,圍繞金融、消費等主題組織系列活動;安徽省將展示量子通信的尖端成果、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案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實踐成果、文化出口特色亮點等,呈現「皖美」服務貿易盛宴。同時,9大專題已有800餘家企業意向線下參展,包括330餘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展覽展示整體國際化率超20%,覆蓋24個服務貿易前30強國家和地區。各參展商聚焦年度主題,運用科技化、智能化手段,重點展示新技術應用場景、解決方案和產品背後的服務內容。 二是新成果集中發布,突出服貿特色和北京服務。目前阿里巴巴、施耐德等70餘家企業申請在會上發布130多項新產品與新成果。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省區市及各專題已確定舉辦170餘場論壇會議和洽談推介活動,包括全球服務貿易企業家峰會、2025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首都國際醫學大會、第四屆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等14場主題論壇,計劃發布《全球服務貿易包容發展趨勢報告2025》《世界旅遊城市發展報告(2024-2025)》《2024年服務貿易國際標準化觀察報告》《數字貿易發展與合作報告》等報告。 「北京服務」品牌將於2025年服貿會上精彩亮相。按照「原創性、代表性、可複製推廣、可交易輸出」標準,目前共徵集「北京服務」案例280餘項,涉及政務辦公、金融科技、智慧醫療、AI+教育等領域,其中180餘項已入選重點資源庫,包括全球領先的眼科OCT設備、ULive超高清第二現場播控平臺等。 三是場景與活動深度融合,突出互動體驗。本屆服貿會將打造豐富多彩的服務消費場景,舉辦多元化的會展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的系列活動。還將特別推出「打卡」活動,各界觀眾可以通過「服貿會」小程序,參與線上線下打卡任務,線上10個打卡點位,線下10餘條線路覆蓋近40個點位,觀眾只需前往打卡點,通過掃描專屬二維碼、參與主題問答等方式完成打卡,即可獲取相應積分並兌換服貿會專屬紀念品,與服貿會全方位互動。 四是市場開發力度加大,突出文創產品個性。目前,服貿會合作夥伴涵蓋金融、保險、信息技術、電信服務、航空、飲品、人力服務等領域,為服貿會的籌辦提供資金、實物、保險、技術、運輸、人力資源支持的全方位保障。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服貿會吉祥物「福燕」系列文創產品充分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北京特色及地標元素,兼具美學與實用功能,涵蓋紀念徽章、服裝服飾、郵票郵品等8大品類50餘款文創新品,將在服貿會期間通過6處文創產品售賣點投放市場,滿足各界客商的個性化需求。同時,福燕玩偶還將在北京各火車站及大興國際機場擺放,迎接服貿會各界來賓。 五是三位一體塑造整體氛圍,突出小鎮會展。本屆服貿會整體布置以提升便捷性、節儉性、功能性為主要原則,以首鋼工業為魂、會展為基、生態為眸、文化為勢,結合首鋼工業遺存、冬奧設施等特色建築進行服貿會獨有的氛圍營造,打造會展小鎮。導引導視形成五級體系,涵蓋車流人流指引、小鎮範圍場景布置、會展核心區規劃、場館夜間活動場地和場館內設施等各類指引,整體數量較上屆增加60%以上。同時,首鋼園區的各個草坪成為文創展示、商務洽談、小型活動、工業風茶歇等活動場地,人文自然充分融合。 六是持續提升服務品質,突出科技辦展。結合服貿會在首鋼園區舉辦的新變化,本屆服貿會的各項服務保障措施配套調整升級。交通運行保障方面,重點停車場上線導航及容量查看功能,可實時調整和引導車輛停放;餐飲保障方面,科學規劃餐位數,可同時滿足近4萬人次的用餐需求,且所有戶外座椅均配備遮陽傘或遮陽棚;衛生設施方面,較去年增加8處衛生間,每日可承載7萬人次使用需求。同時充分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各種科技手段,如電瓶車管理系統可根據園區人流變化實現電瓶車預約、線上調度管理,實現智能報站;首次推出場館人流數據監測,實現場館人流精細化管理;引入AI智能翻譯,優化字幕展示形式,可提供跨語種實時交流服務;數字平臺上線智能助手「小福」,採用吉祥物「福燕」卡通形象,為用戶提供定製化逛展服務。 此外,本屆服貿會推出「揚帆·服貿會」出入境便利七項措施,包括:來京參展的外籍人士憑邀請函可在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口岸籤證處辦理口岸籤證入境;為來京境外人士提供網上辦理住宿登記便利;來京參展的外籍商務人士,有繼續在華進行商務洽談、項目投資等事由的,可提供籤證延期、換發和補發現場諮詢,並可以到全市21個外國人出入境服務場所就近辦理;符合條件的企業外籍高管人員,憑相關推薦函可申請在華永久居留;為參展的中國企業提供辦理赴港澳商務備案便利;來京參展的外籍人士不慎丟失護照的,可在就近到派出所或外國人出入境服務窗口開具《外國人護照報失證明》;來京參展的港澳臺商務人士不慎丟失出入境證件的,可通過綠色通道申請證件補辦。(完)
8月9日,成都世界運動會興隆湖湖濱賽場,西班牙運動員蒙特阿古多坐在裝好「龍頭龍尾」的中式龍舟裡,和隊友一槳一槳奮力划動,追逐著前方的中國隊和印度尼西亞隊;幾十公裡外,世運會成都七中東部學校田徑場裡,中國選手姚賽東在棍網球——一種起源於北美洲的古老運動——和小組最強的對手加拿大隊比賽時尋找著進球的機會。 這兩種起源於不同大陸的傳統運動,踏著世運會浪潮,在現代蜀地自然交匯,碰撞出奇妙火花。 2025年的這個夏天,在成都世運會賽場上,古老悠久的「老運動」依舊讓「老觀眾」著迷,而未曾見過的「新運動」也引發了「新觀眾」的好奇,非奧體育項目的跨國互動、體育文化的對話交流,讓全民參與體育增添了新的「切入點」。 小眾項目注重交流與延展 運動項目相對「小眾」,或技術要求稍顯「刁鑽」,自1981年首屆世界運動會在美國聖克拉拉召開,一直到44年後的今天,「世運會」一直以「奧運會預備役」的品牌形象為人所知。 根據現行《奧林匹克憲章》,運動項目想要進入人類體育最高等級奧運殿堂,需要達到全球參與國家或地區的數量「門檻」。對於諸多流行範圍較小運動項目而言,這無疑是最大挑戰。而四年一度的世運會,正是這些小眾項目展示魅力、推廣普及、融入世界的最好平臺。 起源於義大利、發展於德國的浮士德球1985年就進入世運會項目行列。在世運會歷史上,德國是在這個項目上成績最好的國家,其次是奧地利隊和巴西隊。但即使如此,浮士德球的傳播範圍仍然很小,甚至在這些「優勢」國家也仍屬小眾項目。 「我的國家是足球國度,玩浮士德球的人不多。」巴西運動員加布裡埃爾·佩特裡·赫克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在巴西,大概只有1000多人是浮士德球球場的「常客」,大部分巴西人更喜歡足球、排球等熱門運動。 來自德國的大學生運動員約翰內斯·榮格勞森也表示,儘管浮士德球在德國被發揚光大,但其流行程度仍舊堪憂。「世運會對於我們的項目來說意義重大。」榮格勞森說,「我們都不是專業選手,平時會打一些國家比賽。參加這樣世界級的國際大賽,是向全世界展示這項運動的最好機會。」 回顧世運會浮士德球的歷年參賽國家,都僅有歐洲和美洲國家。成都世運會,浮士德球首次「登陸」中國,一個新的小眾項目就此走進了中國人、亞洲人的視野當中。「希望通過這次世運會,能讓更多中國人愛上我們的項目。」榮格勞森說。加布裡埃爾則表示,如果有中國的參與,小眾項目將能更快地步入全世界的大舞臺。 「軟式曲棍球進入中國的時間並不長,我們的隊伍今年2月才正式組建,這次的目標主要是向歐洲強隊學習。」中國軟式曲棍球國家隊助理教練商亮宇對記者表示,作為流行於北歐的小眾項目,該項目已經逐漸被中國體育界所接納。如今,北京、上海等地的「體育入校園」中有了軟式曲棍球的課程,上海多個高校還組織了區域聯賽。 「不少現在的運動員和參與者都從曲棍球、冰球項目轉項而來。」商亮宇說,「新項目進入國內後,給此前的『老項目』的運動員提供了更多機會,也是體育多元性與延展性的最好體現。」 世運項目背後的文化共鳴 「我們不必非得與某個具體的人對抗,我們的敵人就是自己。在武術裡,我們稱之為『心魔』,我就是在對抗它。這是我最喜歡武術的一點,這比單純的對抗性運動更有吸引力,其藝術性、哲理性太過於博大精深。」——這段話並非來自我國某位武術大師,而是來自一個義大利人,參加成都世運會武術套路男子南拳—南棍比賽的達裡奧·斯特魯蒂。 斯特魯蒂小時候在電影中看到了成龍和李小龍的武打動作,開始對武術這一中國傳統體育項目產生了濃厚興趣。隨著學習訓練的不斷深入,酷炫的動作之外,武術背後蘊含的哲學道理和文化精神也深深吸引了他。 「我父母並不支持我繼續練習,但我跟他們說,『求求你們了,武術已經刻在我的骨子裡了。』那時我甚至會背著他們偷偷出去練武術。」斯特魯蒂告訴記者,「武術是如此的宏大、純粹、深奧,蘊含了太多精髓,成為了我的精神指引。」 外交學院體育對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周慶傑表示,武術這樣古老的體育運動,在國際賽場上代表的並不僅僅是運動形式本身,更重要的是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化共鳴」。 「以武術和龍舟為例,武術的動作和思想中包含了中國傳統『陰陽』哲學,龍舟又是來源於紀念屈原,最終形成了節慶文化現象。廣義『儒家文化圈』之外的選手練習武術,和我們中國人參加棍網球、軟式曲棍球一樣,是思想共振、文化交融的體現。」周慶傑說。 來自巴西的米歇爾·席爾瓦·多斯桑託斯,最喜歡武術中的動靜結合、剛柔並濟,這與巴西傳統文化中單純的「熱烈」並不一樣。和她一起參加女子長拳—劍術—槍術的法國人茱麗葉·沃謝茲則認為,來參加世運會,是讓所有武術運動員匯聚一堂,既是運動技術的切磋,也是思想的碰撞。 「我們武術運動員互相之間都認識,國際性大賽給我們創造了交流分享的平臺。」代表中國隊奪得男子長拳—刀術—棍術冠軍的高久尚說,「未來肯定要讓更多人知道武術、喜歡武術文化。」 世運樣本反哺全民健身 來自愛沙尼亞的桑德·馬吉目前住在上海,工作之餘,他在上海開辦了軟式曲棍球俱樂部,目前已有不少小學員加入。「軟式曲棍球的場地要求並不高,技術動作門檻也低,很適合小孩學習。」桑德說。榮格勞森告訴記者,浮士德球與排球類似,但操作更簡單,對場地的要求也更低,「有塊草坪就能打」。 周慶傑表示,相對於許多奧運會項目場地要求高、入門困難等特點,世運會中的很多項目「離老百姓更近」。「目前來看,世運會的許多外國傳統項目很適合在中國民間普及開來。」周慶傑說,「很多非奧項目在特定地區的觀眾群體很龐大,其開展形式也更『日常』,世運會給這些項目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飛盤、撞球、壁球等「潮流性」的世運會項目已經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未來,場地要求簡單的軟式曲棍球、浮士德球等項目也很有可能加入這個行列。本屆世運會開幕之前,成都市組織了各類世運會項目體驗活動,世運會結束後,包括三岔湖馬鞍山賽場在內的不少場館也將保留其舉辦項目的特色,向群眾開放如皮划艇、滑水等項目體驗活動。 「可以說,成都世運會的舉辦,也給全民健身注入了新活力。」周慶傑表示,世運會上的「新奇」小眾項目,為體育愛好者豐富了參與體育的途徑,也讓更多未曾參與過體育活動的群眾看到「加入」的可能。 「就本質而言,體育運動是需要全民參與、全球參與的。只有大家都參與,一項體育運動才有發展與存續的可能。而這不可能完全依賴奧運會、世錦賽一樣的高水平的競技體育賽事。讓更多的運動項目多維度發展、大範圍傳播,是世運會這個關注『小眾』的國際賽事的意義所在。」周慶傑說。 天府公園內,浮士德球比賽的場邊,開學將要上二年級的戴盛懷看得興奮不已,他跟媽媽說也想要「玩球」——世運會確實正在努力讓體育回歸「人本」,吸收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到這些「少見的」小眾項目當中。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梓昂 記者 梁璇 來源:中國青年報(2025-08-12 08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零七直播 | 咪咕直播 |
红桃直播 |
魅影5.3直播 | 优直播 |
伊人app |
打开b站看直播 | 绿茵直播 |
糖果直播 |
花椒直播 | 杏仁直播 |
桔子直播 |
妲己直播 | 凤凰网直播 |
柚子直播 |
月夜直播在线观看 | 魅影看b站直播 |
小狐狸直播 |
四季直播 | 月神直播 |
浪花直播 |
魅影直播间 | 趣播 |
山猫直播 |
香蕉app免费下载 | 色花堂直播 |
咪咕直播 |
黑白直播 | 荔枝网直播 |
97播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