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月5日電 (記者 陳溯)每年節電收益約10萬元、每年發電收益158萬元……在杭州市臨平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產業園已在綠色低碳發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 繭SPACE產業園位於杭州市臨平經濟技術開發區紅豐路502號,是一個聚集生物醫藥、配電裝備製造、商業辦公等多業態的產業園區,聚集企業17家。2023年,順應我國「雙碳」目標,杭州極能科技有限公司啟動繭SPACE產業園零碳示範園項目,2024年6月建成,成為浙江首個民營低零碳產業示範園。 示範園以「替碳、降碳、固碳、易碳」的思路,布局了分布式光伏電站、光儲充一體化等微電網系統。同時,對園區樓宇暖通空調、照明等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建設了綠色低碳餐廳、廢舊材料回收系統,還自研IXMS能碳管理綜合平臺,對園區的能源生產消耗、碳排放、能效表現等進行綜合管理和可視化展示,確保光伏發電消納最大化和電站的整體效率。 繭SPACE產業園俯拍圖。(臨平經濟技術開發區供圖) 杭州極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國興向記者介紹,園區樓宇內的空調經過節能技術改造,可以自定義啟停時間、設定溫度鎖死或限定上下限、按人流及溫度動態調節、傳感器觸發按需供冷照明等控制策略,避免過度供暖、製冷、照明,降低非工作時間能源浪費,不降低舒適度的同時節省電力,實際節能效率4%左右。 除了節電,園區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和光儲充工程還為企業帶來了實際的發電收益。利用園區屋頂資源,安裝光伏裝機容量2023.54kWp(千瓦峰值),平均每年可提供約212萬kWh綠色電能。 「經實際運行和初步測算,項目建成後,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曹國興說,項目節省園區3000KVA(千伏安)一次性電力增容費約100萬元,光伏年發電量212萬千瓦時,年發電收益158萬元(90%自用,電價0.785元/KWh,10%餘電上網,電價0.4153元/KWh),節電收益約每年10萬元。與此同時,園區綠色能源佔比從0%提高到63.2%,萬元工業產值碳排放強度由建設前的0.01793噸下降到0.00736噸,下降59%。 杭州是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近年來,杭州推進綠色低碳工業園區建設,探索試點「零碳(近零碳)園區」,開展多技術、跨領域集成場景展示,將園區、工廠配建新能源項目和開展節能改造作為評價認定零碳園區、綠色低碳工廠的重要依據。 杭州市臨平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嬿表示,臨平作為杭州綠色能源產業發展高地,積極打造「中國綠港」產業地標,將繭SPACE產業園列入綠色場景示範應用重點,項目先後獲得杭州市2024年度十大低碳應用場景、杭州臨平區「兩山」轉化優秀案例等榮譽稱號,項目提供了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小微零碳園區解決方案,也為各類民營產業園區零碳建設和運營打造了可複製可落地的工程樣板。(完)
在常見的氣象災害中,哪些因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小而難以實現精準監測?公眾有時感覺「天氣預報不準」又是什麼原因?面對洪澇或乾旱災害,不同場景下公眾應掌握哪些核心自救技能?針對這些問題,人民網採訪了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原氣象服務首席專家朱定真進行解讀。 哪些氣象災害最難精準監測?為何有時感覺「預報不準」? 談及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的難點,朱定真指出,在常見的14類氣象災害中,春夏季局地暴雨、冰雹、雷電、雷雨大風因「突發性強、影響範圍小」,因而最難實現精準監測。預報時,我們可以依據天氣背景判斷其可能出現的上述天氣,但要精準到具體時間、具體地點,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 朱定真解釋道,天氣系統是開放的,影響天氣變化的因素非常多,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會因發生時的季節、地區、環流分布等變得極為複雜。因此,以當前的天氣學理論、預報技術方法、觀測手段及密度等,還無法實現天氣預報100%的準確率。 洪澇與乾旱,不同場景下如何自救互救? 關於洪澇災害,朱定真指出,洪澇本是自然現象,自然界中積雪融化、大雨暴雨、山洪泥石流等都可能引發洪澇現象。當洪水、澇漬威脅人類安全、影響社會經濟活動並造成損失時,便形成了包括洪災、澇災和漬災在內的洪澇災害。 面對洪澇,朱定真強調個人需做好預防:汛期易受洪水影響地區的群眾應養成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及預警信息的習慣,偏遠地區群眾要關注危險警示;洪水到來前,需抓緊時間轉移或做好準備——有條件者可修築或加高圍堤,無條件者應選擇基礎牢固的屋頂、臨時避難臺等場所;準備幾天的食品,將衣被等禦寒物放至高處,搜集木盆、木塊等加工為救生設備;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好防水處理,綑紮後埋入地下或放至高處,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物中;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可用的通信設施。 若被洪水圍困,朱定真提醒,被困者切不可絕望或消極等待,要主動尋找生機;洪水洶湧時絕對不能下水,因水中的漩渦、暗流,上遊衝下的漂浮物,以及可能遭遇的毒蛇毒蟲咬傷、觸電等,都極易造成傷害。在互救方面,遇到他人水中遇險,需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伸出援手,且應掌握心肺復甦、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識。 「乾旱災害是因降水減少、水利工程供水不足導致用水短缺,進而危害生活、生產和生態的事件。」朱定真指出,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和溼潤、半溼潤氣候區都可能發生,尤其在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因降水量年際變化大,乾旱發生頻率更高。 應對乾旱時,朱定真建議,旱區群眾可通過修建家庭水窖蓄水、改種作物品種、打井取水、尋找新水源等措施,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減少損失;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節約用水,個人力量雖有限,但全社會共同努力能產生顯著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6245
37
2025-11-07 17:56
71423
98
2025-11-07 17:56
62879
19
2025-11-07 17:56
57346
59
2025-11-07 17:56
84935
79
2025-11-07 17:56
91257
35
2025-11-07 17:56
17395
23
2025-11-07 17:56
31478
56
2025-11-07 17:56
92157
21
2025-11-07 17:56
36219
31
2025-11-07 17:56
26791
51
2025-11-07 17:56
96231
38
2025-11-07 17:56
98264
69
2025-11-07 17:56
17294
97
2025-11-07 17:56
26549
34
2025-11-07 17:56
21793
97
2025-11-07 17:56
28794
51
2025-11-07 17:56
74852
61
2025-11-07 17:56
73516
13
2025-11-07 17:56
51367
78
2025-11-07 17:56
17563
93
2025-11-07 17:56
84913
47
2025-11-07 17:56
98136
27
2025-11-07 17:56
27831
13
2025-11-07 17:56
43862
76
2025-11-07 17:56
85746
47
2025-11-07 17:56
32689
54
2025-11-07 17:56
18427
32
2025-11-07 17:56
16854
68
2025-11-07 17:56
59126
36
2025-11-07 17:56
61835
58
2025-11-07 17:56
63789
36
2025-11-07 17:56
43587
42
2025-11-07 17:56
54297
36
2025-11-07 17:56
76359
13
2025-11-07 17:56
96324
81
2025-11-07 17:56
35847
67
2025-11-07 17:56
72931
26
2025-11-07 17:56
86924
89
2025-11-07 17:56
45931
75
2025-11-07 17:56
87165
85
2025-11-07 17:56
76328
47
2025-11-07 17:56
61473
42
2025-11-07 17:56
13859
81
2025-11-07 17:56
31948
78
2025-11-07 17:56
49658
36
2025-11-07 17:56
39846
27
2025-11-07 17:56
72156
73
2025-11-07 17:56
74361
81
2025-11-07 17:56
36184
53
2025-11-07 17:56
97648
41
2025-11-07 17:56
| 么么直播 | 打开b站看直播 |
| 黑白直播 | |
| 69美女直播 | 午夜直播 |
| 花儿直播 | |
| 嗨球直播 | tvn直播 |
| 比心直播 | |
| 魅影直播 | 魅影视频 |
| 成人直播app推荐免费 | |
| 樱花直播 | 咪咕直播 |
| 九球直播 | |
| 蝴蝶直播 | 贵妃直播 |
| 魅影app免费下载安装 |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零点直播 |
| 小猫直播 | |
| 极速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深夜直播 | |
| 春雨直播 | love直播 |
| 蜜唇直播app | |
| 柠檬直播 | 国外b站刺激战场直播app |
| 月夜直播app夜月 | |